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发展与创新精神培养的探究

自主发展与创新精神培养的探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仅是被动主体性的反映,而是具有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性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创造与发明,学生的质疑和问题,都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对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发展与创新精神培养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堂师生关系重构

李 健

南郑县城关二中,陕西 南郑 723100)

【摘要】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新的观点和理念也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使我们陈旧的教学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让我们认识到过去在“教与学,师与生”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学习、发展与提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建立良好的体育课课堂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是体育教学中需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课堂 师生关系 重构

一、提出问题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新的观点和理念也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教学中,出现了师生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的教学方法,并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是教师的主体作用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整个教学中是以教师安排好的程序来进行教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学生的主体性极度膨胀,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中一切都是学生做主,教师成为观众和配角,课堂教学处于无序状态中,抹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学习、发展与提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建立良好的体育课课堂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是体育教学中需要探讨的课题。

二、体育课课堂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以及特点

(1)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必须要全面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钻研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设计出适用的教学程序。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兴趣的选择,教师教学方法的生动有趣等方面,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简单的判断来选择,参与课堂的学习。

(2)体育课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体育教师,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组织各种教学资源、教学对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具有主体性的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在教学中教学信息的接受和转化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发出的信息和指令,要依靠学生的主体性去实施和实现。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教师要把教材、教法、教学环境的各项因素都体现在教学中,并体现出自身的主体性。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仅是被动主体性的反映,而是具有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性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创造与发明,学生的质疑和问题,都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虽然教师和学生分别都具有各自主体性特征,但是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可以协调、融和、统一、发展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引导上,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又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进、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存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

三、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堂教学中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1)要结合教学特点,培养合作平等的教学环境。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那么就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还要根据学生体育水平的参差不齐,注重全面和个体的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强与弱之间的合作,教会学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帮助,懂得合作的道理,懂得没有交往就没有合作,合理的交往,才能有一个平等、公平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中师生在一个平等、公平,充满信任和爱心的交往中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全无,课堂教学就又回到以前“填鸭式”教学中,就会背离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参与、尝试、表现自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同时,提倡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发挥整体力量等各种有助于教学的手段,而教师要做好引导和帮助,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内容、运动、技巧、技能方面给学生多加以指导、示范和帮助,而在练习和活动时与学生多交流、探讨,促进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

(3)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师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在我们不断的学习、总结和积累之中,教师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经验,并在教学中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练习,都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不断的探索、体验、合作、反思、交流,使师生的关系更进一步融洽,自身能力进一步提高。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既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根本。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这在以往的教学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事,这些都是阻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并且要从思想上肯定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教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上都应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处处落实。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人,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的满足、尊重理解、帮助,使学生能体会到平等、公正,懂得了合作、互助,那么学生就会尊重国家、理解教师,师生在感情上就更容易交流和沟通,在行动上就会相互支持、接纳、配合,使师生的人格魅力就会更加完美和丰富,我们的体育教学就会更具活力。

四、结论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堂教学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展示教师的主导性,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改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个性、培养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也是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目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龚坚,张新.体育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钱建国.对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6(2).

[4]王文清.构建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平台[J].中国学校体育,2006(4).

[5]谢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