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办个学校在南宁

办个学校在南宁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扶壮学校是南宁市郊区政府属下的一所私立学校,创办该校的董事长张龙安是靖西县龙邦镇吕平村人,今年只有26岁。取名扶壮,意为扶助南宁市以壮族居多的外来人口的子女。今年初,张龙安看到南宁市组织个体户帮扶下岗职工的新闻报道,在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委托南宁市委宣传部物色帮扶对象,市委宣传部建议他帮助田阳县永常村的特困生。国庆节放假,张龙安开车把5个学生送

江泽民总书记曾两次视察过的田阳县永常村,今年8月底,有5个农家子弟被南宁市郊扶壮学校接收入学,免费读书,其中,苏其权一家就有2个——苏周泽、苏正才。扶壮学校是南宁市郊区政府属下的一所私立学校,创办该校的董事长张龙安是靖西县龙邦镇吕平村人,今年只有26岁。

锤 炼

张龙安出身于农民家庭,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要上高中,考大学,然而,他这美好的愿望因家境的窘困而未能实现。一家三代8口之家,靠当小学教师的父亲每月几十元微薄工资来维持生计已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更多的钱供他和姐姐同时读中学呢?为了龙安能升初中,已准备升初二的姐姐不得不辍学回家。

1990年的中秋,张龙安怀揣着家里多方筹借的650元学费,来到南宁某私立职业高中就读。在南宁读书的3年时间里,母亲、姐姐和年迈的祖母每年都要饲养几口大猪出售,以解决他每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贫困的家境使张龙安更加发奋读书,由于他品学兼优,先后担任了班长和团干部,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1993年5月,经学校择优推荐,张龙安被南宁市一所公立小学聘为代课教师,终于圆了教师梦。一年后,他辞去公办学校的工作,到私立大康小学任教,加盟到私立学校教师队伍。

在大康小学任教的两年中,张龙安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他几乎上过小学的所有科目,由于他的谆谆善诱,其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呈直线上升,校方对他十分器重,工资从原来的300元提到了500元。此时,无论工作环境还是生活待遇,都比在公办学校好了许多,照理,张龙安也应该随遇而安了,但是,张龙安心里尚有一个无人知晓的奋斗目标——做一个合格的学校管理者。于是,他开始了新的探索。

办 学

当代课教师,严格说来就是南宁市的外来人口,因为这个缘故,张龙安对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非常熟悉,尤其对他们的子女在入学读书时所遇到的困难颇为同情——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到公立学校报名,不是因为学校满员,就是因为无钱交纳过高的学费而被拒之门外。受此启发,他和当代课教师的妻子合计:不如办一所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

主意一定,张龙安从家乡请来了退休的中学校长周宏勋,两人一起开展调查。南宁炎热的夏季,一老一少踩着单车,一个个街区地走,一个个派出所地访,有一天,他们在上尧派出所有了重大发现:该所辖区内的万秀片有1000多个外来户,是南宁市流动入口最集中的地区,张龙安心中一喜:就在这里办!

调查所获虽然令人振奋,但要由设想转到开堂讲课并非易事。张龙安说,办学需要足够的钱,可是,我和妻子连工资和办夜习班搞家教所挣的总共只有那么3000来块钱。

拿到“办学许可证”是第一件大事。当时,南宁市郊区的私立学校已不下20所,要增设学校,主管部门也是有他们的考虑的,再说,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有没有能力办好学校,人家心里是没有底的。对此,张龙安并不怨天尤人,而是三番五次找有关部门陈情,他的执着感动了有关部门,经过核查,教育局发给了“办学许可证”。

交罢一个月的房租和押金,那3000元已所剩无几了。所幸的是拿到了许可证,可以张贴广告招生了,当他们挨家挨户找生源时,一些早就盼着张龙安把学校办起来的家长高兴地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了,孩子读书的事有着落了!

