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介绍一个回民学校

介绍一个回民学校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去年冬季改选,黄自勖先生继任校长,教职员共有四人,自长沙大火后,难民逃往邵城者甚多,其中回胞为数亦不少,因此学龄儿童更为增加,该校大有收容不下之感,并自二十七年下学期开始,该校为使学生有深刻之宗教意义,对各年级每周特增授回文二小时,对高年级又增授教义一小时,课程讲授,完全由教长邱荣升阿衡义务担任。

介绍一个回民学校——群贤小学

苏德

一、校址

该校建筑于湖南邵阳县桃花坪镇,位澬水之滨,全镇约有商店八百余户,回胞约有二十余家,因此而建立起一座清真寺,以供附近回胞礼拜之用,该校就设立于清真寺的后面。

二、创校经过

该校创始于前清末年,由教中先哲苏元章先生鉴于回教子第失学的情形,尤其因桃镇与武岗县境仅img188水之隔,离桃镇仅十余里地的武岗地境的马家村、黄家村,有回胞数千户,正是湖南回胞的大本营,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日常的生活与桃镇产生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于是桃镇成为邵阳、武岗两县附近几十里的生意交易场。但是当地的回胞,虽建立起六座清真寺但学校并没有一个,因此苏元章先生在先贤马公振五的指示之下而创立了该校,在民国元年,呈请县劝学所立案,合二年级为一班,完成初小四班,人数亦仅数十人,至民国十一年,曾更名为偕进第一分校,学生人数每年俱增,急需另集校舍,后各方面筹备经费,于民十七年乃于寺后新建校舍两大栋,仍以寺内正横两厅为教室,此时学生人数已增至一百八十余人,增办高级二班,而完成高级小学,至民国二十年,教厅以偕进学校位于邵城,该校位于离邵城百余里之桃花坪镇,并无不可分离之关系,故又令将偕进第一分校之名,易为群贤学校,学生人数每年增加,全校六班已增至二百八十余人,因校舍不敷,假寺内正横两厅为教室,容纳初级第一二两年级学校,二十八年春季又添建校舍两栋,而将寺内两班完全迁入新校舍,于此全校教室始集中于一处,然关于礼堂、学生自修室、宿舍与食堂尚属缺如。

三、经费来源

该校创立时,经费来源完全由附近回胞私人捐助,至民元以后乃承包牛羊屠税盈余,以作学校经常开支,自廿七年春,屠税收省有,经费来源几告中断,此时该校校长适为苏伯□先生,曾与校董苏抱樵、张振球诸人再三力争,财厅始准于年拨一千三百元,连向县府补助费及些许校产收入,全年收入不过千五百元。虽职员完全无给职,购置及办公费亦极力俭节外,但教员薪给亦只能六成□给,每月每人仅十二元,值此生活程度与日俱增,生活实难以维持。

四、现在情况

该校经二十余年不断努力之结果,现在粗具小学规模,现有学生六班三百二十余人,回教学生约占二分之一。于去年冬季改选,黄自勖先生继任校长,教职员共有四人(其中二人非回教),自长沙大火后,难民逃往邵城者甚多,其中回胞为数亦不少,因此学龄儿童更为增加,该校大有收容不下之感,并自二十七年下学期开始,该校为使学生有深刻之宗教意义,对各年级每周特增授回文二小时,对高年级又增授教义一小时,课程讲授,完全由教长邱荣升阿衡义务担任。

群贤——在艰苦中成长起来的学校,现在稍具备了小学的规模,说到“完善”二字,还差得很远,学校一切的设备还欠缺得很,尤其是教职员待遇的低微,在生活无法维持之下,教员很难聘请,直接影响到该校办学的前途,所以该校现在很希望负回教教育责任者及热心回民教育的人士,在今日很多的回教学校,因战争被摧毁了,对于继已存在的回教学校,略尽一点维护之责,使该校能继续的发展,而达到完善的境地。

摘自《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40年 第2卷 第2期 第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