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入中国创造的潮流

融入中国创造的潮流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是因为长客近年来为了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铆足了劲儿打造企业品牌。而长客,作为铁路大型客车的生产者,称为制造商名副其实。由此,有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的故事耐人寻味。为此,长客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制造,他们要把中国创造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闪亮地推向世界。当前,这些产品已制造成功并陆续抵达巴西。

那是2012年9月的某一天,中国东北,长春。

阳光、音乐、玫瑰,115位新郎单腿跪地,齐声求婚。欢歌、笑语,似乎让整个城市都飞扬着节日般的喜庆氛围。

这是长客在为职工举行一场规模宏大的集体婚礼。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是因为长客近年来为了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铆足了劲儿打造企业品牌。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他们的青年职工队伍飞速壮大,适婚青年人数随之增加。由于生产忙,很多职工的婚期一拖再拖,于是公司决定组织一场盛大、简约、时尚的婚礼。

这既是长客关心职工生活,践行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也是其企业把全部精力用于生产发展的一种折射。近年来,他们厉兵秣马,孜孜追求,精益求精,以骄人的业绩成为了引起同行业广泛关注的一颗明珠。

从“和谐号”横空出世,到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成功下线,从我国第一列地铁车——北京地铁,到世界最高端地铁车——香港地铁,从上海、天津等城市轻轨、地铁,到泰国、澳大利亚、巴西的城铁列车,长客的列车以夺目的光彩纵横许许多多的国家和地区。

从本质意义上说,长客是制造企业,多年以来,他们以制造为己任,为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客人逐渐认识到,制造,从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基本的工业活动。人类的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仅仅停留在制造这个层次上,已经显得有些浅显。在现代英语中,“制造”指的就是大批量地生产机器。而长客,作为铁路大型客车的生产者,称为制造商名副其实。然而,曾几何时,发达国家把重工业中有关高污染的行业都搬到了发展中国家,让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为世界制造更多的廉价产品。而在这一段时期里,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国制造”是全球广受认识的标签,也成为廉价和低等级的标签。

由此,有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的故事耐人寻味。大约是在2000年之初,一位名叫萨拉·邦焦尔尼的美国女记者撰写了一本名为《离开中国制造一年》的图书,她的这本书在美国和中国都产生了较大反响,特别是在美国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共鸣。萨拉与她的家人,选择从当年1月起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这个选择,给他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结果,萨拉一家的尝试之路走到尽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这个家庭只能决定继续与“中国制造”一起生存。

这里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所在,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制造”引起了西方人的隐隐恐慌,更有一种隐隐的蔑视。

为此,长客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制造,他们要把中国创造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闪亮地推向世界。所谓创造,是更高层次上的制造,是在物质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用长客宣传部部长张天的话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出更新、更优、更好而且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他们立足于精细化,以质量求生存,靠创新立潮头持续打造中国创造的响亮品牌。

精细,是长客人矢志不渝的追求。长客的核心业务是铁路客车、城铁客车、转向架和动车组检修,这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精细。

“一点儿也不能差,差一点儿也不行”成了长客产品生产中坚持不懈的准则。

有一个关于螺栓的故事耐人寻味。那是发生在车间里的事,工人李永茂加班为伊朗马沙德地铁车做地线安装工作,在上最后一个设备时发现一个高耐的螺栓有损伤。由于库房的人已经下班,为了不耽误收工兑现计划,他找了一个相同规格的镀锌螺栓替代。此时,他的师傅荆晓林刚好来了,略有慌乱的李永茂赶紧把这事告诉了师傅,师傅的脸色沉了下来严厉地说:“这个肯定不行的,必须按图纸要求施工,一个螺栓都不能马虎!”李永茂很不好意思起来,只得说现在领不到螺栓了,我明天再来换吧。师傅说:“你家远就先走吧。”第二天,当李永茂来安装螺栓时发现崭新的螺栓已安安稳稳地装好了。原来是晚上走后,师傅联系上库房人员申领了螺栓,并将违规的那个螺栓替换了下来。李永茂说,他保留和珍藏了师傅替换下来的那个螺栓,当工作稍有懈怠,他就会就用它来时时警醒自己。

因为精细,长客的产品越来越以精湛的技艺和超前的创新闪射出了更多可圈可点的亮色。

在长客办公楼二楼,总工程师赵明花一说到产品和技术,就显得滔滔不绝。一面之缘谁也不可能想到这位看上去纤弱、美丽、干练的女子,竟然是长客的总工程师,是技术创新的领头雁。她说,长客从建厂开始就立足于创造,当年接受制造北京地铁列车的任务时,就是从创新开始的。当时一没有技术,二没有经验,只有一张旧得不能再旧的画报,画报上是某个国家的一幅地铁照片,长客人凭着惊人的钻劲和智慧,制造了第一列中国地铁。上世纪70年代,长客制造了平壤地铁,80年代到90年代就开始制造动车组,2000年后做低地板轻轨、单轨地铁、混合动力动车组、CRH380BL型动车组、CRH3A型动车组等等,一系列的创新成就了长客激越时代潮头的兴奋点,也成了一种不断传承的文化基因。

