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基本需要与临终关怀文化

人类基本需要与临终关怀文化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理性需要是维持临终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所有需要。患者要求自己参与临终关怀服务,这是患者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随着社会发展,临终关怀学已逐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精神及心灵等多种因素对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临终关怀服务。

一、概念

(一)需要

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二)基本需要

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二、人类基本需要

(一)概念

人的基本需要是指个体为了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自己身心平衡最基本的需要。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就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反之则可能陷入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中,影响其生理功能,造成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疾病。

人的基本需要大致可归纳为5类,即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情绪性需要、智能性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论学说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文和1954年发表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并论述了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特殊需要。基本需要指“在某种可以察觉的程度上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全人类所共有的需要。特殊需要是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各自不同的需要,如嗜好、服饰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这种焦虑会激发其产生行为动机,导致某种行为的形成。如果某种需要持续处于不能被满足的状态,则将直接影响健康。

三、临终患者的基本需要

(一)概念

临终患者对在终末期、临终阶段、濒死状态和临床死亡期所表现出来依赖状态,是临终者的客观需要在其脑中的反映而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需求。

(二)临终者的基本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临终患者有以下需要。

(1)在临终关怀中,一切需要未满足之前,首先考虑临终患者生理上的需要,其次是安全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维持临终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所有需要。

(2)当临终患者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需要和家属亲人等友好相处,这是临终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

(3)临终患者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情绪性需要。

(4)临终患者宗教信仰属于精神性需要和超自然性。

(5)临终患者双重性基本需要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四、临终患者基本需要的特征

1.临终者基本需要的特征

(1)需要的对象性。

(2)需要动态的发展性。

(3)需要的无限性。

(4)需要的独特性。

(5)需要受社会历史制约性。

2.满足临终患者基本需要的方式 直接满足、协助满足和间接满足。

五、影响满足临终患者基本需要的因素

临终阶段的患者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内在因素 ①患者疾病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精神因素和心灵因素。②认知因素:信仰、价值观、生死态度,如认知障碍和恐惧等。③个人因素: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和生活阅历,如疲劳和人际关系紧张。

2.外在因素 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六、需要学说在临终关怀实践中的应用

(一)需要学说在临终关怀实践中的应用

1.预测临终患者的基本需要 医护人员可预测临终患者尚未表达出来的基本需要,积极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早采取措施。如为患者提供安静和整洁的病房,介绍病房文化环境和床位医生及护士等。

2.理解临终患者的行为和心理 医护人员首先认识临终患者的基本需要及各种需要直接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需要的满足因素,才能对临终患者的言行有较好的领悟和理解。临终患者在了解病情和沟通与认知方面,这是患者的安全需要。患者要求自己参与临终关怀服务,这是患者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3.最大限度地满足临终患者的其他需要 医护人员对临终患者早期识别和积极评估,了解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及心灵的问题,制订针对性临终关怀服务计划和提供临终关怀适宜技术,最大限度支持临终患者。

(二)目的

早期识别临终患者未满足的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帮助临终患者最大限度满足需要,包括患者人际原态复合需要等。

(三)满足临终患者需要的方式

1.直接满足 满足临终患者的生理需要,如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以维护临终者尊严和提高终末阶段生命质量。

2.协助满足 对一些尚有自我满足需要能力的临终患者,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尽可能维持日常的生活形态的需要。

3.间接满足 医护人员通过沟通交流、告知与认识、生死教育、生命回顾等多种方式为临终患者提供优死知识。

(四)需要学说在临终关怀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1)有助于医护人员在临终关怀服务中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预测评价和满足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需要,以改善和促进其生命质量。

(2)早期识别患者及其家属未满足的需要,并分析影响因素。

(3)积极评价患者在临终阶段生理、心理、精神和心灵方面的需要。

(4)科学预测临终患者生命末期轨迹的需要。

(5)分析临终患者基本需要程度上的轻、重、缓、急,按优先顺序制订实施计划和措施。

七、满足住院临终患者的基本需要和文化需求

1.生理的需要 了解临终患者有哪些基本生理需要缺失,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满足方式,如姑息疗法和临终护理措施给予满足。

