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情景】江南的桥文化

【学习情景】江南的桥文化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的桥文化一、江南古桥概述江南水多,相应地桥也多。桥梁是江南小镇的一个象征物。在江南小镇,市河上的桥梁所在区域往往成为闹市中心。一些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的桥梁常常成为江南市镇的标志。江南古镇的桥梁,保存下来的大都是石桥。苏桥风格多变,其无论密度、数量还是种类皆曾为世界之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城东南葑门外3公里的吴县长桥乡大运河畔澹台湖口,建有一座宝带桥,又名连拱桥。
【学习情景】江南的桥文化_江南水乡文化概论

【学习情景3】江南的桥文化

一、江南古桥概述

江南水多,相应地桥也多。江南的河流大多比较狭窄,仅供两船往来相交。这样,对于行船或许不够畅快,但便于人们在市河上构筑桥梁,将两岸街市连成一体。历来人们对江南桥梁的描写,往往是风格别致的“小桥”,而非高大雄伟的“大桥”。正如同里镇吉利桥南侧楹联所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桥梁是江南小镇的一个象征物。在江南小镇,市河上的桥梁所在区域往往成为闹市中心。在人口聚居的市镇区,桥梁的密度自然相应提高。一般的市镇,有数十座桥梁是十分平常的现象;略大一点的镇区甚至拥有上百座桥梁。如枫泾镇,横跨市河的桥梁就有11座,整个镇区桥梁总数则多达56座;同里镇镇区在清代共有46座桥。其他各镇的桥梁数量,也大致如此。

由于桥梁是联结市镇内部各区的关键,市镇居民习惯上常以桥梁表示道路的起讫点与区域的分界线。众多的桥梁也使市镇成了反映中国传统桥梁技术的聚焦点。镇区的小桥、流水、人家,相映成趣,构成了最为独特的传统人文景观。一些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的桥梁常常成为江南市镇的标志。江南古镇的桥梁,保存下来的大都是石桥。这些石桥不但造型优美,而且桥上往往刻有楹联,记述史实,状物抒情,意趣盎然。古时的桥,往往是民间集资建造的,所以桥的横梁或桥联上刻有建桥原因或资助者姓名,以标榜前人,激励后人。如同里镇的长庆桥上的楹联:“共解囊金成利济,如留柱石待标榜。”说明此桥是众人捐钱修筑的。

江南市镇的桥梁,大多建于明清,而年代比较久远的大约是宋代桥梁。像绍兴太平桥就建于宋代,两端踏级,呈八字形,俗称八字桥。

江南桥梁的造型,最常见的有这样几种。一是拱桥,桥洞呈圆拱形,便于船只穿越行驶。其中拱桥还可分为单拱石桥、双拱石桥、三拱石桥,甚至有五拱石桥。二是平桥,即桥面平直,桥孔成方形。梁桥、廊桥都属于平桥。梁桥是桥面像一道梁横在桥孔上;廊桥的桥上架有遮阳避雨的廊房。三是折桥,折桥的桥面则呈一字形横跨过河。如西塘古镇的万安桥——好莱坞大片《谍中谍3》的最后场景拍摄地,极具水乡浪漫色彩。

二、江南著名古桥

(一)苏州古桥

苏州河网密布,自然桥梁栉比。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的诗句。清末苏州有桥梁310座,当时苏城面积210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桥1.5座。当时苏州近郊还有649座桥。苏桥风格多变,其无论密度、数量还是种类皆曾为世界之最。

苏州建桥历史悠久,可惜唐以前的桥梁均已不存,现存最古老的桥为宋代所建。据载,唐时所建桥梁以木质为主,配以朱红桥栏。宋代始改成以石为基的拱式环洞弧形桥。今寻觅宋桥遗迹,可见桥体巨石经风沐雨、斑驳陆离,偶有几枝古藤青蔓爬绕桥栏,随风飘拂。城东第三直河上的寿星桥,为宋淳熙五年(1178)始建,明清复修,原桥栏毁后,将另一宋代百狮子桥上的狮子嬉戏浮雕石栏移砌于此桥,使之仍留宋桥遗风。葑门内第三横河上宋代建造的善教桥,今称新造桥,桥拱如虹临水,尚留有初建时插置拱架立柱的成排方形卯孔。

