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

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真正的江南建筑风情,一定是江南的亭台楼阁之属与江南传统文化的统一。江南的建筑是建立在发达的江南经济和独特的江南文化基础之上的。是的,傍水而居是江南建筑的最大特色。当然,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融入也使江南建筑受益匪浅。三年前,当我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张天蔚总编、管新潮编辑谈起我关于江南建筑文化所做的研究时,就埋下了编辑这套丛书的种子。我们的选题紧扣建筑文化,范围则在江南。

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

刘 杰


引 子


我出生不在江南,祖上也不是江南人。可是,打小就怀揣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憧憬不时叨念着梦中的江南。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背唐诗,每每念起“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类的诗句就越发向往江南了。稍长,我又在“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蛊惑下,向着江南跃跃欲试。等到大学一年级的暑假,我约了同学做伴,终于有了第一次江南之旅。可惜的是,那时真没有“腰缠十万贯”的气概,在南京、杭州、苏州和上海的月余的旅途中,几乎顿顿是方便面榨菜的日子,夜晚常常就歇在火车站或亲朋好友家中,甚至连火车上硬席下的地板也能过夜。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情形下,也丝毫没有削减我对江南的印象。相反,我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用手去触摸、用心去聆听、用身体去体验那一处处真实江南的机会。那种感受,又岂止是儿时想象中的“天堂”!

1995年的夏天,我结束了在南国三年的工作,赴上海再度求学并工作至今,寓居江南已越十年。十年沪上的生活,又使我对江南产生了新的感受:江南绝不仅仅只是诗词里吟诵的“小桥流水”、“杏花春雨”,也不尽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除却这些自然环境的因素,它还有一种浓浓的、酽酽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味道。这大概就是钱谷融先生他们所谓的“江南味道”。钱先生说:“‘味道’这东西,原本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它迷离惝恍,如烟似雾,飘飘缈缈,无所不在,可又捉不住摸不着。”他认为:“正像单是江南的景色,不足以完全代表江南;抛弃了江南景色的江南人,因为脱离了自己的生身之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也就失去了他本来的鲜活了。真正的江南味道,是江南景色与江南风俗人情的统一。要充分领会这种味道之美,必须到江南景色与江南人情的相互映衬中去找寻。”

旅居上海的十余年里,我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江南的建筑,尤其是传统的建筑文化。这时候,我所认识的江南,不仅仅是苏南、浙北和上海,已经从明清文人所描绘的狭窄的“江南”扩展到了苏北、整个浙江,还加上安徽的东部,江西的东北部以及福建的北部地区,与五代吴越国的国土范围近似。在这些年里,我几乎游遍了这一广袤的地域。好些地方,我还在那儿小住过,甚至度过春节。无论是在杭嘉湖平原的水乡市镇里,还是在浙中南地区、闽北的丘陵山居中;亦无论是在赣东北、皖南山区的古徽州村落里,还是在临近东海的渔村中,你体验到的风土民情、地域文化以及传统建筑又岂能一样?但这都是吴越文化的一脉,也都是地道的江南。诚如钱先生所言的那样,“真正的江南味道,是江南景色与江南风俗人情的统一”。同样,真正的江南建筑风情,一定是江南的亭台楼阁之属与江南传统文化的统一。江南的传统建筑,一定是江南传统生活里的一个部分,它也是有生命力的。

江南的建筑文化

江南是梦里水乡,也是人文天府。江南的建筑是建立在发达的江南经济和独特的江南文化基础之上的。“经济”较容易理解,但何谓“文化”?世界上对“文化”二字的解释恐怕有上千种。其实,在我看来,“文化”就是生活,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实在而又鲜活的景象。

