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

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文关怀,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也肯定并注重人和人性,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但它立足于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就其思想体系而言,超不出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个人利己主义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原则。

第三节 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文关怀,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也肯定并注重人和人性,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但它立足于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就其思想体系而言,超不出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个人利己主义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原则。尽管它也曾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包容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的内涵。包容这种精神和理念的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为:“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的创造,更要关注创造物质财富的人;不仅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更要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不仅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更要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要关注更多的人富起来;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增长,还要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今人的生存与发展,还要关注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10)

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相当多的人崇尚物质享受与金钱拜物教的不良风气下,关怀人、关注人的价值,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说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识之士高呼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那么在当今社会则要呼唤把人和人性从金钱和物质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应该说,这是一场更深刻的革命。

在我国,人文关怀问题的提出,是在面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所呈现出的物欲横流、道德失衡等社会状况时,表现出的一种社会忧虑和关怀。因为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又让人的精神家园被畸形的物质欲望践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既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又造成了大量的外溢性影响,使社会承受着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社会代价、社会成本的沉重负担,加剧着效率和公正、自由和平等、速度和效益、量和质、个人和社会、城市和乡村、富有者和贫困者、人类和自然环境、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理论界,一些专家和学者,从“公平与效率”这一人类文化中带有终极定义的基本命题出发,呼吁为经济学引入人文关怀,恢复经济学的本来意义——经济学是文化的而非自然的科学,归属于社会性而非技术性的范畴。

对于直面经济生活的经济新闻,要能够记录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对经济发展起指导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发动者、推动者、受益者,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所在,人也是新闻产生和存在的理由。社会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所以经济新闻报道应坚持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报道经济新闻。

一、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发展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影响经济发展最深层的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所有的技术都由人创造发明,所有的知识经验都由人推广,人自身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11)在人与自然交往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人始终处于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任何科学发明、经济进步都是在人的主持下完成的。国别民族间的经济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采用了差异很大的制度形式与管理方式造成的。(12)有学者甚至说:“我们可以认为,人的无限的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手段这一对供求矛盾,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辩证地向前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13)而人不仅引发了这种矛盾,使之无穷化,而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宇宙间的物质与能量是一种恒定,而人的欲求却是无穷地不定,由人的无限欲望与有限供给构成的稀缺性矛盾,问题在人这一方面,亦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而非在物,这句话包含两个主要的含义:一是引起稀缺性的主要原因在人,在于人的欲望,这不是说要人们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却至少提出了在一定的外在供给状况制约下,应当注意欲望的管理与引导这一人类自我管理的重大课题;二是解决稀缺性的手段也在人。人处在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根本推动者,所以减少稀缺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类自身的能力,而非人力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正是人类的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求构成了这对稀缺性矛盾的真正本质。因此说,人类自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能力有限而欲望却无限。正是由于这对矛盾展开了人类无穷的改造自我与发展经济的活动,人必然地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也成为经济新闻关注经济发展的一个全能视角。

经济新闻报道要实现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活动,就必须在报道中凸显公众利益,即在提供真实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贴近公众议程,传递公众声音,维护公众利益以推进社会发展。2006年末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对91类产品进行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及表彰会上,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华社记者以《中国名牌“楚源”烫金奖匾后是沉重的环保代价》(新华网2006年12月13日)为题报道了在这块华丽的“烫金奖匾”背后沉重的环保代价:这家公司长期向长江及周边排放废水、废气,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水稻减产,疾病频发。报道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传达这一喜讯,而是从公众利益出发,在披露个别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博取名利的同时,也向一些地方政府及评优单位提出了警示,不能因讲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

要凸显公众利益,还要通过报道解释和讨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行为的发生,要站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高度上做文章,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关怀上下工夫。凭借垄断地位赚取高额利润的垄断利益集团,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众矢之的,2006年以反垄断为核心的公共利益事件接连上演。6月末,随着列入立法规划12年之久的《反垄断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们日益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将反垄断进行到底。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百姓向垄断利益集团讨公平》(“新华视点”2006年12月17日),从声讨“福利腐败”、博弈价格听证会、质疑竞争怪圈、起诉违法行政、呼唤民主决策等方面,对承袭计划经济时代而来的国家垄断行业及企业的种种表现作了分析,对由此产生的滥用行政权力以限制竞争,消费者因此作出了牺牲的弊端进行了揭示,为《反垄断法》的出台和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作了舆论上的准备。关心民生,以悲悯的情怀对待民生的疾苦,是民众对政府最殷切的期待,也是经济新闻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人文关怀实现的必经路径。