古称“银胥门”的城门口,宋时建有一座横跨运河、沟通城乡的紫石五孔大拱桥,但在明嘉靖年间被官府拆毁,石料转用于当朝宰相严嵩的相府花园。清乾隆四年(1739),巡抚汪德馨采纳众议,几经筹措,用一年多时间重建了一座新桥,代替胥门摆渡,便利苏州商业繁荣。此桥题名“万年桥”,桥堍牌坊题书“三吴第一桥”。

苏州现存单孔石拱桥中雄伟壮观且结构轻巧者,为偏居城东南隅、横跨京杭大运河的觅渡桥。此桥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跨径近20米,拱券厚度30厘米,体现了精巧的建桥工艺。桥建成后,改变了昔时横渡运河难的状况,故时称“灭渡桥”。此桥地理位置重要,不仅便利交通,且为苏州门户。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织工葛成为首的抗税斗争爆发于此。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保卫苏州,在此与清军及洋枪队发生激战,阻击洋人火轮侵城。1895年的“五口通商”丧权辱国条约,使此桥沦为租界要津,有“洋关”之称。

盘门外运河流泻,迎门建有水关桥。而号称“苏州第一高桥”的吴门桥,也凌波高架于运河之上,左侧是盘门,右侧是瑞光塔;桥东南有扼运河与大龙江交汇处急流的兴隆桥。

苏桥,大有大的雄伟,小有小的美巧。在众多的小桥中,虎丘东南麓环跨山河的一座单孔石拱桥最富韵味。此桥形如弯月,势若飞虹;桥身玲珑精美,桥柱蹲狮石刻奇巧。伫立桥头,山光塔影倒映水中,故名“塔影桥”。桥东有楹联云:“横波留塔影,跨岸接山光。”

苏州的袖珍小桥可称“袖珍”者,当属坐落于网师园小山丛桂轩东侧的引静桥。该桥长2.4米,宽1米,由花岗石砌架,桥头石阶,桥侧石栏,组成如虹飞跨溪涧的微型桥梁,与流水、山石、庭林、轩室巧妙构合,布局紧凑、尺度合理,为江南园林桥中珍品。

苏桥不仅建筑美,而且题名也美,更有动人的诗句和美丽的传说为其增色添彩。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使枫桥伴随寒山寺名播南北。白居易的清词丽句,引人与之同寻“乌鹊桥红带夕阳”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里花桥水阁头”的美景。苏桥常以自然景物命名,有花桥、虹桥、日晖桥、苹花桥、凤凰桥、蒂赐莲桥等,不胜枚举。有人将若干桥名相连,构成佳联:“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此外,亦有与史实、传说相关的桥,耐人回味。如皋桥,因汉隐士梁鸿和皋伯通的故事以及与戏曲况钟审案的《十五贯》故事发生的地点有关而为人熟知;觅渡桥、白蚬桥、金狮子桥、广化寺桥因与织工斗争有关而闻名于世;吉利桥、张香桥、渡僧桥因白娘子和许仙等传说而引人遐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城东南葑门外3公里的吴县长桥乡大运河畔澹台湖口,建有一座宝带桥,又名连拱桥。宝带桥既是“挽舟(拉纤)之路”,又是苏州通往杭、嘉、湖等地的驿道咽喉;既是宣泄诸水入海的通道,又是水乡一处奇景。桥始建于唐元和元年(806),重建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清道光十一年(1831)由林则徐主持再次修建。宝带桥之名,来历有二:其一,桥状如玉带横延,故名宝带;其二,因唐元和十一年(816)由苏州刺史王仲舒鬻卖所束官服宝带助资建桥而得名。桥身全长近317米,宽4.1米,桥下有53孔连缀,为我国现存最长的一座古建多孔石拱桥。每逢月明之夜,银盘似的月影洒在湖面,遥望53孔桥洞,一串月影荡漾其中,呈现出“串月”奇景。古人有诗句描绘此景:“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看中秋月明夜,五十三孔照影来。”宝带桥为我国十大古桥之一,与赵州安济桥、北京卢沟桥齐名。

