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假想游戏在儿童语言领域的影响

假想游戏在儿童语言领域的影响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游戏尤其可以表明这一点。从本节的若干情境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假想游戏对儿童语言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将了解到一些相关的语言理论。皮亚杰把学龄前儿童语言的机能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儿童语言约38%的属于自我中心语言。在情境“生病的娃娃”中,女孩进行了独自假想游戏。因此,独自假想游戏既能促进儿童语言本身的发展,又能对其思维发展产生作用。而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也是由于

第二节 假想游戏在儿童语言领域的影响

然而,在这一阶段,正如语言同说话的人还是一体的一样,对于说话的儿童来说,语言和语言符号同要描绘的对象也是一体的。也就是说,他还不能把词与事物分开,正如他还不能把身体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分开一样。它们对他来说还是一体的、同一的东西。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游戏尤其可以表明这一点。儿童在游戏中,只要他能够说话,是很想多说话的。游戏和说话是儿童这时生活的要素,因此,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上的儿童,视每一个事物是有生命、有感情和有语言能力的,并相信每一个事物都在听他说话。这正是由于儿童开始把他的内在本质向外表现,所以在他看来,他周围的其他一切东西也能进行与他相同的活动,不管它是一块石头或一块木头,不管是一棵植物、一朵花或一个动物,都是如此。

——【德】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如果留心注意,你也许会发现孩子开始喜欢上并投入于假想游戏的时候,正是他开始说话的时候。在假想游戏中,经常可以听到儿童边玩边说:“这是把大手枪,叭叭叭!”、“哎呀,坏蛋被我打死啦!”儿童常常用这种语言来表达他难以用动作表达的内容。这种语言往往比较完整,富有情感和表现力。语言是符号,用以代表事和物。所以,当一个孩子开始运用语言了,就说明他在大脑里,已经开始可以用象征的或者想象的东西来思考了。“思维并不仅仅能通过语言得到表达;它通过语言而存在。”(列夫·维果茨基)

2~3岁是儿童语言的爆发期,在一年的时间里,孩子获取的词汇量呈指数级增长。儿童的符号化的能力与语言的活动相呼应,并显露了出来。语言与想象力相互激发,一方面,假想游戏促进了孩子学习语言和练习语言的积极性,在象征性游戏中,儿童经常以独白的方式对他自己说话,用以刺激、维持自己的行为,这个独白在当时也只有主体本人懂得。另一方面,语言能力的增强为他的假想游戏增添着新的内容。比如在游戏中,儿童在随意的幻想和语言的刺激的影响之下,对动物和无生物发出命令:“这是小兔子的家,小兔在睡觉,小黄狗在看家,不要吵呀!”

从本节的若干情境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假想游戏对儿童语言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将了解到一些相关的语言理论。

情境33 生病的娃娃

Trancy是一名3岁半的儿童,她还没有什么评语。她说话口齿不清,因此,被怀疑具有学习问题并存在语言障碍。但在Trancy的家里,我观察到这种情境,Trancy把洋娃娃抱在手里,然后大声喊:“哦,不,哦,不”,并把洋娃娃扔到地板上,然后,她俯身靠近洋娃娃,嘴里喃喃自语。我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声音非常柔和。接着她把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动作就像一名优秀的好莱坞女影星,“哦,上帝,哦,上帝”。接着给洋娃娃吃药,最后把洋娃娃抱起来,告诉他病已经好了。她反复重复了这个情境好几遍,甚至把洋娃娃抱给我看,使我确信洋娃娃真的已经好了。她母亲说:“她一直这样玩耍,你无法相信她能做这些。”这位被认为可能是具有讲话障碍的儿童在她的游戏中能表达一个复杂的游戏情节,游戏确实不错。

皮亚杰把学龄前儿童语言的机能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他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非社会性语言,是2~7岁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的表现。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是语法结构简单,常常忽略他人的反应和意见,多以单一事项为主,可以用来指导行动而不以提供信息、提出问题或交往为目的,有时甚至是为了感到说话的愉快而重复这些字词和音节。儿童3~5岁时,自我中心语言为大声而完整,且表现为扩展的形式,随年龄的增长,渐渐变为压缩的低声细语,到5~6岁后,多表现为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形式。儿童语言约38%的属于自我中心语言。