1996年9月,扶壮学校在万秀二队一幢两层的私人楼房里诞生了。取名扶壮,意为扶助南宁市以壮族居多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报名的当天,一下子涌来了340多名学生,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只能收下298名。

办学至今3年,扶壮小学累计交纳场地和房屋租金40多万元,修建校舍及购买设备投入40多万元,今年9月,学校办起了初中部,并更名为扶壮学校,在校学生由当初的298人增至1100多人,1997年学校迁到现址,新校占地达16亩,电脑等教学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教职工有52人,7人持有中高级职称。

张龙安的成功在于扶壮学校教学过得硬,3年间,曾两次被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张龙安本人被评为“先进教师”。南宁市郊区教育局、市教委先后在该校召开了教育教学管理现场会;今年上学期末,小学部702人参加统考,及格率达96.6%,优秀率为67%,位居同类学校前列。张龙安和他的扶壮学校在短时间内逐步实现了一年树形象,二年小变样,3年靠中上,4年进正堂的目标。当初,为了积累资金租房办夜习班的激情,为了节省开支,不上过酒楼、不进过包厢、不穿过高档时装的“寒酸”,都已成了“甜蜜”的回忆。张龙安办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为“普九”出了力,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这一社会问题出了力。

回 报

办成了扶壮学校,张龙安个人已在经济收入上打了翻身仗,然而,他始终都找不到一种富有的感觉。靖西老家的房子是村里最简陋的,为此,今年4月,他母亲打算建一幢像样的楼房,可是,张龙安又要筹办初中部,拿不出给家里建房的钱,一家人仍旧住在只遮阳不挡风的干栏式旧房里。

出现这些反差丝毫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张龙安有这么条原则——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他说:我所挣的钱,第一是用于办好学校,第二是回报社会,第三才是自己的。几年来,扶壮学校经济状况不断改观,可是他一家3口住的不过是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平房,吃的是学校饭堂的饭菜。

除了办学投入之外,张龙安最关心的就是困难学生学杂费的减免了。在这3年里,扶壮学校因经济困难而享受全免、减半或缓交学费的学生,3个中就有1个;每学期减免金额达2万元至3万元。

合浦人陈某是修理匠,他的子女陈飞龙、陈小花交费困难,张龙安知道后,在他们入学的第二学期减半收费,到了第二年,陈的家境仍未好转,学校全免了他们的学费。

今年初,张龙安看到南宁市组织个体户帮扶下岗职工的新闻报道,在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委托南宁市委宣传部物色帮扶对象,市委宣传部建议他帮助田阳县永常村的特困生。张龙安闻讯后感到很兴奋,他说,我是从百色地区出来的,帮助家乡的困难学生尤其是帮助江总书记十分关心的苏其权的子女,那是十分光荣的。

8月29日,张龙安驱车200多公里来到永常村,在村民们赞许的目光中,他接走了苏周泽、苏正才、农叶首、农丽萍、农叶艳,分别安排在小学部和初中部就读,为了使他们学有所进,还特地给他们配了辅导老师。国庆节放假,张龙安开车把5个学生送回家又接回校。

被张龙安的善举感动的学生家长为数众多,他们表达谢意的方式不一,然而,最让人动情的还是苏其权方式。就在张龙安过节后来接学生回校的那天,苏其权对张龙安说:“张校长,你把我家的两个小孩接去读书,免得他们像我们一样没有文化而受穷,太感谢你了,这两张照片是我和江总书记两次见面时的合影,送给你们做个纪念吧。”

扶壮学校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来自扶绥县的打工仔陈仕诰说,他不但把自己的两个小孩送到扶壮读书,而且还介绍10多个人来读。如今,扶壮学校已接纳来自广西区内40多个县市及全国其他省区的打工者子女就读。为了理想而奋斗是积极的人生,而实现了理想的人生则近乎辉煌。对张龙安来说,尽管前头已是艳阳天,但是,责任却一天重似一天。

原载《右江日报》1999年12月19日(作者与韦克家合作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