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家之“道

佛家之“道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佛家之“道、理、术”简介佛家源于释迦牟尼对人的生命的一种领悟,这种领悟不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思想观点,而是指向如何对待生命的实践,因而是一种生命之道。佛家对人的生命之道的把握基于对宇宙的独特理解,这就是佛家之理,对于具体的生命实践,佛家也有其具体的方法。佛家之道并不复杂,而其理与术则博大精深。我们这里仅对佛家的道、理、术作以概要的介绍。1.佛家之道佛教从本原的意

一、佛家之“道、理、术”简介

佛家源于释迦牟尼对人的生命的一种领悟,这种领悟不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思想观点,而是指向如何对待生命的实践,因而是一种生命之道。佛家对人的生命之道的把握基于对宇宙的独特理解,这就是佛家之理,对于具体的生命实践,佛家也有其具体的方法。佛家之道并不复杂,而其理与术则博大精深。我们这里仅对佛家的道、理、术作以概要的介绍。

1.佛家之道

佛教从本原的意义上说并非宗教而是哲学,但是这种哲学也不是西方式的头脑中的关于终极知识的学问,而是如中国哲学一样的需要生命实践的生命哲学。这一点并不是一种共识,而是我们的理解。宗教一般都有神的观念。神是万物的造物主,主宰着天地万物。人信神则会被保佑,死后灵魂升天,上天堂;不信神则要遭到惩罚,死后下地狱。宗教来源于神话,神秘的启示等等,但不是来自于人的思考。人对于宗教只能信仰,不能思考。

佛教产生于释迦牟尼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释迦牟尼本身并不是神而是人,佛是他领悟生命真谛后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与儒家的圣人、道家的至人、神人、真人有相似之处。由于佛家思想产生于印度这个宗教性国家,佛家思想的传播采取了宗教的形式,建立了同其他宗教相似的教义学说、组织系统和行为规范、仪式系统。可以说,佛教的宗教性特征更多的是形式化的。佛教的哲学性特质或许是为什么佛教在印度逐渐消失,而在中国恢复了其哲学特征的原因。现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并未改变,这里有其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对佛教是宗教的理解的原因。无论怎样,佛教的义理是可以拿来作为哲学进行研究的。我们这里所讲的佛学,就是这一意义上的。

虽然佛学思考的也是人的生命问题,因而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之道,但其产生的背景与中国本土哲学有所不同,而且其思想展开的过程也与中国哲学有很大区别。因而,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并未提及佛学。同时,佛学在中国的展开是与儒、道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佛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得以发展,正是由于中国具有与佛学的哲学本质相应的哲学土壤,只有在了解了儒道思想概要的基础上,才能了解佛学的哲学性内涵。

佛家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前566—前486年),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境内当时属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他的父亲是净饭王,姓乔达摩,给他取名为悉达多,意思是“终成正果”。后来的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在他拥有了一切人间世俗追求之物:权力、金钱、名声、美色等之后,面对人间底层的苦难生活,开始思考人的生命的本质与意义的。他放弃了拥有的世俗中的一切,进行艰苦的思考与修行,终于领悟了宇宙人生的道理,成为了佛。佛从梵文字面的含义来说是智慧和觉悟,从实体上来说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对于人而言,可以说是觉悟了的人。

佛家所要寻求的是在无常的人生表象背后的永恒生命状态,即成佛。这种状态在佛家思想里被表述为“涅槃”,“涅槃”是超越生死、寂静不动的永恒生命状态。“涅槃”的另一种表述是“常、乐、我、净”,即永恒、美好、真我、纯净的生命状态。人的这种生命状态就是“如来”,“如来”即如其本来,也即真实的未受浸染的纯净生命。

总之,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佛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学问,是一种“生命之道”。只不过这种思想的核心是对现实人生的否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出世”。佛学适应了人们追求生命永恒的要求,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也对人们端正行为、行善积德具有指导意义,因而能够成为有影响的思想形态。

2.佛家之理

佛家思想作为生命之道是道、理、术的统一。释迦牟尼成佛后,进行了45年的传道。他没有把他所了解的道写成著作,而是用口传的方式进行传道。释迦牟尼灭度后,他的弟子共1000人把他生前的讲法记载下来,结集成佛家典籍。历史上这样的大规模结集活动共有三次。佛家典籍包括“经、律、论”三方面内容,因而称为“三藏”。“经”是佛祖所说的话,“律”是对教徒的戒律,“论”是解释“经”的著作。佛家的典籍非常丰富,仅到中国唐代译成汉文的大藏经就有515部2173卷,小乘经有240部618卷。要对这些典籍进行全面的概括甚至简单的介绍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我们这里只是对佛家的一些基本的理论作以简要介绍。

