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类型化广播听觉文本的多重探索

我国类型化广播听觉文本的多重探索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我国类型化广播听觉文本的多重探索(一)从中央台“中国之声”看综合频率的转变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中国之声”的呼号诞生。东广新闻资讯频率在听觉文本上体现为:首先,广播听觉文本体现为开放互动的特点。再次,广播听觉文本的随时更新、插播功能。

四、我国类型化广播听觉文本的多重探索

(一)从中央台“中国之声”看综合频率的转变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中国之声”的呼号诞生。“中国之声”打破了原来新闻、社教、文艺各自为战,相对松散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以频率为单位的统一运作模式。“中国之声”分八大节目板块,由频率总主持人和栏目分主持人合作全程直播。以全天31次整点新闻、半点快报为发展主线,早中晚三大新闻密集区为重点支撑,清晨、午前、午后、夜间、午夜五大板块为延伸,30档背景式新闻专题和谈话节目为两翼,上下贯通、前后呼应,共同构成立体推进的动态新闻模式[75]。改版后的新频率体现为更强的新闻性、贴近性、权威性、可听性等特征。

“中国之声”强调满足最大多数受众对新闻信息节目的需要,根据“信息流”组合原则,将信息、背景、评论等按照受众的收听心态和需要来安排比例;节目内容变化与受众收听需要平衡。例如“中国调查”的节目定位为“关注民生的视角,选择百姓关心的话题,从细微之处入手,展现新中国社会之现状,展现中国人从观念到行为的诸多变化。”“新闻观潮”是“中国之声”推出的一档开放式晚间大型直播谈话互动节目,在直播状态中能够和外界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每期讨论的话题提前在网上发布,受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和网上评论参与直播节目。

在节目的话语风格上,“中国之声”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以“神州夜航”为例,它是一档大时段午夜互动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来自现场正在发生的真实故事,听众多元参与,使主持人与听众在讨论和碰撞中多元感悟人生哲理。因此,对主持人和听众来讲不仅面临是与非的选择,更多的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角进行负责任的、切实可行的讨论和建议。这种话语风格超越了官话、套话、空话;包括正确而不实用的废话,从对人的爱护、尊重出发,”“其背后应该是包容、真诚、理性与大气。”“主持人向菲为代表的“神州夜航”的话语风格,从内容到表达形式不仅可听、好听。更难得的是可亲、可信,将对人的关爱、包括法制力量都凝聚在直播节目的分分秒秒中。”[76]

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处于改革探索的初期,“中国之声”尽管大量增加了直播的比例,现在有近17个小时的直播,约占整个播出时间的74%,并且采用了整点新闻、半点新闻的滚动播出方式,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地方,例如“停留在毫无新意的重复”、“连续几个整点、半点新闻都仍然是重复同一内容的‘车轱辘’话”,“所报导时间也是零碎而不完整的”,“过多的互动反而破坏了节目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不利于听众的持久收听,也不利于构筑听众对于节目内容的整体把握。”“主持人仅仅重复听众的留言或者是归纳梳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看不到主持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把握。”[77]

目前的新闻综合电台,在经营理念、架构规划、基础作业观念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中国之声”发展了综合电台时期的板块节目理念,以频率总主持人和栏目分主持人合作的直播方式,尝试在类型化电台和综合电台之间找到一个过渡性的平衡形态,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中国之声”因此被看作是我国广播电台类型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纯新闻类型化电台的探索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2004年元旦起,对所属东方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进行整合,东广新闻资讯频率成为我国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

东广新闻资讯频率在制作体系上,采用了制作群观念,取代传统的采编分工体系,使每一节新闻都能从播出当时的最佳需求观点,提出新闻任务要求。初步建立起媒体联动的网络系统,并和CNBC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东广新闻资讯频率采用了节目流的编排方法,使受众在需要时随时开机收听所需内容,而过去栏目化的频率,则需依照节目表收听,其播出的内容并非为听众所需的全部内容。东广新闻台的版面编排由早间大板块“东广早新闻”、日间至晚间整、半点“滚动新闻”和10多档新闻小专题等三大部分构成。整个新闻台的版面设置以半个小时为单位,每个整点和半点以直播形式播出10分钟新闻和气象。

