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看到,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具有相当紧迫性。因此,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应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为基本理念。加强对社会弱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全面营构完善的文化价值体系。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当前,宣传文化战线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课题,就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给予充分的研究和关注。

任何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在转型期它的表现就更为突出。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结构和成员当中,由于在政治经济、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而形成的特定社会群体,如经济贫困人群、离退休职工、老年人、失辍学的青少年、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等。另外,从广义上说,精神上的贫困也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弱势表现。这种弱势所产生的后果比经济、心理、生理上的弱势更为严重。它的突出特点是失去了信仰支点,而无法求得生存意义的合理阐释。当人的信仰和思想出现空白时,便无法支配他的行动。

应当看到,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具有相当紧迫性。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处境都是我们这个社会较差的,他们的困难常常难以一下子解决,矛盾常常难以一下子克服,而在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处理不好,会形成社会的逆动力量,特别容易获得社会同情,损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们的宣传文化工作近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必须看到,文化工作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文化工作对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不够。所谓文化关怀,狭义而言,就是通过宣传文化作品、宣传文化活动等文化形式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感染、熏陶和教育,达到一种文化对其生存境况的关注,进而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文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更多的是对其生活状况的关心,而缺乏文化层面的关照和支持。比如,社会弱势群体的境遇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什么特点?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的价值倾向又是怎样的?如此等等。因此,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应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为基本理念。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全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也处于不断的转换之中。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进行的社会变革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行为准则,中国民众在饱尝经济改革成果甘美的同时,精神上也一直在经受着文化价值观重建过程的苦闷和历炼。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因其自身原因一直是承载价值重建任务的最特殊的群体之一。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前瞻我国未来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重建的基本根底、目标和方向。因此,我们必须以此为导向,引领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在内的全社会的价值重建,使社会弱势群体与全体民众一起完成心理调整和文化转型,进而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应当成为我们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文化关怀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纳入宣传文化的主题关照范围。多年来,我们抓文化精品生产不遗余力,但真正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而组织、创作、生产的文艺作品很少,总体上的供应严重不足。有些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些侧面,但整体质量不高,反映、揭示矛盾的层次较低,主题开掘缺乏深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创作者没有把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纳入主题关照的视野,对其了解不多,研究不多,感受不深,体察不深。因此,在宣传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作为重点,将其列为文化工作的关注对象。要深入研究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剖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其中,关键的是要把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倡导、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深处,不断创作、推出能真正贴近其生活、反映其愿望、适应其需求的精品力作。

加强对社会弱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全面营构完善的文化价值体系。现代社会鼓励竞争,肯定强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但这种对强者的肯定一旦超过合理的限度,而现实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又缺乏对弱者的有效支撑,其负面作用就会突显出来。由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矛盾剧烈碰撞,而文化建设本身又存在一些缺陷,导致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结构不太完整。这恰恰给各种各样的歪理邪说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文化价值体系应当是覆盖全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行为准则的总和,即便是其中最不重要的层次也不应缺失,否则就是不完善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当前尤其要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价值关照作为着力点。通过文化价值体系的完善,为全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持和心理关怀。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宣传文化工作要特别注意反映他们的呼声,关照他们的生存环境,因为这部分人群往往暴露的是我们的缺陷和问题,因此一些同志往往会捂着盖着。在这种情况下,宣传文化工作者应当有党性和正义感,让党的温暖和正义声音达到社会的每个层面,做到全面覆盖,既有花团锦簇,也有寒门陋舍。

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关注差别。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强势群体之间存在差别是必然的,正因为有了差别,才有了强弱之分。因此,文化关怀的切入点应放在关注强弱之间的差别上。差别的表现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从显性表现来看,主要是政治、经济、身体等表层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别;从隐性表现来看,主要是由显性差别而引起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强弱差别。隐性差别既是显性差别的结果,又反过来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显性差别。显性差别是业已形成的客观存在,不易改变;而隐性差别则是一种有弹性的心理维度,容易进行调适。所以,实施文化关怀必须紧紧抓住隐性差别,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全方位、有针对性的价值介入、疏导和关心,使之完成自身隐性差别的合理调整。关注差别,关键是给出差别存在的理由,让社会弱势群体感到心灵的关怀和情感的抚慰,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形成健康、向上、奋进的积极心态。差别的存在,还为文化作品、文化活动等文化关怀形式提供了激发点和切入点,文化作品因此有了创作需要的矛盾要素,文化活动因此有了跳跃腾挪的支点,文化关怀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因此得以丰富、延展而变得多姿多彩、富有针对性。

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需要与文化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众所周知,经济上的贫困源于文化素质的缺失,文化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本源性措施。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将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文化力的竞争。而文化力的强弱既表现在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局部推动上,更表现在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指数上。文化扶贫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既是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列入文化扶贫工作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作为一项大事要事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精心安排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结合弱势群体的特有需求,有目的地开展文化扶贫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文艺演出、文化作品的创作、推出先进典型等各种方式,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疏导其心理通道,化解情绪,调整心态,使之形成并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就当前我国文化工作的影响面和辐射范围来看,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理应成为文化工作的重点,这也是体现文化公平的重要手段,是平等民主社会文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其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科学精神、法制精神都应灌注其中,但核心是人文精神的传输、哺育和滋养。我国的现实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法治社会,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是市场和法治解决不了的;当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科技进步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发展的内驱力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未知领域也在扩大,许多问题科学尚未做出回答。法治办不到、市场办不到、科学办不到的,正需要人文精神来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就更具有了超乎寻常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靠积累、靠建设、靠全方位的文化深入,靠多方面的协调配合。近年来,我们在支持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像“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希望工程”,等等,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下更大的气力,将这项工作更扎实、更深入、更具时效地开展起来,争取取得更大成效。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