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质名片之中国印刷城

金质名片之中国印刷城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金质名片之中国印刷城苍南县的龙港、灵溪、金乡、钱库等乡镇,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印刷包装区域之一。然而改革开放之前,苍南县基本没有印刷业。中国印刷城苍南印刷包装业的发展现状苍南县现有印刷包装企业1200余家,行业现有用地总体规模将近2000亩,主要集中在龙港、钱库和金乡等地。印刷业在苍南县已形成总量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的行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质名片之中国印刷城_沧海桑田 共铸辉煌——苍南建县30年纪实

第一节 金质名片之中国印刷城

苍南县的龙港、灵溪、金乡、钱库等乡镇,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印刷包装区域之一。然而改革开放之前,苍南县基本没有印刷业。苍南的印刷包装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当时主要从事饭菜票、各种徽章及学生作业簿的生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印刷包装业作为苍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色产业,依托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快速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苍南的印刷包装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充分体现了苍南块状经济的发展特征。目前,苍南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商业包装为主,文具台挂历为辅,专业门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印刷产业体系。

img52

中国印刷城

苍南印刷包装业的发展现状

苍南县现有印刷包装企业1200余家,行业现有用地总体规模将近2000亩,主要集中在龙港、钱库和金乡等地。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7家,2010年规模以上产值达38.1亿元,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成立了以印刷为主业的无区域企业集团8家(新雅、曙光、富康、六桂、瑞教、联华恒越、如意、天达)。2010年,苍南印刷及包装业产值逾百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印刷业在苍南县已形成总量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的行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苍南的印刷包装产业已具备了完善的印前、印中、印后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多种印刷方式和印刷载体相互配套协作的社会生产体系,高、中、低档印刷技术齐备。印刷行业现有设备8100多台套,其中进口国际顶尖品牌海德堡、高宝、曼罗兰、小森、三菱等四色、五色、六色胶印机400多台;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20台。

2002年以来,苍南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印刷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浙江省名牌产品2个、温州市名牌产品3个,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高新技术企业2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有200余家,通过QS质量安全验证企业有92家,苍南多家龙头企业通过了沃尔玛、迪斯尼、TARGET、欧莱雅等国际企业巨头的验厂。主要代表性企业有新雅投资集团、曙光印业集团、浙江富康印业、浙江六桂印业、浙江新大印业、浙江联华印务等,其中新雅投资集团、曙光印业集团和富康集团连续多年入围“中国印刷企业百强”。

img53

中国・富康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十一年发展纪实 选自《浙江日报

苍南印刷包装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苍南的印刷包装业与改革开放一道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其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苍南的印刷包装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苍南县(当时尚未从平阳县析出)金乡和钱库两镇的家庭手工丝网印刷盛行,主要从事加工印刷饭菜票、徽章、红皮证书等“四小商品”的生产,苍南人因此掌握了一定的印刷技术。1981年,舥艚镇九刀连村退伍军人林友培敏感地捕捉到外面世界的变化,怀着朴素的致富愿望,多次独身自费到上海以及其他城市考察,了解市场信息,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市场刚刚兴起的塑膜包装上。他以股份合作的方式联合九刀连村20多位村民,购进简易圆盘印刷机和丝网印刷机,对外承接塑膜软包装加工业务。1982年,他们再次发动村民入股,共募得46股计36800元(后追加至55200元),从海宁市购回一台四色鼓式轮转机,成立了温州地区首家塑膜彩印厂——新城装潢工艺厂。由于本地没有相关配套,新城装潢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油墨溶剂都要从海宁市采购,制版则需专人赴海宁生产带回,快则一周,慢则半月,经营十分困难。加上股东众多、人心不齐以及市场失利等诸多原因,新城装潢厂一度面临倒闭。1984年,林友培等人用抓阄的方式承包该厂,由于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和市场需求的兴起,新城装潢厂迎来了“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的可喜局面。

