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

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家由于新技术的突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定义和提法不尽切合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和这一学科在有利的时代背景下急速的发展态势。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看法仍然主导教育技术实质上的研究行为。但是,依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程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做一个澄清,我们也表示认同。

第一节 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家由于新技术的突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已知道教育技术学有过坂元昂1971年设定的研究领域,米切尔1978年提出的研究内容和AECT1994年的定义。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定义和提法不尽切合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和这一学科在有利的时代背景下急速的发展态势。作为教育技术研究者,我们试图提出一种符合国内研究现状的定义和领域框架,并提出一些这一学科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教育技术的一般定义——一个解释性定义

1.关于技术

在我们探讨“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之前,首先要澄清一下“技术”的概念,这是对“教育技术学”进行定义的一个关键所在。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它既指人造物品、精巧的器具,又指人的创造天才和能力,即经过实践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艺。人们在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技术时,把它看作是能够达到目的的手段。我国古代也有类似说法:“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其基本存在形态被认为包括抽象形态(或识形态、信息形态)、物化形态(在技术知识指导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功能形态(应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三种。

其他国家的学者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德国的邦格认为:“技术是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用来控制、改造和创造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过程并受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总和。”美国的H·A·西蒙认为:“技术是关于如何行事、如何实现人类目标的知识”,“技术不是物体,而是知识”,“把技术看成是机器或有形的物体,犹如错把甲壳当作蜗牛,把蜘蛛网当作蜂蛛一样是大错了”。阿根廷的A·O·赫里拉认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集合,并保证对这种集合的控制优于其自然的环境”。

2.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

今天,美国教育技术传播协会的教育技术94定义在国内已广为流传,并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但这一定义上还存在着这样一个缺陷:这个定义显然是一个“科学定义”,而不是一个“一般定义”。在美国,教育哲学家谢菲尔(Scheffler)提出的在教育中进行定义的框架中指出:科学定义是建立在特殊知识基础上的,用来定义理论结构,而一般定义则仅仅描述术语的意思是什么,把一些附加的说法包含进术语,或从术语中排除出去。我们可以看出,要理解教育技术94定义。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而为了向普通的教师解释“教育技术学”是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一般定义。正因为一般定义的缺乏,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遇到“请您解释一下教育技术学是研究什么的”这一问题时,往往茫然无措,因为在短暂的思考时间内,他无法把学到的科学定义一下子转化为一般定义解释给一般人听。他总不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个普通民众解释的一般定义,这一定义我们试图定义如下:教育技术学是改造技术使之适合教育用途需要的科学。目前阶段下,这些技术,包括理论(抽象形态的技术)、工具(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方法(功能形态的技术),往往是已经存在的,但并非专门教育用途而发明的,需要重新加以整合和移植,以方便教育工作者使用。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主要的研究域包括教育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举例来说,在录音机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在其理论层面,教育技术学研究并发展听觉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基础理论(如“经验之塔”理论);在其工具层面,教育技术学把录音机加以改造,组成语音实验室;在其方法层面,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些使用录音机辅助英语和音乐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纲领性定义

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前提。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1920年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起步,其标志是无声电影和广播术在教育的应用,而杜威、帕特里克和查特思这些教育学家则为教育技术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战中,美国政府招聘霍邦等视听教育专家参与制定作战人员培训计划,来解决战斗人员紧缺和受训人员文化程度低下两个矛盾,视听设备被广泛利用。军方购买5.5万部电影放映机,花10亿美元制作培训胶卷,培养了大批军事人员,以至1945年德国投降后,他们的总参谋取长说:“我们精确计算了战争中的每一件事,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人所用来把他们的老百姓培养成战士的速度。”教育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在这之后,人们公认,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是戴尔和芬恩师徒二人在20世纪60年代的倡议。芬恩强调,视听传播要想成为一个行业,就要发展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技术,并把这一领域命名为“教学技术”。视听传播作为教育技术的雏形,这一观念极为重要。此后,媒体技术确实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也是很多学者把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一种解释性定义的原因。直至今天,教育学技术是三个研究分支的汇合:教育中的媒体、教学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这一看法仍然主导教育技术实质上的研究行为。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原有的术语涵盖的范畴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拓宽,或者变窄,但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仍然不出这三者窠臼。

