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感恩教育研究

国内感恩教育研究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感恩文化就是在人们的感恩认识与无穷无尽的感恩行为中形成的。”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21世纪才逐步开始的,有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和少量硕士学位论文。6年中关键词为“感恩教育”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55篇。这一研究成果为后来学者研究感恩教育做了铺垫,先后相继被引用200多次。

二、国内感恩教育研究

(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民俗文化专家介绍,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这一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的“人日”,就是起源于感恩回报的传说故事。据《庄子·应帝王》记载:古时有倏帝、忽帝和混沌三位神仙,倏和忽常去混沌家里做客,受到热情款待。为了感谢回报混沌,他俩便告诉他:“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他们按照此说在混沌身上一日试凿一窍,过了七日方凿好七窍,于是,堂堂正正的人便从此诞生了,但混沌却因此而死去。这个传说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在前人感恩的基础上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必须辛勤劳动、诚恳工作去为他人创造幸福。以此繁衍,周而复始,创造美好的未来。“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感恩文化就是在人们的感恩认识与无穷无尽的感恩行为中形成的。”[6]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恩思想,《诗经》中有蕴含感恩意识的佳话如“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战国策》中亦有“人有德于我,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魏源的“居功之行,人不功其行;求报之惠,人不报其惠”是受恩与施恩的训诫箴言。在我国古代,“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饷赐之口,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7]这是骆统向孙权进言劝其“尊贤按士”,他认为用人责在培养感化,使之不忘报效国家。我国的佛教也强调对父母恩情的回报,如“父母恩重,至心孝养犹不能报,何况弃舍违逆教命。是名世间最大劫贼”,“慈母鞠养恩,尽寿报周极。如牛失其犊,悲呼忘眠食”等。

在“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中,仁义、孝德等是其主要内容,突出表现在主流的儒家“仁”文化上。孔子所强调的“仁爱”思想的核心就含有感恩意识。他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在家为孝子,在国为良民,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和对祖国的忠诚。现代学者任现品归纳认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是感恩意识的最大化: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8]

(二)当代感恩教育研究现状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21世纪才逐步开始的,有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和少量硕士学位论文。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关键词为“感恩教育”的期刊论文始于2004年,研究成果数量逐年明显提高:2004年至2006年30篇,2007年至2010年375篇。6年中关键词为“感恩教育”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55篇。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其关注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青少年弱势或特定群体。例如,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刘咏宝《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张瑞春、程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李荣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陈军莲《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与途径》、李金亮和李青《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齐芹芹优秀硕士论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研究》、西南大学刘媛优秀硕士论文《批判与重塑——当代高校感恩教育探究》等。主题为“青少年(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一共29篇(其中5篇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仅占总数约6.3%,如戴智明、戴利民《关于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谢寒和占子龙《中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葛琳《当代中小学感恩教育之探析》、张丽《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个案研究》等。主题为“小学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仅2篇,为2009年发表的李旻《试论小学感恩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杨晶怡《让感恩滋润生命成长——蒿泊小学感恩教育纪实》。

研究中,研究者们从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环境,探讨了当代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表现;分析总结出造成青少年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这四方面;并根据感恩缺失的形成原因与表现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方面不断深化感恩教育的内容、全方位拓展开展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寻求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营造适合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学生感恩情怀、促进学生感恩实践行为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等。

1.关于感恩教育的系统阐述,包括感恩、感恩教育的涵义,感恩与道德的关系、感恩教育的意义价值等

关于感恩教育较早也较全面研究、阐述的,是宁波师范学院的陶志琼,其于2004年在《教育科学研究》上发表了《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认为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位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马加爵事件中由感恩心缺乏引起的害人害己悲剧入手,进而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与手段及其实施感恩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论述。这一研究成果为后来学者研究感恩教育做了铺垫,先后相继被引用200多次。北京印刷学院胡虹霞在《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认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公民道德基础教育中不可遗漏的一环。文章从一些案例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提出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全员参与、讲究方式方法。枣庄学院何芳发表的《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从“辛酸父亲”的来信引出感恩教育,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不乏“感恩”的内容。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家长、学校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以活动为载体,回归生活。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教授张桂权认为“工具教育论”正在制造“孩子的成长苦难”。教育应当以教会孩子做人为基本理念,而教孩子做人应当从培养感恩意识开始。“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他把感恩教育的对象分为主体性存在和非主体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包括个人和团体、群体,非主体性存在包括自然物和人工物。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任现品教授的《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孔子研究》2005年第1期)指出,感恩意识的最大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从而使感恩意识逸出伦理道德范畴而进入政治经济生活领域。

2.关于感恩意识培养的方法,包括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现状和原因的分析

这部分资料对本人了解当前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的思考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戴敖锁、王倩《“感恩教育”必须以感动为起点》(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一文认为,“感恩教育”作为情感教育,应该将情感、价值观目标和学生的现实认知状况和环境结合起来,以学生的认知现状和规律为基础,真实地、有层次地、渐进地开展,让青少年在正确认识自我以及与他人、社会、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地适时利用和创设情景激发青少年潜在的情感品质,让他们不断地为生活中的爱和真情感动,获得情感的体验,让感激和感恩成为内在的需要,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陈琦《从感恩的本质谈感恩教育与实践》(《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5期)一文中论述道:感恩教育包含着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实践层次,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构成感恩教育活动的一个完整的过程。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提出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其中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坚决克服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感恩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从小处着手,贴近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取得好的成效。邱伟光《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0期)认为感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大多数时候,学校的感恩教育只顾一时的热闹,只求即兴的效果,这都只完成了一半任务。感恩的过程是反复的、长期的,需要学生在校内与校外长期培养。黄俊《让孩子带着感恩之心成长——谈感恩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提出在青少年时期,大部分孩子都善于模仿师长言行,实施感恩教育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不如身教”。此外,对孩子的言行要进行及时鼓励或批评,强化其道德行为是促进感恩教育的有效举措。

综合以上专家和学者们的成果,他们对感恩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1)感恩、感恩教育的涵义;(2)当今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与原因;(3)感恩意识缺乏的严重后果和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4)对感恩教育实施途径与策略方法的初步探讨。这些文献资料对我们深入了解当今感恩教育的实际状况和水平,为进一步进行感恩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提供了实在的帮助。

在学习、了解了国内外感恩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当今社会感恩教育研究存在的一些薄弱的地方:(1)感恩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各家的感恩教育理论研究涉及的面、取得的成果大致相近,还缺乏这方面的较为系统、全面的专著;(2)众多的研究比较偏向感恩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方面的总结相对较少。所提出的感恩教育具体实施的方法几乎不分年龄层次,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感恩活动内容相似,如写一封感恩的信、为父母服务等,没有凸显出年龄层次方面的教育梯度;(3)大多数的感恩教育研究都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及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较少,专属小学阶段的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更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因此实施研究小学学校感恩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注释】

[1]中国佛教文化网:http://wh.zgfj.cn/ChangShi/2011-03-16/19686.html。

[2]亚当·斯密:《道德情感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范国瑞:《感恩是生活的起点》,《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5]韩广忠、肖群忠:《韩国孝道推广运动及其立法实践述评》,《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第39—43页。

[6]田文棠:《建设感恩文化促进社会谐和》,公祭轩辕黄帝网:http://www.huangdi.gov.cn/content/2010-04/23/content_2963575.htm。

[7]陈寿:《三国志选注》(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71页。

[8]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孔子研究》200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