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家养生思想

佛家养生思想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大精深的佛教,孕育了同样精邃宏大的修性养生的学说。佛教的养生之道是:慈悲心、清净心、断妄念、节饮食、常静坐、善运动。佛教养生的要义和目标是:寻找自我,祥和地度过一生,从短暂的人生中开拓永恒的生命。佛教的人生观是:人生是苦。人生苦常无空,人生的痛苦、生命和命运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认为死并不标志着人生断灭,人生是连续的,生命因素是永恒的,精神不灭。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无有,一切都是空无。

4.佛家养生思想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净饭王的长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年),尊称: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即圣人的意思。青年时期就开始思索世界、思索人生,感悟到世间人生的痛苦、短暂和无常,为寻求解脱之路,毅然放弃了王族生活,29岁时离家修炼,经过六年苦修,经历禅那的四种境界,证悟了生命的真相,于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即:觉者、智者),成就了无上觉,创立了佛教(佛陀的言教),80岁时涅槃成正果,即达到了超脱生死、物我冥通的最高境界。

佛教著作大体分为三类:经、律、论(即:三藏)。

佛学分为:戒、定、慧三门。戒:指纯洁行为、严守戒规,侧重调身,对应律藏,戒是手段。定:指禅定、思维修,即精神安静,侧重调心,对应经藏,定是枢纽。慧:指智慧,即明白事理,认识事实,侧重调行,对应论藏,慧是根本目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从定来。

佛教根本教义的基本内容是:四圣谛(谛:真理),即:苦谛(世间的苦),因谛(又称集谛,苦的原因),灭谛(苦的消灭),道谛(灭苦修行的方法)。苦:人生活在世上就会有痛苦和烦恼。因(集):烦恼是由人的执著造成的。灭:放弃烦恼和执著。道:走正确的修行道路。

修行,即修正身、语、意三业行为。修行目的: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修行的总纲领是:“三皈”,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修行的真谛是:无我才能通达,通达才能安住真心。修佛就是修心,修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修行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人类苦的原因是因为有欲望,痛苦的根源是“无明”和“我执”。“无明”是指:无知愚痴,不明根本,不知其所来。“我执”是指:妄想、执著,对物欲境界的贪恋。人应放下“我执”,从痛苦的“无明”中解脱出来。认为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应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看破红尘。

佛法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人生法则。佛法在人间,所以,苦海虽无边,只要知返,便可得悟成佛。佛法主张“众缘和合”,和:指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合:指相互包容,共生共长。

佛法归结到一点的核心是断妄心(指:妄念意识之心)。既无所取,也无所存。

最高的认识境界是:(空)无所得。追求的目标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心:人心。性:指不变不动的本性)。终极目标是:在于了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达到涅槃境界,进而普度众生。

博大精深的佛教,孕育了同样精邃宏大的修性养生的学说。佛教的养生之道是:慈悲心、清净心、断妄念、节饮食、常静坐、善运动。佛教养生的要义和目标是:寻找自我,祥和地度过一生,从短暂的人生中开拓永恒的生命。

(1)生死观

佛教的宇宙观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佛教的人生观是:人生是苦。认为凡事都是由因、缘、果相互促成、相互产生的。而生命是由“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与“缘”(辅助条件)和合而成。死亡是因缘的消散,聚时是生、散时是死。人生苦常无空,人生的痛苦、生命和命运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一期生命的死亡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由生而至死,由死而至生;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生死是分段式的变迁。认为死并不标志着人生断灭,人生是连续的,生命因素是永恒的,精神不灭。

佛教认为人类造成疾病的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四大(指:地、水、风、火)不调(地指骨头、肌肉;水指血液;火是功夫的火候;风指呼吸往来的气。原本是指物质世界的四种组成元素),饮食不节,坐禅不调,恶业所起等;二是“贪、嗔、痴”三毒引发痛苦和疾病,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人命只在呼吸间”(佛说),认为:人生无常,一切都是空,死又有何惧?人生犹如一滴水,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去”(佛说)。“不为生灭恼,才能有安乐”。一个人应当把握短暂的岁月,“不被红尘所迷惑,不被物欲所蒙蔽,不被空虚寂寞所困扰”。

什么是佛?佛的梵文是“佛陀耶”,是大觉大悟的人,国人简称为“佛”。佛说:“无忧是佛。”要像阿弥陀佛(即:无量觉)那样,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快乐长寿。生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应修持严谨,证悟法身,佛在心中,自净其心,解脱烦恼,与世无争,到达极乐世界,了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进而去度化众生。

(2)饮食观

佛教于公元67年,即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另一说法是公元前2年)传入我国。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不禁食肉食,从汉朝梁武帝发布“断酒肉文”起,开始禁食肉。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将食从欲望、摄取、执著的角度,分为四种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后三种食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认为“食”是众生生死症结的根本所在,应解脱对“食”的渴求。主张:节饮食、食无求饱。

(3)心境观

佛教的基本教义、核心观点是“空”。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无有,一切都是空无。有即无、无即有,色即空、空即色。只有心灵是独立的,自由的。

要善待富与贵,认为:富贵乐是混沌短暂的乐,无所求的乐是纯粹和永恒的乐。只要去除欲心,知足则常乐。

要对一切众生都具有慈悲心,慈指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悲指怜悯众生,拔除苦难。慈悲心是修行好德的基础,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民间流传的“男戴观音女戴佛”,就是要让男人不要蛮横和暴力,多一些慈悲与柔和;女人要少一些嫉妒、少说点是非,多一些宽容;自然就会分别得到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保佑。学佛要先学做人,应宅心仁厚、宽容他人、布施护生、安分于人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一种布施。

人的生命依赖呼吸,其心理状态会影响呼吸,所以十分强调“修心”,要心如止水,只有守住细微的呼吸,心情才能宁静。应万事皆缘,随遇而安,静心涤虑,排除世事,物我两忘,性命双修,以心为性,以气为命,并进入禅定境界,心境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的明澈,以使人体各项机能阴阳平衡、和谐运行、身心俱健。

认为“生命在于静”。因“定”(精神安静)开“慧”(明白事理,认识事实),依定得慧,摄心入定,意守一念,而达到无所守。主张:静心、静气、静行。禅定,又称止观(教下修的提法)、相应(密宗的提法)、一心不乱(净宗的提法),禅定即: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认为“禅定”(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是养生的一大秘诀。长寿的最佳方法是心灵养生——一颗禅心。修禅,就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通过修禅保持平和心态,悟在当下,可以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悦情养性、延年益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