(二)杭州古桥

拱宸桥,是杭州城区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古代,“宸”指帝王居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石拱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的终点标志。明清时期,拱宸桥一带被称为“北关夜市”,因为运河便利的交通,米行、木行、土特产行、材炭行等都在这里沿河开店。这里既是粮、盐、丝、茶等的集散地,又是迎送大量商旅的客运地,市井风情浓厚。

忠义桥东西横跨西溪河,是杭州唯一的宋代桥梁原物,也是杭州现存最早的古代石桥。这座桥于南宋嘉定戊寅年间由孙侯始建,因兄弟卫国尽忠尽义而名忠义桥。桥面由近2米长的青石板铺就,东西有10多级台阶。由弧形条石砌成的拱券构筑非常别致,可见当时的建造工艺。

广济桥,又名通济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架于京杭大运河上,为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明弘治二年(1489)建。此桥造型秀丽,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水平全长78.7米,宽6.12米,矢高7.75米。

祥符桥,始建年代不详,在南宋《咸淳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中对该桥已有记载。现桥为明代建筑,五孔石梁桥,南北向横跨宦塘河,长28米,宽3.6米。桥栏板有素面和须弥座两种形式,望柱头雕饰覆莲或石狮。桥梁上有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的重建铭文,桥北下方有资助者姓名的石刻残碑。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断桥残雪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背城面山,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处所。每当瑞雪初晴,如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阳面望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

(三)南京古桥

朱雀桥在孙吴时期称南津桥或南津大航桥。东晋成帝咸康二年(336)重建,因其位置处于宫城之南,且与朱雀桥门相对应,故曰朱雀桥、朱雀航,又称南航、大航。朱雀桥自孙吴时期便是一座“浮桥”(浮航)。浮桥的特点是联舟为桥、断舟成流,可防不虞之患。东晋咸康年间重修的朱雀桥,采用“浮桥法”,“由都水使者王逊立”。桥长90步,宽6丈,冬夏随水位高低而浮动,相沿至南朝的陈代。朱雀桥是六朝时期分布在石头城至青溪之间秦淮河上24座浮航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座。当时秦淮河水面宽阔,是建康城南的天然险阻。因此,朱雀桥便成为交通要津。

赛虹桥位于集庆门西南长虹路上,跨秦淮河支流。曾名赛工桥、赛公桥。赛虹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时正对着南京城的驯象门,为三拱大石桥,清康熙年间重建。桥宽50余米,分水桥墩长60余米,拱矢高8.95米,至今仍能负载8吨。其宽度在南京古桥史上罕见。

武定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位于长乐路中段内秦淮河上。当时名嘉瑞浮桥,因位于长乐路上,又称上浮桥。《至正金陵新志》载:“武定桥在镇淮桥东北,淳熙中建。景定二年,马光祖重建,自书榜。旧名嘉瑞浮桥,又曰上浮桥,时长乐渡为下浮桥也。”明初,中山王徐达住宅后门正对着桥,徐达谥武宁,遂改称为武宁桥。清朝,因道光皇帝名字叫旻宁,为避“宁”字名讳,又改名武定桥。武定桥本身名气大,武定桥头又走出两位状元,使它更加出名,因此也被称为状元之桥。

淮青桥位于今建康路,它是青溪河下游最大的桥,因处于内秦淮河与青溪河会合处而得名。只是今人往往把淮青桥的“青”写作“清”,这大概是人们认为古代青溪治理后水清澈的缘故。《同治上汀两县志》载,“淮青桥西南有江令宅、诸葛恪宅,东有豫章王薤宅、郗鉴宅、檀道济宅等”,故有“南朝鼎族,多夹青溪”之说。可见,六朝时淮青桥一带即为达官贵人的住宅区。大名鼎鼎的小说家吴敬梓故居也位于淮青桥南面,紧挨着吴敬梓故居的就是桃叶渡。

