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家也讲创新

佛家也讲创新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创新”并不是什么新的命题,不要说科学研究、企业经营、行政管理,就是日常生活里,也都有创造,都在创新。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必须创新,也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也就失去了生命和意义,以致不复存在。就是禅学,也强调创新。可见,禅法也是强调创新的。此外,创新并不在虚无缥缈的天际上,而就在平平凡凡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认真审视生活的河流,才能发现创新的精义。

参加“创新与增长”座谈会,与会者几乎都是哲学、经济、文化学界的知名人士,座谈会自然十分热烈。不过仔细听起来,似乎把“创新”谈得过于玄学化了,它几乎高悬在天际,凡夫俗子们根本无法接近。这不能不说是对创新的一种误解。

其实,“创新”并不是什么新的命题,不要说科学研究、企业经营、行政管理,就是日常生活里,也都有创造,都在创新。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必须创新,也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也就失去了生命和意义,以致不复存在。就是禅学,也强调创新。曾读过禅学中的一则故事,名叫《昼夜一百八》,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故事说:

唐代大文豪韩愈是一位尊儒排佛的人,因上书阻止唐宪宗迎佛骨,被贬官到广东潮州任刺史时,听说本州灵山有一位大颠宝通禅师弘扬禅道,便打算处理公务后,抽时间前去参访。

一天,韩愈前往灵山参访大颠宝通禅师,他见面就问:“大师,请问春秋多少?”宝通禅师顺手提起数珠问韩愈:“懂吗?”韩愈回答说:“不懂。”宝通禅师说:“昼夜一百八。”(一百八: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为了去掉这些烦恼,因此念珠为108颗,念佛108遍,敲钟108下等)。韩愈仍不解其意,只好打转回府。

第二天,韩愈又前往灵山参访大颠宝通禅师,刚走到山门便参见大颠宝通禅师门下的首座,韩愈即把昨天的对答告诉首座,并请首座为他解答。首座只是扣齿三下。韩愈进堂见到大颠宝通禅师,依然照前问,大颠宝通也扣齿三下。韩愈说:“原来你们的佛法没什么两样。”大颠宝通禅师问道:“为什么?”韩愈回答说:“刚才我问首座,他也是如此扣齿三下。”大颠宝通立即叫首座进来,问:“你也是如此对答韩先生的?”首座回答:“是的。”大颠宝通举起拄杖赶打首座出院。

又一天,韩愈来到灵山,对大颠宝通说:“大师,我的公务很繁忙,请大师为我简要地讲一讲佛法大意。”大颠宝通沉默许久,未说一句,韩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当时大颠宝通的侍者三平义忠立即敲禅床三下,大颠宝通问:“干什么?”三平义忠回答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大颠宝通点点头。韩愈于是说:“大师门风高峻,我从三平义忠侍者那里得到了入门的路径。”

大颠宝通为什么对首座的回答发怒了,为什么对三平义忠的回答满意了,原因是首座只会模仿,三平义忠善于创新。他以敲禅床三下,以示佛、法、僧,使韩愈了悟了入门的路径。禅法要旨,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绝不是模仿,只有通过自证了悟的才是自家宝藏。可见,禅法也是强调创新的。

我们现在讨论创新,应在什么“层”、什么“域”里讨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否则,名义上是讨论创新,实质一开始就阉割了创新的本质。此外,创新并不在虚无缥缈的天际上,而就在平平凡凡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认真审视生活的河流,才能发现创新的精义。

1999年1月30日(星期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