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幼儿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浅谈幼儿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规范性语言不仅教会幼儿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因此幼儿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

浅谈幼儿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内江市第二小学 熊朝敏 指导教师:左群英

摘 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心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因此本文分析了教师语言规范性的意义及其标准和运用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规范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教师的规范性语言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一把钥匙。教师的规范性语言不仅教会幼儿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一、教师语言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是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来源

幼儿的语言发展主要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习得的。幼儿在幼儿园,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着互动,尤其是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最为频繁。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幼儿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腔一调甚至是某些口头禅都非常敏感。无论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都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才能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

2.教师的语言教学是幼儿学习规范语言的关键渠道

幼儿在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从理解老师有意识安排的教学指令和要求,到运用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想法、了解语言交往规则;从只会用简短的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再到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简单模仿老师的言行、按照制定的规则被动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教师都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出现的。因此幼儿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例如教师在教学诗歌《春风》后,可以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春天,通过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春天来了,哪些东西变绿了?哪些东西变红了?哪些小动物又出来活动了?”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回忆观察的情景,编出“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吹来了蜜蜂/吹醒了乌龟”之类的诗句。这样既使幼儿学会了仿编诗歌的方法,又丰富了幼儿对春天的认识。

二、教师规范性语言的标准

1.逻辑性

所谓逻辑性指的是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虽然幼儿的逻辑思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他们理解和掌握的许多概念基本上是一种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逻辑和事物的科学规律。相反,教师在使用语言时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表述的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2.启发性

教师的启发性语言是指教师的语言能够诱发幼儿思考并让他们有所领悟,激发幼儿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幼儿智力。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向幼儿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样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并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在启发的时候还要根据幼儿不同水平和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语言来引导。幼儿毕竟年龄小,经验不够,且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教师必须掌握每个幼儿发展特点,才能正确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3.情感性

幼儿教师通过语言将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幼儿,可以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满足。例如,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饱含深情的讲述之中,将其中的情节和情感的变化传达给幼儿,使他们随着故事的主人公一起,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闷闷不乐。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幼儿交流中,语言中直接体现出情感的色彩,可以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爱、赞许、否定等态度。语言的轻重,语调的升降,语气的强弱等变化都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音量和速度,不同的重音和停顿,不同的语调和语气说出来,都会表达不同的含义,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教师语言的运用策略

1.积极鼓励

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用心平气和、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大部分教师在表达肯定的意见和愉快的情感时,较容易做到这一点;但在表达消极的、否定的意见和不愉快的情感时,往往很难做到。愉快地表达通常会令人心情舒畅,从而乐意接受,对幼儿来说更是这样。教师温和、愉快地向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令,可以使幼儿更容易接纳并乐于服从,而大声喊叫或用“瞪眼”容易引起幼儿的对抗或者恐惧,这样会削弱教育的效果。幼儿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后,教师要坚持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表扬,例如“你真棒”、“好样的”、“好孩子”,即使幼儿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孩子的热情和思考的习惯。

因此,无论告诉幼儿做什么、怎样去做,还是提醒他们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幼儿都应该多使用温和、积极的语言。例如,在幼儿园,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的娇生惯养,容易养成脾气不好,经常与老师顶嘴,动手打人等坏习惯。对这种孩子,简单地进行批评甚至粗暴地指责都是很难起到教育效果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耐心细致地帮助这种孩子积极融入集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恰当的教育契机,通过富有启发性和积极鼓励的语言引导孩子逐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学会友好待人和尊重他人。

2.生动有趣

生动有趣的语言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生动的语言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从而使幼儿更容易理解,而且能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审美的感染和熏陶,使教育教学锦上添花。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很好地发挥自身语言魅力,激发幼儿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用语言与人交往的乐趣,大胆地尝试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学习服务,让教师的语言散发应有的教育魅力。

参考文献

[1]唐淑.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邬晓艳.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幼教博览,200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