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本清源,在人格对话中引导语文学习

正本清源,在人格对话中引导语文学习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相伴人的一生。对语文教育的反思成了《世纪末的尴尬》。因此,把握新课程改革的难能机遇,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正本清源,认清语文学习的性质,从而优化革新语文教育,当是明智的选择。可见,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与把握,并不是容易的事。萨特称“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其实,语文学习也是“被引导的创造”。所以,人们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是人格对话中的示范者与引导人。

正本清源,在人格对话中引导语文学习——我对语文教育的再认识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相伴人的一生。然而当代语文教育却“事倍功半,劳而功微”:12年的语文教育,却培养出一批语文素养不高,甚至“厌恶语文,厌恶学习,厌恶生活”的青少年。语文教育的失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震撼,有人痛激地喊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对语文教育的反思成了《世纪末的尴尬》。

透析当代语文教育低谷徘徊的病因,国际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国内应试教育的功利追求固然是始作俑者,而哲学层面上,对语文学习的性质认识不清所导致的教育失误,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此,把握新课程改革的难能机遇,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正本清源,认清语文学习的性质,从而优化革新语文教育,当是明智的选择。

一、对语文学习性质的认识

从20世纪初语文独立分科,到80年代中期,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定凸显的是“工具性”。直到20世纪末,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才发展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不能科学解释语文课的性质,不能全面地阐释语言的特性。

2004年,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语文的学科性质才表述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历经百年的探索,语文学科的性质终于有了更接近本质的表述。可见,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与把握,并不是容易的事。

为了深化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不能不对“语言的特性”,“语文知识的模式特征”和“语文能力的双重层面”作进一步的探究。

1.语言的特性——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从哲学层面上看,语言是客观事物的符号,人要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就借助于语言符号,语言与运用语言的人是分离的,因而是客观的。但是,语言自从它诞生之时起,就受制于主观精神,从而使语言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和生命情绪,而且,在运用语言的人那里,总是选择着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和生命情绪的语言,换言之,选择语言就是选择自我。因此语言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语言的特性是“客观符号与主观精神的统一”。正如叶圣陶所说“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

2.语文课“非真理模式”特征——决定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实践”

语文学科课程不是历史和逻辑的结构统一体,语文不是“语言史”“语言学”,也不是“文字学”“修辞学”,因而有学者称语文为“非真理模式”课程,其特征如下:

(1)语言具有整体性。不能以分解的方式在“运用”领域出现。即使一张小小的便条,也涉及字词、语法、修辞诸方面——几乎语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

(2)语文课程是“非历史”的。就语言的字、词、句的学习为例,因其具有发展性,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而不是某一学段后就可以宣告结束学习的。

(3)语文课程是“非逻辑”的。语文的课文——学习语文的载体——那些独立的“言语现象”,互相之间是没有严密“逻辑”联系的,因而语文课具有序列模糊性:高、初中的文章可以交换,大学也可以讲小学的诗文。即或如语法这样具有“真理模式”的科目,安排在某年级某册中也并不具有必然性。

(4)语文课的“非真理模式”是由语文课重“语言的实际知识”的特点决定的。语文知识分为语言的理论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大块”)和语言的实际知识(丰富的、具体的、有血肉的话语、文章成品)两大类。“语言的理论知识”在语文课中则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的知识。

语文课程的“非真理模式”特征决定了其序列、其教学目标、方法、策略与其他学科的相异。语文的终极目标是掌握一种语言,学习语文不是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体味,去获得“语感”和“文章感”,通过“人格的”对话,去与作者进行思想、情趣、器识、美感等全方位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升华,也习得语言表达的提高。语文课“非真理模式”特征决定语文学习的特点是言语的“实践”。

3.语文能力的双重层面——技术层面与人格层面

语言的“客观符号与主观精神统一”的特性注定了,语文能力应该包括“技术能力”与“人格能力”两个层面。从人格层面看,语文能力就是品质、智慧、情趣、视野、胸襟、美感、意志、社会价值、人生经验等等所产生的一种力。这种力在理解和表达中指向内容方面。

从技术层面看,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基本方法。这种力在理解和表达中指向形式方面。

技术层面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带有基础性,但没有绝对性。尽管技巧很重要,语文能力的最后获得,不是技术的入格和自动化,而是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感、审美趣味、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构建。

韩愈认为“气盛言宜”,气是水,言是浮物。

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气是人的道德修养,内在精神。

叶圣陶说:“如果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越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种语感是生活的经验,是人格层面的东西。读者的人格层面与作者的人格层面接近,理解中才能有心与心的碰撞,才有“披文入情”的共鸣。

当代语文教学的失误,教学中人格层面与技术层面发生严重的分离,过分强调技术层面,而使语文教学拖着沉重的步子,茫然无趣地行走着。人格因素是语文能力的决定因素却被语文教学所忽视,由此而来的陶冶、涵泳、积淀等“读”的策略得不到重视,人格层面的缺陷是语文能力低落的关键。缺失人格力量的语文能力,技巧是发挥不灵的。

二、语文学习的方法——人格对话中被引导的创造

语文学习是信息交流,是对话。在言语的对话与交流中,客观的语言符号总是承载着主观的精神,因此语文学习的实质即是“在人格的对话中感习言语”。

学会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作品的影响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激励和提升。因此,阅读不只是知识技能的吸取、积累,更是读者与作者“人格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是文化的传承和“学会做人”的资本的积淀。萨特称“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其实,语文学习也是“被引导的创造”。“创造”就必须有“个性”,因此,语文学习的“引导”,忌讳“强制性”与“标准化”。

语文学习是“人格对话中被引导的创造”。语文教师是点亮学生心灵明灯的“点灯人”。

三、在人格对话的引导中做一个尽职的“点灯人”

语文学科具有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和非常广泛的社会性。语文学科是众多学科横向交叉的“汇集点”,是各科知识的“橱窗”。它的内容域及中外,时涉古今,囊括万物,包举世事。范围之广、内容之杂,是中、小学所有学科之最。同时,它又极其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之中,应用在人类的各个方面之内,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文字的参与,就有语文的实践和运用。所以,人们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较其他学科的教师,语文教师更不是作为单纯的知识的载体或者知识的传授者走进学生的世界,而是作为知识与思想的再创造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连同他的器识、他的性格、他的情意、他的审美取向,即是他的人格随着语文教材一同走进学生的世界。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是人格对话中的示范者与引导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比于其他学科教师更多地触及人生、人性、道德伦理、情感、性格,正如于漪所说:语文老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生命的闪光”。学生无形中会从教师身上领悟到生活之真、生活之善、生活之美。因此对学生在生活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综合影响最大的是语文教师。

当前,正在全国推进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是振兴教育的进行曲,是兴盛民族的大风歌。科学人文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旗帜,文学含量增长是教材改革的趋势,在含英咀华的“人格对话”中“熏陶养成”是教法改革的方向。面对新课改,每一个点灯的人都更要勤奋地、不懈地学习。认清语文学习的性质,革新自己的观念、方法。用文学阅读,滋养情趣、陶冶心灵、明亮心境、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点亮自己心中的明灯,才能以爱心与责任为圣火,在语文教育——“人格对话的引导中”,点亮学生心灵的明灯。

教师的职责就是:一辈子做一个称职的点灯人。

作者:刘晓白,重庆市中学特级教师、大足县教师进修学校教授级语文研究员

参考文献

李顺.语文教育本质新探.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