东广新闻资讯频率在听觉文本上体现为:

首先,广播听觉文本体现为开放互动的特点。东广新闻台的独特类型使其频率成为开放的“时间版面”。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可以同步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重要新闻事件跟踪滚动播出,使广播成为可以“随时出版”、“连续出版的报纸”。这种“滚轮式”播出方式,做到了“听新闻不用等”,实现了理想的信息接收方式——在需要新闻时随时打开收音机[78]

其次,强调听觉文本的服务贴近性特征。除了新闻内容,东广新闻台还十分注重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在滚动新闻中定时为本地听众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生活资讯,如气象信息、股市汇市行情、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求学信息、文化信息等,体现了对听众生活、保健、文化消费的全方位关怀,成为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秘书”。其中,“气象”是重要的一环。

再次,广播听觉文本的随时更新、插播功能。新闻台内部确立了“有预警信号可以按需要随时打断正常节目进行播出”的原则,并将有关插播节目的权利交由当班监制负责,不必向台领导请示。在七八月盛夏期间,几乎每天都有高温预警信号的插播,保证了受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气象信息。

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司2004年以来的两次调查,东广新闻台收听率较改版前有了明显飞跃,尤其是除“东广新闻”外的其他时段。其中,10∶00—15∶00收听率上升200%,19∶00—24∶00收听率上升100%。从上海广播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数据来看,在一共13套广播节目中,东广新闻台10∶00—15∶00上升116%,15∶00—19∶00上升80%,19∶00—24∶00上升27%[79]

(三)“经济之声”滚轮式编排法的实践

2003年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之声”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二套节目改版而来,这是国内惟一覆盖全国的经济、财经信息专业广播频率。“经济之声”首次在国内尝试使用了“滚轮式”节目编排方法,将一天里的经济财经信息、相关财经背景和各种动态指数每20分钟播出一次,通过节目直播,实现最新、最重要内容的前置播出,每天滚动播出40次。大大方便了为公务和生计忙碌奔波的出行人群。“经济之声”成为我国频率专业化中在广播听觉文本程式上探索的先行者(参见表八)。

表八

img13

img14

(资料来源:中国广播网)

(四)类型化流行音乐频率的成功示范

2003年12月2日,原中央三套“文艺调频”改版为“音乐之声”,这是第一个覆盖全国的类型化流行音乐频率,开播后在北京地区取得了31.13%的高收视率。

1.音乐类型化文本建构的依据

首先,我国当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媒介经营政策逐渐放开,媒体成为高增长和高回报的领域,各种媒体数量激增。

其次,受众群发生了变化。电视媒介普及后,特别是网络媒介等新媒介的出现,使广播的传统受众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社会最广大的人群,一度也存在广播受众老化的现象,但新的广播受众群也在成长中,例如青年学生、驾车人、流动人口、银发族等。央视—索福瑞2002年广播视听率的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受众接触电视的时间越短;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反而接触广播越多。

再次,受众需求层次发生了变化。当代受众更青睐于快速、及时的新闻信息,娱乐节目的需求旺盛。1992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类节目的收听和喜爱程度”的调查中,相声、广播剧是听众最喜欢的节目形式,但10年后,2003年央视—索福瑞报告显示,歌曲、新闻、天气预报等节目代替了相声和广播剧的位置,成为当代受众喜爱的节目形式。

再次,受众收听时间发生了变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调查报告”显示,1988年受众集中收听广播的时间排序为“晚—早—中”;1992年变为“早—晚—中”;1997年变为“早—中—晚”;目前受众更青睐于随时收听广播[80]

最后,小众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城市受众文化口味和志趣的分化也逐渐明显起来,电台开始趋向走地方的、小群体的路线,广播内容的变化也影响到对广播文化传播意义的认知。以往广播是个大的社区交流平台,不排斥个别,具有包容性;但目前广播逐渐出现分众趋势,广播节目在外延上变得具有排斥性,在内涵上仍然强调小集体的凝聚性,凝聚性不仅在于内容上的独特性,还表现为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反过来又强化了小范围的集体性。从世界范围媒介的发展趋势看,广播的趋势,有从过去担任大众化媒体的角色,转而成为小众媒体的趋势[81]。广播配合特定受众的作息时间和收听习惯契合,为特定的受众人群和特定的需要服务。