2.安全的需要

(1)避免身体伤害:提供安全性的病房环境,防止意外,如防滑地板、床档、护栏、床头灯、呼吸器等。

(2)避免心理刺激:加强对临终患者的观察,防止自杀;增加临终患者自尊感和安全感,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临终患者信任。

(3)爱与归属的需要 医护人员通过全面、细致、体贴的关怀服务,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朋友式”医患关系;与此同时关心患者的家属,满足临终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医护人员在与临终患者沟通交流和服务中,应始终保持对临终患者尊重的态度。在提供技术操作时,如冲洗伤口、换药、清洁皮肤等,减少患者躯体暴露,维护患者尊严。

(5)认知的需要 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转归,医护人员应该充分理解,在不伤害患者的前提下如实告知,及时提供优死教育服务,促进临终患者与医护人员有效合作。

(6)审美的需要 临终患者因疾病造成形体与容貌的改变,使其难以接受。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时时考虑临终患者的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满足程度因临终患者而异。在保证临终患者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创造条件。医护人员应鼓励临终患者表达自己的个性追求,说出心中的全部感受,以达到自我实现目的。

(8)满足临终患者文化需求的策略 ①正确评估临终患者的文化背景。②理解患者的求医行为。③明确患者对临终疾病的反应。④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⑤积极寻找支持系统。⑥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⑦重视患者的心理体验。

● 本章小结

1.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临终关怀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临终关怀学已逐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精神及心灵等多种因素对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临终关怀服务。作为医护人员,既要有责任感、同情心,更要注重临终患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多元文化因素,将临终关怀工作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密切结合,提供适合患者文化需求的临终关怀服务。

2.文化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人们的信念态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式、审美与价值观念等因素。临终关怀文化环境是特有的文化环境,他会营造一种社会心理氛围,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临终关怀观念的接受。

3.在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中,医护人员常需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临终患者。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了解临终患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念和信仰、习俗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与临终生命质量有密切关系,决定着人们对临终和死亡的看法及信念,是文化评估的主要内容。

4.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形成不同的观念定势、思维定势、价值标准定势和行为方式定势。当人突然处于陌生环境时容易引起文化冲突,理解文化冲突与文化休克的概念,对临终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 )

● 复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利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原则,可以排列社区临终关怀计划的优先次序,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尊重、良好的医护患及其家属关系、亲友陪伴、避免伤害。

B.营养、补液、感官刺激、亲友探视。

C.吸氧、保护隐私、营养、亲友探视。

D.补液、感官刺激、发挥潜能、尊重。

E.活动、营养、尊重、亲友探视。

2.某乳腺癌晚期患者,女,42岁,因伤口溃疡换药,不愿见人。此时护士应考虑到其:

A.生理上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3.在临终关怀中一切需要未满足之前,首先应考虑到:

A.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上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4.佛教信仰属于临终患者的哪种需要?

A.生理性 B.社会性 C.精神性

D.心理性 E.情绪性

5.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临终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属于哪种需要未满足?

A.生理上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刺激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6.文化的作用包括:

A.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区分的标志。

B.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C.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D.文化塑造社会的人。

E.以上均正确。

7.关于文化休克,描述正确的是:

A.身体健康者应对能力弱。

B.儿童较成年人文化休克症状重。

C.生活阅历丰富者应对能力弱。

D.易适应者应对能力弱。

E.身体衰弱者应对能力弱。

8.患者李某某,男性,65岁,患晚期胃癌入住临终关怀病区,近来病情恶化,萌生返回家庭的念头。这种情况属于文化休克发展过程中的:

A.恐惧阶段 B.沮丧阶段 C.调整阶段

D.适应阶段 E.悲哀阶段

9.下列属于西方文化特征是:

A.崇尚群体本位的价值理念

B.保持和谐,不走极端

C.主张谦虚,以人和为贵

D.鼓励个人欲望的满足和个性张扬

E.强调集体主义,集体成就

10.死亡教育体现了文化的哪个特征?

