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思想,必须建构出“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教学的一般模式,以加强其可操作性。小组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合适的分组是研究性学习进行的前提条件。协作环境的良好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赖以持续下去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组织者、观察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取的信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系统探究,取得集体的研究结论。小组成员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研究学习中的协作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此外,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业绩的提高、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养成,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思想,必须建构出“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教学的一般模式,以加强其可操作性。参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教师们的大量教学实践,归纳“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如下:

1确定选题,明确任务

这是整个模式的钥匙。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学生选择研究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其要点如下:

确定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学习目标的确定,可以很好地管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速度。教师在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学习目标融入相关情境中,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驱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开始学习作准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内课外活动(日常课堂教学、课余兴趣活动、专题讲座、讨论等),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疑惑所在。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

建立协作小组。小组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合适的分组是研究性学习进行的前提条件。研究显示,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下的个体学习。建立协作小组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参与完成学习任务,都有学习的机会;要充分重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保证小组成员之间有积极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在一个合理的学习小组中,学生个体的活动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一方面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必须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实现整体的学习目标。小组的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分组机制,一般采用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互补性。

创设问题情境。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利用相关信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这个问题情境应该尽量与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思维,找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使学生的研究课题能够细化为若干个子任务,便于以后小组成员协作研究的开展。

明确研究任务。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分组、确定研究课题后,应当明确集体共有的任务是什么,研究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即学生对于所选的研究课题,要知道经过研究调查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或结论。

2拟定计划,明确分工,给予协作环境

协作小组在明确了任务后,小组成员要一起对研究课题进行讨论,制订课题计划,设计小组工作的进程、规则,并进行分工,为每个人分配相应的角色,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职责,将成员个人的成果和小组的成果统一起来。

问题分解。研究课题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做哪些工作,学生要通过讨论将课题细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任务,制订出小组的工作计划安排和规则。

角色分配。小组讨论后,每个成员要承担相应的角色。学生要明确自己、他人以及整个协作小组的目标,了解自己以及他人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分工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协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小组成员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更强的个体,而个人责任的强调是确保这点的关键。因此,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部分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与小组最终成绩的取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度。

协作环境。研究性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协作环境的良好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赖以持续下去的条件。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协作环境是为协作小组共同学习准备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人化的环境,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包括有协作小组工作、交互的空间,协作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所需的可利用或可获得的资源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

教师指导。这一环节中,除了指导各组拟定计划,进行分工,创设协作环境外,教师还要向学生呈示或介绍相关资料,提供相关的信息来源(如介绍一些相关网站),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恰当地、正确地、充分地使用各种相关资源。

3处理信息、形成研究成果

这是学生协作研究实施的中心环节。协作小组成员要进行分析交流,通过协作研究、加工处理信息、充分讨论,最终形成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

加工处理信息。协作小组成员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交流,进而通过协作研究、充分讨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如有不足则继续搜集。

形成研究成果。协作小组在对信息进行充分加工处理和研讨的基础上,形成论文或多媒体演示报告形式的研究成果。这个环节中,根据学生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协作内容和协作形式。协作的基本手段是问题解决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协作小组成员之间要保证有充分的交互,充分的交互是协作学习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于小组的工作,也要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修改,明确小组成员的哪些活动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小组的哪些活动可以继续,哪些需要改动,最终提高小组成员的工作效率。

在组织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组织者、观察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协作手段,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活动给予相应的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

4评价总结

各协作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并汇报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小组各成员的工作的描述。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活动制订的计划、小组各成员完成自己任务的经过、小组是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等等。根据所提出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所有学生对自己完成研究任务情况做出自评;

(2)小组内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互评;

(3)各协作小组对自己小组完成研究任务情况做出自评;

(4)各协作小组之间对小组完成研究任务情况做出互评;

(5)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表现分别进行评价;

(6)教师对各协作小组的表现分别进行评价;

(7)教师引导学生或由教师本人对总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

研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积极的关系。评价作为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教师的评价,教师对于个体的反馈比对小组整体的反馈更能激励学生。

