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国内外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余潇枫认为,老子哲学与美学的核心思想是“顺道”。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开了新道学研究的先河。
国内外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_回乡之路寻皈审

第四节 国内外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近几年,充分发掘老庄生态美学为世界自然生态拯救、社会人文生态拯救和人的心性生态拯救服务,成了学界的热点,其中对老子“顺道”生态生存观和庄子齐物生态观的研究尤为热门。

(一)老子“顺道”生存观研究综述

“顺道”是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新近提出的道学论。余潇枫认为,老子哲学与美学的核心思想是“顺道”。何为“顺道”?顺道即为顺应“道”或叫顺应天道,也即以德配天道、以人性合天道。在余潇枫看来,“顺道”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效法自然精神,二是秉持无为德性。并且,这两个基本含义相互关联而整合于“顺道”之生存观之中。这一阐释平息了长期以来学界围绕老子道学的核心思想究竟是“自然”还是“无为”的争论,同时也否定了关于“自然即无为,无为本自然”两者无分别的传统道学观。余潇枫认为,现代科技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贪欲无限度地膨胀起来,从而导致非“顺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在余潇枫看来,老子论道实为警示世人要顺道求生存,“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顺道”求生存是老子生态生成观的终极价值旨归与审美旨趣。在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日益影响到人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老子的“顺道”思想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掀起了新道学研究的高潮。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开了新道学研究的先河。詹剑峰提出:“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道”是整个自然及其发展的总规律,“常道”乃为整个自然变化的规律。此后,学界着重围绕三个问题开展研究。

1.关于“道”的哲学本质与思想核心问题

围绕老子“道论”的本质究竟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的问题,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老子“道论”是唯物主义的。持这一观点的有刘学智《〈老子〉的道、德范畴系列》,卢秉利《老子道论发微》,孙实明《论〈老子〉中道的哲学性质》,阮先《“道”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转化——老子“道”论的辩证性质初探》,胡志权《老子“道”的哲学性质新探》,王路平《论老子“道”的唯物论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老子“道论”是唯心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持这一观点的有王德裕《也论老子》,罗炽《〈老子〉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第三种观点认为老子“道论”既是唯物主义的又是唯心主义的,是二重性的。持这一观点的有罗学渭《〈老子〉道的二重性》。上述三种观点尽管在“道”的哲学本质的问题上各执己见,但在老子“顺道”求生存的观点上是一致的。长期以来,学界对“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这一观点,基本上能达成共识。但在这一轮道学研究中,有学者对这个一直被认为是定律的问题提出了质疑。朱柄详《“德”之语义与老子思想内核》认为:老子的思想核心很可能隐藏在“德”的具体内涵中而不是在包罗一切的“道”之中。许江梅《试论〈老子〉思想中“道”的动与静》针锋相对地指出:《老子》全书都是论“道”的,“德”不过是“道”寄托或表现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名称。其实,以上两种观点在“顺道”问题上也没有实质性的分歧,因为顺道求生存和善德求生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关于“道”的本质特性问题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认为,老子“道”的本质特性是“自然”,道论有着深邃的生态智慧与生态伦理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学术界掀起老子及道家道教生态智慧与生态伦理研究的热潮,并且逐步形成了日本、法国和美国等道教研究的三大中心。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对老子及道家道教生态智慧与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关于老子生态思想研究较有影响的主要有:1999年,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认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是从宇宙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提出生态伦理思想的;1999年,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介绍了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知常知和的平衡思想、知足知止的开发原则、热爱自然的伦理情趣等道家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2004年,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从道法自然、人与自然、自然人性之特点,善待万物、和谐相处、知足寡欲的生活态度等方面介绍了老子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思想;2004年,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将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归纳为“回归自然”;2004年,任俊华和刘晓华合著《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从生态平等观和生态整体观两个方面探讨了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3.关于“道”的思想内涵问题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对老子“道”包含的自然生态思想的研究。乐爱国的《道教生态学》对道教及其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余谋昌的《生态哲学》认为老子的“道法自然”、“尊道贵德”的思想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余正荣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构筑》对于中西方生态伦理观的比较以及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理性构筑作出了富有建设性的阐述。还有胡孚琛的《道家与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李刚的《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卿希泰的《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陈霞的《浅谈道教贵柔守慈女性观与生态女权思想》、孔令宏的《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李志军的《从盗贼思想看环境伦理观念》、尹志华的《道教生态智慧管窥》、陈勇的《道教聚落生态思想初探》等论文,都在不同角度或不同程度上发掘了老子“道”包含的生态智慧与生态伦理,体现了“顺道”求生存的思想。国外研究成果主要有哈佛大学“道教与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道教宇宙生态观与方法》;克里斯多夫・希伯的《道教生态:内在的转变——对早期道教戒律的研究》对老子“道”的生态思想作出了深入剖析;罗素・柯克兰的《对自然界负责的无为》认为老子的“道”有着生态实践特点,称“道家的‘负责的无为’对真正理解和欣赏生命之自然性的人来说,是唯一的选择”。