此外,音乐类型化文本建构的依据也与我国调频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市场的逐渐成熟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2.音乐类型化文本的架构

首先,在宏观文本架构上,“音乐之声”强调频率的整体形象,将全天18个小时音乐节目,以2—3小时为单位,划分为8个大区块的时段,使听众可以在不同的时段享受到流畅的类型化音乐。同时在全天的整点报时后安排有各为3分钟的《滚动新闻》,以要闻、气象、文化、财经、交通、体育、娱乐资讯和生活服务等为主要内容。“音乐之声”强调大板块、节目流、整体风格一致的听觉文本形态,这与受众的作息时间和收听习惯契合,配合受众的需要,淡化栏目之间的差异,深化频率的概念,节目的编排随着人们一天生活节奏的变化而定,早上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让人振奋,下午播放一些舒缓压力的歌曲,满足受众深层心理和情感的潜在需要。“音乐之声”与BBC的Radio 1(见本章附表2)在频率整体设置上有很多可比之处,比如都属于国家级全国覆盖的电台,在定位上都属于流行音乐的专业频率,都采用了大时段的主持人方式等等。

其次,在中观文本架构上讲究章法,有开头、结尾、前后的呼应和照应。通过音乐与新闻、台呼的穿插富有变化和节奏,也体现在内容比例的科学安排上,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例如,前面分析的“音乐任我行”板块节目。

最后,在微观层面的文本架构上,每个整点都有几分钟的新闻快讯,新闻每个段落3分钟,每条新闻不能超过150个字,大概保持在80—150个字之间,内容涉及时事、财经、体育、文化、娱乐等,播报的语调轻松愉快,与节目的风格浑然一体,主持人的话语在1个小时中保持在6—7分钟之间。根据受众生活起居时间的不同调整播音主持的风格特点。早上主持人的话语是柔和的,中午“排行榜”的时段青年听众多,第一个小时的节奏略快,第二个小时到了午睡的时间,节奏就放慢了,下午的时间强调抒情性,晚上强调舒缓性等等。

3.团队流程化作业

首先,从创作者到创作队伍的变化。在以栏目为主要方式划分广播单元的文艺广播中,编辑作为个体的创作者,他们是节目的“灵魂”,一般采用的是编辑撰稿、播音员演播的方式,即使进入直播状态后,初步实现编采播合一,节目大多仍然是以“准书面语”的形式出现的。“音乐之声”从它开播的第一天起,就建立起了全新的编辑思维模式,以口语化的话语形式为基础,所有的编辑各就各位,均围绕着频率资源共同来做一篇“大文章”。这意味着就编辑个人而言,服从于一个集体的创作环境,以塑造频率的整体形象。[82]

其次,采用了程式化运作的体例。程式化的运作规程确保集体合作的有效性,保障整个创作团队具有开放性,易于吸纳新变化的特点,也能够保障广播作品的规范化,找到与受众更好的契合点。这是与综合电台的创作所不同的。“音乐之声”运用全球成熟、专业的音乐电台操作模式,在确定节目播出方针后,监制充当把关人的身份,实施对日常播出的具体管理。采用了RCS系统,数据库自动化播出,系统把全天18个小时的歌曲排好,而且歌与歌之间的流畅性与否由编辑来把关,按目标听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分析各种流行音乐比例,进而将流行、摇滚、到节奏蓝调等多姿多采的音乐类型,依不同的时段,划定不同的流行歌曲比例,流畅地贯穿于人们一整天的作息安排里,由主持人简短的谈话来做铺垫和介引。“音乐之声”建构了一个新的音乐编排流程,有效地监控整个广播节目的生产过程(参见表九)。

表九 音乐编排流程[83]

img15

(资料来源:刘晓龙主编:《唱响音乐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频率改革进程记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

再次,主持人的重新定位。“音乐之声”要求主持人要亲切随和,像身边的朋友,改变过去严肃拘谨、僵化和高高在上的主持风格。对于音乐节目主持人而言,解说话语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建国初期的广播音乐节目主要以教育为主,讲解音乐的普及性知识和音乐欣赏的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解读等等,这一时期主持人的话语是节目的中心,音乐作品是提供知识和教育的材料;19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开始成为节目的主体,主持人进行解说、评论,主持人个人感受在节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到了1990年代后,音乐开始成为节目的中心,主持人的话语配合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延续,重点放在音乐节目本身的欣赏上来,主持人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受众音乐欣赏的作用,受众把音乐当作了日常生活的一种声音伴随,主持人的话语相对来说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音乐之声”所提倡的风格。

