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养生思想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中国哲学之父、传统养生学的始祖,其生死“不知所终”,据传活了160多岁。庄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养神之道。提出养生三条基本原则:顺应自然、保养精气、气功修炼。道教强调以气为本,精、气、神三者和谐于一体的“生命说”。②对生与死的悟性。“即生即死,即死即生”。把死亡视为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3.道家养生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叫老聃。聃:即耳朵大的意思,据传诞生于商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公元前571年),传说一出生就有白胡须、白眉毛,所以称其“老”。《史记正义》的说法是:老子是个号,“老”是“考”的意思,“子”就是“孳”的意思,因他是圣人,研究了许多道理,善于育化别人,济物又没有遗留,神圣地孳生万物,因此称其为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周朝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也有说是安徽涡阳县人)。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即负责收藏、保管图书的官员。老子即民间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被尊为道教的教祖、道家的始祖宗师。是中国哲学之父、传统养生学的始祖,其生死“不知所终”,据传活了160多岁。孔子称老子是“乘风云而上天的龙”,即是见其首而不见其尾的神龙。老子在东出函谷、西往流沙时,应函谷关关令尹喜所求,写下了言道、德之意的“虚无之言”两篇,亦即后来世传的《老子》,到唐玄宗时诏号《老子》一书为《道德经》。《老子》原本已失传,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抄写本,可能最接近于原貌。

《道德经》5 000字,分为上篇《道经》、下篇《德经》,道是其体,德是其用。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自然运作的规律;德:是“道”在万事万物中的体现。《道德经》内容广泛深奥,涵盖了很多妙义、哲理和法则,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宇宙的真理、人类社会的奥秘和性命的永恒根源。《道德经》授人以“道”,是让每一个人能够人生成功的经典,使人能从古老的智慧清泉中得到优渥的心灵疗养,其论涉“生命”的义理是人类“生命学”的奇葩,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宝典。《道德经》唐代传入印度,16世纪传入欧洲,至今已有40多种语言500多种译本,在西方社会,其发行数量仅次于《圣经》。

老子一生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其人生观是:无私、容人,谦退、守柔。无私:圣人无私无欲,常人少私寡欲。容人:虚怀若谷,虚能容人。谦退:不敢为天下先,与人不争,为而不争。守柔:人法自然,自处柔弱,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老子倡导:自然、清静、无为、柔弱、和谐。老子的许多警句、格言如:上善若水;宠辱不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器晚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一直影响到今天。世人对老子熟悉又陌生,老子一生深不见底,民间留下了很多神奇的传说。

庄子即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生于战国时期,提出“天人合一”,主张人应安命无为,乐观悠然自得,心灵逍遥而游。多年精心研学《老子》,著书《庄子》,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诏号《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对道教影响亦很大。其基本思想是:以道为本,安命无为(安闲顺命,逍遥无为,无怨无悔),逍遥而游(安闲自适,逍遥自由),万物一体(心身合一,天人合一),体道求真。庄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养神之道。

道教是指:道的教化和说教,即信奉“道”。是以道为核心的本土宗教。东汉末期张道陵(公元34—156年),沛国丰(现江苏丰县)人,即张天师,修道于四川鹄鸣山,创立了初始道教——五斗米道。

道教的宗旨是:清静无为。主张:守神、守一、坐忘、心斋的修持方法。提出养生三条基本原则:顺应自然、保养精气、气功修炼。养生之道在于:虚心实腹,专气致柔,养生适性,归真返璞。“平常心”是道,老子以“清静无为”为自然归宿之处。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思想精华所在,是千古不易的密语。意指:人要效法大地,像大地那样包容一切,永远顺道而行,运动不止;大地则依法于天,天则效法道(天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道效法其本原——自然。“自”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是;“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

老子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意即:养生要顺乎自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是养生的真谛。老子主张:人应看重现实生命,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认为:人只有有了生命,才能享受人世间的种种乐趣。老子曰:“上善若水”。意即最高境界的善良心态似柔和的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占据高位,不把持要津,自居下游,并包容一切),养育着人的脏腑,使之平衡畅通。认为:善是养生的阶梯,是养生之本。

