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质名片之中国塑编之都

金质名片之中国塑编之都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塑编已成为苍南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塑编之都2002年10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苍南“中国塑编之都”荣誉称号,2005年8月和2010年11月,苍南还顺利地通过了两次复评考核。
金质名片之中国塑编之都_沧海桑田 共铸辉煌——苍南建县30年纪实

第二节 金质名片之中国塑编之都

浙江省苍南县的塑料编织包装产业(简称塑编)起步于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和“温州模式”的兴起,得以迅猛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拼搏,苍南塑编业已逐步发展成含有彩色印刷复合、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的产业链。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色彩的编织袋、透明袋、复合袋、纸塑袋、集装袋、网眼袋等,广泛用于粮食、食品饮料、棉花服装水泥建材、化工化肥、医药、矿产品、农产品、养殖饲料、家具等包装及超市购物、沙滩旅游等,畅销全国各地,出口世界各大洲。塑编已成为苍南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底,全县有规上塑编企业77家,拥有编织袋生产线近200条,各种圆织机4700余台;工业总产值57.4亿元,从业人员4万余人。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其中超3亿元企业3家,企业集团4家。

img58

中国塑编之都

2002年10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苍南“中国塑编之都”荣誉称号,2005年8月和2010年11月,苍南还顺利地通过了两次复评考核。2010年11月2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再生塑料编织袋》列入第二批行业标准制订计划,苍南县塑协常务副会长单位、温州升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再生塑料编织袋》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这标志着苍南塑编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和《再生塑料编织袋》行业标准的制订,对推动我国塑编行业公平有序竞争,规范发展,提升整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土纺土织到产业集群——塑编产业坚实发展

苍南塑编产业从1978年家庭木织机起步,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从家庭木织机向电动铁轮机发展的生产阶段(1978—1990年)

苍南县宜山素有土纺土织的传统。明朝纺织爱情故事《高机与吴三春》曾发生在这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疯狂地“割资本主义尾巴”,迫使农民被囚禁在人均几分耕田上辛勤劳作,过着“面朝泥土,背朝天”,缺粮少柴的贫困生活。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家重视经济建设,当时一些有胆识的青年农民为了寻找生机,改善生活条件,冲破阻力,外出寻找勤劳致富的门路。他们走南闯北,跑遍全国各地经营土布、再生腈纶衣裤和土纺土织产品等,不但使原有农村传统家庭工副业得到了复苏,而且收集带回了市场信息。

1978年秋,宜山区江山公社薛家桥大队青年木匠薛茂服,采用农家土纺织传统工艺应用于塑料编织袋生产,获得成功,后来,新安公社又率先成功地将木织布机改制为塑料园筒纺织机。从此,改制木织布机为塑料编织机的技术大受推广。1979年,湖前公社西桥大队纺织厂的木织布机全部改成塑料编织机,将土纺布生产改成塑料编织袋生产。1980年春,该纺织厂又创办塑料拉丝厂,加工编织袋塑料原料。由于用土纺织机编织塑料编织袋,销路较好,利润可观,且操作技术简便易学,于是很快在宜山区范围内普及开来,出现了“家家纺机响,处处购销忙”的繁荣景象,到1981年仅湖前公社置办编织机,从事塑编袋生产的农户达到580多家,从事塑料编织袋生产的原料、产品购销和间接服务有500人。

随着塑料编织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销售量的不断扩大,初期靠独家独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在人力、财力、场地方面明显暴露出不适应的矛盾,于是1982年出现了一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将业务订单挂靠在社队企业,购进编丝,发放到农户加工成品,再回收投放市场销售的经营方式,即“挂户经营”的五统一:统一发放编丝,统一验收,统一收购,统一发货,统一发加工费,为编织袋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促进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湖前塑料编织袋专业市场也应运而生。湖前成为全县编织袋生产的基地,生产、加工网络遍布苍南、平阳、泰顺三县的70多个乡镇。1983年,湖前塑料编织袋的产值达到2911万元,是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5倍。

生产销售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家庭分散的木织机越来越不适应国内塑编市场的需求,于是,出现了部分经营大户走自愿联合,办企业之路,加快了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1984年,温州本地机械企业根据塑编市场需求,创新生产了电动铁轮机替代了手拉木织机生产编织袋,从原来一台木织机一天只能编织10多米提升到电动铁轮编织机一天一台可生产80多米。各企业在生产中又不断革新技术,改进设备,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每台每天产量可达120多米。到1990年,全县编织袋生产全部由木制土纺织机改为电动铁轮机,年产编织袋两亿多米,市场成交额超过了3亿元。