新城装潢厂的成功,带动了周边乡镇印刷包装业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钱库章均垟村、项东村、括山孙家河村、金乡镇河头村和南门也先后引进鼓式轮转机,兴办塑膜软包装厂。随着塑膜彩印厂的增多,相应的配套产业也开始起步。至1989年,全县从事印刷包装的企业有60多家,苍南县日用制品厂则成为了温州地区最大的印刷包装乡镇企业。

但是,20世纪80年代,苍南的印刷包装业尚处于企业数量少,技术、设备落后,手工生产为主,效率低下的起步阶段。

img54

20世纪80年代的印刷设备(左)和早期的手工丝网印刷(右) 选自《回眸苍南》

2.发展阶段

苍南印刷包装业在1990年至1999年期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行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以下几个因素有效促进了苍南印刷包装业的发展。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从1991年开始,国民经济出现回升,GDP涨幅从1990年谷底的3.9%上升到8%。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经济更是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方针政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生活十分活跃。这是苍南的印刷包装业在这一阶段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其次,软包装[2]作为新颖的包装形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例如苍南的卤制品过去因一直无法解决包装保鲜问题而仅能流通于本地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真空蒸煮袋包装之后,产品才迅速走红全国。1995年苍南卤制品产值达到了5亿元,每年为苍南软包装行业带来的蒸煮袋产值达到了三四千万元。不仅卤制品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产品采用软包装的比比皆是。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当时的软包装行业的利润率高达30%,这是该阶段苍南软包装印刷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再次,苍南县的龙港、钱库等乡镇城镇化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吸引了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办厂,许多印刷包装厂在这个时期向这两个乡镇集聚,形成了产业集群。空间上的集聚带来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和工序配套上的方便,例如在此之前,印刷包装的原材料需要到海宁或者广州采购,而在此阶段龙港已经出现了不少专业出售原材料的门店,打个电话即可送货上门。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办企业的难度大大降低,这是苍南印刷包装企业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一个因素是技术的快速进步。90年代初期,国产组式凹印机开始出现在苍南,由于它的印刷幅面更宽,印刷速度更快(约50~60米/分钟,是鼓式轮转机的2~3倍),因此很快普及开来。同时,全自动干式复合机、全自动制袋机、德国海尔电子雕刻制版设备、德国雷芬豪泰技术制造的旋转膜头吹膜机组等被广泛应用;在油墨的选用上,苍南的印刷包装业实现了全部采用复合油墨或聚氨酯油墨,并率先在全国采用双组份聚氨酯型胶黏剂;在后道制袋工序上实现了全部采用全自动纠偏伺服电机控制的三边封、中封制袋机等等。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使行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苍南的印刷包装业迎来了大发展。

在上述多种因素作用下,短短十年间,苍南县从事包装和印刷的企业从50多家发展到500多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印刷包装生产基地。

img55

21世纪八色全UV柔性版高速印刷机(左)与20世纪90年代主力胶印机(右) 选自《回眸苍南》

3.整顿提高阶段

苍南的印刷包装业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低、小、散”严重的现象,甚至有少数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制假售假,严重损害了苍南印刷行业的声誉,制约了行业正常发展。2001年6月,苍南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印刷业整治重点区域。2003年劣质奶粉事件爆发,部分劣质奶粉的包装出自苍南,使苍南的印刷包装业再遭重创。

为了整顿市场秩序,促进印刷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苍南县人民政府把印刷业整治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取缔、兼并了一批不合格企业。同时,龙港镇和钱库镇狠抓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入园。

通过整顿,苍南的印刷包装企业虽然数量减少,但结构明显优化,行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苍南印刷包装行业正在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正规化发展。

img56

现代企业印刷车间 选自《回眸苍南》

进入新世纪,电脑多色高速凹印机在苍南逐渐普及,印刷色数大多七色、八色以上,印刷速度每分钟达100多米,较之90年代提高了一倍。最近,钱库镇的温州巨星印业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内自主创新研制开发的300米/分钟无轴装版九色凹印机,设计印刷速度每分钟可达260米,套印精度±0.1毫米,生产效率是普通电脑高速凹印机的数倍。

