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的教育倾向本身就有悖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围绕对孩子“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善人性”来展开,在教育中应突出三个层面: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精神、自强精神;二是道德层面:即重德、务实、宽容。

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黄晓霞

创新精神,就是求异精神,冒险精神、献身精神,就是不受固有的、习惯性的限制和束缚,勇于和善于按照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懈地进行新的探索和试验,在变革现实的实践中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成就,永远开拓进取,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务求突破,大胆实践,出奇制胜,善于学习、思考和创造。所谓创造思维,就是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积极地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和多向角度,通过知识性、科学性思维的转化去寻获新的答案与成果。诸如侧向思维,求异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推理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纵横交叉思维,反常规思维,非因果思维,非线形思维,非逻辑思维等,实际上都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正如雨果所说:“天才与凡人不同之点,就是天才都具有双重的反光。”都具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所谓创新能力除前面谈到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外,还应具有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抓好五个环节。

一、改变教育观念

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很多做法是把人当成知识容器、做题机器、考试工具和分数奴隶。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做导演,学生当演员。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学校无差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他们都是人才,但都不是完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扬长避短,使他们都成为人才。四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改变教育目标

目前基础教育的倾向,简单地概括就是分数、统考、会考、升学考试。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学生都盯着分数,只有分数高,考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人数多,该校就是“名校”,就是学生竞争的热点。这样的教育倾向本身就有悖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围绕对孩子“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善人性”来展开,在教育中应突出三个层面: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精神、自强精神;二是道德层面:即重德、务实、宽容。三是业务层面: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有人把现代人素质概括为“一”、“二”、“三”。“一”是铸造一个灵魂——中华魂;“二”是两种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三”是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学过程

施教活动,课程是基本框架,教材是基本依托,课堂是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造能力,人们谈得并不少,如“探究——机制——想象——求异”、“激趣——求异——探究——迁移”、“智慧+创造”,等等。课堂教学有基本模式,但无固定模式,它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因学生、教材、老师三者的变化而变化的,“激趣、想象、求异、迁移”是必须要有的。激趣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进入“状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杨振宇教授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是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凡杰出人才大都有强烈兴趣。想象是科学的翅膀,尤其是创造性想象,常常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先导,教师应当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求异是创新的关键,引导学生在教材中、生活中寻求与别人看法、见解不同的东西。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善于求异的素质。因为要创新,有时就需要一些非常规的思维和非常规的运作。迁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取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从外部看迁移是一种能力的迁移,但其实质仍是受教育者内部心理智力的充分运用和相互转化。

四、创新考试命题

高考、中考、日常考试,都应当通过考试内容和方法,使其成为引导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的指挥棒。

例1:美国一所中学的一位教师组织考试,题目是“诗是什么?”这个题目并不新颖,但这位老师的考试方法与众不同,他先把一张张白纸剪裁或折叠成某一特定样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发表对诗的看法。学生兴趣很浓,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将纸剪成两个“心”,并解释说——诗必须是作者的心通往读者的心;有的将纸叠成螺旋形上升,认为——诗是从诗人破碎的心里流淌出来的;有的将纸原封不动地送回,说——什么是诗,只有让写在上面的东西自己来解释。这些有趣且有道理的答案,反映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善用开发学生智力且又生动活泼的考试方法。

高考是具有重大导向作用的指挥棒。它可以引导应试教育,也可以引导素质教育,关键是考什么和怎样考。可喜的是,高考已开始关注考查学生能力的内容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引导素质教育。2000年上海高考命题比较关注社会热点、西部开发、中国“入世”谈判、沙尘暴台湾问题、北方蝗虫、反盗版问题、利息税、地铁二号线、人口老龄化、城市绿化、垃圾分类等问题。历史卷第31题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在陕西、新疆、西藏范围内任选一个值得向联合国申报的文化遗产,并简要说明理由。数学卷第20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方法,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将有关机器人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政治卷第31题要求学生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正确认识盗版音像、书刊制品屡禁不绝的现象,并针对如何杜绝盗版行为提出对策和建议。

从上例可以看出,试卷中学生自由表达,提出自己新想法的机会比过去有所增强,明显感觉到这些试卷有以下特点:综合性,其背景或内涵往往多元化;基础性,在中学教学的范畴内。这种试题基本上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夯实了基础。这种考题的导向,由过去的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可以在自由发挥中寻找丰富多彩的答案。这种考题思路体现了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指挥棒”就能有效地引导素质教育。

五、用教师的改革创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

创新教育是一场涉及到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教育模式、探索系列未知领域,甚至是“无路处走路”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教师无疑是主力军。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依靠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但是,很多教师观念陈旧,习惯于旧轨道上运行,习惯于急功近利,拼力气,拼学生分数,以眼前高考或升学率来坐稳教师这把交椅或捞取一点其他资本。牢牢抱着传统的职业惯性,对实施创新教育缺乏紧迫感;有些教师虽有改革教学的愿望,但迫于教育评价系统的约束(目前以评价学生的成绩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敢或不想去做带头羊;有些则是限于水平和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前者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后者则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苦练内功。而要如此,必须首先认识创新教育的紧迫感,打破创新教育的神秘感和驾驭创新教育的能力。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既然我们认清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那我们只有忍痛割爱地放弃惯性、惰性,去不畏艰险地探索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路子。

引导教师打破创新教育的神秘感。创新有“真创造”和“伪创造”之别。不是总认为创新是科学家、大师的专利,创新精神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皆有之,30年代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就已开展了创造教育,40年代初发表《创造宣言》,更进一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认为只有坚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才会有信心去做创新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驾驭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求高、难度大,要求教师思想活跃、观念新鲜,多才多艺,随机应变。如何培养因教师、学生、学科而异,不能用同一模式,否则在谈创新的同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

一是探究,我们可以认为是创新的源泉。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它强调学生阅读积累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应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教学设计不是注重内容的提炼,而是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性阅读中,要注意对学生质疑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让学生好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才有探究的原动力,进而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

二是批判,我们说它是创新的基石。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或别人的否定与超越,而要实现超越,没有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无数实例证明,创新思维是以思维的批判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辩证的、正确的批判性思维,就不会有独特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迷信、不盲从,要敢于怀疑,善于肯定或否定,不要陷于固有的评判模式中,更不要匍匐在伟人、名人的脚下,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很幼稚,教师都要鼓励,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批判中继承,在批判中吸收。这样就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是想象,这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常常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先导。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量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在想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是求异,这是创新的关键。正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一样,“求异”往往是创造之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教材中、生活中去寻求与别人看法、见解不同的东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善于“求异”的素质。因为要创新,有时就需要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或者说非线性思维),这些非常规就是“求异”。教学中切忌为“求异”而“求异”,不能一味偏激。不要让学生认为凡是标新立异的东西或与众不同的都是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放到人类发展时代总趋势的高度去把握,取得较科学的方法。笔者浅陋,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般的热点问题,而是教育本质的高层回归。

(此文发表于《固原师专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