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水到渠成

认知水到渠成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形的财产》一课由宁波市教坛新秀、江北实验中学裘文瑾老师执教,在2012年11月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中公开展示,获得一致好评。正因为智力成果无形、价值高的特点,引来了贪婪者的觊觎。外观、商标、技术或功能、销售渠道是我们确认一个品牌真假与否的重要标志。有了法律保障,权利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保护。案件在去年11月结束,最后法院判决宁波新美心公司侵权,赔款33万元。

善用身边案例 认知水到渠成——《无形的财产》课例评析

《无形的财产》一课由宁波市教坛新秀、江北实验中学裘文瑾老师执教,在2012年11月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中公开展示,获得一致好评。

我认为裘文瑾老师这一课的课堂教学特色在于将课本中抽象的“法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善用身边案例,让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实现“小课堂,大社会”质的飞跃,增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信度,使学生的认知水到渠成。

本节课中,裘文瑾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导思法

即用案例引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裘文瑾老师选用了“399元买个iPhone4”这段视频资料,让学生判断“399元iPhone4”是真是假?由于所出示的案例是真实的,生活中也常有这种现象发生,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地引出了智力成果权及相关的法律保护。随后,裘老师继续抛问题给学生,“399元iphone4”买还是不买?请说明理由。学生对此有话可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裘老师的适时点拨,又起到了“导”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拒绝山寨产品,既是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是尊重智力成果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更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序规范。学生实现了认识上质的飞跃。

二、例证法

即用具体的案例来阐述教学内容,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课中,裘老师选用了一则本土案例:香港美心公司起诉宁波新美心。课堂上出示案例概要并设计了以下问题:你认为宁波新美心的行为构成侵权吗?若是,侵犯了香港美心公司的哪项权利?宁波新美心使用新美心的商标会对香港美心公司造成什么影响呢?本案例的恰当运用,不仅加深了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也使学生懂得了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从而自觉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简单例子使抽象的法律内容形象化了。

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一是学会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积极创造智力成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单纯的知识讲授难以奏效。裘老师以学生身边典型案例为载体,将知识寓于案例中,让学生在案例评析中领会道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认同感,实现了情感目标。

总之,裘文瑾老师对身边案例的有效运用,就是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作为教学主线,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此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学生求知之欲,唤起学生好奇之心,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法律内容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让思品课堂变得更有生活味。

(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 李文波)

附:课例6

《无形的财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

【课标要求】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很基本的法律常识。未成年人对智力成果权了解有限,接触智力成果的机会却越来越多,同时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给予盗版或者非法复制传播的产品更多的便利。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目标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尊重他人的创造性劳动,不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感悟创造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创造智力成果的热情。

2.过程与方法:分析归纳侵犯智力成果权的各种行为及其维权途径,提高维护智力成果权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智力成果的含义及作用,知道智力成果权包含的内容。了解保护智力成果权的相关法律。

4.教学重难点:懂得智力成果权的内容,树立起尊重智力成果权的意识。激发创造智力成果权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iPhone5的宣传广告片

(一)调查统计导入新课

【设问】我们先做一个调查:已经拥有或者想要拥有“苹果”产品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表现】学生被调查问题吸引,激发兴趣,参与度高。教师从统计过渡到青年朋友喜欢“苹果”的原因,揭示苹果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借这只改变世界的“苹果”,来学习和技术创新有关的法律知识《无形的财产》这一课。

(二)发现“金苹果”——智慧创造价值

【设问】你知道iPhone或者iPad有哪些功能吗?

【学生表现】上网、听音乐、看电子书、玩游戏、炒股……

【教师引导】概括后引出ios系统是“苹果”战胜同类产品的秘密武器。

【设问】你觉得ios的成功研发和突破依靠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依靠集体智慧的投入。我们把像ios这样依靠智慧依靠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叫什么合适呢?——智力成果。这里要注意是,第一是创造出来的,不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第二,主要依靠脑力劳动、依靠智慧创造的,简单的机械重复,也不算。

点评:

通过对“苹果”产品秘密武器ios系统研发过程的了解,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智力成果的特点。

【教师引导】“追古溯今话智慧”环节:依据这两个特点,请大家说说看,你所了解的“智力成果”,并说说它对物质或精神生活的影响。举例: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人造卫星、造纸术……进行分类:发明创造、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作品。

【教师引导】分析智力成果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无形、有价值。正因为智力成果无形、价值高的特点,引来了贪婪者的觊觎。

点评:

“追古溯今话智慧”环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智力成果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创造智力成果的热情。

(三)守护“金苹果”——法律激励创新

1.视频播放:399元买个iPhone4

【设问】399iPhone4是真是假?如何判断商品(某个品牌)的真假呢?

