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才工作之“道”

人才工作之“道”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道”,就是规律。就人才工作而言,科学的机制就是要设立独立的人才工作机构,配置专门的人才工作人员;唯有如此,人才工作才能“认真”地运转起来。李智勇同志在苏浙沪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地健全人才工作机构,配齐人才工作力量,我们应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一要求。

所谓“道”,就是规律。那么人才工作之道是什么呢?上海人才规划纲要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化,国际化的前提是语言的国际化,而英文是最普及的国际化语言,所以,我尝试用八个英语单词来概括人才工作之道,即八个“C”。

第一个C,Chance,机遇。我们的机遇在哪里呢?第一,中央和上海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国家和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并充分体现了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方针,前两句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上海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方针,前两句是“人才优先,国际竞争”。国家和上海都充分强调了“人才优先”,对人才工作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第二,上海发展到了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也不能靠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而必须走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走通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必须实施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依靠人才强市。人才工作必须承担起支撑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之光荣使命。

第二个C,Challenge,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从人才资源来看,上海的人才资源跟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际大都市相比,数量上还存在着差距;更为严重的是,人才结构不是很合理,尤其与上海要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匹配。上海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卫等领域,对建设“四个中心”极为重要的金融、航运、贸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极为匮乏。第二个是人才工作方面的挑战,一是部分领导思想认识上还没完全到位,没有认识到人才工作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有账房先生之精明,无战略家之眼界。二是尽管“人才工作大家做”的理念在不断深化,但随着人才工作内容由传统的生活保障拓展到事业发展,人才工作涉及面大大扩展,除了传统的户籍、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内容,还拓展到了投融资、股权激励、工商、税务等方面,牵涉到的政府有关部门大大增加,这对有关部门来说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各部门在互相协调配合方面还没有完全理顺,人才工作在形成合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体制机制也不完全适应,在人才创业和创新机制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如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难以解决,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启动资金不足等。

第三个C,Confidence,信心。前面两个“C”是对人才工作面临形势的研判,既有机会,又有挑战。面对这样的机会和挑战,作为人才工作者,对于做好人才工作,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信心来自何处?信心来自“认真”二字。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讲过一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只要认真地去做事情,总是可以把事情做好的;做到了“认真”二字,就一定能做好人才工作,信心就会越来越足。那么“认真”的前提又是什么呢?大致有三个要素:第一,机制要科学,科学的机制迫使你认真。罗尔斯的《正义论》讲过一个分蛋糕的故事。七个人分一个蛋糕,如何分得公平,每个人能分得一份同样大小的蛋糕,科学的机制,就是规定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切蛋糕的人必须非常认真,把七份蛋糕切得大小一样;否则,如果他切得大小不同,由于他最后一个拿,他就只能拿最小的。就人才工作而言,科学的机制就是要设立独立的人才工作机构,配置专门的人才工作人员;唯有如此,人才工作才能“认真”地运转起来。否则,如果将人才工作与干部工作合在一起,表面上看有利于人才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干部工作挤占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就会被边缘化,人才这个“轮子”只能处于“备用”的状态。李智勇同志在苏浙沪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地健全人才工作机构,配齐人才工作力量,我们应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一要求。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本市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区县、各部门要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区县党委组织部门要根据中央组织部的要求,建立人才工作专门科室;大口党委要落实专人负责人才工作。”第二,心态要积极。认真不认真,跟心态也有很大的关系,心态不正就不可能认真工作。组织部门的“三个轮子”,即干部工作、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都是党的重要工作,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做干部工作和党建工作,做人才工作很光荣。心态摆正了,就会心甘情愿、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人才工作中去。做到了“心甘情愿”,不管工作如何辛苦,也不会有“苦”的感觉,反而是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气质和容貌会越来越好,所谓“相由心生”,此之谓也。第三,习惯要良好。习惯是有延续性的,一个人有认真做事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认真。一个有“认真”习惯的人,一定也会认真地做好人才工作。总之,如果做到了机制科学、心态积极、习惯良好这三条,那么就会认真做事,自信满满。

第四个C,Creation,创新。要做好人才工作,必须要创新。我以前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转到人才工作,必须正视一个重大的不同,那就是人才的思维方法和干部的思维方法不一样。人才的思维方法叫“求异”,用钱学森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要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如此才能创新。干部的思维方法不同于人才的思维方法,是“求同”,必须统一思想。作为一名人才工作者,一名为人才服务的干部,你要尊重人才,首先就是要尊重人才的思维方法,绝不能像要求干部那样去要求人才,“十个人才九个怪”,我们要为人才服务好,一定要理解、适应、尊重人才的思维方法。否则,如果像管干部一样管人才,就会把人才管死,扼杀人才的创造力。同时,人才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动脑子想办法,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政策和机制方面不断创新。

