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

浅谈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不仅有无意的伤害,而且还有有意的伤害。在某幼儿园,笔者曾看见教师在组织幼儿准备去排队时,为了让幼儿排好队,教师就会念儿歌,对表现好的孩子就会说:“我喜欢某某某。”对表现不好的老师会说:“我不喜欢某某某。”因此,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心理特点,避免伤害幼儿心理事件的发生。在思想上,教师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平等以待,避免幼儿心理伤害的发生。

浅谈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

简阳市机关幼儿园 赖思静 指导老师:王孝红

摘 要:通过教师对幼儿心理伤害类型的分析,本文提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坚持因材施教等有效策略,避免教师对幼儿心理的伤害。

关键词:教师;幼儿;心理伤害

幼儿心理伤害是泛指任何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导致幼儿在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功能等方面受到的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对幼儿心理伤害的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问题并不少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教师对幼儿的无意伤害

由于心理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在教学活动中,有时教师伤害了幼儿的心理,但是教师并没有觉察到那是一种伤害。某幼儿回家后经常会说:我们班的某某是最聪明的孩子,老师都很喜欢他。家长听了很奇怪问:为什么你知道他最聪明?孩子说:每次我们老师都请最聪明的孩子回答问题,每次都请他,他当然是最聪明的。其实老师这样说只是为了鼓励孩子多多举手回答问题,可是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举手回答问题,有些孩子怕回答错误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而有些孩子恰恰相反,他们活泼外向,喜欢展现自我,经常举手,老师也经常请他们回答问题。殊不知,这只是想鼓励孩子多举手回答问题的无意识的一句话却伤害了小朋友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他是最聪明的,自己就不是,自己就不行,从而产生自卑感。

有的幼儿因自卑和能力弱不愿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为了锻炼他采取点名提问方式,结果孩子更加沉默。其实为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面子,教师应给他们沉默权,否则他们会更加自卑,我们应多为这些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二)教师的不慎言语对幼儿的伤害

笔者到某幼儿园见习时曾见过这样的情况:那时刚开学,一位幼儿的家庭条件不好,报名的费用还没交,老师也是关心他,就请他到前面坐。刚好有一位家长经过看见就和这老师说:“这小孩挺可怜的,家里挺穷的。”老师回答说:“是的,你看吧,这都开学了还没钱交学费,待会儿我去给园领导说说,看能不能减免些。”当时那小孩的表情一下就沉下去了。其实,老师也是好心,想帮帮忙,可是孩子虽然小,但他们的自尊心不小,老师这无意识的一句话却明显的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去了伤害。再比如,有时候孩子争抢玩具发生抓扯,老师在教育时会无意识地说:“谁先动手,谁就错,就该挨打。”也许这是老师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后来竟成了孩子打别人的理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教师不慎言语的误导。因此,教师在幼儿面前说话一定要认真思考,要慎重。

(三)教师对幼儿的有意伤害

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不仅有无意的伤害,而且还有有意的伤害。在某幼儿园,笔者曾看见教师在组织幼儿准备去排队时,为了让幼儿排好队,教师就会念儿歌,对表现好的孩子就会说:“我喜欢某某某。”幼儿就会集体说:“我们大家都喜欢。”对表现不好的老师会说:“我不喜欢某某某。”幼儿也会大声说:“我们大家都不喜欢。”这位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让还没排好队的小朋友排好队,让班级有秩序。这样的教育有没有效果,在此暂且不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教育肯定会对被批评的幼儿心理产生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四)教师负面情绪对幼儿的伤害

在幼儿园里,当孩子犯错误时,由于教师处理行为带有负面情感,而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幼儿平时洗手后,不容易记住关水龙头。有一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后,在洗手擦脸前,老师大声喊道:“小朋友,洗完后,必须关水哟。”可结果是还有一个龙头在放水,没有关。老师看到后,气愤地对所有的幼儿说:“是谁最后洗完后没有关龙头,马上去把龙头关了!”老师恶狠狠的语气吓得幼儿不敢出声,把头埋得低低的,几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幼儿去关水龙头,这让老师更加生气。最后,老师强制地下达命令:“×××,你去把龙头关了!”该幼儿申辩说:“老师,不是我!我不去!!”老师用不容争辩的口气说:“不去也得去!”最后,该幼儿只好噙着眼泪去把水龙头关了。在往后的几天观察里,我们再没见过该幼儿的脸上有过笑容。这件事对该幼儿的伤害绝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正是这一伤害,使得本来很活泼的一个孩子变得内向沉默。

二、有效避免教师对幼儿心理伤害的策略

幼儿的心理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一旦幼儿心理受到伤害,将会对幼儿的人格形成带来诸多负面因素,更有甚者,造成幼儿人格的缺陷,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心理特点,避免伤害幼儿心理事件的发生。身体上的伤害很容易恢复,但心理上的伤害很不容易发觉,埋藏深,影响持久,幼儿体验深刻。其实,有些教师对幼儿的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多加留意,奉献爱心,就可以大大降低对幼儿心理的伤害。

(一)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心理需要就是被爱、被肯定、被尊重。所以,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尊重儿童,爱护儿童,善待儿童。在思想上,教师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平等以待,避免幼儿心理伤害的发生。要践行这样的幼儿教育观,幼儿教师要真切地理解领会新《纲要》精神,始终如一地遵循新《纲要》所提出的——教师必须关心、热爱、平等地对待与尊重儿童,对儿童的一生做准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个孩子,应该创设一个公平的环境来公平地关爱每个孩子——不管他们的个性如何,长相如何,能力如何,社会背景如何,他们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幼儿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品质的培养;而不良的心理环境,将使幼儿情绪低落,养成消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导致各种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通过创设最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来陶冶人,来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以保证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所接受的教育影响不同,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身心特点和风格。因此,要真正实现每个儿童“个人的”、“自由的”发展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个人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比如在教育儿童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四)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不受到伤害的,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里。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营造一个无伤害的环境,而是要在尽量避免伤害幼儿的同时也要让幼儿学会自己调节心理机能,培养和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的强者。如果幼儿遇到困难就只会找大人帮忙,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大吼大叫或是哭给别人看,今后是难以适应这个社会的。

(五)有效调控自身情绪

教师要善于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首先,要通过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能更自觉地支配自己的情绪。其次,要能进行自我疏导,当自己有不良的情绪时,可及时向亲人、朋友倾诉,万不能迁怒于幼儿。第三,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要用意志克服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林正文主编.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坚红主编.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黄娟娟主编.优秀教师教育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张燕,刑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