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滕文公上第五

滕文公上第五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篇名“滕文公”取于《孟子》第五篇第一章首句“滕文公为世子”的前三字。原《孟子》“滕文公”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后来则明确分为上、下两篇,即滕文公上、滕文公下。该篇为滕文公上,是《孟子》的第五篇,共5章,所选用的2节,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孟子为使人民有恒定长久的产业,保证国泰民安,而设计了一幅经济变革的蓝图;“井田制”是孟子的创想,是为落实仁政治国思想而创造的土地制度主张。

题 解:

篇名“滕文公”取于《孟子》第五篇第一章首句“滕文公为世子”的前三字。原《孟子》“滕文公”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后来则明确分为上、下两篇,即滕文公上、滕文公下。该篇为滕文公上,是《孟子》的第五篇,共5章,所选用的2节,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孟子为使人民有恒定长久的产业,保证国泰民安,而设计了一幅经济变革的蓝图;“井田制”是孟子的创想,是为落实仁政治国思想而创造的土地制度主张。根本不是旧事重提,而是托古改制。二、孟子强调了社会要进步必须有社会分工,从中强调了管理者作用的重要性,其管理地位的合理性。

5.1原 文:

使毕战问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原5.3)

译 文:

滕文公派毕战向孟子请教井田问题。

孟子说:“您的国君将要推行仁政,选择官员而重用您,您一定要努力啊!仁政一定要从明确份田的地界开始。地界不明确,井田不均衡,不能按实际的亩数纳税就不公平。所以,贪暴的君主、污浊的官吏一定要模糊地界。地界明确,依每份田地上交地税之法就会自然畅通了。滕国土地狭小,但也有管理者,也有被管理者。没有管理者就没有人去管理劳动者,没有劳动者就没有人去奉养管理者。乡野之中八家种九份田,一份交公,八家各剩一份。近郊地区拿出收获的十分之一作赋税。卿以下一定有祭祀用田,祭田一般是五十亩。每户除壮年男子外的子弟既成年而未独立门户者,给二十五亩田。使人民一生不迁往外地,死后葬于本乡。同在一井田地的八家,出入互相友爱,守护锜望,互相帮助,得了病互相照顾,那么,百姓就容易亲和。一平方里的土地是一井,一井有九百亩,其中间那块是公田。八家都各有一百亩,共同种好公田。公田的事做好了,再做私田的事。这是劳力者与劳心者的区别。这只不过是大概的治国方略。如具体事宜的有效处理,那就在滕文公与您了。”

评 论:

圭田,是禄外之田。余夫,每户主要劳动者的尚未独立成家的弟弟。

孟子为使人民有恒定长久的产业,保证国泰民安,而设计了一幅经济变革的蓝图。《孟子·尽心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使每家每户要有五亩房宅地,盖了房屋后,剩下的土地作为院落与菜地。周围的墙下要栽桑树,女子要养蚕织布。养五只母鸡、两口母猪,要适时繁殖,这样老年人就不会缺衣少肉了。老人有衣有肉就不会冻饿而死了。“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孟子·尽心上》)。

在此基础上,引导人民很好地耕耘土地,尽量多打粮,而统治者又减轻税收,使劳动人民心中喜悦,感到富裕有望。然后要教诲人民按时进餐,计划用粮,一切按规范行事,花费审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粮谷、鱼鳖、材木丰足,财用充裕,天下民众归之,若水之走下。国家岂有不安定的道理?这样的民众才能与君同乐。国君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因为人民通过事实相信国君的一切指向都是为保民、富民、乐民,所以一旦有战争,如同《诗经·秦风·无衣》所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样的军队就会战无不胜。

孟子所提出的井田制完全是他经济变革的创想,是为落实仁政治国思想而创造的新经济主张。根本不是旧事重提,而是托古改制。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说:“井田制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最大的疑问。”“周代自始至终并无所谓井田制的施行。”这是指《孟子·滕文公上》倡导的“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井田是孟子创想的一种互助组式的新经济制度。这当然没有实行过。正如郭沫若先生考证的结论。也正因为此,可以说:“井田制”是孟子的发明创想。