苍南县印刷业的六个特点和优势

印刷业作为苍南县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有较大的产业规模

目前苍南县有印刷包装企业1200余家,建成了龙港示范工业园、龙港小包装印刷工业园、金乡商标印刷材料工业园、钱库纸塑印刷工业园、灵溪塑编印刷示范工业园、龙港城东工业园、龙港印刷礼品工业园、新雅工业园、曙光工业园等10个特色印刷工业园区。虽然全县大部分印刷业个体规模不大,但通过社会化分工协作聚合成了一个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形成了区域性规模经济。以龙港镇为例,该镇本身便可以被看成一个大型印刷企业。龙港印刷业根据工艺特点,分成原材料供销、制版、切纸、印刷、盖光、装订、托运等不同的生产环节,许多企业仅完成其中几道工序,通过分工协作,专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了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苍南印刷业经历几次更新换代,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和购销费用不断降低,形成了信息快,成本低,效益高的竞争优势。

2.有完善的服务体系

苍南印刷包装行业不但形成了印前、印中、印后的生产经营网络,也形成了多种印刷方式和印刷载体相互配套协作的社会生产体系。同时,苍南拥有纸张、防伪油墨、不干胶材料、真空镀铝膜、热收缩膜等印刷原材料生产企业50多家,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张和油墨生产厂家在龙港设有办事处或直销点。全县已形成了由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纸张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电脑织唛等系统印刷,辅助材料生产、供应、印前、印中、印后和相配套的销售网络组成的立体型的高效协作、高度统一的印刷社会系统,这使苍南印刷拥有了完善的服务体系,这种优势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3.有先进的生产设备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许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吸收先进工艺,引进先进设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实现从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重大转变。经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先进设备,苍南印刷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增,竞争力加强,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如浙江富康印刷有限公司、浙江新雅印刷有限公司、浙江六桂印业有限公司、浙江曙光印业有限公司经省经贸委立项后,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印刷设备——加拿大雅加发柔性版印刷机、德国海德堡CP2000、CD102五色胶印机——迅速发展成为浙江省印刷业的龙头企业。2010年以来,印刷行业掀起新一轮技改投入,曙光集团、富康集团等印刷龙头企业再接再厉,引进进口四色以上胶印机40多台;引进全自动印前印后设备50多台套。

4.有较高的印刷技术

苍南县印刷企业普遍掌握了高水平的印刷技术:拥有设计、扫描、冲片、光刻、电雕等印前技术;对开、全张、四色和五色胶印、八色柔印、十色凹印等平、柔、凹、网印各系列印中技术;压痕、模切、烫铝、折盒、糊盒等印后加工技术;以及真空镀膜、热收缩吹膜等材料加工技术。龙港设立了浙江省印刷技术检测中心,许多企业还建立了“数码防伪中心”,形成了完善的产品检测体系。苍南每年还输送一大批人员到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印刷院校进行正规培训,并吸收大量的外地技术管理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全苍南印刷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目前,全行业从外地聘请到苍南工作的技工3000余人,拥有印刷工艺师、助理印刷工艺师等职称的人员400多人,苍南职业技术学校自己培育技术工人200余名。每年还举办1—2期印刷技术培训班,聘请外地著名印刷师、专业人员讲座10多次,每年听课人员达3000人次,通过各类人员培训交流,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素质。一些企业还成立研究所或研究开发部,集中研究新产品。如新雅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屋顶式环保鲜奶盒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5.有灵活的经营机制

苍南县的印刷包装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现已形成了一支数以万计的供销大军,他们信息灵通,反应敏捷,网络宽,业务精,业务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具有较强产业辐射力。龙港、金乡镇都建立了印刷包装礼品的网站,市场信息反馈极为迅速。同时,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张、油墨的印刷原材料生产厂家在龙港设有办事处或直销点,印刷原材料均以出厂价甚至低于出厂价直销。印刷企业只要一个电话,马上可按照需要的规格和数量送货上门,货款可每月或每季,甚至半年结算一次。这大大降低了印刷企业的流动资金配额、印刷原材料仓库建设面积,也减少了如切纸机等固定设备投入,减轻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苍南印刷业低成本的生产体系,使得苍南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6.有一定的国内知名度