当然,关注公众利益一定要坚持用事实说话。2005年7月5日,正值全国高温、啤酒旺销之际,有关媒体报道,“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此消息迅速被国内众多媒体转载和评论,国产啤酒的整体形象因此备受打击,甚至造成了韩国和日本政府先后作出了对从我国进口的啤酒采取紧急措施的决定。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一项对157种国产啤酒和64种进口啤酒的抽查结果表明,中国生产的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规定,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权威部门作出的结论打消了公众的疑虑,但此次风波所造成的影响显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由此可见媒体关注和维护公众利益,不能“是建立在采访不扎实、数据不可靠、事实不确切的报道之上的以讹传讹;或者是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为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而故意夸大其词,恶意炒作;又或者是为了媒体自身牟利,充当不正当竞争者攻击同行的‘枪手’而伤及无辜,那么,一旦真相大白,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公众利益;而媒体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必然遭到严重破坏”。(14)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新闻媒体的存在目的和价值,在于使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的最大利益和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要关注公众利益,就要摒弃旧的办报模式和报道模式,坚持报道的主流选题,多刊登公共事务新闻,通过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步影响、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关心那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在采编过程中,要注意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进行报道。(15)这也是经济新闻报道如何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可效仿的。

二、在经济生活中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即人具有高度的物质谋生能力,能彻底摆脱物品匮乏的困境,从而使人成为物的主人;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即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风范,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以及多向度的个性心理需求等。这两个层面的人的发展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所以,经济新闻不仅要从对象化的物化存在的角度来关注人的发展,还应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内涵。因为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市场的规律必须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而言,经济法则关注的是纯经济——技术性内容,而人文关怀关注的则是经济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新闻要善于揭示经济发展同人的生产能力、个人素质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报道企业改组改制、走向市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时,不要忘记把笔伸向工人和企业决策者能力转型和素质发展上。2005年3月为纪念新中国引进的第一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武汉市政府宣布将为其塑两尊半身铜像,一尊留在武汉,一尊送往其故乡德国,并于4月17日在他去世两周年之际,举行铜像揭幕仪式。获知这一新闻线索后,《楚天都市报》记者,以20年前德国退休专家格里希被聘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后,不仅主抓产品质量、从严治厂,还提出一套企业改革方案,震动全国,格里希离任后,武汉柴油机厂回复原貌,不久停产为线索,从管理者素质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理性地审视了改革过程中的企业文化、质量意识等问题,对当前的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的职能已从指导型、指令型转到服务型,政府由组织生产的主角转变成生产者、经营者的配角,成为名符其实的服务者。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就应更多地从报道政府行为延伸到关注普通的劳动者,即应通过关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的酸甜苦辣,来实现人文关怀,在对他们生存状态的报道中折射出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效率和业绩。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开放、有序的经济,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必须相应地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各种谋生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个性心理素质,能够在市场要素的流动性、竞争的残酷性和环境的变迁性中,拓展个人经济活动领域,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此,经济新闻应有意识地注意劳动者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劳动者从体力型向高智力型,从能力单一型向复合型,从半封闭型的半自然经济状态向开放的经济状态转变。20世纪90年代在众多记者大谈温州经济模式时,《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等却挖掘到温州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深层的人文精神:善创新、敢冒险、能自立,这也是温州特殊的移民传统、地域文化、生存环境造就的秉性。他大力肯定了这些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格精神,同时也指出,温州要保持长期的活力还必须克服过于自负、难以容人、重利轻义、锱铢必较的负面因子。这种在经济活动中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的写作视角,使报道《神秘的温州人》多了一份文化的厚重和深邃,给受众更多的感悟。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对我国民众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生产的迅速社会化使民众的生活圈子迅速扩大,从过去熟悉的社会到现代陌生的城市,从过去的家庭作坊到今天的大集团、大公司,从开始是无忧无虑的国营企业的工人到如今成为四处奔波自谋生路的雇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社会生活也失去了过去的和谐,又没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无法”)及时建立起新的和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道德危险便产生了,有时不道德行为带来的收益甚至超过了损失。

有学者指出,道德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或选择,它需要自己的制度基础,只有人们讲道德比不讲道德收益更大时,道德才是人们追慕的对象。(16)显然,在经济新闻中,我们要通过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事件,抛弃狭隘、封闭、守旧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弘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和坦然宽容、仁爱达兼的人本思想;其次,要挖掘经济转型时期中,经济主体昂扬奋发的精神,自觉摒弃物欲至上、极端个人的价值取向,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社会提供事实的说服力。《一位大夫十年“医药回扣”抗争路》(“新华视点”2006年6月19日)通过报道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张曙与“医药回扣”抗争的事实,引起全社会治“病”救“仁”——治医疗体制之“病”、救医风医德之“仁”的思考,无疑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积极的舆论导引作用。

三、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化的层面升华

人是经济活动的归宿,是经济学的目的。这就是说,人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一切经济社会矛盾的引起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经济活动的目的与归宿。正如有学者所说:“经济活动同人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保持和优化人的生命存在,表现出人的文化存在。”(17)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本身(为物、为环境,归根结底是为人),都是为了使人的需要能更好地获得满足,所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归宿是人及其需要。因此,经济新闻报道中坚持人文关怀就应在传播经济信息的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化的层面升华。

