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家的来源以及道家人物的思想性格

道家的来源以及道家人物的思想性格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家由《老子》成名,但在老子之前就有道家人物。道家人物的思想具有较为统一的思想倾向,成为这个派别的思想性格。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有所发展和深化,所以道家以“老庄”并称,“老庄”被认为是道家的主流。道家人物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一学派的思想性格。

道家由《老子》成名,但在老子之前就有道家人物。道家人物多被称之为“隐者”或“隐士”。道家人物的思想具有较为统一的思想倾向,成为这个派别的思想性格

1.《老子》之前的道家人物与老子

尽管学界对老子的身世有不少争议,但老子其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被世人所知是由于《老子》一书,学界普遍认为《老子》的成书年代是在战国时期。《老子》是道家的开创性著作,在《老子》之前,道家思想已经在社会上有所表现。

《老子》之前的道家人物大多是“隐者”。在古代传说中就有尧让位于给许由的故事,许由就是一个“隐者”,因他拒不接受王位,尧才让位于舜。在《论语》中,也有几处关于孔子与“隐士”相遇的记载。

由于《老子》一书出现在战国时期,因此在春秋时代有影响的道家人物不是老子,而是杨朱。杨朱的生卒年不详,是战国初魏国人,先秦时期的一些著述中又称他为杨子、阳子居或阳生。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并不很大,而杨学与墨学(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才同为显学,当时有“天下不归杨即归墨”的说法,孟子宣传弘扬儒家思想,主要的批评对象就是“杨墨”。

杨朱据说是老子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道”。杨朱的“道”是“全生葆真”之“道”。关于杨朱的文献记载较少,后来又掺杂进其他人的一些思想,引起研究者的很多争论。杨朱的主要思想是“贵己”“为我”“轻物重生”“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后来的道家思想虽然更丰富、更有系统,但在杨朱所宣扬的“全生葆真”这一点上相同的。

老子是因为其著作《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哲学的开创者,但老子到底是谁在学界有许多争议。关于老子其人有春秋末年在任周王室“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聃、同时代楚国隐士老莱子、战国时期的周太史儋三种说法。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认为,老子就是老聃。老聃生活在春秋末期,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可能因为耳朵长得比较大,故被称之为“聃”(大耳意),尊称老聃。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因为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史官,所以郑玄在《汉书·艺文志》中谈各家的起源时认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尽管历代对老子其人有很多说法,我们只能通过《老子》了解其中的哲学,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仍把《老子》视为老子的著作,《老子》中的哲学就是老子的哲学。

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在许多记述中都是智者的形象。按《史记》的记载,老聃对衰落的周王朝失去了信心,于是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据说,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是老子的信徒,由于他的力劝,老聃在出关前,写下了分为上下篇的五千言文章——《老子》。因为《老子》上篇以“道”开篇,下篇以“德”开篇,后来道教把《老子》奉为本教经典,称之为《道德经》。道教又把老子神话为太上老君

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有所发展和深化,所以道家以“老庄”并称,“老庄”被认为是道家的主流。

2.道家的思想性格

道家思想虽然以“老庄”为主,但“老庄”思想与道家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是一致的。道家人物从早期的“隐者”和“隐士”到后来杨朱、“老庄”等人,在性格特点上都有共同倾向,即大都属于个人主义者,自然主义者以及智者。个人主义,是说这些人对自己的生命更为看重,行事多以自己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为自己的倾向,因而,这些人往往是独来独往,不受社会礼仪束缚,也少承担社会责任,但也不追求个人功名利禄,所谓“义利俱轻”;自然主义,是说这些人崇尚生命的自然淳朴,亲近自然,反对人为,追求生命的纯真以及与自然的天然合一;智者,是说这些人往往是聪明绝顶,智慧极高,既能深知自然又能洞察世事。

道家人物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一学派的思想性格。道家哲学首先是一种自保之道,即以保全自己生命为第一要义,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道家的自然主义表现在对待社会的态度上,一般认为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其实道家并不是出世,而是对社会有一种拒斥的倾向,这种倾向或者表现为隐退山林的“避世主义”,或者表现为混迹于江湖的“混世主义”,总之是与世隔绝,“全生葆真”,后来的道教追求的飞天成仙是这种倾向的绝对化的一种表现;道家作为智者,其思想往往迥异于常人,而且其思想深邃、玄远,令人激赏和赞叹,魏晋时期的“玄学”甚至把“老庄”哲学作为挑战人的智慧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