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情景】江南的潮文化

【学习情景】江南的潮文化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的潮文化“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是外海潮汐传至杭州湾进入钱塘江而产生的自然涌潮现象。由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口状,出海口宽度达100公里,江潮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文种一死,伍子胥借八月十八的大潮,卷走了龙山上文种的尸骨。据《水浒传》载,鲁智深随宋江南征,驻六和寺。
【学习情景】江南的潮文化_江南水乡文化概论

【学习情景2】江南的潮文化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天下奇观的海宁潮自古有之,也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一、钱塘潮

海宁潮又名钱塘潮,被人们称为“怒潮”。这是外海潮汐传至杭州湾进入钱塘江而产生的自然涌潮现象。由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口状,出海口宽度达100公里,江潮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此时涌潮受到两岸急剧收缩的影响,水体涌积,夺路叠进,潮波不断增高,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举世闻名的海宁潮由此而成。海宁潮一日两次,昼夜间隔12小时。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均为大潮日,故一年有120天的观潮佳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为传统的“观潮节”,民间奉为“潮神”生日,人们按照传统习俗,祭奠“潮神”。

二、钱塘潮的历史典故

千百年来,天下奇观——海宁潮倾倒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四巡海宁;历代文人墨客,从庄子、司马迁、白居易到王国维、鲁迅、郭沫若等,一睹天下奇观的雄姿后,留下不朽的咏潮佳作;南宋词人周密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历史伟人毛泽东也有感而发,写下著名的诗文:“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海宁观潮习俗已沿袭千年,经久不衰,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潮三看四景”的特色旅游,即大缺口观“碰头潮”、盐官观“一线潮”、老盐仓观“回头潮”,在夜间观“半夜潮”。

(一)八月十八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相传八月十八日是潮神生日。这天潮头最高,水势凶猛无比,潮神骑着白马,在潮头上来回奔驰。唐诗人刘禹锡诗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时把八月十八日定为检阅水师之日:“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钱塘观潮记》的作者吴儆亦云:“八月既望,观者特盛。弄潮之人,率常先一月,立帜通衢,书其名氏以自表。市井之人相与裒金帛张饮,其至观潮日会江上,视登潮之高下者,次第给与之。潮至海门,与山争势,其声震地。弄潮之人,解衣露体,各执其物,搴旗张盖,吹笛鸣钲,若无所挟持,徒手而附者,以次成列。潮益近,声益震,前驱如山,绝江而上,观者震掉不自禁。弄潮之人,方且贾勇争进。有一跃而登,出乎众人之上者;有随波逐流,与之上下者,潮退策勋。”

宋朝以后,人们以海宁县盐官镇东南一段海塘为观潮胜地。此处江面阔4.5千米,潮势至此,齐列一线,于是,又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称。

此外,民间还有涨、退二潮神的传说。有一年,钱塘潮在海宁盐官镇外面改换了方向,直扑绍兴龙山而去。这是为什么呢?春秋时代,吴越争雄,吴国大臣伍子胥因屡次进谏,被吴王夫差赐死,其尸首被扔进江里。谁知潮水顿时白浪翻滚,有如万马奔腾。从此,人们便称伍子胥为“涨潮神”。

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后,以“久蓄异心”的借口,把功臣文种也杀了,把他葬在绍兴的龙山上。

伍子胥活着时,最恨文种,认为吴亡越兴,都是文种的计谋。文种一死,伍子胥借八月十八的大潮,卷走了龙山上文种的尸骨。于是两人站在潮头上,展开了激烈分辩。最后,伍子胥明白了“自古忠魂都含冤”,两人遂讲和。文种便开始主司退潮,人们称他为“退潮神”。

(二)六和古塔镇海潮

六和古塔,又名六合塔,耸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背负连绵青山,面对浩瀚钱江,巍峨挺拔,是西湖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于六和塔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一说,古时钱塘住一龙王,性情暴躁,喜怒无常,常使潮水泛滥,两岸人民深受其苦。后来,一位名叫六和的小伙子,率众搬石填江,制服了龙王。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后人便在六和当年填江的地方,建起了这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塔。另一说,春秋时,群雄纷争。当时,秦国势力最强。纵横家苏秦游说于燕赵韩魏齐楚诸国间,使这六国和好结盟。据说月轮山便是六国当年结盟之地。后人特建塔,以纪念六国联合之事,故称塔为“六和塔”。

