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大学中开放自主地学习

在大学中开放自主地学习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有的学生是被动学习,甚者则干脆将自己的所学束之高阁,非考试而不用。分数再高的尖子生在考试结束后就封存自己小学、中学的学习成果,这意味着本可以翱翔的青年俊杰早早断了翅膀。由此观之,大学的考前复习不仅不会帮助大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反而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让“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观点不断蔓延。需要注意的是,我反对的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存在的“考前复习”而非正常的复习。

先打个比方吧,高中的学习像一场掷铅球的比赛。学生们都铆足了劲,在高考的时候把铅球扔出去。这种比赛方式一锤定音,根据学生们投出铅球的远近来确定其上什么档次的大学。除去复读生,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参赛机会,当铅球重重地落在了地上的时候,高中的学习生活就戛然而止了,铅球也就失去了再被投出去的意义。

到了大学,这枚高中的铅球仍然静静地躺在那里。它兑换的是一张大学的门票,再无延伸意义。可是,很多大学生渐渐发现:大学的学习生涯中似乎并不存在一场像高考一样大型、统一的“铅球比赛”了。考研是吗?不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选择考研。各个专业的学生都会面对各种国家考试和校内考试,这些考试有好多种且都贯穿于平时。似乎还没等大家一起蓄力,考试就结束了。

学生们在小学、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养成了一种牢固的、应试的思维模式:“学习—复习—考试”。到了大学,最终的大考试不复存在了,很多国家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和各种从业资格考试不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月份。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就没有时间去进行所谓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了。这也是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就百般不适、频繁挂科的原因之一。

学习就是为了不断蓄力投个铅球吗?我觉得这是最肤浅的教育理念。投完铅球做什么?庆功?享受?休息?颓废?这与直接将自己的知识舍弃有什么区别?只有常常学习,常常运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学到真的东西。学习和知识是成功的两翼。现在有的学生是被动学习,甚者则干脆将自己的所学束之高阁,非考试而不用。分数再高的尖子生在考试结束后就封存自己小学、中学的学习成果,这意味着本可以翱翔的青年俊杰早早断了翅膀。

早该有学生站出来系统、客观地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但大学生的思想却仍被普遍地封存在很小的圈子里。参加比赛、多拿点证书已属非常的进取精神了,极少有人能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存在着哪些问题。大学生们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已是十分罕见,懂事些的学生努力考证、考高分为的是让他们的家人、老师足够欣慰,让自己获得足够多的认可。可这一切都与知识本身无关。在很多学生看来,好好学习就意味着要去吃苦,而非对知识主动的向往与追求。这是我一直强调的认识误区。

开放学习自然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它和学习自己的兴趣一样,绝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开放学习呢?

做到开放学习的基础条件是要学在平时。这一条件又包含两个理念。

第一,不要把学习理解为只需要在课堂上、学校里去做的事。这倒不是因为很多家长平日所说的“大家一起上课,你学别人也学,你得在课下多学习才能考得比别人好”,而是因为课堂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大学生们在上课时是在接受知识,而没有时间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恰恰是大学生们应当在课下做的事情。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不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自然只能生搬硬套、被动学习。

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为充足,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从知识中获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去进行更具深度的学习,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写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能做到这些的人都会对知识本身产生发自内心的浓厚兴趣,将主观能动性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学得既扎实又灵活,假以时日必能成为国之栋梁。

第二,不要依赖“考前复习”。很多大学生都习惯先懒散地度过每个学期的大部分时间,然后在期末考试来临的前几天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整个学期的知识内容。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句话的意思是考前突击的方法只能让你的卷面成绩好看些,但就学习本身而言,这种方法不仅毫无益处,甚至比什么都不做更有害。为什么呢?

首先,临时抱佛脚的过程是痛苦的。用短短几天的时间来强行记忆一学期好几门功课的知识内容,这个工作量非常大。一个平时不怎么学习的人为了不挂科等目的而不得不过几天这样到了深夜仍需死记硬背的日子,他一定是反感、痛苦的。这种情绪对学习积极性是很直接的挫伤。其次,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狼吞虎咽地吃饭会引起肠胃病,用三两天时间去模模糊糊地记忆一学期的知识,也就意味着学生们在考试过后的三两天之内就会把这些知识全部忘掉。这一部分学生满足于考个60多分,只求不挂科,他们的精神只会愈加地死气沉沉,麻木颓废。

由此观之,大学的考前复习不仅不会帮助大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反而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让“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观点不断蔓延。

需要注意的是,我反对的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存在的“考前复习”而非正常的复习。相反,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是优秀的学习习惯。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境界,那就意味着开放学习的实现。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科学家、大学者们为什么那么博学?他们既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还要著书立说、创新学术,他们的记忆力为什么就那么好,难道都不会遗忘知识吗?

人和人之间的先天差异是很小的,记忆力则更无大的差别。那些博闻强识的科学家、学者们大多年过半百,这正是老百姓口中“记忆力衰退,脑子不太好使,已经不适合学习”的年纪。但是做出大成绩的科学家们有很多已不再年轻,他们仍然精神矍铄,还在向高处钻研创新。他们难道不会遗忘知识吗?

这答案便是开放学习的另外一个条件了——要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科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们之所以能熟练掌握知识而不被遗忘所累,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所学对于这个世界有何意义,这些知识能以怎样的方式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个叫作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理想和动力的源泉,是发现兴趣的捷径。只有弄明白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是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不断深刻,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熟练,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遗忘。倘若不知道知识的现实意义,不在现实中运用知识,就算学习时死记得再牢,也终会有全部忘记的一天。

我建议大学生们多想想这些问题: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现实生活中能创造什么价值?如何创造?它将怎样推动社会发展?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不要总觉得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文凭方便找工作,说到底,大学里的院系专业都是按照现实需求来划分的。只有弄明白你的专业能做什么、应当做什么、社会需要你的专业做什么,你才能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大学生们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专业课之后,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去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符或沾边的基础工作。工程类学生下一下工地;师范类学生当一当家教;财会类学生帮公司做一做日常的账务。这些实践经历将会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身专业的现状,更深刻地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科的重点:哪些知识是现实生活中反复使用的?哪些知识能带给我很强的竞争力?这些东西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很难真切地体会到。能够在课堂上把这种感觉教给学生的老师才是凤毛麟角的名师。

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问题: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往往不怎么能用得到,现实和理论也有不小的差别。这成了很多人宣扬读书无用论的论据。我也承认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并不能与毕业后的工作百分百地吻合,毕竟每家公司实践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但这恰恰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毕业后于各种情况之中游刃有余。

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期间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们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引导他们发现专业知识中的规律,培养他们与专业的“亲近感”与“默契感”。这种感觉就像篮球运动员投篮的手感,看不见摸不着却非常重要。还望大学生们去开放地学习,去亲身体会这种感觉。

大学与中学相比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师资力量的增强。名牌大学的教授更是其相关领域知名的学者、专家。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理想的学生绝不会只在课堂上听听老师讲的课就算了事,他们还会主动找到自己认可的老师来请教和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不是指拿着自己不会做的题去问老师解答的方法,而是要聊学术、聊社会、聊人生规划和理想,聊非常主观的甚至是天马行空的东西。经过和这些前辈们的沟通,学生会受益良多。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有水平的人进行沟通的确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大学的环境是开放而自由的,学生在学术上、在思想上都应该摆脱封闭的状态,自由地进行规划与创新。没有人可以帮你铺好大学的成长道路,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样。前途如何?唯靠亲身体会,亲手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