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年年发展,销售步步扩大的需要,湖前的塑料编织专业市场也几经易地,几经改建,几经扩大,发展到占地7000多平方米,融信息、洽谈、销售、托运、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平均日接待顾客猛增到十万人之多。

img59

宽敞的编织袋生产车间(左)与20世纪80年代塑编手工织机(右) 选自《回眸苍南》

2.从电动铁轮机向自动圆织机发展的生产阶段(1991—2000年)

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政方针之后,一大批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经营大户,市场经济意识不断提高,开始重视投资创业,重视规模经营。当时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自动圆织机投入生产,一天一台机的产量可以达到1500米,比铁轮机提高10倍以上,产品质量大大提升,效益显著提高。苍南塑料二厂率先投资引进全自动圆织机,这次生产设备的大变革,使塑料编织袋的工艺有了彻底的改变,生产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为苍南塑料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掀起了一股投资的热潮,先后涌现了苍南县塑料三厂(金田集团前身)、县皮塑一厂(南塑集团前身)、县塑编二十一厂(华正集团前身)、县塑料六厂(贤超公司前身)、县塑料十八厂(以琳公司前身)等200多家塑编企业,并形成了拉丝、编织、缝纫、商标设计、印刷、打包、托运配套成龙的生产销售体系。编织袋的品种迅速增加到20多个系列、25种规格型号,销售范围扩大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用途扩大到化肥、水泥、粮食、水产、煤炭、水利、军工等十多个行业。

由于苍南是1981年从平阳县析出的新建县,工业基础比较差,起点比较低,工业用地缺少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许多企业混杂在居民区中,生产场所狭窄,拥挤,往往集生产、住宅、仓库于一体,安全隐患多,还严重影响生活环境。为了解决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提升产业层次,苍南县政府开始酝酿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并于1998年出台了《苍南县示范工业园区投资若干政策》,在各方面对入园企业给予优惠,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并明确入园企业条件及筛选、立项审批程序等,先后建成了灵溪塑编示范工业园和湖前塑编工业园、龙港城东工业园等多个工业园区,华利集团、金田集团、南塑集团、华正集团、贤超包装、华大塑料、豪盛包装等50多家规上塑编企业进入园区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产生了塑编产业集聚效应,很快出现了多家产值超亿元的塑编企业。

3.成为无区域、集团化、多元化的产业集群(2001—2010年)

市场经济为苍南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商人。进入21世纪之后,苍南塑编行业的老板们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金田集团投资15.4亿元,先后在苍南龙港、江苏宿迁、安徽桐城、重庆云阳和辽宁盘锦等地引进德国布鲁顾纳公司年产2.5万吨双向拉伸BOPP和BOPA薄膜生产线9条;强盟股份公司投产BOPET薄膜生产线,康达公司引进国产5000吨聚丙烯双向拉伸BOPP薄膜生产线,加快了由生产纯塑编向生产薄膜转型升级。豪盛公司开发中缝袋新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德泰公司引进德国阀口袋生产线,已投产浙江省仅此一家;升阳、中际、共和三家塑编企业共投资1亿元,更新731台圆织机设备,生产全透明聚丙烯塑编袋,实现产品、技术更新。经过几年的努力,苍南塑编行业已从单一生产塑编袋,发展为生产BOPP膜、真空镀铝膜、珠光膜等各种薄膜、电雕制版、彩色印刷复合、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形成了典型的块状经济,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苍南塑编人还紧紧抓住国家开发西部,崛起中部,振兴东北等机遇,凭借当地政策和市场等区域性优势,集聚人才,拓展市场,使苍南塑编业进入了无区域、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千名苍南人在全国各地投资塑编产业,向全国各地输出先进的塑编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山东、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最大的塑编企业均是苍南人创办。南塑公司组建了无区域集团,2008年还参股神硅电子公司,投资1.2亿元,创建16台太阳能单晶硅生产设备流水线,当年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300万元。2009年5月,又投资11.6亿元,建设年产2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组建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华正集团拥有圆织机791台,在积极抓好塑编产业的基础上,发展了电动能源、绿翔电动车等子公司,使企业从单一的塑编产业进入高科技锂电池、电动车生产。目前,电动车在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布店,建立了三十多家直销店。四轮电动汽车、镁铅电池也开始在市场销售,硅酸铁锂电池也批量生产。目前全县有61家规模以上塑编企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产学研联合创新,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竞争策略,利用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始终保持苍南塑编企业在全国技术领先地位。

img60

先进的编织袋生产线 选自《回眸苍南》

宝剑锋从磨砺出——塑编产业成功经验

苍南塑编包装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产方式从家庭作坊向企业集团转变,生产设备从手工木织机向全自动圆织机转变,生产品种由单一、低档向高档系列化转变,产品远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和国际上打响了“中国塑编之都”的区域品牌。

