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二则

《孟子》二则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二则

孟子曰:“桀纣[1]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2],所恶勿施尔也[3]。”(《离娄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注释】

[1]桀:夏代暴君。纣:商代暴君。

[2]所欲与之聚之:人民所希望的,替他们聚集起来。

[3]恶:讨厌,憎恨。施:加。尔也:如此罢了。

【译文】

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赏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