此外适应受众的需求,江苏音乐台每个周六设置了大板块的纯音乐节目“音乐不听话”,由该台DJ精心编排歌曲,采用无主持形式播出,播出时间长度接近24小时;江苏文艺台也在周日设置了类似的“SUNDAY音乐天”节目;江苏经济台在周末播出类似的音乐节目“无人地带”。在不同的节目中、不同的受众需求影响下,主持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视具体情况而定。

4.重视受众的评价

“音乐之声”重视受众的评价。类型化音乐电台需要根据每周的听众调查和音乐测验、每周音像店的销售业绩、听众点播情况来共同决定内容的流向。表十显示“音乐之声”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传播效果,高达46.7%的“音乐之声”听众平均每周收听“音乐之声”的超过7次,每周收听的频次比较多,忠诚度比较高;表十一显示,84%的听众对“音乐之声”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音乐之声”在听众中的满意度比较高[84]

表十 听众每周收听次数

img16

表十一 受众的满意程度

img17

“音乐之声”的成功经验,加快了中央电台筹划包括古典音乐专业频率在内的其他专业频率的步伐。考察国外广播在从综合电台到专业化电台的发展过程,“音乐之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也能找到类似的范例。英国的电台类型化步伐晚于美国。1970年代BBC受众调查部门发现,70%的年轻听众喜欢收听单纯的音乐节目,并且把广播作为一种背景声音。1976年9月BBC开始大幅度改变综合广播节目的局面,开始频率专业化的尝试,BBC的Radio 1只播送通俗流行音乐;BBC的Radio 2播送中间类型的音乐节目,成为和BBC的Radio 1相匹配的另一种轻松的收听类型;BBC的Radio 3把很多演讲、谈话节目转移到BBC的Radio 4,BBC的Radio 3变成一个古典音乐台,同时也保留了严肃的戏剧节目和一些体育节目;BBC的Radio 4继承了BBC以前的综合节目风格,只是音乐节目的比例相对以前少了。

总之,现阶段我国广播频率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台频率的组织原则越来越丰富,例如综合电台、小综合电台、专业化类型电台等等,这是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电台组织形式的变化是适应受众的需要做出的改革,任何一种形式只要能够最好地服务当地受众的现实需要就应该保留或者改革,不能为了形式而走向形式。同时任何组织形式的变化都需要在节目内容、创作团队、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做出配套的调整。

附表1:

下面是一份依照字母排列的伦敦数字广播列表,现在伦敦大约有50家数字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同时传送FM和AM节目,当然也有一些是只有数字播音的,它们用星号标出。以下的列表包括电台的名称、服务的类型、频道(多元的)和节目提供者。(来源:www.radioinlondon.com/digital/digichannels.htm)

img18

img19

附表2:

BBC的Radio 1节目时间表

来源:BBC网站

img20

【注释】

[1]Dermot Rattigan,Theatre of sound:radio and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Dublin:Carysfort Press,2002,p.23.

[2]参见Dermot Rattigan,Theatre of sound:radio and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Dublin:Carysfort Press,2002,p.23.

[3]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33.