江南多水乡。这是因为江南人居住的区域就是这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冲积出的一个大大的平原。江南人离不开水,是因为江南人离不开稻谷、桑麻和鱼虾。稻米、桑麻让江南人衣食无忧,鱼虾所含的高蛋白营养又使得江南人更加聪明而富有灵气。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及地理条件,涵养了江南,也赋予了江南与众不同的建筑文化。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唐人杜荀鹤一首五言律诗将苏州城的城市空间模式描述得准确而传神。江南一地,恰如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所说:“城濒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几成不移的规律”。是的,傍水而居是江南建筑的最大特色。千百年来,桥和水巷一直是江南古城、古镇的交通生命线。失去了这些生命线,城镇就会很快衰落,甚至死亡周庄生生死死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明证。其实,再往前追溯,在江南市镇成都、成邑之前,还有濒水聚落。所谓“濒水聚落”,其实就是濒水而居的原始聚落。原始聚落的建筑是凌水而架的,目前我们所知最古老的原始江南聚落就当数河姆渡了。

河姆渡人发明的干阑式建筑,架高了生活与居住面,下避虫蛇与潮湿,开创了中国南方居住建筑的先河。今天,我们看到的濒水而建的水乡古镇,无不是干阑建筑的遗风。在浙西、闽北的山区,我们依然能搜寻到还靠干阑式建筑过活的于越后裔。干阑建筑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技术。它所培育出的榫卯技术,不但使木结构形成中国古代建筑最为明显的特征——间架结构成为可能,而且使后来北方抬梁式建筑技术更趋完善。干阑建筑最终在江南发展成为穿斗架建筑,并且随着江南吴越移民的迁徙而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当然,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融入也使江南建筑受益匪浅。千百年来的融合与交流,你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建筑文化是江南固有的,哪些又是外来的。本丛书的编辑出版,兴许能帮助你对江南的建筑文化多些了解。

《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由来

三年前,当我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张天蔚总编、管新潮编辑谈起我关于江南建筑文化所做的研究时,就埋下了编辑这套丛书的种子。

很快,我们就达成了框架协议。出于张天蔚总编的充分信任,由我牵头策划编撰这套丛书。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的一名普通教师,只是出于专业的关系,对江南的建筑文化多一点了解,充其量也就算是一个痴迷的研究者。江南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建筑文化的宝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有何德何能担当如此的重任?好长的时间,我心里总是惴惴不安。张总编和管编辑就鼓励我说,事情总是需要人去努力的,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了,我们一起努力,相信可以成功。再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学界和热爱江南文化的读者关注,关注我们的江南,还有建筑文化。我很感激他们这些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出版人。有了他们这些终年替他人作嫁的文化人,才又让传统的文化新生

接下这个任务后,我就发动学界熟悉的朋友。这些人,或出生在江南,或长期生活在江南,大多数人从研究生起就做江南的题目,应当说对江南有相当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的选题紧扣建筑文化,范围则在江南。建筑的门类较多,相关的文化命题也多,丛书只能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专题出版。当然,本丛书是开放性的,一辑五六册,只要有合适的选题和合适的作者,我们都希望能够进行合作,把这套丛书一辑一辑地做下去。本丛书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江南传统的建筑文化,也希望藉此在新世纪弘扬优秀的传统,激励更年轻的一代传承下去,让江南建筑文化7000年的光辉永续长存!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个亚文化圈。我们出于对江南建筑文化的喜爱和关注出版的这套丛书,其写作是否严谨、客观,是否展现了江南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请读者诸君去品读、评判吧!如果本丛书的出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或者是引发大家关于江南建筑文化的讨论,激励更多的人关心和呵护我们的江南,我想编者的初衷就算实现了吧。


注释:

①②吴良镛先生在其“论江南建筑文化”一文(吴良镛.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说:“我国的江南地区原是一个范围很广、历史很久的地域概念。广义地讲,在我国历史上,凡属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广大地区都泛称为江南地区;但在各个时代又有广狭不同。现代的江南地区同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江南地区包括苏南(江苏长江以南)、皖南(安徽长江以南)及浙江全部;狭义的江南地区则专指这一范围东北部的平原部分,即苏南苏锡常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以及上海市。”我们的研究还拓展到福建福州地区,五代吴越国的属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