第五个C,Cooperation,合作。能否与别人合作,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天堂是什么样的?地狱又是什么样的?有个人专程去考察。跑到地狱的食堂一看,长长的桌子,菜很丰盛,每个人却瘦得皮包骨头,原来筷子有两米长,每个人只为自己,急着用筷子夹菜送到自己嘴巴里,但由于筷子太长而送不进去,结果饥饿难忍,称为“饿鬼”。跑到天堂的食堂一看,桌子差不多长,饭菜差不多丰盛,筷子也差不多长,但每个人都为别人着想,你夹起东西喂给我吃,我夹起东西喂给你吃,结果,都吃得白白胖胖的,称为“天人”。这就是合作和不合作的区别。合作的前提是沟通(Communication)。一些人由于性格上的原因,为了虚幻的“面子”,不肯主动沟通,严重影响了工作。为了做好人才工作,内部要加强沟通和合作;部门之间,包括协调部门、服务部门、政策供给部门、政策消费(使用)部门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合作。我们应积极探索沟通和合作的形式和载体,如举办培训班、开展沙龙活动、设置网络论坛、完善行业协会、成立基地联盟,等等,努力使沟通和合作更有成效。

第六个C,Competition,竞争。所谓竞争,就是比较,就是比赛,就是“创先争优”。在苏浙沪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李源潮同志讲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开展人才工作的“创先争优”活动。某些指标的排名要淡化,如GDP;而某些指标的排名要强化,如竞争力、节能减排等。人才工作的指标就须排名,包括人才引进的指标、人才培养(投入)的指标、人才环境(包括事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的指标,等等。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引进海外人才和培养本土人才,两者都很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真正的高端人才是无法复制的,由于没有办法复制,就要加强引进。为什么高端人才无法复制呢?关键是“天赋”的问题,用爱迪生的话来说,叫“灵感”。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实际上原话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这后半句话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表时被删掉了,从而变成了一句被误传的名言。2007年2月18日《解放日报》刊载了《那些被误传的名言》一文,在前面的按语中说:“有一些名人名言,因为各种原因被我们或误传解读,或断章取义。而那些被曲解的名言却借助于大众传媒的不断传播,成为我们心中坚信不疑的名言。”这一栏头一句正是爱迪生的这一句“误传名言”。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要研究人才学,“高端人才很难复制,要加强引进”这一判断,是否是人才学中的一条规律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至于这个天赋是从哪里来的?根据我掌握的材料,科学研究不多,佛学则有解释。不管如何解释,事实是真正高端的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艺术人才、体育人才等是无法复制的,要加强引进。就上海而言,必须从国(境)外引进。上海地方“千人计划”启动后,各大口、各区县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名额有多有少,这里面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原因,那些引进名额不多的单位是因为真正没有(不需要)海外高层次人才呢,还是其工作没到位,这需要客观分析。当然名额和数量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质量要高,结构要优。有没有世界级大师,是不是符合产业发展的能级,这是根本的。但名额和数量是一个基础,基础太小,会影响质量和结构。

对人才工作要加强考核。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中的人才工作考核权重。”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本市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更是详细指出:“要建立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改善人才环境情况、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情况、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2011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已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意见(试行)》,对人才工作的考核已落实到各大口、各区县、各有关部门。)

第七个C,Chief,首长。一定程度上讲,人才工作就是首长(领导)工程。首长(领导)真正重视了,人才工作才能做好。李源潮同志讲过一句话,“人才工作关键在领导,在‘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的领导是有远见的领导。”要使首长(领导)真正重视人才工作,有三个前提。一是考核要刚。人才工作的考核内容要明确,考核结果要公开,奖惩必须兑现,就是说,考核机制要刚性。二是见识要远。对领导干部要加强战略思维的培训,使之初步具备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特别要使其以产业发展方向及其人才支撑的需求为导向,对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等有深远的谋划。三是胸襟要宽。人才工作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其效益很难在短时期内充分体现,人才工作的长期效益往往会在其后任,甚至后任的后任任期内体现,这就需要首长(领导)具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胸襟。为此,对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而为了使党性教育更具有实效,“从人文视角谈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第八个C,Change,变化。通过前面两个“C”的分析,后面五个“C”的努力,最后一个“C”肯定会来到,人才工作的面貌一定会发生变化;随着人才工作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人才结构的优化,而人才结构的优化必然会引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形态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套用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以改为,“better talent,better life”,人才,让生活更美好。

最后,我编一副对联作为这篇发言的结尾。

上联:千资源,万资源,各类人才是第一资源;

下联:千环境,万环境,领导重视是第一环境;

横批:人才强市。

(本文为时任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王伯军在2010年上海市人才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