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祖国医学中的舌诊

祖国医学中的舌诊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舌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内容,对舌质、舌苔望诊的深度和广度,是目前西医有关舌诊认识所不及的。中医通过舌诊可了解人体脏腑的虚实,辨别病邪的深浅,病情的寒热,判断病势的轻重变化。中医为了深入观察舌象,将五脏分配于舌体各部。在进行动物气虚、阴虚舌象研究的基础上,有人观察了包括内分泌、新陈代谢等十余种主要属于气虚和阴虚病例的舌象。

舌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内容,对舌质、舌苔望诊的深度和广度,是目前西医有关舌诊认识所不及的。中医通过舌诊可了解人体脏腑的虚实,辨别病邪的深浅,病情的寒热,判断病势的轻重变化。

中医为了深入观察舌象,将五脏分配于舌体各部。常用的部分是,我的尖属心肺,我的中心属脾胃,我的两边属肝胆。

对于我的诊断——舌诊,可以分为望舌苔和舌质两大部分。

(1)望舌苔:舌苔——指的是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薄垢,可借以辨识胃气(消化功能)的强弱,反映病邪的深浅和性质,以及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等。舌苔的形成,正常时由胃气所生,故健康人的舌苔多薄白津润;病态时的舌苔,主要由于病邪的影响所致。看舌苔着重观察苔质和苔色。

①一要看苔质:包括我的苔之有无、厚薄、干滑、腻黏等方面。

舌苔有无——可提示正气的盛衰,病势的进退。有苔表示病人胃气尚存,机体尚有抗病能力;无苔则表示正气不足,抵抗力低,可见于热病后期的阴津亏损。

舌苔厚薄——可推断病邪的盛衰、病势的深浅。薄苔多表示正常或病邪在表,病势轻浅;厚苔表示病邪盛,且入里,有的可兼有消化不良、上腹胀闷、打馊呃、恶心等证候。如舌苔由薄变厚,则多为病邪由表入里,邪盛病增;如苔由厚变薄,则是病邪退,正气复,病将好转。

舌苔干滑——可表示津液的存亡,推断病邪的性质。苔干多见于热性病高热,热伤津液,伴有口干口渴;干苔亦见于阴虚内伤,津液不足。苔滑(苔面水分过多),则多见于寒证、湿证。

舌苔腻腐——可推断是否痰湿或食滞。所谓腻,是指苔细腻紧密,中厚边薄、光滑,揩刮不去,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腐苔,苔如腐渣,似腻而粗糙、疏松,刮之易脱,多为食积、痰浊。

②二是看苔色:主要为白、黄、灰、黑四种。

白苔——主表证和寒证,病势较轻。如我的苔薄白津润,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痛的,多为外感风寒;我若白滑腻,伴有胸闷呕恶、咳嗽痰多的是内有痰湿;我的苔白中带黄,伴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则为半表半里证;我的苔薄白微黄,也可见于风热外感。

黄苔——一般为里证、热证。苔薄黄微干,为外感风热;我的苔黄厚干燥,多为里热、实热;黄燥干裂,起刺,兼有腹满便秘的,为燥热伤津;若苔黄滑腻,则多是湿热内蕴。

灰苔——多为里证,有寒证和热证之分。灰苔滑润的,为虚寒或寒湿;灰苔干燥,多为实热伤津。

黑苔——多为重证,主寒盛或热极。黑苔润滑,体寒肢冷,则多为阳虚或阴寒;我的苔干裂,多是热极或伤阴。

由上可知,中医通过对舌苔的望诊,可推断病证的性质和演变,如苔色由白→黄→灰→黑;苔质由润→干→焦→裂,薄→厚,有→无,则多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病势由轻变重。若舌苔朝相反的方向演变,则常为病势好转、病退或正复的征象。但望诊舌苔时,应注意鉴别假苔或染苔:哺乳期的婴儿,我的舌苔多白腻,吸烟者多苔色黄腻;食枇杷、维生素B2、米帕林(阿的平)以及某些黄色药物,如黄连、栀子等,可使舌苔变黄;食橄榄、腌菜、酸菜可使舌苔变黑等,这些都不能算病苔。

(2)看舌质:观察舌的本质,包括舌的颜色和体态(形体、动态),中医常用以辨认脏气(正气)的虚实,气血的变化,病情的轻重。

正常的舌质,应是淡红(不浅不深)、津润(不干不湿)、体态端正、运动灵活。

①望舌的颜色

我的色泽主要有淡白、红、绛(深红)、紫色等四种。

淡白(比正常舌色淡)——主见于虚证、寒证。我的色淡白嫩滑,多为阳虚或气血不足(脾阳虚可伴有食纳不香,腹胀便溏;肾阳虚可伴有畏寒、肢冷、面浮、足肿;气血不足的,可兼见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心悸健忘等)。我淡白苔白时,如兼见食欲缺乏(食欲不振),大便稀薄,上腹胀痛,痛而喜热喜按的,则是脾胃虚寒;如伴有口淡、腹满、腹胀腹泻、四肢沉重的,多是寒湿困脾。

红色(舌色鲜红)——多见于热证。我发红而干的,为热伤津液;鲜红起刺的,为热盛化火;我的尖红的多为心火;我的边红的,多是肝胆火热。

绛色(舌色深红)——主要见于里热深重。外感热病,出现绛舌是邪入营血的标志,说明外邪已由表入里,里热深重,病情重笃。内伤杂病出现绛舌是阴虚火旺之证,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

紫舌——多见于热证、寒证或淤证。我紫红干裂,伴有高热、失水的,多是热极阴亏;我紫润滑,多见于阴寒盛、阳气虚;我的边间有紫色斑点,多为内脏淤血;我紫蓝胀胖,则多是疫毒或中毒。