苍南县先后举办了十二届龙港国际印刷工业博览会,八届中国(龙港)两届印刷与礼品文化节。同时,还积极开展“穿在温州、印在龙港”产业互动联谊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印刷会展和产品交易会,在国内已打响了“中国印刷城”的区域品牌。苍南县已成为国内三大印刷包装基地之一。

苍南印刷业面临的问题

自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苍南县印刷包装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各种制约性因素日渐突出。经苍南县印刷包装行业协会调查分析,苍南县印刷行业当前主要面临以下六个问题[3]:

1.印刷企业整体结构不合理。苍南县印刷企业由于十几年的无序发展,多数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低、小、散”企业依然是苍南印刷业的主流。

2.缺乏战略意识。大多数印刷企业没有长远发展规划,而且思维闭塞,缺少远见,对印刷业发展形势没有进行研究,只是在被动地经营。

3.市场竞争无序。业内竞争未形成靠质量、特色、技术、品牌取胜的行业作风。生意不好的印刷厂为了招揽顾客,纷纷把印刷价格降低,而业务员更是闻风而动,不管印刷质量好坏,哪里价格低就往哪里跑,如此便形成了价格恶性竞争的局面。此外是人才的无序竞争,有些印刷企业购买新的设备后,因为没有机长,就花高价到别的企业挖人才,造成印刷技术人才的无序流动和工资高涨。

4.产业技术更新慢。当前,世界印刷业面临从模拟、数字技术并存的时代向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时代的转变,而苍南县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模拟技术上,传统印刷还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

5.人才资源短缺。由于没有系统的、长效的人才培训机制,苍南县正面临着印刷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危机。首先,印前设计专业人才缺乏。印前设计力量不强,导致一些要求很高的精品包装无法设计和生产,印刷业务流失到深圳等地。其次,外贸人才紧缺。随着国内印刷市场饱和,印刷企业发展空间日渐萎缩,印刷企业发展必须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但目前苍南印刷业极度缺乏熟悉外贸业务和国际市场运作规则的人才。另外,高级管理人才紧缺。苍南县印刷企业大多从家族企业脱胎而来,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纯粹的家族式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导致许多印刷企业不从外部引进有用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因而企业也就更难求得大发展。

6.发展软环境不宽松。印刷包装业既是新兴的轻工行业,也是传统的文化传播行业。因此,政府对印刷包装企业的管理部门很多,经行业协会的粗略统计,有权对印刷包装业进行管理的包括地税、国税、工商、文化、技术监督、卫生、消防、劳动、安全、环保、公安、经贸以及印刷整治办等十几个部门。这种政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苍南印刷包装业的发展。

img57

苍南县印刷包装协会

苍南印刷业升级发展的方向和创新

一、苍南印刷业升级发展的方向

印刷业作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朝阳产业,本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十二五”阶段,苍南的印刷包装业需要明确行业升级发展的方向,更新观念、加强创新,实现由传统印刷业向“特、精、专”的现代印刷业转变,全面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限制普通印刷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拓展产业领域,以曙光印业为典型,大力拓展外贸市场,将过剩的产能引向外贸加工,利用低成本优势,拓展国际包装用品市场;以浙江顺福印业为典型,发展学生教材、辅导用书等出版物印刷;以浙江联华印务为典型,抓住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两端,即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扩大“本册”等最终消费品市场,构建行业研发、设计、创意和市场营销网络平台。充分利用苍南县印刷产业的集群优势,依托浙江省印刷装潢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大力发展针对印刷业的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引进设计人才,提升在工艺细节实现精加工、微加工的能力。

二、“十二五”阶段苍南印刷业的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苍南人民以“敢吃第一口、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从金乡印刷“铝制标牌、塑片制品、塑膜卡片、涤纶商标”四小商品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奋力拼搏,印刷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在“十二五”阶段,苍南印刷业要实现升级发展则必须认真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印刷业发展的规律,继续走创新之路。