综上所述,关于老子“道”的哲学思想与“顺道”的生态智能及其现代价值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触及或体现了老子“顺道”求生存的思想,这些成果为构建当代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范式提供了历史文化资源。

(二)庄子“齐物”生态观研究综述

齐物与逍遥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两大理论支柱,也是老庄生态美学的根基。对庄子齐物思想的研究历来是庄学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研究老庄生态美学不可绕开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对庄子的“齐物”思想历来存有不同的理解。

1.《齐物论》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第一,齐万物的思想。“齐万物”的思想历来是研究庄学齐物思想的主流观点。

——《齐物论》系齐物之论。持该观点的代表是郭象,还有明代的释德清、陈继儒,近代的钱穆等。他们认为,“齐物”则是“齐同万物”之意,对“物”的观感,莫不是由己而出,也必然的以己为是,而以他为非。因此对于“物”而言,其实并无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而只能存在相对的评价标准。由此“是非”、“彼此”都是相对的,如果去除“物”的判断标准,那么万物就均等了。

——超越对待概念,实现“道通为一”。持此观点的郭象、成玄英、王夫之等认为,庄子摒弃“是非”、“彼此”,以“齐物”的眼光来看世界,让世间万物各任其分,各足其性,以心观道,同于大通,达于“齐物”。

——“以明”是“齐万物”的方法和境界。持此观点的郭嵩焘、陆西星、林希逸等认为,从事物自性来看,天理是齐同的,“以明”就是要物各任其分,在其本性范围内尽兴发挥,呈现本然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万物是一齐的。

第二,齐“物论”。林希逸、王夫之、林仲雌、钱澄之、吴世尚、胡文豹等认为,“物论”各异,本不可齐,也无可操作的方法去齐同一切物论,只能任其不齐。因为各种物论看起来各不相同,其实就本原来讲,从道的角度来看,物论本是齐的,任其不齐而自齐。针对物论不齐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物论不齐,是因为人都有“知”。王夫之认为,因为人们心中有“智”,才对世间世事产生种种不同的看法,物论产生于人们不同的智识。

——物论不齐,是因为人们皆有成心。林希逸认为,每个人心理都有成心存在,有成心所以对事物的看法早就在心中存在着,正是因为有了成心,才有了“是非”、“彼此”之见,才产生情态各异的物论。

2.《齐物论》思想所呈现的境界

第一,“物化”之境。对庄子的“不知周公解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中的“物化”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物化”是万物变化而相通的意思。郭象、成玄英、林希逸、林仲熊认为,蝶与庄周本无分别,实现物化,万物本一齐。生死往来,是物理的变化,要人顺应自然,不要妄生忧悲。

——“物化”是万物皆一源所化的意思。陈景元、罗勉道认为,包括庄子与蝴蝶在内的万物都由一源所在,造化之机,精微莫测。

——“物化”是万物化而为一的意思。陆西星、释德清认为,庄周之所以能忽而是蝴蝶,忽而是庄周,是因为他与万物融为一体,物我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因此,可以和万物相通,互相转化。

第二,“葆光”之境。对庄子的“注焉则不满,酌焉则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中的“葆光”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认为“葆光”形容至人心智状态。晋・崔撰《庄子注》、唐・成玄英《庄子注疏》、宋・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等历代典籍都持这种意见。

——认为“葆光”谓万物根源。清代学者吴汝纶《庄子点勘》云:“《淮南・本经》‘葆’作‘瑶’,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认为“葆光”即北斗星。闻一多先生在《庄子内篇校释》中就认为:“古斗以瓤为之,故北斗之星亦日‘瓤瓜’,声转而为‘葆光’。‘葆光’即斗之名,故曰‘注焉则不满,酌焉而不竭’,又曰‘资粮万物者也’。”

第三,“无竟”之境。对庄子的“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中的“无竟”的意思也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认为“无竟”指无穷无尽之境。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注疏》、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林云铭《庄子因》等典籍都采用这种解释。

——认为“无竟”指无物之境。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认为:“年义既忘,则振动鼓舞于无物之境。”

——认为“无竟”指无边之境。其说法大致与第一种理解大同小异。

3.《齐物论》思想的主旨

第一,《齐物论》思想的主旨是“任其不齐而自齐”。认为物有“是非”、“彼此”之别,看似不齐,只有任其不齐、各任其分、各安其性,才能使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则物本自齐,在本性范围内发挥其能。持此观点的有明代的释德清、罗勉道、陈继儒、王夫之和清代的钱澄之,现代的钱穆等学者。

第二,《齐物论》思想的主旨是“吾丧我”。认为《齐物论》以“吾丧我”发端:“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吾丧我”关乎该篇的主旨。关于“吾丧我”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晋代郭象、唐代成玄英认为,“吾丧我”是物我两忘的意思。郭象《庄子注》曰:“吾丧我,我自忘矣;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识哉?故都忘外内,然后超然俱得。”成玄英《庄子注疏》曰:“丧,犹忘也。子綦境智两忘,物我双绝。”