在情境“生病的娃娃”中,女孩进行了独自假想游戏。在这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儿童的独白语言在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与运用。这种自我中心的语言是儿童思维与想象的外化,它伴随着游戏进行,反映行为过程中的问题和行动结果。对独白语言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对思维与想象的“操练”。因此,独自假想游戏既能促进儿童语言本身的发展,又能对其思维发展产生作用。

而和自我中心语言相对的社会化语言,皮亚杰很少给出正面论述,但是指出了社会化语言的两种显著的特征。第一,语言者总想影响另一个人,其目的总是要去改变对方的行为或思想;第二,语言者能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并努力使之协调。我们在本书前半部分已经看到了相当多的儿童间共同进行假想游戏的例子。在那些例子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皮亚杰所述的社会化语言的两个特征,而且,儿童在共同构思和即兴发挥一个游戏使情境更为有趣时,他们大多超越了日常生活用语去表述结构更为复杂的句子。比如本章第一节的情境“为哭泣的婴儿准备晚餐”,在乔治表示希望帮“爸爸”的忙的时候,“爸爸”约翰表述了一个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宝宝拿刀叉可能会伤到他自己的,所以你还是就哭吧。”在表述完这句话后,“爸爸”约翰期望的效果达到了,“宝宝”乔治继续哭,而约翰自己则继续独自准备餐具。

情境34 喝醉的男孩

夏天,社区园地里,玩耍间歇,男孩子们又热又渴。男孩A的家人送来白水一杯,“(喝的)是什么呀?”男孩D凑过去问,他也渴了。

“是酒!”男孩A把杯子从嘴边拿开,端着,咧开嘴笑又护着水杯口故作神秘地说。

“不相信!”男孩D笑着喊道。

“真的!”男孩A悄悄地说,好像不想让其他人听到。“我外公用这个杯子喝白酒来着,不信你喝,还有酒味儿呢!”他把杯子递给男孩D。

男孩D半信半疑接过杯子喝了几口。水里没有任何酒味儿,他知道男孩A刚才撒了个小谎。

男孩A忽然捂住额头,“哎呀,我醉了!我不行了,晕头转向的。”接着开始扭曲身体扶着栏杆晃晃悠悠地走来走去。男孩D也跟着说,“啊,我也醉了!”,开始做站立不稳状并与男孩A相互拉扯嬉笑,假装要靠对方扶着才能不摔倒,他们又继续喝杯子里的“酒”,让自己“醉”得更厉害。

这时候,男孩D的家长来了,男孩D和男孩A告别后继续歪歪扭扭地走向家长,还时不时转一个圈儿,嘴里反复说,“啊,我醉了,我晕头转向了,我晕头转向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假想的饮酒游戏,男孩D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饮酒,更难接触到新的词语“晕头转向”。在学到新词语后,男孩D很乐于重复它来获得娱乐。他把站立不稳、找不到方向的状态与“晕头转向”关联起来,成为了他离开A后的语言游戏和身体游戏,而这两部分的结合,使得他更积极地掌握着新的语词。“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外在的学习动机能影响个人的学习进度或成果。所谓外在的学习动机,包括正面增强的奖赏或负面增强的处罚。而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也是由于周遭环境给予孩子的正面增强作用的结果。如其代表人物斯金纳所指出的,语言的获得是从模仿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联结而成。如果孩子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肯定,孩子感受到所使用的语言是正确的,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就会继续使用此语言,这正是引证了行为学习理论中的正面增强原理。

扩展阅读 语言学习器

与行动学习理论相反,“先天论”认为,人本身有学习语言的本能。此种理论于1956年由美国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不认同学习模仿理论,他相信语言学习并不全是由模仿而来。因为他观察到孩子能利用学会的字和词,并合理地说出一些从未听过的话语,从而推论语言并非全是模仿而来。他提出“先天论”,主张孩子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套内在的历程。所谓语言习得是指小孩在自然的情境之下模仿、观察学习到语言的方法,而大脑内则具备一套负责控制语言习得的装备——“语言学习器”,人类通过语言学习器的运作,便能自然地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母语的规则。他强调,当孩子的脑部遇到外来的语言刺激时,儿童就能够经由语言学习器把它加以修正,并融合成体内的语言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是正常发展的孩子,他天生就拥有学习语言的本能,只要有环境的刺激与父母的适当引导,便能学会说话。

情境35 打结的头发

女孩Y独自在玩玩具娃娃。

“我帮你打扮好再带你出去玩”女孩Y说,双手抓着娃娃上下晃动,假装娃娃很高兴的样子。并同时用尖声假装娃娃在开口说话:“太好了!太好了!”