1.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在观念上创新

观念创新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苍南人一直处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竞争的手段和本领很强,但苍南的企业总是面临企业规模做不大,企业档次上不去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观上是因为一些企业老板头脑中旧的思想观念在作怪。一是有的老板头脑中还存在着“船小好掉头”、“树大招风”、“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现代企业意识;二是有的头脑中存在着“宁为鸡头、不作凤尾”的思想,缺乏与人长期合作共创大业的精神;三是有的认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己人放心”,缺乏现代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的观念,不敢大胆放权让外人管理。

因此,要使苍南的印刷业形成整体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苍南的企业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旧思想,在观念上创新。要积极提倡和树立现代企业意识、与人合作共创大业的精神和依靠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观念。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通过兼并重组或建立协作关系,发展壮大自己;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走出去,进行更大范围的技术、管理、资本合作,通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2.进一步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在机制上创新

当前,苍南县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存在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又有不少问题和困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苍南地方政府和印刷行业协会必须对全县的印刷企业进行全面科学规划,优化存量结构,在机制上创新,进一步开创印刷包装业的崭新局面。

一是压缩总量,优化结构。针对苍南印刷企业总量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要对印刷企业总量实行控制,压缩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印刷企业,淘汰一批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规模小、档次低的企业,促使中小企业走联合的道路。

二是控制新创办印刷企业数量。要提高印刷企业的审批条件,对印刷企业的审批设立严格把关,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在审批印刷企业时,把企业印刷设备情况作为重点审查项目,从根本上控制印刷工业中的散滥现象,使印刷企业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

三是重点扶植若干个大印刷企业。按照扶强扶优、优化存量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吸收外资、合并、兼并、股份改造等各种方式对企业资产重组,建立一批如新雅、曙光、富康、锡星、六桂等具有相当规格和竞争力的大印刷企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技术发展方向上进行宏观指导,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科技进步的进程,走规模化效益、专业化生产、集团化动作的道路,培育出一批年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印刷龙头骨干企业,以增强苍南印刷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冲击力,发挥其“领头羊”作用,从而带动全行业发展。

四是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特色化。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原则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印刷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向“精、特、专”方向发展。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努力形成大中小印刷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是集聚生产要素、提升产业层次的有效手段,是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因而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巩固和发展经济的基本战略之一,搞好并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过去,苍南的金乡、钱库、龙港都搞过印刷园区建设,但由于对园区建设的要求不高,管理不严,造成了很多园区厂房与民房混建,形成不了园区的特色。今后,苍南县的印刷业要以龙港为中心,以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印刷企业总体上向龙港示范工业园区、小包装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集中,并依照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归并为产业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工业园区。凡是没有进入园区,而在城区“三合一”厂房的印刷企业一律限期改进,否则,要给予取缔生产。

3.进一步引进人才、引进设备,在技术上创新

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给苍南印刷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印刷企业应始终坚持技术进步和创新,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数字化、网络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积极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和跨媒体出版技术,加快印刷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苍南印刷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当前,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苍南印刷业的技术装备结构,不断提高苍南印刷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技术改造,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做专做精,真正提升企业档次,增加竞争力。技术改造项目要体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技术起点要高,具有前瞻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技术和设备,缩小印刷企业与国际先进印刷水平的差距,促进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实现产品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

第二,要建立印刷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鼓励印刷企业与相关行业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设计院所结合,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的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建立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的技术中心,通过专利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技术、设计服务,以适应中小企业设计、技术、信息等方面需要,着重突破一批对印刷工艺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装备现代化问题和设计与开发创新的关键技术。

第三,加大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力度。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当前苍南印刷企业最缺的是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开发人才。由于人才缺乏,大大削弱了印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限制了印刷行业的发展。技术上创新,就要在引进、培育各类印刷企业人才上下功夫。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帮助印刷企业引进一批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担负起印刷产业升级的重任;吸引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在苍南创业;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各类印刷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创造有利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机制。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队伍,要依靠政策的力量和环境的吸引力,使苍南的印刷企业能够吸引和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苍南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得到提高。