那么,《战国策·秦策三》所载的“商君决裂阡陌”;《史记·商君列传》所载的“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汉书·食货志》所载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地理志》所载“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等说,又是什么意思呢?周代把大片土地划分为若干近于相等的小方块田地,以利耕作,同时便于计算劳动者的劳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由若干小方块土地连在一起的大片田地,其形状如同多个“井”字、“田”字。于是,把这样的田地叫做井田。这样的田地与田地之间有山、有水、有荒地。商鞅“决裂阡陌”、“开阡陌”、“废井田”等等就是开垦荒地,使新开垦的荒地可以私有、可以买卖。此类论说所涉及的“井田制”是周代长期存在的大片田畴,大帮农奴共为贵族生产的土地制度,而绝不是孟子所创想的“井田制”。商鞅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在于扩大耕地面积。而孟子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在尽地利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为孟子创想的“井田制”实质是责任到户的包田制。八家包种九等分田地,中间一分是贡赋田,在保证种好公家贡赋田的前提下,各自种好自己的一分田地。这既照顾了“公”的利益,又照顾了“私”的利益。自然会使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所以孟子所倡“井田制”的主张,实质是解放生产力的经济改革。此章所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即真正的爱人亲民的政治就一定要明确各自名分所应得的田地。地界不明确,田地不能按名分落实份额,俸禄不能按职务兑现,含混不清,权势者就容易侵吞弱者的利益。所以不认真对待田地的名分界限者,一定是暴虐的君主与贪官污吏。其实“漫其经界者”,就是还想继续维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的土地制度。天下的土地都是王的,国家的土地都是诸侯的,其域内的人民都是他们的劳动奴隶,人民只是牛马工具一样为统治者所使用,当然不会有生产的积极性。而孟子倡导的“井田制”是解放生产力、调动人民内在能动性、使人民拥护国家政治等的最好改革方案。使每一户都有一分田地,都有了“恒产”,都有了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维护统治者和国家的利益,种好“公田”。

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一是种好“公田”,实际上相当于农民上缴劳动所得的十分之一。孟子认为这个比例是最为恰当妥善的,是公允的均衡。比例再大,伤害农民的利益;比例再小,伤害国家整体利益。过大过小都对社会整体利益有损伤。《孟子·告子下》:“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於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二是改革政治、改革经济,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照顾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又要考虑国君代表的全局利益。税收太少了,不能适当数量地供养管理者、文化人,社会就不会进步,那就成了胡貉蛮貊之地了。《孟子·滕文公上》说:社会总是有分工的:“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所以正常进步的文明国家,税收太少是不可以正常运行的,而太重则会损丧民心。孟子认为十取一之税最为允妥,各方面的利益相对均衡。

孟子认为政治改革也好,经济改革也好,必须兼顾统治者与劳动者的利益。任何只顾一方面利益的改革都不会成功的。

5.2原 文: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音拥孙yōn g sūn)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音增窜zēng cuàn),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原5.4)

译 文:

陈相去拜见孟子,宣讲许行的主张说:“滕文公,真是贤明君主啊!即使这样,还没懂得真正的治国之道。贤明之君与民同耕而获食,早晚自己做饭而治理国家。现在滕国有粮仓钱库,就是盘剥人民用来奉养自己的啊!怎能称得上贤明?”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亲自种粮而后才吃饭吗?”

陈相说:“是。”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亲自织布而后才穿衣吗?”

陈相说:“不是,许先生穿粗麻布衣服。”

孟子说:“许先生戴帽子吗?”

陈相说:“戴。”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白丝帽子。”

孟子说:“是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绢绸做帽子?”

陈相说:“怕影响耕地。”

孟子说:“许先生做饭菜是不是要用锅、甑,是不是要用铁犁铁锄耕地?”

陈相说:“是。”

孟子说:“这些器具是许子自己做的吗?”

陈相说:“不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器皿、工具的人,不是盘剥制器皿、工具的人。制器皿、工具的人用器皿、工具换粮食,难道那是盘剥农民吗?况且许先生为什么不去亲自制器皿、工具,舍弃所用之物都可取于家中的做法呢?为什么频繁的与各种工匠交换物质,为什么许先生不厌其烦?”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技能本不是耕地人样样所能做到的。”

孟子说:“那么治理国家就可以是耕地人所能做到的吗?有管理者的事,有劳动者的事。而每个人生活所需,集聚了多少工匠的制品,如果一定都要自己制造而后才用,这种主张是率领天下人奔波忙碌于道路之中了。所以说:有的劳心,有的劳力;劳心的人管理劳力的人,劳力的人被劳心的人管理;被人管理的人供养管理人的人,管理人的人要靠被管理的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评 论:

许行,农家学派代表人物,其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相类似。褐,粗麻布。陈良,楚国儒士。爨(cuàn),烧火煮饭。蓰(xǐ),五倍。

此章系在前章倡行予民“恒产”、“井田制”、“什一税”制等美好的社会改革蓝图基础上,孟子针对许行提出君、民同劳动而自食其力方可谓贤君治国的主张,详细阐述了社会分工与供养管理者的必要性、重要性。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组织者、管理者与劳动者同样劳动,生产所得仅能糊口,没有剩余物资。《韩非子·五蠹》记载:“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完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尧舜禹三圣与民同劳,一是他们道德高尚,二是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尚处于原始状态,当初没有社会分工的基础与条件。当然,由于三圣的艰苦奋斗,调遣人力,分门类专一工作,使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这样,人类社会的分工也就产生了。