(四)绍兴古桥

绍兴的石桥甚多,历史悠久,式样齐全,风格迥异,素有“中国古桥博物馆”之美称。

灵汜桥相传早在越王勾践时就已建造,该桥位于绍兴府城东2里处。唐朝诗人李绅写有《灵汜桥》:“灵汜桥边多感伤,水分湖派达回塘。岸花前石闻幽鸟,湖月高低映绿杨。能促岁华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根据历史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140)会稽郡太守马臻在主持筑鉴湖湖堤时,建造了“三大斗门”,把水闸与桥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国最早的闸桥。

八字桥可以说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城市立交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八字桥建于三条河与三条路交错在一起的位置上,“二水合流当户过,一山分影入楼来”,地理环境十分复杂。然而,古代建筑师经过精心设计,居然使桥的结构安排得非常恰当:桥东端紧沿主河道由南北两个方向落坡,桥西端又从西南两个方向落坡,西端南面的坡道下还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高5米,桥面条石并列,微微拱起,桥下设有纤道。这样的布置,适应南去五云,北通泗门,从水陆两方面把城府和农村联结在一起的需要;而且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做到不拆房屋,不改街道。桥布局巧妙,造型美观,历经7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依然坚如磐石。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时期,是一种七边形的石桥。桥全长60米,宽5米,两边各有20级石级,桥上共有8根石柱,柱端分别雕有石狮和荷花。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为极好的“水上”风景。自南宋以来,广宁桥一直是纳凉、观景、聚谈佳处。

太平桥是拱桥和高低石梁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的代表。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南北向,横跨古运河。桥头原有石碑坊等附属建筑,今已毁圮。桥由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桥和九孔净跨径3—4米的石梁桥组成。拱桥供大船航行,纤道沿拱脚贯穿而过;靠拱桥的三孔石梁桥较高大,可通较大的木船;低的石梁桥可供脚蹬手划的乌篷船通行。这种桥工料较省,既可排洪,又能使众多船只通行。桥边还设有船码头,便于水运和陆运较好地衔接起来,周围颇具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

在萧绍运河上,还有一种因地而筑的带形长桥,原为船夫拉纤所用,亦称“纤道桥”。这种长桥,用整齐的条石和石板铺筑,船身贴近水面,与河流平行。其中,绍兴的百孔官塘最为著名。它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全长386.2米,共有115跨,每跨径2米左右,有“白玉长堤”之称。

在绍兴市北15公里,还有桥闸两用的“三江闸”。它始建于唐大和七年(833年),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全闸长108米、顶宽9.16米,共有闸门28孔,用28星宿的名称来编号,所以又叫应宿闸,闸上有石桥,石桥可通行。

还有一种多桥型组合互通式桥。在丁字、丫字或十字形交叉的河道上,修建一种互通式的三接桥、四接桥,可以使一座桥跨越三段或四段河道,原来要造三四座桥的地方,造一座桥就可以了。绍兴县城昌安门外和栖凫均有一座这种互通式的三接桥,昌安门外的那座,在修筑公路时已被拆除。

三、桥文化解读

江南古镇多河,因而桥也多,而且建造年代悠久。许多是明清时代建造的古桥,也有元代的古桥,饱经沧桑,幸运地留存了下来。多姿多彩的石桥连接着一个个水上村镇,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是江南水乡的景观要素。江南水乡地区,家家临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迥然不同的桥梁,大大增加了古镇聚落可识别性。桥拱隆起,环洞圆润,打破了单调的平坦空间,将远山近水衬托得调和优美,将水面和陆地紧密相连。桥的平面布局,形式繁多,以桥为生活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