正是因为在精细的生产中打造一流的产品,在立足前沿的研发中掌控一流的技术,长客在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沃土上才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1年5月,执行北美车体制造标准的巴西EMU动车组,长客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马梦林在搭建的车体试验台上冲刺压缩载荷363吨的世界纪录,这在国内是闻所未闻的,在长客近60年的造车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那天,马梦林是英姿飒爽的总指挥,号令油压机不断向车体施加载荷。210吨后,现场气氛开始凝重紧张,所有人都屏住气息,注视着布满试验贴片的车体。载荷加在车体上,却像压在马梦林的肩上,她紧张地监控、计算、修正参数,载荷每增加10吨,她的心就提起来十分。200吨以上,是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没有经验和数据可供借鉴参考,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她坚持着。载荷加到280吨以上时,每次加压减少到5吨,那已经是意志和毅力的比拼,她仍然头脑清醒地分析数据,准确清晰地下达指令:363吨!既定目标实现了!听不见周围同事们的欢呼,她虚脱般坐着,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

这是长客在全球公开竞标中获得“足球王国”巴西里约EMU电动车组和1A线地铁车辆的销售合同后,量身为巴西打造服务于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高速地铁产品。当前,这些产品已制造成功并陆续抵达巴西。这是南美首次迎来中国的机电产品,在这个电动车组上,长客完成了一项令美洲人难以置信的创举——符合北美AAR标准纵向压缩载荷达了363吨,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强大的抗冲击能力。

巴西人因此在短短的数月内对长客的轨道车辆实现了由怀疑到接受的转化过程。2012年3月,EMU电动车组正式开通,巴西民众用热情的桑巴欢迎来自东方的“中国龙”,巴西媒体用“为中国新车打满分”的大字标题吸引市民眼球,里约州政府网站更用“中国新车将现代化带给铁路系统乘客”的通栏标题,表达了政府对中国创造的高度赞赏。

在长客,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还是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这是融汇了国内外铁路、航空、公路等各种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特点的新品利器,具有速度高、编组长、定员多、运量大、低阻力、噪音小、服务设施齐全、乘坐舒适性好、内部装饰时尚现代、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同时,能够满足大众化和高中端等不同层次乘客旅行、观光、会议、办公等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可以说是打造了钢轨上的星级酒店和商务中心,引领当今世界公共轨道交通装备设计制造的潮流。

这种产品,设计速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能满足持续运营350km/h最快运营380km/h的要求,在牵引功率、网络控制和旅客界面设计等方面都全面接轨甚至领先世界水平,跨入最先进的行列,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长客人调动了他们积聚的勇于挑战的基因,全面引进国外先进动车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搭建了CRH5、CRH380两大系列动车组产品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发了一系列全新的组合产品。

没有到过现场,就不会真正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产品。

在动车组列调车间,你才会明白,原来所谓的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车和不带动力的拖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并配备现代化设施的旅客列车单元

没有到过并排陈列的一辆辆动车组的庞大车间,你就不会感受到动车组的壮观场面和恢宏气势,这是仿生奔跑的猎豹头部模样的动车组。远远看去,真的就像奔跑的猎豹势不可挡地在大地驰骋,帅气、霸气而且透着无可抵挡的勃发英气,那种内在的美不仅仅是渗透,而是在喷涌,那种力与美的喷涌,既涨眼,又夺人心魄。这种车时速设计在350公里以上,目前运行在京沪高铁或其他高铁上的动车组都是这种车型,用风驰电掣来形容绝对恰如其分。这种车与其说是德国最先生产制造,不如说是在此基础上,经过长客人不断地加工、改进、提高和升级,与最初的设计及参数都有质的变化,与环境的适应力,与铁轨的接触面,与大地的温度、气候,以及速度与力学的矫正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想象,它们飞奔时的模样,拨开空气,又让空气合拢,载着天南地北的带着各种目的的人群,在不知不觉中,甚至没有感受到多少晃动,从一地就到了另一地。某种意义上,这是超越了天空中的飞行。这是贴着大地的飞行,似接似离之间没有翅膀的飞行,把人类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它比空中的飞行更加准时和稳定。

在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前来介绍情况的车间党支部书记曲强介绍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车生产车间,欧洲动车企业的一位技术人员来到这里,都感慨地说,这是现代西方工业的一个梦,在发展了如此长时间的西方工业国家,还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建造如此规模的动车组装车间。在高速车车体制造厂房,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恒温恒湿的,因为铝合金的焊接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极高,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才能保证车体焊接质量。

看起来,这长长的庞然大物原来有着这么精细的要求。而更精细的是,高速动车组已实现智能网络控制,全列车布置了数百个传感器,对车轴温度、列车速度、电机转速、电压、电流、制动压力、转向架横向加速度、关键部件开关状态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任何数据超过限值,传感器都能立即报警把这些信息传输给驾驶员,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处置,动车就会自动减速,甚至自动停车,这种模式就成了一种本质安全。这看似冰冷的一堆堆钢铁,原来深藏着活力,甚至还有着超越人类的智慧。

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动车组的一列车,一般由70多万个零部件、5万根导线、10万个接点组成,相当于几十辆普通轿车的工作量。大到车体型材,小到一个垫圈,每一处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作指导,每一处都有精准的理论数据做支撑。哪怕是出现一点点的差错,都可能成为隐患和问题,其技术要求之高实在是非同寻常。

长客人,就是以他们“接轨世界,牵引未来”核心理念,攻下了一个个难关,以罕见的实力,融入中国创造的潮流,并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国内研发能力最强的轨道客车装备制造企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