二、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教育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与传统的纸介质信息载体相比,电子媒介有着惊人的高密度,因特网更是知识的海洋,在网上搜寻、检索知识变得十分有效和便捷。学生可以十分方便且相对独立地查询和获取所需知识信息。同时,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为教学增添了活力,文、图、声音、色彩并茂加上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生动、直观和多样化,大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在提出问题或课题的阶段,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目的展示的工具,可让学生明确问题、建立起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拟定计划、明确分工阶段,学生首先是查找相关的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资料查询。

进入交流讨论、展示比较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交流讨论、数据计算及记录的工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在网上,可以使用BBS,E-mail等进行操作,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研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作为讨论的工具。另外,文字处理软件可作为协同写作工具,PPT可作为表达的工具。

在“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个体研究和组员间的协作研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监督者和指导者。全体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针对同一个(或若干个)研究内容彼此交流合作,以达到对研究内容的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课堂与学科教学的界域,只要能够获取信息,研究学习就能发生。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学习资源,通过主动探索完成意义建构,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创造和传递新信息。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创设情景的工具、信息提供的工具、交流合作的工具、反思总结的工具(因为信息技术全方位地介入了教学,所以我们称之为“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

协作小组研究性学习作为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教学模式,虽有众多长处,但绝不意味着只要使用它,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如果组织与管理不当,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小组成员参与不平衡,有的“积极”,有的“搭车”,有的“逃避”,导致成员之间的合作退化为“劳逸不均”;小组内组织协调不利,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能统一起来,造成最终显现的成果“缺胳膊少腿”;学生缺少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探究活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事倍功半”;教师对小组探究的启发和引导跟不上,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等等。为使小组研究性学习真正收到实效,避免这些问题发生,教师应做好组建学生小组、引导选定小组组长、协助分配成员任务等教学组织工作。

组建学生协作学习小组。许多对小组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研究的专家强调,建立学生小组时应同时考虑“质”和“量”两个因素。在人员“质”的方面,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水平来搭配,由强、中、弱三类学生组成小组(异质构成),使优等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在学习上共同进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把探究同一问题的水平差不多的学生组成一组(同题同质),这样有助于他们之间群策群力,相互激发创造灵感,取得一定质量的研究成果。两种分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可在教学中酌情选取。在人员数目上,小组规模不宜过大,一般为四到五人。人数过多容易使分工和责任模糊,同时减少成员之间紧密而积极的互动。

选定小组组长。虽然小组研究是一种合作性学习,但也不能忽视小组组长的作用。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指导教师和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小组内协调、疏通的作用。当小组成员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小组长要组织讨论、分析,使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接纳和支持配合,最后达成共识。

分配成员任务。为避免前面提到的小组成员“搭车”或“逃避”的现象发生,教师应督促小组进行成员的角色分工,以达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分工时要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负责人”,成为某个主题的“专家”,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创新。

提供学习的支持。小组协作研究不同于接受性学习,它的过程相当复杂,难度也较大。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促进性教学技能,对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1)引导学生正确选题。使课题不仅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在认知、技能、情感和品质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2)介绍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科研的基本思路、过程和手段,减少盲目性。

(3)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监控。解答学生疑难,提供反馈意见,并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使学生的研究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之下。

(4)提供研究资源。如有关信息、资料、物品、经费等,以保证研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当然,在学生没有请求帮助时,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打扰”,以免影响他们的自我探索和独立创造。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主题,保证主题和目标的一致性。在情景导入(选题)阶段,教师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在分组的时候,要充分兼顾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因素、环境因素,制订好计划,合理分组。在竞争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全局,在需要的时候,发挥“激发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促进讨论深入和发展,但不要作为主要的发言人出现。教学活动结束,教师最好做一精炼而关键的概括。

我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学校教育不应只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现成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生活实际,获取应用性知识,着手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并且学会与他人合作,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使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极大锻炼,有利于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有利于研究性教学模式教育哲学思想的达成。

2006年1月稿

(本文获2008年中国教育学会第21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评选三等奖,这次结集出版时做了较大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