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对话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

在对话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反思,这样的课堂如同浮光掠影,是虚假的,而且合作性学习的小组讨论并非每一节课都需要。如此操作的合作性学习才是真正的、高效的,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对话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受益,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对话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 ——语文“自主、对话、探究”式教改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赵航标

(咸阳市实验中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本文对自己在参与语文“自主、对话、探究”式教改实验当中的一些反思进行了客观的阐述,主要是明确在教改中学会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实在在;教学中的拓展引申、迁移联系要恰如其分。同时要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识到新课改与教改实践任重而道远,以增强探索实践的信心与勇气。

【关键词】自主 对话 探究 教改 反思

一、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1)由昔日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今日学生学习的共同的学习者、参与者。在教学中,昔日是老师分析讲述课文的字词句、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等,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今天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注重方法技能的指导,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课程内容的革新,同时老师也是课堂中的一位参与者、学习者,与学生民主、平等的进行交流。教学中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探究;通过“读—品—悟”“读—析—悟—体会展示”“读—品—创—悟—交流—升华”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入“自主、对话、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并收获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2)由昔日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转变为今日新课程的创造者。今天我们必须明白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它们仅仅是学习的参考,是教学的参考。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会组织、开发、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与学习空间。同时也应当注重语文学科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主动构建。如:在语文课堂上可让报刊、影视、演讲、辩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素材等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并不断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老师鼓励学生采用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课前三分钟演讲、唇枪舌剑、我来做导游、语文与生活等语文综合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溢创造性的生机与活力。

(3)由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转变为今日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只顾“死教书”“教死书”,而应当关注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与挑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探究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中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做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研究者。通过研究教育内容,探索出新思路、新教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管是教学前反思,还是教中、教后反思,均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进行,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很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二、课堂上的合作性学习要“实实在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以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写作和分享。”然而,我们时常看到所谓的“合作性学习”,则是课堂上老师一声指令“下面开始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学生就三五个人围成一桌开始发言,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这样的合作学习实在吗?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体现新课改吗?经过反思,这样的课堂如同浮光掠影,是虚假的,而且合作性学习的小组讨论并非每一节课都需要。新课改要求的合作性学习要能结合学生与课堂实际,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精选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文本、紧扣生活,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②老师要在小组讨论前,创设好讨论的情境氛围,并留足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研究文本;③小组成员要合理搭配,分工合作;④教师要对讨论的程序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学生的讨论中,体现出教育的民主、平等,不能游离于学生之外、课堂之外;⑤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评价,肯定优点,明确不足。

如此操作的合作性学习才是真正的、高效的,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对话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受益,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引申要恰如其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拓展引申、联系生活是必要的,但是实际教学中应当适当引申拓展,要恰到好处,且不可曲解文本。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拓展引申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其目的是感受浓烈的父子亲情。有学生便提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不对”“父亲形象很不潇洒,太胖了”。这时老师如果借着“尊重学生”的名义,想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甚至任由学生开放性阐述显然不对,这样的拓展引申就偏离主题,失去意义了。再如,教学《孔乙己》时,拓展引申用一节课让学生替孔乙己告状;教学《两小儿辩日》不去深入剖析寓言中“片面看问题,得不出正确结论”的深刻寓意,而让学生讨论两小儿在儒家至尊、一代圣人面前“失礼”的不良做法。这样的所谓拓展引申、迁移联系,只是意在造成一种容量大、联系多、积累广的虚假“繁荣”,实则是教学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于文本自身解读是弊多利少。对于学生随心所欲的阐述或曲解文本老师要及时巧妙地予以纠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看还要加上纠错。传道、授业、解惑、纠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可见教学中的拓展引申、迁移联系要紧密围绕语文学科的目标、特点和性质进行,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进行,要恰当,要适度。

四、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与教改共同成长

新课改已成为现代教育之主旋律,教师也正是在跌宕起伏的改革中或接受新教育观念的震撼,提升教育教学的艺术和技能,或激活专业发展的愿望。然而教师要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要提升,必须依赖于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施“自主、对话、探究”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聆听专家的教育与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课题组成员间的互助交流学习,在互相听课、评课、探究讨论、理论升华中不断提高。同时坚持撰写教育反思,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可以写教育教学的成功之处、写教学中的遗憾与不足之处、写教育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与闪光点、写“再教设计”等,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再者,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的“自主、对话、探究”教学探索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实践、不断改革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我们老师在改革浪潮中搏击风浪,经受洗礼,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共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实现,“自主、对话、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实施,必须深入扎实的参与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也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还需要不断纠正、不断改进,以避免走入新课改中的误区,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我们课题组也相信,新课改的大潮将会给教育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春天,那时教育教学将硕果累累,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养均得到提高,那将是多么令人欣喜呀!我们将期待那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