——宋代王元泽,明代陆西星、罗勉道认为,“吾丧我”是忘己形的意思。王元泽《南华真经新传》曰:“惟子綦能知其所然,故绝累忘形而以吾丧我,物我所以俱齐也。”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曰:“丧祸即丧我,谓忘形也。”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曰:“吾,神也;我,形也。吾、我、己三字若无异义,而我之与己,终有私意。”

——宋代林希逸,明代释德清,清代林仲鼓、吴世尚认为“吾丧我”是摒弃我见的意思。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曰:“吾即我也,不曰‘我丧我’而曰‘吾丧我’,言人身中才有一毫私心未化,则吾、我之间亦有分别矣。”释德清《庄子内篇注》曰:“此‘齐物’,‘以’丧我,发端,要显世人是非都是我见。”

综上所述,庄子“齐物”思想并不是一种实然的践履,而是一种境界的体悟,人们要在老子“顺道”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无为”、“吾丧我”,排除主观成见,摒弃偏执的小我,“任其不齐而自齐”,用自然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善待万物,与万物和合共生。总而言之,老子的“顺道”思想和庄子的“齐物”思想是老庄生态美学的两大哲学基础,也是研究老子学、庄子学的两个重要视域。

(三)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评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老庄超然哲学向来被看作是一种生存与审美境界而非一种单纯的哲学理论,也即是一种古老的、超然的、生态的中国美学思想。

清末学者魏源认为,《老子》乃“救世之书”。严复亦论定黄老之学必为“民主之国之所用”。古代政治家皆以儒守成,以道达变,在历史变革的关头弘扬道家文化可以唤醒民族之魂。

鲁迅先生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35]

李泽厚先生认为,庄子哲学本身就是他的美学,在庄子处,美学与哲学是融为一体的。庄子所谓的“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的世界存在于个人内在的境界之中,庄子所倡导的是要以个人内在的境界,超越个人有限的外在拥有力,超越事物之名,从而获得另一种全新的拥有。庄子的超然精神在于不为外在客观的有限性所束缚,以主观的超越态度来包容万物,故能提升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至美境界。[36]

黄灿章先生认为:老子以意象思维方式探求天道,揭示了天地是宇宙运行物质形态的一个区域,对宇宙生成的本原及其运行法则进行了一次哲学飞跃,建立了“天人合一,以民为本”,反对文明异化,使人文建设和社会机制不违背天道自然规律的文化体系。以天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的玄妙德性推论人道,主张治理国家应以民为本;“至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思想为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打下了基础。

董光碧先生认为,古老的道家思想与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可以融合成一种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道家思想的复兴将成为当代世界文化观念演革的流向。”[37]

当代著名新道学家胡孚琛先生认为:“道是自然界、社会、生命的发生之源,又是人类社会的智慧之源,因之道的境界既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本初状态,又是通向未来的终极状态。”[38]

西方文化与科技在拯救生态危机中遭受了一次次碰壁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将注意点投向古老的中国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道教自然主义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被一些学者发现与应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出现翻译老庄经典著作的高潮。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初发生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圈内,而后逐渐扩展到了生存哲学与生态美学等领域。

美国著名人文物理学家弗里乔夫・卡普拉(Fritjof Capra)说:“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社会中的一切现象与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39]

澳大利亚环境哲学家西尔万(Richard Sy1van)和贝内特(David Bennett)将道家思想与环境哲学比较后得出结论:“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40]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指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他赞誉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文字中空前绝后最深奥最优美的作品:“就早期原始科学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refraining from activity contrary to nature),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41]

美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道教徒的方法是对自然进行最小的干涉:无为,以不为而为之,相信事物会自己照管好自己。如果人类对事物不横加干扰,那么事物就处在自发的自然系统中。”[42]他认为,道教不仅讲“自然无为”,而且还将这一原则运用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成为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方式。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于认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预见并批判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缺陷。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了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马克斯・韦伯指出:“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每当道家(道教)思想被认可的时期(例如唐初),经济的发展是较好的,社会是丰衣足食的。道家重生,不仅体现在看重个体生命,也体现在看重社会整体的生计发展。”[43]

美国研究环境问题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认为,如果我们把追求物质财富作为我们的最高目标,那就会导致灾难。老子提倡无私和博爱,并认为这是人类事业中取得幸福和成功的关键。

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在1995年签署的《道教与环境宣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表明人应当充分意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并遵守其运行规律,人应当努力培养无为意识,让自然如其自身所是。二是任何事物都由两个相反的力量阴和阳构成,当它们达到和谐时,生命的能量就被创造出来了。因此人类的行动应当尽量维护生命的和谐。三是人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维系生命能力的有限性,以便能更好地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四是道家将物种的多样性作为判断富足的标准。如果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健康生存,那么社会就是富足的,反之,则是衰败的。

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A. Schweize十分推崇道家文化蕴含的尊崇自然、师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老子、庄子等中国道家思想家的名字及其有关著述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著作中。他认为,老子、庄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是生态哲学的先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