[4]吴为章:《广播电视话语研究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1版,第73—74页。

[5]参见赵玉明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6]有线广播产生于19世纪后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成为最早的正式有线广播。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德国利用电话网建立声音广播网络。我国1946年开始建立有线广播。目前我国农村广播广泛采用有线广播的形式,主要是指使用金属导线为传输线,终端是喇叭或者是广播音响,有线广播由广播站来转播中央和省级电台的播音节目,传送给更基层的听众。为了保证人人能听到广播,除了保证喇叭的入户率外,还强调发挥大喇叭公开广播的功能,使那些家庭里没有喇叭的用户,或者是当村民在户外劳动、休息时,在大喇叭的声音范围内也能收听到广播节目。早在1950年12月29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就提出:要在有电源的中小城市推广有线广播;在靠近大中城市的农村推广矿石机;地方电台专门成立了收音网的科室,进行收音工作的协调工作。1952年4月1日,吉林省九台县作为全国第一个县级广播站成立。在1954年底,全国共有547个县级广播站,705个中小城市广播站,49854个有线广播喇叭。但实际上广播喇叭的全民拥有仍然不能保障。1956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在《对广播事业局工作的指示》中强调要降低收音机、广播喇叭和广播扩大器的售价,使更多的人能买得起。广播注意关心人民生活。以上数据参见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7]所谓“广播收音员”是指,在市县设立专门收听广播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央和省级电台的播音,这些收音员记录下中央和地方电台的新闻、政令和其他重要节目,然后再通过办油印小报、黑板报和“屋顶广播”(用架设在屋顶上的喇叭口头播送广播内容)的方式向更基层的群众再传播。为了推进实施这种实际解决广播覆盖问题的措施,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鼓励和支持。1950年3月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全国范围的广播收音网。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由各县市的人民政府、每个部队的政治机关设立收音员,各机关、团体、工厂和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收音员。中央广播事业局规定了记录广播的时间和内容,专门设立了供各地收音站记录的广播节目,各地收音站根据记录下的内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听众的接受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这种广播中转、接力和再加工的方式,承担由中央到地方的新闻、政令、时事宣传的任务。

[8]参见1950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有效地利用无线电广播》。

[9]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10]康荫:《新闻广播学研究》,广播出版社1982年1月版,第168页。

[11]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12]建国初期,我国广播的性质为“群众性的宣传教育工具”,在1958年的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提出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的任务主要为宣传政治、普及知识、文化娱乐,构成广播节目的三个组成部分,用来指导全国广播工作。当时认为广播文艺节目除了具有配合政治宣传和生产的作用外,还必须本身体现教育的功能。参见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13]吴为章:《广播电视话语研究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93页。

[14]参见《中国广播电视大事记》,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15]《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16]《人民日报》,2004年12月17日第1版。

[17]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20.

[18]Scannell,P.Radio,Television and Modern Life,Oxford:Basil Blackwell.,1996,p.24.

[19]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42.

[20]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 M.E.Sharpe,2000,p.118.

[21]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197.

[22]Higgins,C.and Moss,P.Sounds Real:Radio in Everyday Life,ST Lucia: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1982,p.19;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198.

[23]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N.Y.:M.E. Sharpe,2000,p.83.

[24]曹璐:《广播改革的媒介定位与走向》,载于《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

[25]参见叶圣陶《“上口”和“入耳”》,《文字改革》1960年第5期;以及林兴仁《实用广播语体学》第五章《广播语体对语言因素的总要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26]吴为章:《广播电视话语研究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1版,第75页。

[27]相关内容也参见《广播电视简明辞典》,《词典》总结了针对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1)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2)把不上口、不顺耳的书面语改成口头语;(3)不用或少用文言或半文言的词语,非用不可时要作通俗、口语的解释;(4)不用同音异义词或谐音修辞格;(5)把长句改成短句;(6)不滥用或生造简称;(7)少用或不用生僻的成语、典故、隐语、行话和术语;(8)不用或少用倒装句;(9)少用虚词、形容词;(10)普通话广播少用方言土语等等。赵玉明主编:《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28]叶圣陶:《一些简单的意见》,《中国语文》1953年第1期。

[29]编码解码理论起始于霍尔对传播进程的重新认识。他把传播过程分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四个阶段,视其为一个结构性整体,以之取代了传统大众传播研究的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线性模式。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就在于把受众的实践整合进一个结构性的传播进程,不再把受众当作顺从主流生产体系的消极客体,而是具有能动性的可以进行选择的积极的主动者。

[30]董启焕:《广播探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1版,第15—17页、第31、33页。

[31]董启焕:《广播探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1版,第19页。

[32]Robert L.Hilliard,W riting for Television and Radio,Wadsworth,January 1984。

[33]董启焕:《广播探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1版,第45页。

[34]参见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40—41页。

[35]转引自顾东黎,《广播为战争而生——论广播传媒与现代战争》,载《南方广播研究》2004年第5期http://www.radio—gd.com/study/southradio/200411290068.htm.