史籍记载,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俶为镇江潮而建。六和,指“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而六合,则取佛家天、地、东、西、南、北六合之意。

六和塔初建时有九级。宋徽宗宣和年间,塔身毁于兵燹。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前后花了11年时间方竣工。现存的七层砖结构塔身,就是南宋重修的建筑。外廊木檐则是清光绪年间加工改建的。

据传,参加六和塔设计的有北宋建筑名匠喻皓。喻皓著有《木经》,《木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著作。六和塔就是按照《木经》的建筑方式建造的。它多层密檐,全为砖木结构。塔平面为角形,塔高近60米,内层塔身为7级,外层木檐为13级。每层檐角都挂有铁马(铃),每遇微风,铃作响,传来悦耳的声音。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来此登塔时,每层都题了匾额,各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网”“五云覆盖”“六鳌负载”“七宝庄严”。

旧时六和塔内,曾绘有鲁智深和武松的画像。据《水浒传》载,鲁智深随宋江南征,驻六和寺。在此“听潮而圆”。武松也在此出家。年至80善终。据说有人曾在江浒挖得一碑,上刻“武松之墓”。

六和塔是纵目钱塘江水的好地方。古代文人学士在此登高赋诗,留下了不少名篇。元朝诗人白廷玉诗云:“烂烂沧海开,落落云气悬。群峰可俯拾,背阅黄鹤骞。”清代林则徐巡视钱塘江防务时,也曾作《六和塔》:“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苍茫四望收。落日背人沉野树,晚潮催月上沙洲。千家灯火城南寺,数点帆归海外舟。莫讶山僧苦留客,有情江水也回头。”

三、钱塘观潮文化

钱塘观潮风俗最迟开始于东晋。杭州曾流传“葛洪观潮”的传说,顾恺之写有《观涛赋》。唐代观潮风俗极盛,“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唐代不少诗人写有观潮诗,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如白居易《咏潮》诗有“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人催”的名句。李益《江南曲》有“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名句。唐代的观潮诗还有姚合的《钱塘观潮》、罗隐的《钱塘江潮》等。唐代潮汐学家也有把自己的潮汐学专篇写成赋的形式,如卢肇的《海潮赋》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唐代还有观潮画,目前可考的最早观潮画是唐代李琼的作品。

宋代钱塘观潮之风更盛,八月十六至十八日,杭州人“倾城而出”,“自庙子头直到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宋代不少文学家观过钱塘怒潮,写有不少作品。如北宋范仲淹的观潮诗、蔡襄的《和浙江口观潮》、米芾的《海潮诗》、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等;南宋时朱中有写过《潮颐》文,周密《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梦粱录》中均有《观潮》文。已知现存最早的潮汐画是南宋李嵩的《钱塘观潮图》《夜潮图》,夏珪的《钱塘观潮图》,赵伯驹的《夜潮图》等。宋代观潮,还有水军演阵、祭祀潮神和弄潮等活动。弄潮相当危险,常有人被怒潮吞没。蔡襄任杭州知府时,就禁止弄潮,为此写了《戒约弄潮文》,规定“军人百姓,辄敢弄佑,必行科罚”。北宋时两浙察访使李承之也奏请禁弄潮,但均没有收效。

明清时钱江观潮风俗经久不衰。有关的诗、词、赋、画等文学艺术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收集于《海塘录》和杭州、海宁等地的方志中。当代海宁观潮风俗更盛,已举办多次国际观潮节,观潮搭台,经贸唱戏,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知识链接

有关钱塘潮的名诗佳句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两首)》]

天地暗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杜甫 《美陂行》)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 《望江台》)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廊 《忆钱塘》)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涟漪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苏轼《观浙江涛》)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毛泽东《七绝——观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