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沙菜篮子的变迁

南沙菜篮子的变迁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曲"无土运土无菜种菜无中生有"的赞歌,引得亿万人民对南沙守礁子弟兵的密切关注。而时至今日,南沙的"菜篮子"有无变化?而高温、风虐的南沙,气候变化无常,泥土往往被晒干,养分流失严重,给这项最早期的"菜篮子"工程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从昔日吃冻品到如今吃上了新鲜猪肉,这是南沙"菜篮子"的又一个重大变迁,也是守礁官兵发扬"海上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

南沙菜篮子的变迁

远离大陆1400多公里的南沙,气候炎热,条件艰苦。由此,守礁官兵的饮食生活备受瞩目。一曲"无土运土无菜种菜无中生有"的赞歌,引得亿万人民对南沙守礁子弟兵的密切关注。而时至今日,南沙的"菜篮子"有无变化?守礁官兵的生活是否又有所改善呢?

运土种菜

狭小的礁盘上,没有淡水、没有泥土,除了一望无际的海水,就是脚下的珊瑚礁。生活在这里,几乎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刚开始那阵,守礁管兵要想吃到新鲜蔬菜,就必须经补给船从大陆运来,难度可想而知。于是,运土种菜的构想便付诸现实。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非易事。官兵们用编织袋从大陆装满肥沃的泥土,不远千里带到礁上,在小小的礁盘上开辟一小块菜地,种植一些像小白菜、空心菜、芥菜之类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蔬菜。而高温、风虐的南沙,气候变化无常,泥土往往被晒干,养分流失严重,给这项最早期的"菜篮子"工程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同大自然的顽强斗争,守礁官兵总算吃上了亲手种植的蔬菜。

无土栽培

为了更好地解决南沙的"菜篮子"问题,1996年,解放军总后勤部某技术研究所根据南沙的气候特点,专门研制出一种蔬菜栽培营养液。从此,南沙结束了运土种菜的历史。营养液种菜较之以往事半功倍,轻松又简单。可以采取立体式、分批次种植法。营养液装在塑料盆中,上面覆盖一层泡膜板,泡膜板上有一个个杯状的网眼,种子撒在其间,再放上一层珍珠岩。种子一般几天就可以发芽,待长到1。5寸左右时,便开始移栽,每批蔬菜大约可以收获80-100斤。讨厌的是,燕子和那些不知名的海鸟却经常光顾,啄食蔬菜;还有那繁殖极快的蟑螂,也不时侵袭着守礁官兵的劳动成果。为此,守礁官兵想了许多办法,比如搭个大网,扎个假人、喷上专用药水等等,这几招还挺管用的,有时还能抓到海鸟。

礁上养猪磨豆腐

如今的南沙,"四小"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茶。"四小"就是小花园、小菜地、小磨坊、小猪场。

除了种菜,守礁官兵最拿手的是发豆芽。这发豆芽的方法很特别,他们将海沙捞起来,用淡水洗一遍,把浸泡好的绿豆撒在里面,再用纸板盖住,用不了四五天就可以吃到嫩嫩的带有海味的绿豆芽。

说起小花园,其实也就是种植一些铁树、三角梅、太阳花等生命力极强的花木。这些花木不畏高温,不惧狂风,顽强地用生命的绿色熨贴着守礁官兵焦渴的心灵。

如今,礁堡上又增加了几条生灵——猪,不仅成为守礁官兵新的乐趣,而且确实丰富了他们的"菜篮子"。现在,每个礁上至少都养了三头猪。官兵们都戏称,南沙的猪是"贵族猪",它们除了收拾主人的剩饭剩菜,还可以经常吃到海鲜海带,享受海水浴。南沙的温暖和惬意使它们长得特别快,最大的永暑礁每周都要杀一头猪,其他礁都是三个月杀两头。从昔日吃冻品到如今吃上了新鲜猪肉,这是南沙"菜篮子"的又一个重大变迁,也是守礁官兵发扬"海上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每一批守礁官兵养的猪,都要留两头给下一批,下一批守礁人又带猪苗上礁。如此循环往复,守礁官兵可谓肉菜无忧。除了养猪种菜,守礁官兵还自制石磨磨豆腐,既能吃到滑嫩可口的豆腐,又能喝上新鲜滚热的豆浆,战士们都高兴地说,我们的饮食生活现在已经达到了"小康"。

靠海吃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守礁官兵生活在大海的怀抱,他们当然也不例外。赶海,就是他们趣味横生的集体活动。

每当嘴馋时,守礁官兵就等到退潮后,带着工具去寻找海味。而撬海蚌肉大概是最简单、最受欢迎的项目。海蚌一般都吸附在礁石上,正常情况下,它的两片蚌壳都是张开的,但只要一有动静,马上就会紧紧地合拢。守礁官兵都深谙此道,他们带着刀片和钢钎,先猛一插,使其不能合拢,再一挑,肥美的蚌肉便随之而出。章鱼、海鳗、贝类等也经常成为守礁官兵的战利品,而钓石斑鱼、大眼鱼、挖黑狗参则是家常便饭。江苏籍战士王静芳,人称"海钓王",他曾经钓起过一条40斤重的大眼鱼,创造了南沙垂钓的纪录。有时捕钓的海鲜太多,实在吃不完,官兵们就将它们晒成干货储备起来,既能改换口味,又可当成馈赠亲友的礼品,何乐而不为?

如今,南沙的"菜篮子",走过了几年的曲折历程,在守礁官兵的汗水浇灌下,正勃发出新的生机!

——刊于1997年8月2日《湛江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