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凭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正是语文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中。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说王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工具性

1.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多方面的交际,如面谈、打电话、写信、发表文章等,种种交际方式都离不开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可以逐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使日常交际更顺畅、更有效地进行。

2.语文是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其结果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学语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早在文字尚未出现之前,古人就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部族的历史和传授生活经验。文字出现后,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共同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优秀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任务,从而为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为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看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语文永远都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4.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听说读写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概括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及其他课本中的知识。例如对“增加了、增加到”的理解。因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说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话,那么,语文课程便是基础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

(二)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不过它和锄头、刨子等其他工具又有不同,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人们为了抒发某种情意,或仰天呼叫,或低头自语,或吟诗作赋,或书写日记,这种种表情达意的方式都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这种凭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正是语文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语文,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语文融合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仅就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讴歌维护人的尊严、探索人生意义,追求人生价值、热爱平凡生活的精神。②肯定人的理想、才能、智慧、体魄、力量,反映的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③赞美善良、诚实、纯朴,有责任感,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高尚品格。④表现人与人之间充满爱,赞扬关心他人,同情弱小、乐于助人的博爱精神。

2.语文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目标”中指出: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

(7)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9)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这些内容,主要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语文素养目标,实质上也是指学生应达到的人文素养目标。

3.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人文情怀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培养健全人格。

人文情怀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仅是概念的分析,也不仅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熏陶和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由此而构筑起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总之,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案例展示

《古诗两首》朗读指导

浙江的王自文老师,他在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时,随着课件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葬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中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王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王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爱国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尽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说王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感情:孩子们由心急到担忧再到对当权者纸醉金迷的无限愤怒,爱国的情感在迅速积聚——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思考与探究

1.小学语文课程是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2.如何理解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试牛刀

说说下面案例中的教师是如何教学语文知识和渗透人文教育的?

师: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至第15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生默读课文后自由质疑)

生:为什么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

师:父亲回家那不是应该的吗?问题在哪?

生:为什么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

师:你问得多好,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

生: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可能……在和台湾交流。

师:呵呵,那倒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所以说——

生:实在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是的,父亲和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的母亲—样爱孩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么?

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知道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问题提出来了,靠谁解决?

生:靠自己。

师:我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地读书思考,老师这儿有个友情提示,先围绕问题读课文,就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批注在旁边。写完了可以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生: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有两个词我特别喜欢: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谁能读读这段原文?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张扬自我,我觉得很不好。

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儿!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个孩子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干什么?

生:作比较。

师:聪明!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