2.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

现阶段,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孕育着一场变革,很多专家学者在试图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定义一种新的理论框架,这些行为值得我们赞赏。我们认为,在已经界定的原有领域定义的基础上,已经存在大量研究成果,出于便于和国外学术界交流,在利用其成果的时候,对现有研究框架不需要作大幅度的修订。但是,依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程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做一个澄清,我们也表示认同。

3.教育技术的研究域

对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界定实际上是对它做一个纲领性的定义。对于这一理论框架中所提及的各领域,我们需要详述如下:

(1)教育中的媒体研究

教育中的媒体研究可分为媒体艺术和媒体技术两大范畴。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媒体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计算机成为媒体家族的新成员。英国开放大学的著名教育技术学者Diana laurillard把媒体作这样的分类:描述性媒体,交互性媒体,通讯媒体、可适应媒体和产出性媒体。描述性媒体包括过去的传统媒体(印刷、电视、视频、DVD),它只进行描述不同学习者发生交流行为;交互性媒体包括实验室DVD和网络,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行为作出反应;通讯媒体包括论坛、在线邮件组,通过通讯媒体,学习者可以互相交流、协同合作;可造应性媒体包括实验室和仿真,它对学习者的特定行为作出特定反蚀,以帮助学习活动进行,产出性媒体包括生产论文、产品和模型的媒体,应用软件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photoshop都属于这类产出性媒体,学习者利用这类媒体可以进行深程度的学习。著名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学者贝茨也强调说:四种主要的表现力各不相同、建构知识、帮助发展不同技能、帮助通讯交流时也各不相同,需助以不同技能,帮助通讯交流时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媒体选择以实现最佳配置。并不存在某一种超级媒体。

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计算机技术被包含在媒体技术中。我们所关注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媒体功能,而非其技术本身,在研究中应注意杜绝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同时其他媒体设备在高校和中小学中也有广泛的配置,对这些媒体和新信息以及通讯技术的结合使用也不偏废。

在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里,传播理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都是研究的内容,在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上体现为教育传播学,教育电视系、卫星电视、视频媒体、教育电声、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职研究者还可以追踪最新的毁灭体技术,如虚拟演播室、智能代理技术、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里,视觉文化、美学、音乐、美术理论是研究的内容在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上体现为摄影艺术,幻灯投影片制作、课件制作、艺术基础等。无论位于研究前沿的用户界面友好技术,还是普通课件的界面设计。都需要具备媒体艺术基础。

(2)教与学心理学

这一问题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流,一个例证就是近年来引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研究者普遍的重视。同时旧学派的影响仍然在起作用,它们之间不可互相替代。基于行为主义不习理论的程序学习、操练和练习式课件等应用基于认识主义学习理论的发现学习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锚定式学习和微世界等,都得到研究者的注意。这种理论的开放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学仍然是正处于发展期的交叉学科,对来自心理学的理论还没能完全整合,还没有自己原则的理论和形成统合的框架;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的一个新特征——个性化教学,不同学习风格和习惯的学习者可以选择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为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点,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远程教育,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通讯成为可能,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教学心理学的部分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学论、学习论、教学策略、教与学的心理学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而每门理论都有着众多流派,给予研究者充分的发挥空间。

心理学的发展动向,往往也得到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关注,比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等。这种关注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的研究有着一致性,都体现了研究者对在今天的社会中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政府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现的思考。

(3)教育系统方法

教育系统方法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表现为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重视,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都把教学设计作为核心课程教授。教育中的媒体和教育与学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系统方法相整合,才能发挥作用。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的控制论。目前,国内需要应用教育系统方法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资源(主要是网上资源)的建设、绩效技术等。

在信息教育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编制可能为教育系统方法的用武之地。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公民的信息素质进行培养。对于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制、教学模式、数学方法以及和学科如何整合,国内还缺乏经验。如何根据教育中的媒体理论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使信息技术与生活融合,亟须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投入力量解决。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编制也属于其他学科研究的盲区,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者责无旁贷。

4.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放性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开放性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生命线,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保持活力的原因所在。

这体现在除上述主要的三大研究领域之外,教育技术学对技术和理论都保持开放态势,新技术不断被引入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并很快应用于教育培训领域,如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应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都置于同等位加以研究。其他的相关领域,如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社会学、营销推广和组织开发经验、商业管理、项目管理等对教育技术学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这种开放性的原因在于,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本身对上述三领域——教育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难以作出超越本学科研究者的突破。因而引入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为必要。其次,作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技术,将成为新代教师的必要素质的一部分同学可避免地要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证明文、数学、物理、化学、而且在不同学科中,需要不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因为开放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往往来自多个领域的研究专家,台音乐硕士、计算机硕士、物理硕士等。