[36]Donovan,P.All Our Todays:Forty Years of the Today Programme,London:Jonathan Cape,1997,p.3.

[37]林兴仁:《实用广播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373页。

[38]李良荣:《关于中国新闻媒介总体格局的探讨——关于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构想》,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lw_view.jsp?id=465.

[39]杨玉先:《广播节目改革概况》,1988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40页。

[40]所谓黄金时间,通常是指多数听众收听方便、听众比较集中的播出时间,是收听率的高峰时间段。广播的黄金时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不变的时间段。目前广播的黄金时间正在处于从相对集中到分散的演变过程,这是人们社会生活变革的反映,也是广播的一种发展趋势。

[41]曹璐:《系统观念与广播改革——广播“时间版面”的系统优化》,载于《广播节目改革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

[42]康荫:《广播学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43]林兴仁:《实用广播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381—382页。

[44]王本锡:《改革创新推动广播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4期,第14页。

[45]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1页。

[46]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M.E.Sharpe,2000,p.11.

[47]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N.Y.:M.E. Sharpe,2000,p.46.

[48]Rattigan,Dermot,Theatre of sound:radio and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Dublin:Carysfort Press,2002,p.13.

[49]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N.Y.:M.E. Sharpe,2000,p.41.

[50]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N.Y.:M.E. Sharpe,2000,p.45.

[51]BBC 1969a Broadcasting in the Seventies,London: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p.2.

[52]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136.

[53]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M.E.Sharpe,2000,p.14,Walter Cronkite.

[54]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M.E.Sharpe,2000,p.14,Cooper.

[55]Trethowan,I.Radio in the Senventies,BBC Lunch—time lectures,eighth series,No.4.1970,p.5.

[56]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N.Y.:M.E. Sharpe,2000,p.48.

[57]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33.

[58]Rowland Robert,Video Education in Wenham,B.(Ed.)The Third Age of Broadcasting,London:Faber and Faber,1982,p.88.

[59]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138.

[60]Gillard,F.Sound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BBC Lunch—time Lectures,second series,No.6.1964,p.8.

[61]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M.E.Sharpe,2000,p.104.

[62]Barnard Stephen,On the Radio:Music Radio in British,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89,p.11.

[63]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141.

[64]Roy Armes,Armes,R,On Video,London:Routledge,1998,p.81.

[65]Andrew Crisell: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London:Routledge,1997,p.141.

[66]Dominic Riley,Who Cares about the Radio,Festival 1997-report,p.19.

[67]Alan Beck,Radio Acting,London:A&C Black 1997,p.4.

[68]David Bartlett,News Radio—More Than Masters of disaster,The Forgotten Medium,p.31.

[69]Matelski,Marilyn.J.Resilient Radio,The Forgotten Medium,p.9.

[70]参见http://lhl.nou.edu.tw/research/radio/radio06.htm.

[71]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17页。

[72]BBC 1969a Broadcasting in the Seventies,London: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p.3以及Trethowan,I. Radio in the Senventies,BBC Lunch—time lecures,eighth series,No.4.1970,p.6.

[73]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62、108页。

[74]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65.

[75]此介绍信息来源于中国广播网。

[76]参见《社会和谐安宁的助推器——从“辜海军现象”看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曹璐:《走进心灵的广播——〈神州夜航〉话语风格解读》,《中国广播》2005年第4期。

[77]张冉:《对“中国之声”新闻类节目的分析与思考》,http://www.mediaresearch.cn/user/erjiview.php?list=2&&TxtID=1333.

[78]曹璐:《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的理念与功能变革》,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3年版。

[79]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04年。

[80]以上参见刘晓龙《与时俱进独领风骚——浅谈“音乐之声”的频率改革》,载刘晓龙主编《唱响音乐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频率改革进程记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1]庄克仁:《广播节目企划与制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1月4版,第80页。

[82]庄克仁:《广播节目企划与制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1月4版,第205页。

[83]刘晓龙:《与时俱进 独领风骚——浅谈“音乐之声”的频率改革》,载刘晓龙主编《唱响音乐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频率改革进程记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4]数据参见刘晓龙主编《唱响音乐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频率改革进程记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06—107页。(注:数据取得时间为2003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