4.进一步分拆市场,抓住重点,在产品上创新

目前,苍南包装装潢印刷大多处于中、低档水平,高档包装装潢产品约占总加工数的35%左右,而且包装印刷产品以酒盒、药盒、化妆品盒、台挂历、笔记本为主。在“十二五”阶段,苍南印刷产品上应如何创新,适应市场的需要呢?一是包装装潢印刷应向高中档、多品种、低成本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平版胶印和柔版印刷,平版胶印重点发展。厚纸型多色胶印机,并带有上光装置以及多功能、全自动化的设备,与之配套的模切、烫金、盖光、压痕等设备,要发展高速度、高精度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以提高包装装潢印刷品的质量水平。二是印刷产品的科技含量要从现在的平版单一印刷向数字化电脑程控平版多色印刷发展,产品中带入当时先进技术,如激光、防伪等技术,使印刷产品向多样化、多元化等方向调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注意开发多元化的印刷市场,发展一些特殊印刷,如全息印刷、磁卡印刷、转移印刷、铁皮印刷、喷墨印刷等。四是要大力发展台挂历和书刊印刷。根据市场需求向小批量、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水平上下功夫,使台挂历和书刊印刷进一步升级换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印刷市场的需要。五是及时了解和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失时机地推出新的销售包装印刷,如科技包装印刷、精美包装印刷、绿色包装印刷等,使之适应今后趋向于规格化、系列化和特色化的需要,争取在全国乃至国际印刷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

5.进一步分类指导,规范制度,在管理上创新

苍南县绝大部分的印刷企业,创业初期多是由“家族式”合伙制发展起来的,这种形式在创业阶段由于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产品单一、管理简单、管理成本低,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而且积累了资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管理关系日益复杂,家族式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当前苍南县大部分印刷企业还是依照家族企业的运营模式,任人唯亲,只依靠家族中的人或部分亲戚朋友,拒绝或不敢放权让外人管理,实际上,这些企业家陷进了家族管理的误区,使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管理上创新:一是印刷企业的领导体制要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重点骨干和规模企业基本实现由股东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并由董事会选举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实行聘任制,全权负责企业的基本运行和操作,打破“家族制管理”。二是鼓励股权相对集中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大胆采用技术入股,实效奖励股权入股,经营管理层的任期权入股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企业骨干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有效地形成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内部管理机制。三是积极引导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式股份合作企业,既保留家族式管理的优点,又积极融入现代管理内涵,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科学管理。四是鼓励股权相对平均或股权分散的中小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产权制度创新,设置合理又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以优秀企业家为领头雁,积极鼓励企业走兼并、联合、重组之路,营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附:

新雅革新[4]

2010年6月1日上午8时,位于苍南县龙港镇示范工业园区的新雅集团总部鱼贯而出十几辆轿车,沿着龙金大道和世纪大道,向着“新雅工业园”驶去,第一辆车上坐的是新雅集团董事长郑步良,后面的车辆上全部是公司高管和部分管理人员。装修一新的“新雅工业园”敞开大门,随着热闹的鞭炮声响起,郑步良面容淡定,步伐稳健,带领大家脚踏红地毯,各自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不宴请贵宾、不做宣传广告、不搞热闹庆典,新雅集团低调地完成了自身的转变。实际上在波澜不惊、有条不紊的搬迁后面,新雅集团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悄然而又脱胎换骨的“革新”。

金融危机催生的改革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社会和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印刷业而言,这场危机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印刷企业丢失了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外贸印刷订单急剧下降。国内印刷市场本身就趋向饱和,加上国际市场的冲击,印刷企业处于内忧外困、惨淡经营的境地。

已经有着19年历史的新雅集团面对并不乐观的印刷前景,是主动谋变,还是保守经营?是独守主业,还是立足多元?新雅处于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领导层必须要做出抉择。为了避开干扰,新雅董事会分别在福州、绍兴、上海等地召开会议,从宏观战略到微观经营,从集团出路到内部改革,从人员引进到设备购买,董事会成员不停地讨论和分析,最后终于在绍兴会议上通过了《新雅集团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战略思路,勾勒出新雅集团的发展愿景。

