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与思考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的核心。当今世界,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民主党派停止活动,政党制度名存实亡。《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参政议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一项基本政治职能,是参政党

苏红军[1]

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的核心。当今世界,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既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植于我国土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有合作共事、并肩战斗的历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党派又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又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做贡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时期。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一党专政制度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民国初期多党制的失败和国民党蒋介石一党专政失败教训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民主党派的纷纷响应,同中国共产党协商建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第二阶段: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较好地体现了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阐述过的思想:“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当时,党内外民主空气浓厚,民主党派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在为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民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族人民团结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显示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第三阶段:中国政党制度曲折探索时期。

在十年动乱中,以林彪、江青为首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肆意破坏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践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被诬为“反动组织”。民主党派停止活动,政党制度名存实亡。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一道经受了十年动乱的严峻考验,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经历,为新时期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打下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四阶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日趋成熟的制度化时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使党的路线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使一度被削弱的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又恢复了它固有的强大生命力。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行动准则,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标准和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民主党派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广泛性的内涵以及参政党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开创了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国政党制度从此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思想、新要求。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参政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就是要通过提高参政党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组织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整体参政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

政治把握能力就是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判断、分析形势,明辨大是大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本领。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是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多党合作水平的关键。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包括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要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牢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只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民主党派成员的头脑,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广大成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明确前进方向,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二是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学会看形势,学会把握时局,思维要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关注研究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把握民主党派的工作,真正做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未雨绸缪,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要具有极高的政治辨别力。政治辨别力是指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现象、政治发展趋势的是非判断能力、预测能力。当前,我国正面临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的形势,这样的形势既是对执政党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参政党政治把握能力的挑战。民主党派要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明辨大是大非,准确判断形势,学会善于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要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特别是在重大事件考验面前,必须旗帜鲜明地同中共中央保持一致,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不听之任之。

(二)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议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一项基本政治职能,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参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一是建言献策能力。建言献策能力是参政议政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建言献策的成效是衡量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的最重要的标准。它不仅是政治把握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否能把握大局,做到尽职尽责,凝聚全体成员的力量,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都将具体地反映在建言献策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之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能否切实促进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建言献策能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因此,参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工作的着力点,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参政党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大局,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工作,才能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是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参政党履行参政职能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必须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一要选题准。选题要找好着力点和切入点,想政府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二要调查深。调查必须深入下去,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摸清情况,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三要研究精。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研究问题,要在详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努力促进调查成果的转化,形成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效果。

三是民意表达能力。参政议政重在反映社情,体现民意,离开了社情民意的表达,参政议政只是一句空话。社情民意工作是参政党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基础环节,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基础所在。我国的民主党派就社会基础而言,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民主党派要体现这部分群体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诉求;但同时,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特殊政治团体,民主党派还肩负着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有着与执政党不同的从执政外视角看问题的特殊优势。参政党不仅联系着自身范围内的群众,洞悉社情民意,而且位置超脱,很少受部门和地区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冷静客观地研究和反映问题,凝聚人心,弥补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新生群体时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聚合积极因素。

四是沟通协调能力。一是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这是参政党了解情况、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提高参政议政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二是与政协及统战部门的沟通协调。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平台,统战部是中共党委具体负责联系指导各民主党派工作的部门。与政协及统战部门的沟通协调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参政议政的信息渠道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与专家学者的沟通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参政党参政议政的面逐步拓宽,需要的各领域专业知识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加强与社会上相关专家学者的联系,吸收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参政党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

(三)着眼于参政党自身优势的发挥,不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

加强参政党的组织领导能力建设,就是要以政党的组织为依托,对国家事务及重大决策进行调查研究,靠组织的力量把各级组织和成员的聪明才智、治国安邦的智慧集中起来,靠组织协调功能把分散的个人愿望和要求转化为集中的、有组织的政治参与,使参政党形成具有较强容纳社会各阶层广泛政治参与的机制,从而把无序的社会政治参与通过政党制度滤去杂波,整合为有序的政治参与,使本党派成为团结协调、配合默契的集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

从参政党建设经验来看,大力提高参政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理论素质、组织领导水平和政治、社会活动能力,是提高组织领导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民主党派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努力学习政治、业务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实际工作中多加锻炼,尽快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同时,社会上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教育、法制等诸多方面,需要参政党内部各级组织、成员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透彻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要组织实施好具体的参政议政工作,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各方面的潜力和能量,使大家和谐、有序、高效地工作,就需要对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求同存异,取得共识,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这些任务和要求,使得参政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和范围逐步扩大,从而使得增强参政党领导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四)着眼于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巩固,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合作共事,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也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发挥政党作用的表现。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过程既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过程,又是照顾参政党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的过程;既是体现西方多党制和其他政党制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的表现,又是适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需要。因此,提高参政党的合作共事能力也是实现参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着眼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自身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需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同样,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也需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民主党派及其所属成员要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机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形成求真务实、民主团结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民主党派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其参政能力和参政水平。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建设历来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各民主党派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建设作为推动其他建设的根本性任务,不断增强思想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思想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发展多党合作事业上。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通过思想建设,提高民主党派组织成员的参政能力。这就要求在思想建设中切实改进政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并贯穿于各项活动中;要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性地对成员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不断提高成员的思想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参政议政的需要;要通过开展对民主党派历史、章程以及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提高成员对参政党历史使命的共识,增强主体意识,增强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广泛组织成员投身到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制定政策水平和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组织建设事关多党合作事业的巩固和发展。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要选好一把手,配好领导班子;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制度;提高领导水平、参政议政水平。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一般为基层委员会、总支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它是民主党派组织系统中的细胞,是各民主党派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搞好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党派的工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加强民主党派机关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为完成民主党派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各级民主党派机关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完整体系。制度建设贯穿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带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和强制性。加强制度建设,目的在于形成参政党工作的运行机制,使参政党的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民主党派制度建设中,形成了一些好的制度,对于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些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机关工作制度等。

【注释】

[1]苏红军: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