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理念”的大意是“基本思想”,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还蕴含有“原则性要求”之意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不是为少数尖子学生设计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语文素养的要素,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和“基础素养”两个部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一词属于外来词,通常指思想,相当于汉语中的“观念”一词。“基本理念”的大意是“基本思想”,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还蕴含有“原则性要求”之意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我们在理解这一基本理念时,必须把握三点:

1.语文教学对象的全体性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不是为少数尖子学生设计的。例如,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作为首要目的,使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

2.语文素养培育的全面性

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3.处理好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与学科性的关系

目前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认识,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对“语文素养”的界说比较宽泛,把“语文素养”当做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另一种是对“语文素养”的界说比较狭窄,主张切除非语文部分,保留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以上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要正确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必须弄清语文素养构成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语文素养的要素,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和“基础素养”两个部分。“学科素养”是指体现语文学科特性的素养,如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态度等;“基础素养”是指各门学科都需要培养的共性素养,如有关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与人格培养等。

语文素养的培育绝不是这两种素养的简单相加。基础素养的培育是在学科素养培育的一体化过程中完成的。学科素养的培育是显性的,基础素养的培育是隐性的。因此,我们在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时,要有目的地渗透基础素养的培育,学生的基础素养提高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这样,语文素养的培育可以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这是从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二是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从课程的实施角度提出来的;三是强调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来的。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三性”。

1.凸显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它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具有更多的人文属性: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因此,语文课程应重视:

(1)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怡人性情,提升人格。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实际是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

(3)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决定的。不要变成“一千位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例如《愚公移山》:学生的体验既可以是赞赏愚公坚定不移的精神,也可以对愚公移山这种做法持反对的态度,移山破坏环境,还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轻松又保护了环境。

2.加强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写作中学会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把听说读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要靠系统完整的语文训练,而忽视了母语教学有基础、有语境、有丰富的资源这一基本事实。学生绝不是先掌握了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之后再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的,而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领悟有关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因此,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这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包括课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二要不断开发和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步领悟和习得学习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体现规律性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正确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规则指导学生写字,利用汉语言综合性、模糊性、多义性和感情色彩强烈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比如,“月亮”一词,在此时此地此人的心中可能幻化成温馨的家园,而在彼时彼地彼人的心中可能成为凄凉的地狱。

在把握汉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他们的文化储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类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接受式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接受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自身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式学习不仅是人类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然而,过去的中小学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无效提问多,字、词、句、段机械训练多,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缺乏创新意识与活力。为此《课改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该纲要之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新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其基本特征如下。

1.自主学习的特征

所谓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的特征

所谓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4)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的特征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境。

(1)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发展和有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致力于启发学生的主动精神,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将“老师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学”;要改变过去“讲得太多太细”、“题海战术”等倾向,坚持“精讲精练,”老师的“讲”与学生的“练”都应力求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习得知识的方法。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过去,我们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课堂本位,把自己孤立起来,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语文教科书和课堂里;语文课程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过分强调双基训练,忽视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禁锢起来;语文课程过于强调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语文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乏生机活力。这种封闭、僵化的语文课程体系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要有大视野

所谓大视野,就是指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观念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都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2.语文课程要开放而有活力

首先,从课程结构来看,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其次,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建立语文课程通向其他学科课程,通向社会生活的“互联网”,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此外,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体现在民主管理上,做到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与管理。

3.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课程目标上来看,大语文教育观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几个层面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和完整的语文知识的传授。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大语文教育观强调,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积极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从课程实施上来看,大语文教育观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语文课程的构建。教师要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思考与探究

1.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指导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

2.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求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你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哪些空间?

小试牛刀

【案例分析】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这时,一位男生举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这位学生的手也就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几乎是愤怒地说:某某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那位老师愤怒极了,她想都没想就立马说道:“你如果写出这个字来,我当着大家的面,一口把它吃掉!”那位男生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叶”字。那位优秀教师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愤然回到办公室……

请同学们运用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对本案例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