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感恩教育研究

国外感恩教育研究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徒宗教活动的主题之一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对上帝的感恩情绪可以激发信徒作出合适的行为,或者服从上帝的戒律并且爱护上帝。他认为感恩是对施恩者做出友善行为的最主要的激发因素之一。在当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克莱因在精神分析领域对感恩、感恩的发展以及把感恩运用到临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一、国外感恩教育研究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一词用“gratitude”来表示,它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一)宗教中的感恩文化

在西方,宗教被认为是大多数情感体验的一个来源。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徒宗教活动的主题之一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在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思想中,感恩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

基督教是西方感恩文化的发源地。基督教的教义《圣经》开篇告诉人们,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上帝之子耶稣为拯救人类脱离罪恶而遇难。因此,基督教以关于感恩上帝及其创造的世界的教义,试图培养人对上帝的感恩以及在人际关系中培养感恩。对上帝的感恩情绪可以激发信徒作出合适的行为,或者服从上帝的戒律并且爱护上帝。在以基督精神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中,感恩成为表达爱的主要形式。

在犹太教的《圣经》里,感恩也作为对上帝的慷慨的强化物而出现。人应该感激上帝赐予的生命、健康和生活物质,对于那些感激上帝的人,上帝会赐予其更大的回报。对犹太教徒而言,感恩是祈祷的重要部分,它弥漫在崇拜者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虔诚的犹太人一天祈祷三次:早上、下午和傍晚。通过祈祷和诵读祝福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赞美、感激、坚信和对美好前途的希望。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前期,感恩与效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神学家们基于人与上帝的关系来理解感恩与忘恩负义的问题。对上帝忘恩负义,被认为比对人忘恩负义更应该受到谴责与惩罚。

伊斯兰教相信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能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的。在伊斯兰教中,施舍是富人对穷人的义务,如果不施舍就等于剥夺了穷人的权利,将遭到安拉的惩罚。在施舍时应该抱有诚意,应该为博取安拉的喜悦而施舍。

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由印度逐步流传到中国。佛教的感恩思想非常鲜明,公开提出要报四重恩,即报父母恩、国家(国土)恩、众生恩和三宝恩。在佛教看来,其根据主要是“缘起论”。佛教常用“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这一偈颂来表达释迦牟尼“缘起论”的基本精神。报父母恩,佛教专门有《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报国家恩,佛陀指出,“譬如世间一切堂殿,柱为根本,人民丰乐,王为根本,依王有故”,“王失正化,人无所依”。报众生恩,佛教认为“既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慈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报三宝恩,三宝就是佛、法、僧。佛陀把觉悟的真理传播给众生,以普度众生的胸怀关怀众生,很多高僧大德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教导众生脱离苦海。[1]

(二)感恩的理论研究

20世纪的前70年中,很多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感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感恩理论。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对感恩进行深入的心理学分析的思想家,在他的《道德情感论》[2]中对感恩进行了心理学的分析,这是对感恩世俗研究的开始。他突破前人界定感恩的方法,尝试去描述一种产生感恩情绪的机制,并且试图对这种机制如何与其他道德问题相联系做出解释。他认为感恩是对施恩者做出友善行为的最主要的激发因素之一。他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认为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并且还提出了影响大多数感恩体验和表达的三种心理学因素。认知情绪理论家对亚当·斯密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代表人物主要有海德和韦纳。海德认为,当人们从他们认为有意帮助他们的人那里得到帮助时,他们就会体验到感激心情。像亚当·斯密一样,海德也认为,某人在收到恩惠之后是否能够体验到感激心情,恩惠的意图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他还指出,若施惠者要求受惠者感激他的话,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他还指出,受惠者倾向于用内在动机来表达感恩,而不是外在的东西。韦纳认为情绪有结果依赖型和原因依赖型两种存在方式,而感恩是一种原因依赖型情绪,它产生于受惠者把自己的积极状况归因于他人的行动或努力。

在当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感恩的实质、感恩产生所依赖的条件、感恩的作用等。罗森伯格提出了情感体验理论,她认为可以从情感体验的三种水平来解释感恩,即情感特质、心境和情绪。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拓宽建构理论,认为感恩可以拓宽人们的思想模式,建构个体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资源,从而做出大量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克莱因在精神分析领域对感恩、感恩的发展以及把感恩运用到临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末,加利福尼亚戴维斯大学的埃蒙斯(Emmons)和南卫理工大学的麦卡洛(McCullough)开始对感恩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感恩研究正成长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分,重点去关注人性的优点和美德。[3]

(三)感恩教育的实践

1.生活中的感恩教育

1789年,乔治·华盛顿为了鼓励美国人发扬祖先感恩精神,将11月26日星期四定为感恩节。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在国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候,西方人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亲人、师长、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4]

美国商店全年关门息业的日子也只有圣诞节与感恩节。感恩节的内容非常丰富:第一它是家庭团圆、朋友相聚的日子,亲人朋友间互致问候,互赠礼物。孩子借此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公司借此感谢员工的辛勤劳作;朋友间相互答谢彼此的帮助关怀。在这天,感恩不只是感谢,还意味着“给予”;妇女们要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社会慈善团体要给无家可归的人们和贫困家庭分发食物、衣物;商家打折活动也轰轰烈烈,以回报消费者、回馈社会……到处充满了感谢、感恩、关怀的气氛。感恩节作为一个体现感恩,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培养后代感恩情怀的活动,值得我们从中受到一些教育启发。

无独有偶,为感恩而设立的节日还有母亲节和父亲节现代的母亲节,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安娜·贾维丝女士为缅怀母亲,为实现母亲生前“渴望有人能创立一个母亲节,给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赞扬全世界所有为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承受着巨大负荷的母亲们”的愿望而呼吁设立的。父亲节则是在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的倡议下成立的。她感谢父亲对六个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自我牺牲精神,主张将自己父亲的生日6月5日设为父亲节。后来父亲节改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这两个节日后来流行到欧洲。而今在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在我们中国,也流行起过这两个节来,它们似乎成为了“世界节日”。