“以印刷为主业,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园区为载体,以新上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努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新雅集团将迅速成为产业覆盖印刷、房产、金融等领域的中国优秀企业,计划三年内集团产值达到10亿元,创利税1.5亿元以上。”

大略方针已定,接下来的就是付诸行动,新雅集团上下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勇敢地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分别从经济目标、品牌目标、人才目标、资本机构、技术创新等五方面入手,硬件、软件两手抓,对整个集团进行了全方位地深入改革。

怀揣利器,决胜于市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印刷是对印刷技术高度依赖的行业,没有先进的设备,就没有稳定的市场,这个道理于1999年新雅集团强强联合之初就已经得到证明。但是时过境迁,印刷市场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危机之下,各企业面临着朝不保夕的境地,奢谈引进设备,对未来的风险任何人无法把握,因此引进设备决策的正确性本身值得怀疑。

可贵的是,新雅董事会排除困难,决心逆势而上,斥资3000万元引进了苍南首台曼罗兰六加一(UV)大对开胶印机,增强进口胶印机的核心实力,随后又先后引进了海德堡四开五色胶印机等多色胶印机,充分地满足胶印需求。

同时,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损耗,提高交货速度,公司还对印后工序进行重组。原来公司有60多台手工模切机,大约120个工人不间断地操作,管理难度大,特别是这些机器使用多年,工作效率低,产品损耗大,且存在安全隐患,是工伤事故的多发地带。公司将全部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保留性能好的十几台,剩余的全部折价出售或淘汰。公司随后引进全自动烫金机、自动模切机、自动覆膜机等配套的印后设备,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的烫金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缩短货期。新雅集团的引进设备之举,震动了苍南印刷业,新雅的示范效益引发了苍南印刷业的技改风潮。

改善工作环境

一流的设备,没有一流的环境配套,照样无法升级。随着设备引进,人员增多,新雅总部30多亩的厂房无法容纳,尽管公司采取节约利用、拓展空间的办法,但还是捉襟见肘,空间逼仄。为此公司早在2002年就在龙港世纪大道征地310亩,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的“新雅工业园”,同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工程”。但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建设工程曾经一度下马停工。

2008年初,公司董事会排除万难,多方申请,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新雅工业园”项目终于破土而出。公司投入3.5亿元,成立以副总裁郑中钱为首的“基建项目部”,各项工作快马加鞭。2010年,“新雅工业园”一期工程按期竣工。随后公司聘请上海一流的设计师,投入五百万元进行装修。

公司还投入巨资建设两幢5层的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国际验厂的标准进行车间设计。胶印车间对机器进行合理布局,进行封闭管理,地面一律铺设环氧树脂,打造“无尘车间”,保证工人在安全、环保、洁净的环境中生产。

公司重视绿化建设,打造花园式工厂,让员工有个温馨而浪漫的场所,沿着河堤种植柳树,铺设草皮,与生产车间和办公大楼相得益彰。

同时,公司还注重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辟出专门场地建设“职工活动中心”,采购乒乓球桌、台球桌、健身器材等;建设“职工书屋”,采购批量图书,专人管理;还建设“档案馆”,整理各类文件资料。

得人才者得天下

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不一定能够出产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管理更需要一流的人才,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09年的夏天,公司获悉广东东莞将召开高端人才招聘会,总裁吴作榜亲自带领总经理、副总经理南下广东。东莞是中国南方的印刷重镇,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刷精英。招聘会第二天,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从事过十几年印刷管理的张礼强脱颖而出,进入领导的视野。领导当场拍板,与张礼强谈妥了用工条件。

公司给予张礼强充分授权,任命为常务副总,主管生产经营,组建管理团队,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张礼强结合新雅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方案,并通过董事会的讨论。此后公司又三下广东,招聘十几名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各类印刷技术人才。新的人才给公司带来新鲜的血液,提振了广大员工的信心,张礼强在生产流程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公司带来新的气象。

