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琼瑶剧与两岸关系

琼瑶剧与两岸关系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5月,大约就是马英九上台一周年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在网络上发表,题为《琼瑶剧与两岸关系》。国民党当局认为,凌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过度呈现大陆美好的一面,有为中共宣传之嫌。不过,我倒无意于对琼瑶剧的文艺水平多作评论,反而想说一说琼瑶剧风靡两岸的文化现象,谈一谈琼瑶剧和两岸关系之间微妙的关联。金铭首次出现于台湾电视荧幕便是《婉君》。

1

2009年5月,大约就是马英九上台一周年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在网络上发表,题为《琼瑶剧与两岸关系》。当时的气氛,两岸之间可说是一片热闹光景,因为就在半个月前,两岸才刚刚实现三通直航,陈水扁时代“台独”笼罩的阴影,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

大概也就是受到这样的氛围感染,加上我才刚刚考上政大外交研究所,正处于一段人生颇惬意的时光。因此,我难得不写政论文章,转而谈谈琼瑶剧的文化现象,让自己也诗情画意了一回。

其实,虽说这题目看起来轻松不少,但内容里仍承载了并不算浅的历史惆怅。我借由谈琼瑶小说,凭吊那段两岸之间刚刚接触的岁月,那段两岸之间血浓于水,就像琼瑶小说深情款款的岁月。

如今看起来,我写这篇文章,似乎也预告了,2008年后的两岸,虽然看似春暖花开,但原来的感情已经不在,仅剩表面上的热闹了。

时间还要回到1988年,蒋经国在他去世之前,终于宣布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两岸自从1949年分治之后,开始有了民间交流,进而还在台湾电视圈掀起了一波大陆热。

当时,资深艺人凌峰首开到大陆取景的先例,他走遍大陆大江南北,录制“八千里路云和月”节目,向台湾观众介绍过去只能在课本中读到的大陆风光。然而,当他准备让台视每周一次播出这个节目时,台视高层却告诉他,播出这个节目,必须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当时,台湾虽然已经“解严”,但国民党对电视台的掌握仍非常大,国民党虽也宣传大陆是我们的同胞,但却不允许报道大陆的正面形象,因为“中共统治下的大陆,一定是水深火热的”。国民党当局认为,凌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过度呈现大陆美好的一面,有为中共宣传之嫌。

然而凌峰也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祖籍山东的他,就是浑身的硬汉性格,他不但坚持一定要播出,而且还要本人亲自到大陆,为了让台视同意和他签约,甚至还发动了社会舆论批判国民党。最后,“八千里路云和月”终于开播,但还是在五年后被停播。

有趣的是,就在国民党一度阻挠“八千里路云和月”播出的隔一年,由国民党直接经营的中视,却推出了同样是到大陆取景的“大陆寻奇”节目,一直维持至今。1992年,华视也推出了综艺节目“江山万里情”,内容介绍大陆的风土民情,再让艺人挑战关于大陆各省典故的问题,介绍他们到大陆探亲、拍戏的经验。印象中,还记得这个节目一开始时,主持人还会喊口号:“江山万里情,中国人最行!”

就在这样“大陆热”的氛围下,作家琼瑶阿姨也兴起了到大陆取景拍戏的念头。她在书中写道:“我在阔别四十年后再回到大陆探亲,惊见故国河山,美景无限。处处有古典的楼台亭阁,令人发怀古之幽思。”于是,琼瑶阿姨开始到大陆拍摄了多部以民初为背景的戏剧,包括《婉君》《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等等。

2

我注意到琼瑶剧与两岸关系的连结,起因于考上研究所后的某个周末。

那一天,我闲来无事在家,打开电视,荧幕上出现一个身着民初服饰的小女孩,用字正腔圆的京片子唤着一声又一声的“海爷爷、海爷爷……”。我蓦然一怔,这女孩的脸蛋儿竟是如此熟悉,随着她的声音,逐渐在脑海里浮现那近乎二十年前的画面。

那时,大概还在上幼稚园,也就五六岁的年纪,一个人在客厅的角落边上砌着积木,一面从电视机的那端,传来“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啊哈,风雨吹不倒……”那是1992年中视播出的八点档——改编自琼瑶小说的《青青河边草》,其中有个比男女主角还有名的大陆童星,名叫金铭。

然而,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她叫作金铭,更熟悉的反而是她在另一部戏《雪珂》里的名字——小雨点。那个年代,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才刚进入第五年,新闻机构对于大陆演艺人员在台湾电视上出现仍有限制,即便同意了由金铭饰演剧中的配角(事实上她在好几部琼瑶剧里都扮演了灵魂人物),仍不准在演员名单上打出她的名字。