1.解放思想,敢为人先

苍南塑编包装业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从无到有,逐步做大做强,成为苍南县工业支柱产业,靠的是什么?是苍南的资源丰富吗?不是,苍南的塑编产业是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是苍南的生产设备先进吗?也不是,开始时,他们靠的是手动木织布机生产的。有人在总结塑编产业发展经验时说:这是过去贫困生活“逼”出来的;也有人说:这是从“左”的束缚下“放”出来的;还有人说:这是在商品生产大潮中“闯”出来的。“逼”出来,“放”出来,“闯”出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苍南塑编人思想解放,敢为人先。这是苍南塑编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思想解放,敢为人先,苍南塑编人在本地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积极利用外地资源,甚至于进行废物利用,大力发展塑编业;由于思想解放,敢于人先,苍南塑编人土法上马,改造木织布机,发明创造电动铁轮机,积极引进自动圆织机,大力发展塑编业;也正因为思想解放,敢于人先,苍南塑编人在全国首创“五统一”的“挂户经营”的营销编织袋模式,在全国首开“塑编印刷工业园”建设之先河;还是因为思想解放,敢为人先,苍南塑编人承担起《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和《再生塑料编织袋》行业标准的制订等等。在苍南塑编业发展的30多年历程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苍南塑编人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

2.依靠科技、革新设备

苍南塑编包装产业经历了从手动木织机到电动铁轮机,再到自动圆织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次生产设备的更新,都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三次生产设备的大变革,如同当年的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一样,生产工艺有了彻底的改变,生产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苍南塑编人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才能使塑编产业不断提升发展。因此,苍南企业非常重视设备更新,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最近几年,苍南塑编企业为了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先后投入1.2亿元,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对拉丝机组加大挤出机模头直径,提高产能,降低单位产量电耗;使用石英加热圈或电磁感应加热等改造挤出机,使加热部分加热快、辐射少、电耗少;改善塑料的流动性,增加挤出能力,吸收原料和辅料中的水分,减少挤出过程中水分汽化所消耗的热量;采用石英加热器代替电热元件加热,对牵伸和定型加热部分技术改造;采用凸轮收卷机、总体变频控制等技术,对收卷装置技术改造;对拉丝机组整体更新;对圆织机凸轮改造,减少圆织机各个部位的运行阻力;安装自动停装置,减少废品率,减少机台空转的电能消耗;对圆织机整体更新;对后处理设备的涂塑复合机加热部分技术改造;采用低温专用涂膜料等。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8.78%,苍南塑编企业节能技术,成为浙江省经贸厅、省能源办制订全省塑料编织袋电耗定额地方标准。

为了延伸塑编产业链,发展高档塑料制品,近几年来,苍南塑编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引进德国布鲁顾纳公司年产2.5万吨聚丙烯双向拉伸(BOPP)薄膜生产线、法国DMT公司年产1.6万吨聚酯双向拉伸(BOPET)薄膜生产线、国产PVC压延薄膜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大力发展高档塑料制品,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如金田集团公司年产值达到10亿元。

3.以人为本,重用人才

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大力培育人才,大胆重用人才,具备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壮大发展。30多年来,苍南塑编企业一直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他们从外地积极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塑料加工专业人才,建立起本企业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塑编产品的开发研究。如2002年,南塑集团投入150万,与温州师范学院化工系博士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新型镀铝包装袋,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包装袋专利证书。为了多出人才,早出人才,重用人才,各企业还非常重视在自己企业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温州市塑料加工成型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通过培训、量化考核、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评审专家小组业绩评估和答辩等程序,经温州市人事局审批,有68人获得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的任职资格。目前全行业有塑料工业技术员162人、助理工程师53人、工程师41人、高级工程师20人、经济师23人、高级经济师8人,建立起苍南塑编行业的技术骨干队伍。

苍南塑编企业在重视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非常注意培养和引进政工人才,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有24家塑编企业建立了党支部,有中共党员254人。企业坚持以德经营、依法办厂,开展合法的经营活动。近五年,有20人次被评为县工业企业优秀企业家。有15家(次)荣获浙江省三优企业(优质产品、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