相关领域的技术理论革新都可能成为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动力,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突破也很可能来源于其他某种学科理论的引入。

三、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及建议

1.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层次和职能

按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划分,国内教育技术学不同层面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职能。高校中的专职研究者主要从事理论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包括学术论文、语题、政策性研和跨学科的集体研究,需要较强的学术攻关能力才能胜任,理论的突破必将带来应用上的巨大进步,普通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研究和较强的理论推演能力,研究人员的身份主要是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公司培训人员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研究技术如何和具体教学过程以及其他教育实践相整合。

理论层面研究是学科的基础,在理论层面研究中,应注意研究不应带有太强的功利性,以致与应用研究混淆,如同狄德罗所说:科学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就是一个总目的——追求真理,而技术则是有目的的,有着明确的针对性。过于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容易使学科研究缺乏深度,教育技术学作新兴学科,尚缺乏大量的理论基础研究。

应用层面的研究可以让学科得到认同。在应用层面研究中,应注意研究成果的实证,实证研究能够赢得一般教师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同,此外还应注意研究成果的交换和共享,避免各地重复性研究。今天处于一场技术革命期间,新技术层出不穷,大量的技术应用研究成果仅靠学术期刊已经无法容纳,有必要通过网络期刊、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组或者网志的形式进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2.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建议

(1)今天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教育技术学的统合理论框架尚有待形成,今天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不可能和社会分开,在引进国外的理论时,应该注意和国情结合。

(2)研究者手边研究资料缺乏。国外教育技术学研究已经产生了大量成果,而这些成果翻译的还不足导致研究重复性强,研究者引证资料困难。可以通过本科生专业外语翻译,并在各高校间交流来解决。

(3)应该向普通教师普及教育技术学常识。除了有限的教师培训之外,还应编写一本面向普通教师的手册或指南形式的教育技术普及读物。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信息素养,势必影响信息教育进程。

(4)普通教师需要的不是一种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把某种工具或软件直接交给他,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负担。如前所述,技术绝不仅仅是物化形态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方法和理论。

(5)在重视计算机技术研究的同时,不应回避或遗忘其他媒体技术,如广播电视技术;在重视新理论研究的同时,不应回避或遗忘经典理论。

(6)教育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不一定在算法领域,很可能是在应用理念上的突破。比如internet不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创造出来的,而是分别由一名管理人员和物理学家提出并实现的,今天国内很多教学软件公司都把目光对准教育这个大市场,可是产品却难以得到教师认可,原因就是理念和技术没有得到较好的结合。教育技术可能通过和产业联合实现突破。

(7)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教育做成精品专业,把本科生培养成研究生规格。中国的情况和国外大为不同,通晓现代技术的专家数量本来就不多,但毕业生的门径,还需要高校进行一番挖掘开发。本科生精品教育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提高本科生研究能力。

(8)教育技术的教育硕士培养可以通过和学科教育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比如数学教师想进修教育技术学硕士,可以选修数学课程,最终培养出数学方向的教育技术学硕士,同时由于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学不可或缺部分,普通教育硕士也应选修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

3.研究前景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技术起了一个通行证的作用。技术是超越各种语言的世界语,人才通过技术这种全球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碍,加速全球化进程。技术又是经济转机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教育决定人力资源的质量;发展知识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而教育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技术还是文化融合的钥匙,东方文明存在技术发展先天不足,西方文明则出现技术发展的弊端,把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改变原有文化形态,产生新文化。

显然,由上述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教育的至高点这一论断提出十分及时,切中要害地指出了今天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技术是教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术整合进教育学,是未来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了解教育技术,无以从事教育学研究。而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技术应用于生活,融入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推动新文化。

技术的不断进步,很有可能造成教育的革命,而并非专为教育而出现的新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些技术转化的工作,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历史上造纸和印刷术取代竹简和帛书,促成教育的革命,今天新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同样造成教育革命的契机,教育技术研究面临着巨大突破的可能性。

今天,研究者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的理解呈现发散性。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的回答,有一个教育技术学者,就代表着一种不同的观点,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带着不同教育技术学者的个性特色,还没有普遍承认的知识总供。我们所提出的观点,仅只代表一家之言,难免存在视野及思路上的局限,仍期待得到进一步修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