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最大的动力就是生产发展了,生产如何才能发展,靠的就是社会分工。如果每家每户所用的生产与生活的必须品都靠自家生产,那就要严重的影响生产效率,滞碍社会的发展。孟子在2300多年前就能提出社会分工的必要性,真是难能可贵,见解高明。这一问题西方资本主义萌生阶段,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传入时,都又重新提起。当然分工的程度不同了。但无论如何在2300多年前孟子能清晰地论证了社会分工的必要真是了不起。这一思想在2300多年里一直在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孟子不只是中华传统思想意义的亚圣,也确实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

孟子所论社会要有分工:首先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分工。被管理者之中又分为:农民、工匠;工匠包括多种艺能的匠人。而管理者之中又分为管行政的、管教化的、管治水的、管农耕的等等,这样做的必要性,主要是提高效率,专一于一业,易于熟练,易于掌握规律与技巧。《管子·小匡》:“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闭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管子不仅强调了社会分工,而且强调了同类人需要一起居处在利于发挥作用的方位,一起居处,有利切磋相关识见。可见,春秋、战国之际,有识之士对于社会分工问题的认识多为一致。只不过尤以孟子旗帜最为鲜明而已。但孟子于该章末尾所论,则更为独到。孟子明确反对,各种产品不论质量定价,“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认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有的价值相差一倍,有的五倍,有的十倍、百倍,甚至相差千、万倍,怎么能同等价格呢?如都同价格,又有谁去生产价值高的物品呢?这岂不是惑乱天下的做法吗?在此,孟子道出了一定的经济学道理来。

当然,此章孟子宗旨在于论证统治阶级专事社会管理,劳动者应拿出生产所得的一定份额去供养统治者的必要性。如果像许行那样认为管理者与劳动者一同劳动,同等获得生产所得以饱腹,那是社会的倒退。但孟子在不同社会角色享有生活资料的比例中有一定的严格规定,不准打破这种分配格局,不能无节制地夺取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而应该由衷地关爱劳动者,重视劳动者。

《孟子·尽心下》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要以民为重,没有民作为本,国家就将倾颓,国君就无以为君。正如《尚书·无逸》所论:“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樯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不知稼樯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徽柔懿恭,怀保小民。”要了解民间的疾苦,稼樯的艰辛,要以善良的德性恭谨地待人,真正关怀保护自己的人民。只有如此,人民才能与统治者生死与共。这就是得民心,这就是得道。《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各正其名而已,无需乎绝对平均。所谓的“均”是相对的均衡,不是不分等级名分地去平分。《孟子·万章下》:“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庶人当差者的俸禄与农民能养活几口人的收获相当。而“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就是下士所得俸禄顶多相当于能养九口人的农民。如果把下士所得作为“一”,那么中士是“二”,上士是“四”,大夫是“八”,卿是“三十二”,而君是“三百二十”。也就是说,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待遇是普通农民的320倍,最大官的待遇是普通农民的32倍。中层官员的待遇是普通农民的8倍、4倍。基层官吏的待遇是农民的2倍或相当。等级明确,按职做事,按职尽心力,按职得俸禄,谁也不得越权奢望多取利禄。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使国家的全局搞好,只有国家全局搞好了,自己的待遇才能长久持续下去,且能有升迁的希望和可能。只要不扰民,不加重剥削,农民就能甘其食,美其居,乐其业。统治者所谋所举都要尊重这个相对均衡,一般说,人民不要求绝对平均,但反对差距愈大。孟子认为始终保持人民与统治者的相对均衡,和谐相事,这就是与民同乐,普天同庆。这就是仁政。这一思想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均、和、安”思想的发展与具体化。而仁政的切实实施,必须体现在合乎君民各自名分的经济利益相对均衡上。

此章实际上是讲了在基本国策确定之后,如何管理的问题:一是社会分工,劳动者必须供养管理者;二是管理者必须体谅劳动者;三是人民闲居无事易生乱,必须教育之。“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解决了基本生活条件后,就要办好教育,稍一松弛,人民的善性就会散佚,恶性就会滋长,所以要抓紧教育。只有教育的努力才能真正地去建立社会新秩序。而新秩序的基础是“父子有亲”即“孝”,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君臣有义”即“君礼臣忠”,“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新秩序,还要通过教育去维护它。孟子还说:“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的教育主张完全是配合仁政主张的,教育人民存养与生俱来的善性,节制、减少欲望,用以涵养善性;要礼让谦和,尊长敬上,与人为善。这当然是“教人以善”,所以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忠于仁政的,是尽心中善性去助人弘扬善性的,是帮助仁政得人心、帮助君主受拥护的,当然是为建立、维护相对均衡的社会新秩序服务的。

显然,貌似为劳动人民着想的许行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孟子思想比之高明得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