4.创新市场,延伸发展

市场问题是企业生存的首要问题,只有不断地创新市场、发展市场、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面对塑编产品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苍南塑编企业在积极开拓国内直销大户的同时,将视线转向国外,努力创新国际市场,使苍南塑编产品出口获得迅猛发展。2006年以来,有16家企业申办了自营进出口权,高薪聘用优秀外贸人才,设立外贸经营部门。华正塑业有36.67%产品出口;豪盛公司产品85%销往国际市场;金民公司生产的集装袋和佳德、嘉乐制袋公司生产的手提袋均100%出口。有5家塑编企业被评为苍南县重点出口企业,5家企业被评为出口先进企业。

在发展对外贸易中,苍南塑编产业也遇到了美国的贸易壁垒。2007年6月28日,美国复合编织袋委员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复合编织袋征收85.85%~94.49%的反倾销税,以及向从中国进口的复合编织袋征收反补贴税。7月1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启动了对我国编织袋反倾销反补贴的合并调查。面对来自美国的编织袋反倾销反补贴,苍南塑编人为坚守美国市场奋起抗争。温州豪盛塑料有限公司国內独家出资为全国塑编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无损害抗辩,苍南县嘉乐制袋有限公司和豪盛公司分别聘请反倾销应诉经验丰富的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应诉。2007年11月2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对原产地于中国的复合编织袋作出反补贴初裁,净补贴为2.57%~57.14%,豪盛和嘉乐两家公司由于积极应诉,反补贴税税率均为2.57%,对今后继续占领美国的复合编织袋市场十分有利。

5.诚信经营,质量第一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增强生命活力,是企业工作的核心。苍南塑编企业多年来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经营,努力提高塑编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名牌产品。他们在认真贯彻国家标准的同时,还普遍制订了企业标准。全县规上塑编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很多塑编企业正在学习ISO9000(2000)版管理标准;45家塑编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22家塑编企业通过QS认证;全县塑编产品合格率达到98%;有5家塑编企业通过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和温州市计量检测体系考核。南塑牌塑料编织袋产品已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金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华正牌BOPP膜珠光膜彩印复合编织袋,华利牌塑料编织袋,龙发牌高档防水钢版镀铝纸等产品获得温州市名牌产品称号。南塑集团和华正集团牵头制定了《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温州升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承担了《再生塑料编织袋》行业标准的制订。受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委托,华强公司和华正集团还承担了《塑料编织袋工种培训教材》编写任务。由于苍南塑编企业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质量第一,生产优质的塑编产品,确保了苍南塑编产业30多年来又好又快发展。

6.协调沟通,行业自律

苍南塑编包装业的提升发展,苍南县塑料行业协会(前身苍南县塑编行业协会)发挥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塑料行业协会自1998年成立十多年来,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会经常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会员的诉求,提出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对策意见,争取帮助会员企业解决困难,协助政府出台支持行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认真做好新信息、新动态的传递工作,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和拓宽发展思路,沟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积极发挥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努力做好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帮助企业转换观念,摒弃唯亲是用的思想,大力引进、造就人才,大胆使用人才,促使企业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等等。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塑编企业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根据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协会向会员企业提出了“不裁员,不减薪,不降福利”的自律要求,全县塑编会员企业不但做到了不裁员,而且员工工资福利三年分别提高了4.32%、12.9%、13.1%,受到了政府和广大员工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仍需更上一层楼——塑编产业存在问题

因为塑编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又是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近年来,由于政府部门一再要求塑编行业转型升级,以及苍南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经济质量的提升,致使苍南县塑编行业暂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政府制约因素:曾经一段时间县政府非常重视塑编企业的发展,但近年来县政府认为塑料编织行业属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再加上目前招工难度大,所以县政府对塑编行业的发展有所限制。一是塑编企业申报用地指标不能获批。很多塑编企业由于在苍南缺少发展空间纷纷外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千名苍南人在外创办塑编企业。如:德泰公司已引进德国阀口袋生产线,是目前浙江省首家已投产企业,2010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今年可达8000多万元,目前尚无自己的厂房(租用),如果能获批20~30亩土地的话,准备再引进德国全配套生产线(进口拉丝机、圆织机、阀口袋机)。该公司法人刘红取表示:如果在苍南土地指标不能获批得不到支持,企业必须外迁。还有嘉乐和佳德两家小提袋出口公司,也是租用厂房,土地一直不能获批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二是政府对塑编企业技改扶持力度不够(补助标准不列举);三是塑编企业用电受到瓶颈制约(限电、停电频繁)。据说平阳县人民政府对塑编行业支持力度不减,“十二五”期间,县政府准备每年拿出500万元,扶持塑编企业的发展。