“高兴吧,哎呀哎呀别跳了,安静下来我先给你梳头。”女孩Y停止晃动双手,让娃娃靠在自己腿旁坐好,一边拿起了梳子。

“从上往下梳”、“旁边也梳两下”、“后面再梳一下”,女孩Y一边说一边按她所说的为娃娃梳头。因为娃娃的头发是毛线做的,所以,用普通的梳子不太好梳。女孩Y加快了动作,不再说话,也不再真的用梳子贴近娃娃的头发,而是迅速地拿着梳子按刚刚的动作顺序又重复做了一次。

“接下来要为你扎辫子。”女孩Y取下自己的皮筋头绳。

“先把你的头发分成3股……这股,先搭在前面……我先这样,然后这样交叉一下……绑上就好啦。”女孩Y帮玩具娃娃梳了条简单的辫子。

女孩Y在以上的独自游戏情境中,除了用不同语气的语言表现了娃娃高兴的情绪外,还用语言准确地指导了自己的各个动作。要注意的是,在她第二次为娃娃梳头的时候,她没有再说话,而是按以前的动作顺序重新做了一次。我们可以设想动作的顺序和方式已经留在她的脑海里,她用思维而不再是语言在指导自己的活动。假想游戏过程促使了儿童早期语言的内化和依靠思维对动作更细微的指导。

扩展阅读 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观”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观认为,语言的学习是社会化行为。他提出,任何心智功能(如思维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在儿童的外界,即出现在人们把语言、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文化工具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刚开始使用一种功能时,这种功能还不是他们的,而是“借用的”。但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反复使用这种工具。通过程序化的联系,他们逐渐内化了这些工具,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而儿童通过与周遭人的互动,语言智能便可以超越现有的水准,这就认定了教师或启导者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维果茨基提出的阶段模型详细地描述了内化(即将某种文化工具纳入己身)的进程。他把语言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从出生到两岁,儿童处在语言的原始阶段。处于语言原始阶段的儿童的基本特征是没有智力活动。语言开始于情感的释放,例如哭喊或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接下来发生的是能产生社会反应的声音,比如笑声。原始阶段最早出现的词汇是对某些物体或需求的替代品。比如,当儿童看到他们的父亲走进房间时会说“爸爸”,而当他们饥饿时看到牛奶就会说“牛奶”。这些词仅仅是条件反射。儿童记住了他们喝的白色液体与“牛奶”这个声音有关的事实,但这个词在他们脑中还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不先看到牛奶,他们就不知道牛奶是什么。

语言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大约开始于两岁,叫做朴素心理学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词汇量上的增长很快,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主动要求大人告诉他们事务的名称。词汇不再是条件反射的产物,儿童开始理解语言的象征性含义以及这些语言所代表的事物。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朴素阶段,是因为儿童虽然会造语法正确的句子,但是他们还没有理解语言的深层结构。

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叫做自我中心语言阶段,出现于4岁左右。人们之所以称之为自我中心语言阶段,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大都不是在跟别人说话。相反,他们是在自言自语,尤其是在假想游戏中。假想游戏中的孩子在“表演”不同的想法时,常常会使用不同的语气。对维果茨基而言,这种说话的形式标志着一种新的重要心智工具出现了:语言影响儿童的思维,思维又反过来影响儿童的语言。语言和思维之间的互动,标志着语言思维的出现。语言思维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儿童在做一些需要技巧的事情时,比如在系鞋带时,你会听到他们使用语言思维。甚至成年人在面临棘手的问题时有时也会回到“大声思考”的阶段。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语言阶段叫做内部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语言的内化形式。脑中的符号代替了说话的声音,这些符号在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上发挥着类似的作用。与此同时,语言和思维功能变得不分彼此了。在思维变成内部语言的同时内部语言也成为一种思维形式。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刺激儿童早期发展的两种重要途径之一。正如我们前面解释过的那样,儿童在游戏中运用自我中心语言。语言既能帮助儿童引导自己的行为,还能帮助儿童内化自己的语言,使之成为一种复杂的心智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