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怀生命是市西中学的文化内涵

关怀生命是市西中学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6年8月“上海市市立西侨男中”和“上海市市立西侨女中”两校合并,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市立市西中学”,开始招收上海本地学生,并由上海市教育局和上海市国民政府共同任命赵传家先生担任市西中学首任校长。“好学力行”成为一代代市西人的文化特质和标识,也成为市西中学学校文化的灵魂。这是当时市西人理解和追求的“好学力行”内涵。

市西中学源于1869年英国传教士在虹口区办的“尤来旬学校”。1922年搬迁到现址愚园路上,更名为“汉璧礼西童公学”。随后历经多次更名和男女分校等变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上海国民政府接管,更名为“上海市市立西侨男中”和“上海市市立西侨女中”,经陈鹤琴先生推荐安排留美硕士赵传家先生接收西侨男中。1946年8月“上海市市立西侨男中”和“上海市市立西侨女中”两校合并,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市立市西中学”,开始招收上海本地学生,并由上海市教育局和上海市国民政府共同任命赵传家先生担任市西中学首任校长。

面对市西中学建校初期百废待兴,需要秩序重建,赵校长思考着如何激励市西师生振奋精神投入教学,使学校尽快走上正轨:学校要办好,必须有特色,要根据自己的环境和需要,建立有特色的校风。1947年,他提出并确定了市西中学校训“好学力行”。它源自《礼记·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该校训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赵校长把“好学力行”四字张贴于学校集会大礼堂等各种醒目的地方。1948年,赵校长发动全校师生谱写校歌,把校训精神自然融入其中:“……汇集四方众精英,师生团结情谊长。好学不倦勤攻错,力行不怠贵自强。活泼天真精神饱满,前程奋发永无疆。愿市西同学做中华栋梁,心身家国齐努力,德智体群共增长……”后来还请于右任先生题了“好学力行”四个大字,做成大牌匾,悬挂在师生进出的教学大楼走廊上,作为全体学生追求的目标,激励鞭策市西师生。慢慢地,“好学力行”进入到市西师生脑海里、血脉里,体现在市西师生行动中,学校风气逐渐有所变化。“好学力行”成为一代代市西人的文化特质和标识,也成为市西中学学校文化的灵魂。

《礼记·中庸》中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直译出来基本意思是:“喜欢学习的品格接近于智慧,努力行善的品格接近于仁爱,知道羞耻的品格接近于勇敢。一个人懂得这三点,也就懂得如何修养自己的品德了……”是孔子对“智仁勇”君子品格的表述。

赵传家校长从孔子的这段话中凝练出了“好学力行”的校训,是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学用一致,手脑并用,热爱劳动,讲诚实,有礼貌,做到爱国、爱校、爱劳动,诚实可靠,尊敬师长”,形成有特色的校风和学风。实质上是强调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学行统一的过程,是学做人学做事统一的过程。这是当时市西人理解和追求的“好学力行”内涵。它是赵校长将自己在沪江大学及留学美国所学到的教育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结合而总结出来的精华,是一种治学思想,更是一种育人之道。既注重君子人格的养成教育,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也体现了当年学校教育的需要、时代的特征。

“好学力行”的渊源和内涵,鲜明地体现了市西人的教育价值追求,体现了市西中学从建校开始就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注重人的培养。广大老校友表示:“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深深地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好学力行,懂得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