2.劳力资源的制约:近年来全国“用工荒”愈演愈烈,从原来沿海地区现已延伸到中部地区。因为塑编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之大、又要手巧年轻女工,由于苍南经济的突飞猛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年轻妇女不乐意到粗放型企业上班。在塑编企业出现职工老龄化,本地初学女工甚少。目前仍有多家企业工人未招满,同时职工流动性很大,企业无法掌握。

3.塑编产业“两头在外”,高成本、低附加值:苍南县的塑编产业多数是“两头在外”企业,由于油价的上涨、运输限载等因素,致使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高。另外,企业职工由于物价的因素,也纷纷要求企业增加工资标准,今年职工工资增幅达10%以上,个别工种增资达20%左右。但销售价格的增幅与成本的增幅始终不成正比,企业负担越来越重。

新时代下新思路——塑编行业发展前瞻

1.抓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短缺经济现象的逝去,多数商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针对塑编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产业档次普遍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特点,要在不断挖掘、造就人才的基础上,广开渠道,加强科技开发,推进技术、组织、产品和产业的改造提升。当前,塑料已在包装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各种塑料包装超过了其他塑料制品增长速度,塑料薄膜、编织袋、复合薄膜、片材等包装材料发展迅速。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所有包装材料中,预计塑料增速超过纸张,技术革新将使塑料比纸张具有性能优势,塑料包装的发展仍大大超过其他传统包装材料。我国水泥、化肥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水泥包装50%以上使用复合编织袋,还有粮食、矿产品、化工产品合成树脂、原盐、食糖、棉花、布匹、服装和羊毛等包装均使用塑料编织袋。由于我国纸张和黄麻资源缺乏,塑料包装作为主要包装材料是必然趋势。从2005年以来,塑编产品每年增长幅度在23.05%~31.51%之间,连续6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这就说明塑料包装潜力巨大,根据1月份至3月份市场调查及走访塑编企业了解到的信息、塑编市场看好。如果加大技改力度,减少用工人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苍南县的塑编产业仍具有较强生命力。同时塑编企业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塑编行业可持续发展。

2.抓精细管理,降低成本节能增效

塑料编织产品由于具有强度好,耐用、质轻、易加工、易运输、可回收利用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工农业产品不可替代的编织材料。针对苍南塑编企业多数“两头在外”和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可开发的利润空间有限的实际情况,必须在企业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要充分认识节约能源和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减少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了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把节能降本,低碳增效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鼓励塑编员工为低碳节能增效出谋划策,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实际,为节能增效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要打破传统的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展会交流等方式,加强与直接客商的沟通,建立产品和原料的直接销售渠道,减轻运费上涨和中间商利益带来的压力,扩大国内贸易网络。要放宽眼界,组织“走出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交流、考察,促进国际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建立产销机构和营销窗口,挖掘更大的国际市场潜力,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3.抓再生利用,解决塑料资源短缺

塑料再生利用,是我国解决资源短缺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解决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废编织袋回收再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型废塑料编织袋回收利用企业,做到清洁回收循环利用,并使污水达到清洁排放,可以减少废塑料编织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杜绝个体废塑料洗涤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有利于苍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济价值和资源环境价值巨大。因此,要积极研究探索抓好废旧编织袋的再生利用问题。据了解,苍南县已有人准备要将可以再利用的废弃塑料回收进入产业循环,作为塑料原材料供应的重要有益补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企业自愿参加投资,共同创办温州再生塑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征地200亩,建设年产10万吨废塑料编织袋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变废为宝,解决塑料编织袋资源短缺,成本较高的问题。

4.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稳定职工队伍

塑编行业用工量大,企业都担心招工难,所以,大多数企业在招工时都没有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致使企业工人进出随意性较大。建议塑编企业一要建立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将职工应该享受的各种福利待遇都纳入劳动合同,根据工龄的不断增长,福利待遇也不断提高,使职工来之开心、工作安心;二要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尤其是夫妻同机组织袋的培训力度,企业要大力宣传男士织袋待遇从优(不影响男女平等问题);三是加大设备投入,比如通风设备、安全设施等等,给职工提供舒心的生产环境,真正将职工的心安下来,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5.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塑编企业的扶持力度

塑料编织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附加值不高,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是苍南县支柱产业。塑编业不但可以为国家创税,为地方财政增加收入,更重大的是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解决一大批山区半山区低文化水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因此,建议县政府要加大对塑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能忽视塑编行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是帮助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塑编企业解决用地困难问难(包括出口创汇企业);二是加大塑编企业的技改扶持力度,提高技改补助标准,只有抓住技改问题,才能破解用工难的问题;三是尽量减少对塑编企业的限电与停电次数,以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确保苍南县塑编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