除了在生产方面引进职业经理人外,公司还结合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公司人员增加,员工不同的教育背景、能力水平的差异,管理难度加大,光靠人力资源部无法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为此公司引进了原温州市委副秘书长作为专业的党务工作者,其丰富的政工经验,正好与生产管理密切配合。

与此同时,公司还引进财务总监等专业人员,加大财务方面的审核和监督力度,真正吸纳四海英才,发挥各类人员的专业特长,共同托起新雅的“大厦”。

重组流程

苍南印刷业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路径依赖”,这种地域式的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复制性,或者说在苍南的印刷企业中成为一种“模式”。新雅集团有着19年的历史,必然形成了一套固定化的印刷流程。

总体来讲,苍南的印刷管理模式重视人情化和经验化,注重成本节约,但不重视技术创新,不注重规范化和流程化,忽视现场管理。实践表明,这种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和流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印刷市场的变化,如何改革形成已久的印刷流程,成为新雅革新最核心难题,也是新雅所有改革的重中之重。

但是新雅决心已下,借鉴广东的港资、台资企业先进经验,重组流程,在新雅内部声势浩大地展开。

1.成立PMC(生产计划部)。一直以来公司采取“科层化”的组织架构,即以总经理为核心,以下设置各部门,其中生产部下设9大车间。整个公司的部门和车间就有18个,机构庞大,冗员众多,条块僵化,协调困难,于是出现了“有成绩大家抢功,有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催生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官僚习气。为此,公司首先进行部门重组,根据印刷工艺特征,设计出最优化的流程,改革组织架构。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立了生产计划部(PMC),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证流程畅通无阻。

通过改革,原来18个部门现在仅剩8个,原来9个生产车间现在仅存5个。人员任用采用考核制,原来的管理人员量才使用,通过公平的考核,决定人员的工作去留和职务升降。

2.推进绩效考核。人性化、经验化的管理一直是制度化的“克星”,因此在苍南印刷企业中推行绩效考核难度极大。新雅公司将原来的行政部扩员,组建“人事行政部”,在公司内部推行“绩效考核制”,改变了以往一盘散沙的局面。绩效考核制实施初期,遇到极大的阻力,但通过强力推行,公司的考核机制进入顺车道。

3.改革营销模式。营销是公司的生命线,营销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无论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要求,还是企业自身的营销实践,都对企业形成了“倒逼机制”,迫使公司急需改变当前落后的营销模式。2008年11月在绍兴召开的董事会上,公司明确了营销指导原则:“集中公司的印刷资源,目光锁定国际化大企业,按照国际化规则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

为此,公司加大对客服、市场、国贸以及业务经理等部门与人员的整合力度,走出一条新的营销之路:

一是整合营销资源。在上海成立“营销总公司”,聘请专业的营销总监,组建营销团队,统一管理人员,统一分配业务。改革现有“多、小、散”的各类营销部门,改变“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营销公关之术,改善不利于培养营销人才的工作环境。着重建立营销人员业绩考核的新办法,淘汰不合格的营销人员,培养有潜力的新手。

二是调整利益分配。改变当前营销部门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特别是改变营销人员与生产人员收入不均衡,营销人员与营销人员之间收入不均衡,营销人员与其他管理人员之间收入不均衡的状况,建立起一套既激发营销人员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内部人员和部门之间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是加强优质服务。改变当前的服务质量,求得与新厂区、新环境相配套的服务形象。在上海新雅和浙江新雅建立“CS”(形象人员)队伍,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提供全方位、周到、贴心的服务,特别是加快“浙江新雅客户接待中心”的装修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成为龙港一个“亮丽”的窗口。

四是改变盈利模式。改变依靠“人海战术”的营销模式,在上海和浙江建立电子商务模式和网络化平台,实现与终端客户无缝对接。

改革,是个永无止境的历程,是个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新雅19年的发展表明,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没有创新,没有未来。这个简易的道理一直在新雅董事会的内心盘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