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听觉文本的个人化需要功能

广播听觉文本的个人化需要功能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广播听觉文本的个人化需要功能多元发展的社会为个人异质性意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在强调集中化的社会中,个性化被淹没、被忽视甚至被否定。在这个意义上广播媒介可以兼具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的特点,这是广播媒介不可替代的功能之一。

四、广播听觉文本的个人化需要功能

多元发展的社会为个人异质性意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在强调集中化的社会中,个性化被淹没、被忽视甚至被否定。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城市,广播媒介被一些非商业化的族群当作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网络广播也成为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广播媒介可以兼具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的特点,这是广播媒介不可替代的功能之一。

(一)族群广播

我们这里所说的族群广播主要是指社团广播,[71]它包括两类:一类是以种族或者是民族为标志特征的社团广播,例如我们前面谈到的,在英国,有希腊塞普路斯人的社团广播,也有非常小规模的中国留学博士社团广播;一类是以兴趣为特征建立起来的社团广播,例如,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喜好建立起的社团广播。所有这些社团广播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一般都是在比较密集的居住区域内建立起来的,比如说,英国的伦敦,因为只有在伦敦,才会找到比较密集的、呈现各种特征的集体——社团广播的受众,同时也可以找到热心社团广播的志愿者。社团广播一般很难依赖广告来维持运营,他们也通过社会公共基金或者是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开办电台。英国社团广播协会(The Community Media Association简称CMA)认为目前对社团广播收取的执照费,也是一种对社团广播的限制,呼吁设立专门针对社团广播的执照费,同时允许社团广播从公共基金中募捐经费,辅助抽奖募捐和个人慈善捐款。社团广播的服务保证了非商业的服务原则,社团广播将提供无论BBC还是其他商业独立广播电台所不能提供的服务。

例如,前面我们谈到的英国社团广播Resonance FM 104.4,2002年向政府申请了短期的广播执照,然后基本通过近200名志愿者的支持来制作节目和播音,他们的节目宗旨为“在主流电台轰炸之外提供另一种激进选择”。(To provide a radical alternative to the universal formulae of mainstream broadcasting.)用电台主持人Edmund Baxter的话说,“我现在播出一段音乐,现在就放下话筒,走到牛津街,我可以问各国的听众,你觉得我们的节目怎么样,然后我还可以继续跑回来播音,哪一个其他的主流电台可以做到这样?”[72]它成为音乐家、批评家和音乐爱好者,以及其他非主流文化青睐者的广播家园,他们每周定期举办艺术活动,欣赏音乐或者是其他先锋艺术讲座,拥有自己的台标,也通过邮购或者是互联网的方式,出售带有电台标志的各种小纪念品,以及一些实验音乐爱好者自己灌制的CD或者是电台节目的录音带,由于只是社团性质的广播台,所以只能在伦敦中心地区可以听到,但凭借互联网,随时都可以在线收听或者是点播以前的节目,从2002年5月1日开始播音到现在已经运营了近3年,全部的节目单都可以在网上检索,虽然他们常常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但依赖伦敦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后盾,他们决定2005年申请一个5年的广播执照,继续播音。

(二)个人广播

当社会可以提供足够的媒介资源选择,同时社会发展也造就了成熟的、具有多种兴趣类型的受众时,媒介细分才能走向成熟。在世界发达地区,媒介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大多数社会个体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或者是代表自己的媒介形式:公共广播电视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求,在节目质量上体现出行业范围内的示范作用,兼顾社会少数民族的呼声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尽量避免受到商业化和政治倾向的冲击;而商业广播以最亲民的话语形式和节目编排方式,提供丰富多彩的最新流行时尚节目,追求声音感官的刺激;如果这些主流广播媒介形式都无法满足个人对媒介的需要,那么还有满足各种另类需求的个人化媒介。

喻国明曾经在《广播业崛起的态势和理由》[73]中谈到,当前我国“广播和其他媒介一样是着眼于共性意义上的一般资讯和内容满足;而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追求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上,人们之于媒介的要求就更多表现为分众意义上个性化的‘定制式’满足。而广播由于它的频率资源的丰富和运行技术链条的简单,在分众化满足受众需要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广播与其他媒介形式相比较,无论在资金支持还是技术难度上都比较容易为小团体人群或者是个体人群服务。

在世界范围内,从电台的组织形式来看,除商业广播、公共广播和公营广播以外,一些非赢利性质、非政府支持的个人化广播相继诞生。

我们这里所谓的个人化广播,既不是指地下电台,也无须向电信部门申请广播波段,而是指借助“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MP3播放器的结合,再配有一台电脑和一个麦克风,就可以自己制作广播节目,然后利用互联网将自己制作的节目上传。在这项数字广播技术的支持下,听众可以在网络上收听广播节目内容,也可以将网上的广播节目下载到播放器中随身收听,听众和节目制作者之间的身份是可以自由转换的。对应网络写手的Blog日志,以及电影迷的iMovie,使用这种方式广播的人被称为“播客”。他们颠覆了传统的被动收听广播的方式,使听众成为主动参与者。

有一则来自美国的例子:

在家中办公的美国加州居民丹·克拉斯,是一位发烧级的播客。每天下午,等年幼的女儿睡着,他就会溜进自己兼做“录音棚”的书房,插上电源,调试麦克风。然后,这位业余播音员就开始制作他的广播剧《最苦的药》。平时,克拉斯还制作不拘一格的独白节目,题材涉及政治、子女教育等。直到女儿睡醒,他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克拉斯的节目在广播质量上难以和专业电台相提并论。但他的节目并非通过无线电发送,而是通过因特网以podcasting格式传播。5年前,克拉斯就想开办一个小型电台,但昂贵的成本让他望而却步。当他第一次听说播客技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意味着,他不用经过FCC(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的批准,就可以开办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台。更奇妙的是,他不必为争取到一个清晰的无线电波段而煞费苦心。[74]

在ipodder.org和podcast.net网站上汇集了很多播客的业余电台,这些个人的业余电台内容五花八门,例如,诗歌朗诵、电影评论以及新闻访谈,也有个人感怀和人生思索等等。正如文字Blog一样,这已经成为一种声音的网络日志。

这些业余广播节目质量明显没有主流电台的节目精美,听众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少数爱好者,但传统电台也感到了播客的压力。很多美国和欧洲的电台也开始对这项技术发生了兴趣,没有采取回避或者是抵制的态度,开始研究制作播客节目,英国BBC广播电台甚至已经试播了应用播客技术制作的新节目。

以前人们为了听到感兴趣的节目,往往锁定一个电台并整天开着收音机,担心“飘频”或者是广播音质受到影响,同时还要忍受插播广告的干扰。现在,播客技术就像视频点播一样,只要听众在一个网站注册并成为订户,程序就会自动为其下载一个数字播放器。听众不必再像从前一样必须迁就电台的节目表,完全可按照自己的时间随意收听节目。未来,当播客技术普及,通过网络检索全世界的广播电台,找到想听的节目,将不再是一个梦想,那时的广播含义也将要改变。针对于此,也有人提出播客将掀起新的媒介革命,带来大众传媒的又一场革命。

但真正恐慌的还不是传统广播电台,而是唱片业。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录音或者是下载技术,特别是WiFi(公共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75]和3G(第三代移动数字通信3rd Generation)技术[76],对音乐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旦WiFi和3G技术统一制式和标准,音乐下载就失去了版权的监控。移动无线收听音乐的清晰程度几乎与CD质量没有差别,新的个性化无线移动音乐共享,将会成为一种新的音乐消费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音乐节目样式将受到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