②望舌的体态

包括观察我本身的老嫩、胖瘦、伸缩、硬软、芒刺、裂纹、歪斜与震颤等形态或动态。

老嫩——我的质坚敛苍老,多为实证;我的质浮胖、嫩滑,多属虚证。

胖瘦——我的体胀胖,多与痰、湿、热、毒有关,我的质淡白而胖,多为脾肾阳虚,也见于气血两虚的贫血;我淡红而胖,边有齿痕,多为脾不运化、痰湿内阻;我红绛而胖,多为热毒炽盛,可见于感染性疾病,某些毒物中毒。我的体瘦小、干瘪,多为阴血亏,虚火旺。

伸缩——我若伸长,吐露唇外,为“吐舌”;将我摆弄于口唇外为“弄舌”,均为心脾有热,多见于婴儿;我的体紧缩,不能伸张,多是重证。我红绛短缩,多属痰湿内阻。

硬软——我的根强硬,运动障碍,语言不清或失语,多见于外感病人,热入心包,痰浊内阻,或为中风预兆。我的体软缩,伸缩无力,多属气血虚极,阴液亏损,筋脉失养所致。

芒刺与裂纹——芒刺是舌上的乳头(味蕾)突起,若我的质深红,为热病极期,阴虚火旺;若兼老黄、黑苔,多是热邪很盛,舌面裂纹;若我的质深红,为热性病热盛伤阴;若我的质淡白,为血虚不润。

偏斜与震颤——我若伸出时偏向一侧或半边舌体麻木或震颤,可见于中风;我不自主地伸出,舌质淡白,是阳虚或气血两虚,甚则正气已绝。

前面,从中医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对我的望诊的一些知识。但这种古老的“舌诊”方法是否有科学性呢?曾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我们必须给予明确的答案。近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及病理解剖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舌象”与疾病性质及其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印证了舌象是中医辨证的可靠手段之一,是具有科学性的。

通过研究,不少资料证明,中医的各种“舌象”,都是有其一定的形态和病理学基础的。在进行动物气虚、阴虚舌象研究的基础上,有人观察了包括内分泌、新陈代谢等十余种主要属于气虚和阴虚病例的舌象。通过临床分析,认为构成气虚舌象的机体因素,主要有血运失调、消化机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神经中枢机能失常和基础代谢降低等病因,特别多见于机体功能衰退时。气虚舌象中,认为舌色淡白的形成原因与血红蛋白低、毛细血管扩张及丝状乳头增多有关。在阴虚舌象中,我若干燥——可能是人体重度脱水所致;我若发红——似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有关;我若是腐苔、当剥苔及镜面舌——则与酶及维生素缺乏、胰及肝功能失常有关。有人通过对活体舌象的显微镜检查,发现我的镜面舌、光红舌、黑苔、厚腻苔、薄白苔,不但肉眼观察有不同表现,在组织学上也有显著的变化,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如通过临床观察、裂隙灯检查及各项生理、生化测定,分析淡白舌的形成,主要与贫血、蛋白质代谢障碍和组织水肿等有关,而内分泌、基础代谢低下及消化功能紊乱等亦为辅因。黄苔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和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较多的病人。脱落细胞镜检,发现黄苔渗出细胞与周围血象对相应感染所产生的改变大体一致。烧伤病人,如面积大,并发败血症以及预后不良者,舌质多红绛。舌质红或淡与红细胞数量的多少关系较大。通过对舌苔细菌培养及细菌定量、舌面温度及酸碱度、荧光现象、舌苔显微镜检及病理活检等观察,有人认为,舌苔的形成,是口腔正常菌族中某些细菌在疾病条件下优势增殖的结果,苔色与优势菌落的颜色相关。

舌象对测定病症的深浅和预后起到了指示性作用。由于发现黄苔渗出细胞与周围血象对相应感染所产生的改变相一致,故黄苔渗出与周围血细胞的变化与诊断疾病的作用上相似。有人还总结出肝癌病人的舌象为我的两侧青紫色条纹或不规则的斑状小点,与其他恶性肿瘤、慢性肝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临床提供了观察肝癌的简易指标。有的单位经由舌象检查作为早期诊断食管癌拉网诊断的初筛方法,我的色泽正常者均无病变,我的颜色发青或暗紫者,经拉网证实:有部分为食管癌,其他为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胃病或咽喉炎等。

我的舌象对疾病预后的估计,具有一定价值。淡白舌表示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较长,在短期内死亡率较高,但迅速治愈者为数不多。有人通过对舌苔变化估计肝炎病人的预后,发现其病情好转后,多数的舌象亦随之好转或舌苔消退;如病情反复波动,则舌苔长期不见消退。并发现,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病人,舌苔多白腻或白厚而难消退。此种舌苔变化,可供临床估计预后作参考。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舌质常是紫、暗红、红或有淤斑、淤点,舌苔以黄腻、白腻较多,随着病情好转,腻苔大多变成薄苔或少苔,舌质亦转为正常。因此,舌象可作为辨证分型,衡量病情轻重及治疗后恢复情况的一个参考指标。这些资料表明,中医的舌象,各有其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舌象与疾病性质及其发展也有一定联系。但舌象只反映出机体生理、病理的一个侧面,故作舌象分析时应有整体观,不能以偏概全,而应该重视中医的有关理论,做到四诊合参。此外,我舌象的反映也是常有变的,如黑苔不一定都是病重,黄苔或白苔不一定是病轻。应考虑舌象的变化,是人体正邪交争的局部反应之一,从而对所获得的诊断资料作辩证全面的综合分析,才较符合客观实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