(一)桥与民俗文化

江南古镇的桥不仅仅具有满足实际交通的作用,很多同时具有民俗文化功能,现在有些甚至在交通上已经不具有多少意义,只是为了满足民俗文化活动的需求而存在。过去在古镇,造桥是最大的德行,桥名基本上都是以“仁”“德”“功”“慈”“济”之类的字眼来命名。在这里,桥的引渡的意思变成了生活实际的功能,于是,家常里面,就有了哲学的意味。河与桥的交错,意味着更为复杂的空间和文化场所的形成,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及不同文化的人们创造了各自关于桥的民俗和文化。江南古镇形成了当地民间喜事花轿过桥取吉利的风俗,俗称“过桥”。这是因为江南的桥,每一座都有故事,故事要把人世沧桑留予后世,古桥则是这人世沧桑的留影和形式。过桥成为一种“渡”的体验,人生如渡,世事如渡。人的一生充满艰难坎坷,也不乏走上通途的希望和机遇,桥正是人生戏剧种种转折中最富有特征的装置。

(二)桥与民风民尚

江南古镇自古乡风淳朴、民风纯正,尤其是兴学之风极盛。古镇的民风在桥文化中多有体现,桥文化也成为古镇民风的象征,成为古镇人民心灵的写照。譬如著名的思本桥,桥名反映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思本即思民。江南历代做官的人不少,思民、爱民之风一直沿袭下来。江南古镇历代读书之风极盛,以耕读为荣,文人雅士辈出。这种兴学之风,在桥文化中也有所反映。南浔,在明代有所谓“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美誉。建于明代的东溪桥,又称读书桥,桥上有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这副桥联生动地记录了桥河两旁荧窗夜读、书声琅琅的景象,反映了古镇浓郁的兴学民风。

(三)桥与建筑艺术

江南古镇的桥是一种注重细节的建造艺术,代表着“精、细、雅、洁”的价值取向:古朴逸秀的桥梁形式,传神精致的石刻桥栏,句式严格工整的桥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是江南小桥的营造特色。水是自然的,桥是文化的,而河道、水景则是自然与人工的共同创作。作为一种生活情趣、一种文化景观,江南古镇的桥确实很有特色,而且意蕴深长,情味无限,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当属周庄双桥,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南北市河与银子浜的交叉处。聪明的工匠们别出心裁,跨两河建双桥,一横一竖,紧紧相连。河面较宽的南北市河上是拱桥,河面窄的银子浜上是平板石桥,桥洞一圆一方,相映成趣,形成独有的风格。又因其形体恰似古老的钥匙,俗称“钥匙桥”。桥也体现了古镇人民在建设自己家园的历史进程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使桥融入了自然环境之中,与环境协调统一,与古镇相映成趣。应该说,桥是江南古镇的神韵,桥也是江南古镇的精华,桥把江南古镇的河、街、巷、岛、宅、园、店等联结在一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布局。

(四)桥与文学价值

江南古镇的桥不仅在桥的造型上造诣精深,更是将建筑工艺与文学艺术相结合,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众多的桥联上。桥联记述史实,描绘景色,借景抒情,寓意深刻,令人额手称颂。如苏州吉利桥南联是“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联是“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苏州原渡船桥的南联是“一线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云”;北联是“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这些桥联耐人寻味,是古镇桥文化的亮点。

古人通过这种方式,将文学语言巧妙地糅入桥梁建筑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了鉴赏指引。比如,苏州古桥中寒山寺畔的枫桥,本是城中常见的一座普通单孔石拱桥,跨径不大,但有了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后便享有盛名。此外,这种方式深化了桥这一景物的文化意蕴,这是江南古镇桥文化的一大特色。再者就是融桥梁美与书法美、工艺美于一体。古桥上的碑词和楹联文字书法大多出自名家手笔。

古镇的桥名也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寓意,富有情趣。其中,大多数桥名表示人们吉祥、平安的愿望。如普安桥、长庆桥、富安桥、泰来桥、永寿桥以及太平桥、吉利桥、升平桥等,都表现了人们期盼太平、安宁、幸福的美好心愿。古老的思本桥告诫为官者不能忘民忘本,富有哲理,警示后人。独步桥、三曲桥、天桥等,以其形态而得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另外,渡船桥、乌金桥、赌气桥等众多的桥名,都有一段传说故事,使人回味,令人叫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