【学生表现】看商标,看价格,到正规的商店购买……

【教师引导】外观、商标、技术或功能、销售渠道是我们确认一个品牌真假与否的重要标志。怎么来保护真正的品牌?

【教师引导】法律对智力成果的确认和保护,构成了智力成果权。

【设问】智力成果权有哪些种类呢?我国有哪些法律保护这些智力成果权呢?

【学生表现】阅读课文。回答: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教师引导】除此以外,我国还参加了一些国际公约,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也具有法律效力。有了法律保障,权利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保护。幻灯片呈现可口可乐的瓶子、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海报、娃哈哈的商标、肯德基炸鸡图片,让学生得出结论。

点评:

以来自于真实生活的“399元买个iPhone4”视频资料为切入点,使学生兴趣一下高涨起来,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智力成果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此外,教师还对有关法律作了课外补充,告诉学生除了国内法以外,我国签订的国际公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让学生在认识智力成果知识上逐步形成国际视野。

2.案例教学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学习法律对权利人的保护。(幻灯片呈现:香港美心公司诉宁波新美心公司一案)

【设问】你认为宁波新美心构成侵权吗?

【学生表现】是,侵犯商标权。

【追问】你判断它侵权,有法律依据吗?

【教师引导】我们判断它侵权的依据是《商标法》的规定。案件在去年11月结束,最后法院判决宁波新美心公司侵权,赔款33万元。

【设问】宁波新美心使用新美心的商标会对香港美心公司造成什么影响呢?

【教师引导】法律判决香港美心胜诉,保护了它的商标权这一智力成果,其实就是肯定了它在创造品牌上的付出,就是保护一种精神——创新精神。有时候光有法律的保护还不够,智力成果还需要多重保险。还是请大家再回到399元的iPhone手机一案。

3.行动守护成果

【设问】399iPhone4买或不买?

【学生表现】大部分回答不买,但也有个别说买的。

【教师引导】我们先不要急着对选择买的同学作判断,不妨来尝试分析一下山寨iPhone4的负面影响。

【学生表现】小组讨论后回答。有些学生能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角度回答,也有学生只能从消费者角度回答。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得出多角度分析负面影响的结论:对消费者来说,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得不到保障;对苹果公司来说,山寨手机涉嫌侵权,侵害苹果的经济利益还毁损苹果的品牌形象;对山寨手机制造企业来说,剽窃他人技术,受到法律的追诉,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将被淘汰;对整个市场环境来说,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拒绝山寨产品,既是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又是尊重智力成果的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更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序规范。

(四)创造“金苹果”——大胆创造成果

【设问】你认为这堂课里多次提到的“金苹果”还是指苹果公司的产品吗?那是什么呢?你能列举我们青少年自己创造的“金苹果”吗?

【幻灯片呈现】惠贞书院五年级学生发明的捡球器、余姚四年级学生发明的多功能棋盘。

【学生表现】学生对捡球器提出质疑,认为这种东西算不上发明。

【教师引导】提出发明的概念——通过脑力劳动创造的,对生产或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成果。

【设问】他们的设计发明能得到保障吗?请找出依据。

【学生表现】阅读课本回答。

【设问】如果他们的成果受到侵害,该怎样守护呢?

【学生表现】阅读课本并且同桌交流后回答。

【教师引导】他们的发明要得到保护必须要有个前提,就是申请专利并通过审核。发明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缺乏发明的智慧,缺乏的可能是发现的“慧眼”。大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经验,设计一个你心目中的“苹果”。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登录宁波青少年科技中心网站,了解宁波市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

点评:

展示同龄人的发明创造,激发学生创造智力成果的热情,“未成年人是否拥有智力成果权”的教学也就顺乎自然地展开了,学生懂得了不仅要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也要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此外,同龄人取材于生活素材的发明更会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设问】今天借一只“苹果”,你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表现】知道了智力成果,知道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

【教师提升】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尊重他人的“金苹果”,积极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苹果”,终有一天它会闪闪发光,也变成“金苹果”。

(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 裘文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