除了传统的感恩节,在国外的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是排在首位的内容。父母往往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他的优良品质。在他们心中,感恩是一切优良品质的核心和基础,一个人只有具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珍惜生命、珍惜真情的人,也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同属亚洲的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十分重视感恩教育。日本人一生都将感恩放在重要位置,感恩父母、朋友、同事,感恩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十分重视和他人的缘分和感情。日本人将和别人的相遇、相知称作为“一期一会”。因此,凡到过日本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那里的人们互相尊敬、相处和睦的氛围。日本学者对感恩教育进行研究后提出: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和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已经成了日本的良好习俗。每年到了夏天和年末,日本人都要给关照过自己的人送去一份礼物或发一张明信片以表谢意,单位之间或家庭、个人之间都遵循着这个习俗。这种感谢不是一次行为,感激之情成为关系持续的纽带,这个习俗强化了人们的感激之心。若一个人不知道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谢,就会被同事们所排斥、边缘化,这样的人还往往被大家认为是失败者,并可能失去升职和加薪的机会。正是因为人人怀有感恩之心,日本社会显得非常和谐,互敬互爱的氛围充满了生活的各个角落。

同样,邻国韩国也是一个极其重视感恩教育的国家。孝道,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浸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注重孩子的“孝道”培养,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他们的神圣义务。韩国的小学生胸前挂有“孝行牌”,并要求他们每天对牌反思,体会师长的辛苦,学会感恩。节日里,年轻的父母会穿上五彩服,带着孩子向长辈行大礼,送“孝道礼物”,感谢养育之恩;寒暑假时,社区会给小学生举办讲座,向小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使他们从小接受“孝道”的熏陶。

2007年7月,世界上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在韩国国会获得通过,这可以说是孝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5]《孝行奖励资助法》第一条便指出对孝行实践的人进行奖赏资助。该法与韩国民间孝道推广运动相呼应,以政府的名义来奖励人们的孝行实践,积极弘扬了孝道文化的制度化建设。韩国注重国人爱国情感的培养,国歌《爱国歌》中写道:“大韩儿女誓死为国,愿韩国屹立古生代……把身心与忠诚献给她,不管面对痛苦还是快乐。”日常生活中,政府鼓励人们积极使用和消费国货;韩国的文化产业也积极渗透感恩文化,如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和《说不出的爱》等,都颂扬“孝行”,作为中国的观众都有这方面的深刻感知与体会。

2.学校中的感恩教育

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感恩教育主要以宗教为基础,并与宗教一起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杜威主张将感恩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将感恩教育寓于学校生活和各学科教学中。美国学者约翰·埃利业斯指出,感恩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他十分注重各学科的德育渗透作用。

当代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提出“朴素道德”理论。他认为人类社会中实际上蕴涵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道德,如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关心等,它们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感恩教育即是属于“爱”的教育范畴。朴素道德具有自然健全性,是基于人类本性和社会生活的,也可以说是人的天性流露。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家的学校都非常重视感恩教育。在美国,面对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急剧滑坡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重视品质同盟会”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应建立在六大支柱之上,它们是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这六大支柱应超越各民族文化、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局限,是每位少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关怀”包括善良、热情、感恩、宽恕、助人。

日本的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道德教育落后于时代的特点已日渐明显,日本出现了“教育荒废”现象。日本著名教育家井深大在《还剩一半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日本迄今的教育只追求智育教育‘这一半教育’,而忘记了精神教育或人性教育的‘树人’这‘另一半教育’,我要大声疾呼,为了认真地研究‘何谓教育’这个教育本来的目的,并向着由此引导出来的长远设想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把注意力转向‘另一半教育’。”其所指出的“另一半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日本强调一种大的感恩观,感恩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广,包括对人、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感恩,感悟生命的可贵。我们常会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日本儿童在每次开饭之前,总要双手合十,很有激情地喊一声:“我开动了!”东京农业大学的羽熊广太先生介绍,这是一种类似于祷告的行为,其含义是感谢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为了养活人类而牺牲自己,所以在吃饭之前这一行为表示心存感激,以示对它们的尊敬。通过这细微举措,自然地把受教育者的视野提高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学习感恩、尊重生命,长大后会很少做出越轨的行为。从上幼儿园起,日本的孩子就开始接受感恩教育。从感恩父母开始,幼儿园会为每个孩子举办生日会,并通知他们的父母出席。生日会当天,“小寿星”从出生以来的照片都会被悬挂起来一一展示。同时,孩子的父母会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讲述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故事:从出生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伸出手指头数数等。在热闹的、温馨的生日会中,孩子们对生命的由来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诞生与成长的艰辛,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期望。生日会不仅拉近了亲子间的关系,也在孩子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在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的毕业典礼上,除了学历颁发仪式外,学生们会自己组织、策划感谢老师、父母、母校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毕业典礼上,时常有老校友们出席,有的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他们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也不忘自己的母校,感谢学校教他们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做人。

日本重视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样是教育学生感恩自己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学校会要求学生随各自的父母到上班的单位工作一天,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让学生感同身受,感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此外,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日本的幼儿园会让孩子们轮流照顾饲养小兔子、小鸡等小动物,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充满爱心,学会尊重生命。这样的活动一直会延续到小学。此外,学校更多地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万事万物带给我们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的恩惠,让学生感恩自然,关心他人。这样,学生才能将内心中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心中内化,转化为爱的感恩。日本侧重多维心灵实践。在日本,中小学的实践活动、社会课都非常丰富生动,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