佛家思想首先是对人的生命及生活的理解。佛家认为,人的世俗生命与生活是虚假的,不是人的本来生命,这种生命的状态无论福与祸都是虚幻的“空”,其本质都是“苦”,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摆脱这种“苦”而达到生命的真实状态。整个佛家的理论叫做“法”,“法”就是讲人如何从世俗苦海中解脱出来的道理。这套理论被称为“四谛”,即“苦、集、灭、道”。“苦”是对世俗人生的定性,“集”是“苦”的各种原因,“灭”是“苦”的解脱状态,“道”是消灭“苦”的道路。这“四谛”中还有许多具体内容。比如“苦谛”中包括八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道谛”中包括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家对人的生命的这种理解有其宇宙论的基础。佛家认为,构成宇宙的元素是永恒存在的,这些元素不生不灭,只是因为“缘”的力量才使得这些元素聚合、分离,形成各种现象。宇宙的基本元素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性元素。“缘”本身就是一种“力”,“缘”推动着元素的运动和变化。由宇宙的基本元素构成了十种世界:“六凡”,即“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佛”。人处于凡界。圣界是不动的世界,凡界是轮回的世界。人要达到生命的永恒,脱离世俗的苦海,就要通过修行摆脱“六道轮回”,进入圣界。人在“六道”中轮回的原因是因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被称为“业”,“业”处于因果关系中。由“业”引起的因果关系具有善恶之分,有时“业”又特指恶的行为,善行与恶行的积累决定了人处于哪个世界。只有不断的积德消业才能得以进入圣界,作恶多端则要永远在六道中轮回。这种观念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人的生命也是不生不灭的,只不过存在的状态会有不同,因而人不仅有今生,还有前世、来世。人的今生是前世因缘决定的,人在今生的行为又会决定来世的存在状态。可以说,佛教中的神秘性、宗教性因素多缘于这种十界、三世因果轮回报应的观念。

世俗中的人认识不清生命的真相,因而是“无明”。“无明”是因为人太相信自己所见所感,而佛家认为由人的感知能力所得的“见”都是虚幻的。人的感知能力都是“识”,是认识生命真相的障碍,而人却执着于“识见”,因而是“执迷不悟”。所以,要真正理解生命就要去“执”、去“识”,达到“转识成智”,从而脱离人生的苦海,获得生命的永恒。

3.佛家之术

佛教是教人摆脱人生苦海达到永恒生命状态的宗教,因而佛教本身就有“修为”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戒、定、慧”,“戒”即戒律,是佛教规定的僧人行为规范;“定”是修道的方法,包括打坐、诵经等具体方式;“慧”是开悟的状态和方法,是更根本的,“定”是达到“慧”的具体方法。“戒”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后来扩展为“十善”,也称“十善业”,这是把“十善”和身、口、意三业联系起来,具体包括三身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口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三意善业: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五戒”与“十善业”都是从禁止的行为方面的戒律,从主动积极的行为方面,救生、布施等行善事也是修行,特别是皈依佛、法、僧“三宝”更是一种向善的表现。对于真正进行佛家修行的人来说,佛家有许多修行的具体方法。这些修行方法共有七类三十七种,统称“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关于佛学的“修为”方法,冯友兰说是“止观”。“观”即观察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观察其虚幻不实;“止”即停止对虚幻不实之物的留恋,也即“去执”。

佛教建立后在印度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在释迦牟尼灭度后一百年左右,佛教开始分裂,形成了许多部派。佛教开始从原始佛教进入部派佛教阶段。部派佛教包括主张改革的大众部九部和主张维持现状的上座部十一部,合起来共有二十部。大乘佛教兴起后,这些部派佛教被称为小乘佛教。所谓“乘”,指车、船等乘载物,也引申为道路。学佛的人乘之行道以达到解脱的彼岸,因而“乘”是传统佛法的代称。大乘,即大的承载物。大乘佛教源于部派佛教的大众部,自称能普度众生达到觉悟解脱的彼岸,大乘佛教认为部派佛教是小乘,即小的承载物,只追求个人的解脱,因而只能运载少量众生达到涅槃彼岸。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小乘佛教继续存在,长期与大乘佛教并行传播。大乘佛教又分化成两大派,即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这两派也称空宗和有宗。传到中国的佛教基本上是大乘佛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