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主创新与区域发展方式

自主创新与区域发展方式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自主创新与区域发展方式要站在发展的平台上看创新,要站在世界的平台上看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能够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创新能力,是能够让本地利益最大化的创新能力。中央政府已经做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若干重要决策和政策。随着区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就会逐步显现出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还使得我国技术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关键技术和材料。

三、自主创新与区域发展方式

要站在发展的平台上看创新,要站在世界的平台上看自主创新。创新之前的“自主”这个修饰词,应该被理解为创新能力被谁掌握,以及在创造的财富主要被谁享用这两个问题上的本质差异。自主创新能力是能够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创新能力,是能够让本地利益最大化的创新能力。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碰撞、提升,中国人在“要发展”这个问题取得了共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谋划进一步发展,社会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东部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战略的受益者,是中国利用外资最为集中的区域,经过开放和发展的洗礼,人们的观念、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东部沿海地区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发展,是靠外资的进一步注入?还是靠国家的优惠政策?中部和西部靠什么去发展和加快发展?靠拷贝东部沿海地区过去的做法吗?靠国家财力和政策的扶持吗?

中央政府已经做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若干重要决策和政策。全国人大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取消了针对地区的税收优惠,保留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这是支持自主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了合伙企业法,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运行和筹融资的法律环境。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发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配套政策》,批准实施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中央有关部门推出的企业技术开发费用150%税前加计扣除、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产业投资基金核准办法、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等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上述决策和政策都很重要,但是,技术导向和财富导向的问题,科技与地方经济结合的问题,仍然没有清晰的路径和方法。笔者认为,科技创新要以地方经济为土壤。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地方发展的路径选择或者说模式选择,实际上掌握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手上。自主创新和地方发展模式的结合,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引进和培育的辩证关系:地方的企业数量和能级,是依赖引进为主,还是以自主培育为主,还是两者并重?地方的企业品质,是贡献GDP等指标为主,还是贡献税收、就业岗位和职工工资为主?推动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以引进为主,还是以提高本地人口素质为主,还是两者并重?

由于我国实施了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很多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依靠技术引进和外国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就可以有效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没有自主创新无所谓。通过招商引资,特别是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确就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显著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因为外国直接投资往往都伴随着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引进跨国公司是一条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捷径,它比自主创新要省力得多,所以由许多地方政府都乐此不疲,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创新能力“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被当作先进理念。然而,改革开放33年过去了,在引进的产业领域中,以国人为主体的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高到为国人创造福祉的程度。与韩国的自主性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战略相比,高下自明。

随着区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就会逐步显现出来。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本地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我们还有可能依靠招商引资或者引进技术来提高创新能力,或者依靠市场换取技术。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一些行业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优势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能够与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在部分高端领域形成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通过转移获得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的。因此,必须认识到通过招商引资积累的区域创新能力,不能算作是自主创新能力,实质上是在本地的,属于别人的创新能力。从外国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仍然被外国公司所控制。退一步说,即使依靠招商引资,也需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因为东道主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越强,外国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水平就越高,例如,美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项目比在我国的项目技术水平上要高出几个档次。

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不会有自主品牌,就不能掌握关键技术,难以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因而也就不会有国际话语权,自然不会充分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我国出口的产品规模很大,但很多是贴牌,本土品牌极少。原本在我国生产加工的廉价产品一经贴牌后,外商获得的利润是中国生产者获得利润的上百倍。以DVD产业为例,若干年前,我国的DVD的生产能力世界第一,但是当外国厂商追索专利费时,生产量急剧下滑,一些厂家倒闭,给我国这个产业以致命的打击。外商还利用专利武器打压我国的造船业、家用电器、汽车等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还使得我国技术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关键技术和材料。比如飞机发动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数控机床设备的关键技术等都依赖进口。中科院院士、材料学家邹世昌指出,目前中国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90%以上的集成电路设备依靠进口,消耗的外汇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9]。引进外资和出口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国民总收入并没有取得与之同样快速的增长,落得个“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如果我国要突破瓶颈,抢占价值链的高端,就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事实证明通过市场或者合作的方式是换不来核心技术的。很多外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绝对不会轻易地将技术转让给我们。例如,2011年9月,美国智库“洞察中国”网站刊文对中国研发大型民用飞机涡扇发动机的前景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度分析[10]。该文指出:外国公司即使与中国的飞机公司合作,“中国公司难以获得逆向工程技术,或者改进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文章引用外国公司的一位高层的话,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不担心在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知道如何与他们合作时不转让技术;我们知道如何在和他们交往时保护我们的产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