A.文化的超自然性 B.文化的地域性 C.文化的时代性

D.文化的象征性 E.文化的传递性

11.宗教信仰、道德法律,属于哪种文化现象?

A.亚文化 B.精神文化 C.方式文化

D.经济文化 E.信息文化

12.某患者,女性,44岁,卵巢癌肝转移。患者入住临终关怀病房,整日不愿下床,也不愿与志愿者交谈,时有哭泣。安宁护士与其交谈,患者回答担心镇痛治疗的效果。此时,安宁护士应重视患者哪个方面的需要?

A.生理上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按照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属于临终患者生理上的需要的是:

A.免于灾难、没有焦虑和恐惧

B.食物、空气、水

C.渴望名誉和声望

D.和周围人友好相处

E.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

14.临终患者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需要是:

A.生理性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情绪性需要

D.智能性需要 E.精神需要

(二)A2型题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社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A.识别临终患者未满足的需要。这些未满足的需要就是临终关怀服务应帮助临终患者解决的。

B.预测临终患者尚未表达的需要。

C.能更好地领悟和理解临终患者的言行。

D.可作为评估临终患者资料的理论框架。

E.可帮助识别临终关怀服务问题的轻、重、缓、急。

2.对于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一般规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生理上的需要是所有需要中最重的。

B.各层次需要间可相互影响。

C.随着需要层次的向上移动,各种需要意义是因人而异的。

D.有些需要需立即满足,有些高层次需要可以暂缓,有些需要不必满足。

E.不同层次的需要,满足的方式差不多。

3.影响临终患者需要满足的因素有:

A.生理因素 B.情绪因素 C.社会因素

D.环境因素 E.个人因素

4.有关文化与临终关怀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文化背景影响临终患者的病情。

B.宗教信仰影响临终患者的死亡态度。

C.生死教育程度影响临终患者对疾病的反应。

D.经济条件影响临终患者的就诊方式。

E.个性压抑,往往否认心理问题。

5.临终关怀文化原则包括:

A.综合性原则 B.教育原则 C.调动原则

D.疏导原则 E.整体原则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满足临终患者需要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现象包括3个方面,即物质文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文化的特征包括超自然性、地域性、时代性、文化的__________、文化的__________。

5.在临终关怀文化休克发展过程中,临终关怀文化休克综合征中最严重,也是最难度过的一期是__________阶段。

6.根据文化现象的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看到白色就想到护士,说明文化有__________。

8.关怀分为一般关怀和__________。

9.社区临终关怀中,__________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如物质财富是文化的物质外壳,即文化的__________。

10.社区临终关怀中软文化是指临终关怀服务方式与精神产品,是文化的__________。

11.引起社区临终关怀文化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突然从一个__________的环境到了另一个__________的环境,从而在不同方面产生问题。

12.随着社区临终关怀中文化冲突的解决,临终患者烦恼、沮丧和焦虑等情绪消失,接受了疾病的现实,基本上适应了社区临终关怀的文化环境。这一现象属于文化休克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

13.东西方饮食文化完全不同,说明文化有__________性。

14.以临终患者为临终关怀服务对象,通过规范化学习而获得临终关怀实践技能是__________关怀。

15.用一些易被接受的表达方式,提供适合临终患者文化背景的帮助性行为是__________关怀。

三、名词解释

1.需要

2.基本需要

3.临终患者需要

4.文化

5.文化的象征性

6.文化休克

7.临终关怀文化休克

8.信仰

9.关怀

10.文化关怀

四、简答题

1.基本需要层次论对临终关怀实践有何意义?

2.简述满足临终患者需要的方式。

3.简述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及其内在、外在特征。

4.简述临终关怀文化休克的预防。

5.临终关怀科护士应如何帮助临终患者融入临终关怀病房的文化环境中?

五、综合应用题

1.试述如何满足住院临终患者的基本需要。

2.论述临终关怀中文化休克的原因。

3.试述文化背景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4.临终关怀科护士如何为临终患者提供“优死”文化环境的照护?

(张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