道教的《清静经》392字,是道家的必读之书。东汉末期隐士魏伯阳研究身心生命奥秘而写的《参同契》是一部千古名著,是古代养生学的祖述宝典。《参同契》说明如果对《周易》、《老子》“参”得透彻了,便可了解其“同”一功用,“如合符契”。特别注重身心精神的修炼和丹道修炼,以达到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真人境界。

(1)生命观

①“道”是生命的根本。认为宇宙间唯一永恒的东西是“虚”,因为虚中无物,无质无象,即“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这是宇宙和生命乃至万事万物生成的最原始的科学解释。“道”即“无”,指产生天地万物的大自然的规律。万物的玄妙出于道,“道”无处不在、无处不通;“无”,是一种暂时静止潜伏的无象无形状态;“有”,是处在不断变化状态中,终将归于消亡。

“道生一”:指宇宙大爆炸前的混沌未开的状态,即无中生有。

“一生二”:指原初元气生出了“天”和“地”,产生了“阳气”和“阴”气。

“二生三”:指由阳气和阴气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协调的“和气”;亦指天地合气,生出了人。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养生应以“和”为贵。道教强调以气为本,精、气、神三者和谐于一体的“生命说”。

“三生万物”:指阴、阳变化产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这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认为世间万物由“三”而生,所以“三”为大。例如,道家有三清,太清、上清、玉清,佛学分为戒、定、慧三门,《易经》有理、象、数三法则,天有日、月、星三宝,人有神、气、精三宝等等,直至近代也出现了“三民主义”等许多“三”。

②对生与死的悟性。老子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认为:“出生,入死”,出世就是生,入地就是死,生死只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从这一站到那一站,这是自然而然的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即生即死,即死即生”。把死亡视为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长生不死观。老子曰:“长生久视”,是要尽终其天年,是生的境界;“死而不亡”,是指人都要回归自然,是死的境界。“有”,则有了形有了象,但有形则恰恰是生命的累赘,它使人和事物不能永恒,终将归于“无”。后来道教将其衍化为人可以长生不死,努力寻求“长生术”,设法修炼“不老丹”,主张“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强调个人应不懈地修炼,安神固形,性命双修,而不是听天由命。这种追求虽不可能实现长生不死的愿望,有时还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其不信天命主张与生命抗争的精神,在客观上起到了养生强体的作用。

(2)心理观

老子曰:“罪莫大于所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主张“少私念,去贪心”。道家主张“淡味”养生,老子曰:“恬淡为上”,以淡为贵。庄子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是人之养生之道。庄子主张:清静、少私、寡欲、乐观(养生四诀)。提出了:无欲、无知、无为的“归真返璞”的养生思想。

①清静——以静制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清静”是道的根本,“无欲”是道的规律。人应持平常心对待人生中的荣辱得失,应始终保持情绪安定,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②无为——顺应自然。认为万事万物以及社会的发展自有其“道”,待人处事要摒弃妄自作为,而应追求清心寡欲,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

③寡欲——见素抱朴。“节欲之道,万物不害”。人应保持纯真朴实的本性,为人处世应当节制欲望,个人修炼要少私寡欲。认为“欲”是凶害之根,欲盛则伤气害性,要逐步达到无欲的境界。“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④不争——为善制怒。认为: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应当顺乎天理,不能强求。老子曰:“利万物而不争”、“为而不争”。“争”是导致怨气、怒气和抑郁不平之气的根源,是身心健康的障碍。主张:利物而不与物争,为人而不与人争名。

(3)功、术观

道功:主张亲近自然,贴近山水,偏重于修性养神的功夫,重视精神、呼吸、形体的修炼,如:坐忘、守一、存思等。坐忘即气功的静功;守一即意守,思想专注于身体某一个部位;存思即存想丹田,太一紫房。认为“抱一无舍,可以长存”(魏伯阳)。道术:偏重于修命固形的方法,如:服食、服气、导引、辟谷、胎息、丹道等。调息,即进行呼吸的锻炼,是道教气功的基础。通过道功、道术的修炼,以消除心灵上的污垢,追究人心上的本体,排除生老病死的纷扰,更好地享受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