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二则

《荀子》二则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8]。荀子,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这六种相生,君子要谨慎对待,也是禹和桀不同的地方。《荀子》是战国末年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二则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1](《不苟》)

公生明[2],偏生暗[3],端悫生通[4],诈伪生塞[5]诚信生神[6],夸诞生惑[7]。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8]。(《不苟》)

【注释】

[1]贵:前三个“贵”用如动词,作“以……为贵”解,第四个“贵”作“可贵”解。苟:苟且,随便。说:言论,学说。当:恰当,指合乎礼义。

[2]公:公正。生:产生。明:光明。

[3]偏:不正,偏斜。

[4]端:正直。悫(què):谨敬。通:沟通。

[5]诈伪:欺骗,伪装。

[6]诚信:至诚守信。

[7]夸诞:矜夸荒诞。

[8]慎:谨慎。禹:大禹,夏的开国君主,贤君的典范。桀(jié):夏的末代君主,暴君的典型。分:区分。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译文】

君子对于行为,不以不正当的难能为可贵;对于学说,不以不正当的明察为宝贵;对于名声,不以不正当的流传为珍贵;只有行为、学说、名声符合了礼义才是宝贵的。

公正会产生聪明,偏私会产生愚昧;端正谨慎会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会产生闭塞;真诚老实会产生神明,大言自夸会产生糊涂。这六种相生,君子要谨慎对待,也是禹和桀不同的地方。

【赏析】

《荀子》是战国末年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