首先,要以人为视点和中心,建立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学会跳出经济写经济,从人的心理观念、生产技能、生活需求等方面去观察、分析、拓展经济新闻报道的空间,通过经济活动反映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以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自身的理性发展。1998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兰州市一居民楼的阳光被“剥夺”的报道,正是把人的经济活动向人化的层面升华的典范之作。报道中的这栋于1997年11月才建成的9层居民楼位于兰州市中心的“旧城区”(兰州市规划土地局局长语),它的正南方向相距仅9~10米处正在建筑一座庞然大物——商业综合大楼,单是裙楼就高达6层,旁边更有3栋几乎紧挨着的18~24层高的“塔楼”。这几栋楼一旦建成,它旁边的居民楼必将终年不见阳光。在这篇报道中,关注建筑学上“日照间距”概念,让普通百姓享受温暖的阳光,传播的信息之新本来就使其信息呈现出价值,同时向人化层面的提升更使其信息增值。

其次,要关怀自然,积极倡导生态、环保意识,树立对自然的正确价值观;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理性、科学的长远眼光去看待经济活动。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类要跟自然界斗争,但人的自然属性又决定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也要为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着想。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必须把人的道德关怀惠及到我们的自然界,关注当前自然界的现状,发现所面临的问题,警示后人。

再次,作为经济报道的记者,在对人民群众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时,要养成理性、客观、冷静报道经济活动的职业习惯,而不是充当个别企业的代言人。《上海奔驰出租车从“奔”不下去到退市谁之过?》(《解放日报》2006年8月11日刊发)就是记者在获悉继2006年8月初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宣布45辆奔驰出租车退出营运、剩下55辆奔驰出租车也将于国庆前夕全线“下岗”的事实后,未停留在单纯的经济信息的传输,而是从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以要维护上海出租车市场运价的统一为理由,两次驳回了大众出租车公司的调价申请的事实中,将经济信息向人性化的层面延伸,提出启发性的思考:主管部门这种违背价值规律的中国古代家长式的管理方法,短期内虽有利于规范市场、管理方便,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和阻碍市场的发展。

最后,要跳出经济事实本身来报道经济事件,学会正确估量经济形势,缜密分析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去贴近大众心理,探索经济行为、现象与社会时尚、风气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经济新闻对于公众的引导不是灌输简单的政治意识,而往往是直接引发公众的经济行为,同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先进的文化生活理念。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国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的变迁》(新华网2006年5月2日刊发)报道,由一个“休闲小康指数”引出对休闲意义的思考和正确认识:休闲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休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休闲状态的存在;休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休闲,人们无法共享发展成果,发展将毫无意义。这样的报道从深层次上提出,休闲不仅是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人文要求,是中国人开始享受的一种社会权利。旅游休闲不仅是国民的一种正当权利,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无法替代的渠道。我国实行黄金周的意义在于使广大群众在崇尚劳动光荣的同时,认识到劳动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

把经济信息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就是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念。休谟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能生存,就是靠了三条自然律:一是对私人财产占有的尊重;二是对财产占有者转让财产的社会公认;三是承诺的兑现。第三条所讲的实际上就是信用。因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在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里,经济信用从来就被放置在很高的位置上。我们也可以断言: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和人民如果容忍甚至纵容严重的经济信用失常行为,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注定要陷入过度投机之中。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要围绕着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经济新闻人文关怀所追求的目标。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只有“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18)经济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四、在经济新闻中,要写“人”的活动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活动实际上就是人的活动。经济新闻是对经济活动的报道,自然也就是对人的活动的报道。人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生动的新闻。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人不仅可以通过关注决策者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经济活动中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经济报道关注的对象,让读者从这些普通人的活动中感受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出现,可以使经济新闻“活”起来、“动”起来,这是增加经济新闻可读性的有效办法。有的经济新闻比较枯燥的原因就是只单纯地报道事件、政策、数字,就像人们常说的“见物不见人,见措施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当然经济报道中写人,着重点在经济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喜怒哀乐。报道经济新闻人物,与报道别的人物略有不同,侧重写人物是如何进行经营活动、如何进行决策,突出作为企业界人士、政策制定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经济新闻中有了人的因素,就容易写得“活”一些,读者就更爱看一些。

一方面,要通过写具体经济活动中人的思想变化以及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是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受众通过人的活动的不断变化把握经济走势,获得必要的信息以及可借鉴之处。《财经》杂志2004年12月刊发的《成败陈久霖》,就是将陈久霖个人的成败与企业的成败融合在报道中,让读者在阅读中通过陈久霖这一人物激发对中航油(新加坡)步步被推向悬崖的关注以及对该事件的深思。

另一方面,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要重视涉及具体新闻事件中有代表性的人的活动、感受。《经济日报》推出的西部大开发系列经济报道《东人西行记》和《西人东行记》,都是通过某些具体的人(东人、西人)的眼睛来看具体的事(西部的事情、东部的事情),把东西差异通过人的活动和感受具体化了,使读者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经济新闻由于经常会使用一些抽象的概念、专业术语,难免枯燥呆板,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人说事,就是通过写经济活动中的人来写经济,可以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可读性和人情味。“从人的角度去写经济,不仅可以开拓和提升经济报道的价值,而且可以丰富经济报道的内涵,摆脱‘见事不见人’的经济报道的弊端,使经济报道变得有人情味。”(19)即使一些纯政策性的经济“硬新闻”,为了吸引受众,也得精选各种“切入点”,而从具体的人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