后来,红遍大街小巷的她甚至主唱片尾曲,却也仅能在主唱者底下打上她在剧中的名字。于是,同一个主唱者,一会儿在《青青河边草》里叫作小草,一会儿在《雪珂》里又改名小雨点。

多年来,琼瑶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一直未曾消逝,其热播的最高点,当属我小学毕业之时的《还珠格格》。当然,对琼瑶剧的批评声浪也始终未曾断过,包括我爸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琼瑶剧的剧情已流于公式化的爱情故事,主角几乎是富贵少爷与平民姑娘的结合,背景设定也不出清代、民初的范围。

可以说,琼瑶与张爱玲,两者的小说皆属鸳鸯蝴蝶派,但张爱玲的爱情仍有更多现实面的描写,琼瑶却永远只依循一条准则——任何东西只要碰上爱情,就只有让位的份儿。

不过,我倒无意于对琼瑶剧的文艺水平多作评论,反而想说一说琼瑶剧风靡两岸的文化现象,谈一谈琼瑶剧和两岸关系之间微妙的关联。

3

金铭首次出现于台湾电视荧幕便是《婉君》。1989年,开放大陆探亲的第二年,《婉君》剧组到北京寻找女主角夏婉君的童年扮演者,金铭瓷娃娃般的脸蛋儿受到了导演青睐。剧里,金铭成功演绎小婉君被当成童养媳出嫁前与外婆的告别,那一幕真不知惹得多少人在电视机前潸然落泪。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台湾的电视上还没几个大陆演员出现,金铭便成为台湾观众最熟悉的大陆人,比起邓小平、胡耀邦这些政治人物来得更加具体、亲切。她一口带儿化的北京腔,使得不少台湾观众以为大陆人讲话就这个样儿。

当时,为了避免我与爸爸一样一口台南腔的“国语”,妈妈特别送我到幼稚园开设的“国语”正音班,结果童年的我竟成天卷着舌头、带着儿化讲绕口令,大家都说我怎么跟那个电视上的“小雨点”一模一样。回台南乡下过年时,更是把南部的亲戚朋友吓了一跳,邻居的阿婆用闽南语对爸爸说:“你是台湾人,怎么养出个阿陆仔(指大陆人)?”一样也是台湾“国语”的姑丈则一直指着我笑说:“外省仔来了!外省仔来了!”

《婉君》《青青河边草》播出的时候,台湾正值“国民大会代表及立法委员”全面改选的年代,“大陆代表”的席次悉数废除。然而大家基本上对中国仍有认同,至少不会特别排斥。官方声明、新闻报道、乃至一般民众的私下聊天里,仍然称呼对岸为“大陆”,不像2000年后流行起直呼“中国”。

1989年,当《婉君》在大陆取景时,台北民众聚集在中山纪念馆集会,基于海峡两岸的同胞之情,关心中国的未来。当琼瑶剧里一幕幕大陆景物映入眼帘,当故事进展到学生高举“抵制日货”标语的画面,观众在大时代的烽火下遥想苦难的中国,也在明媚的山川中编织绮丽的图画。

琼瑶小说的魅力,除了故事情节之外,书名亦带着唯美的古典情调,如《庭院深深》《烟锁重楼》《几度夕阳红》等,看得出琼瑶本身古典文学的造诣。琼瑶小说隐隐蕴含的故国情思,尤其是对民国初年的怀想,在那时还强调大中国的台湾,似乎也符合了政府的某些需要。

只是自从陈水扁执政后,“本土意识”成为主流,以闽南语发音、台湾为故事背景的“本土剧”顺势攻占各台八点档;资讯时代的来临,又使得青春偶像剧的速食爱情模式蔚为风尚。昔日琼瑶式爱情面临挑战,琼瑶爱情王国的江山终有瓦解的一天。

我时常与大陆朋友聊天,发现不少人对“台剧”的印象即始于琼瑶剧,那些取景于大陆、发生在大陆的爱情故事,竟是他们开始认识台湾的媒介。或许,琼瑶剧的故国情怀使大陆朋友容易贴近,那种小资本主义式的敘事方式又与大陆早期的电视剧大不相同。

最为微妙的是,不少琼瑶剧所设定的民初背景,亦勾起不少人对1949年前民国年代的回忆。曾经同时风靡两岸的琼瑶剧,巧妙地搭起两岸大众文化的桥梁,使多少政治对立下的火药味,尽付落花流水中。

或许,有那么一天,凭借琼瑶笔下的男女主角面对爱情的坚贞不移、百折不摧,两岸关系终能化解所有的艰难。或许,一切的险阻,就像琼瑶小说里任何东西遇上爱情的下场一样,终将随风而逝、迎刃而解。

本篇内容修改自我2009年5月1日发表的“琼瑶剧与两岸关系”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