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告子上第十一

告子上第十一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篇名“告子”取于《孟子》第十一篇第一章首句“告子曰”前二字。该篇为告子上篇,是《孟子》的第十一篇,共20章,所选用的13章,主要论述了:一、人性人性善;二、人的善性是日夜养护,还是一暴十寒,这很关键。告子此处的人性与仁义关系之论,实为荀子性恶论之前驱。告子进一步强调了人性无所谓善恶,物无定性,人亦无定性。使告子毫无招架之力。即孟子认为仁义都是人的内在本质。告子辩性,至此共四章,告

题 解:

篇名“告子”取于《孟子》第十一篇第一章首句“告子曰”前二字。原《孟子》“告子”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后来则明确分为上、下两篇,即“告子上”、“告子下”。该篇为告子上篇,是《孟子》的第十一篇,共20章,所选用的13章,主要论述了:一、人性人性善;二、人的善性是日夜养护,还是一暴十寒,这很关键。如果终生日夜修养,就会成为善人;如果像牛山一样,天天砍伐树木,岂有不光秃秃之理,天天做坏事,善性岂能不丢失干净。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养护善性,养护善性不是为了获取官爵,而是做人本当如此。四、当然,真具有了善性,不但会有官位,也能保持官位。但所修养的仁义必须达到一定的境界,甚至达到“舍生取义”的程度。那时,就将赢得世人的拥戴。

11.1原 文: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音圈quān)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音枪)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原11.1)

译 文:

告子说:“人性,犹如柜柳;道义,犹如杯子。使人的本性变为仁义,犹如把柜柳变成杯子。”

孟子说:“你能顺着柜柳的本性把它做成杯子吗?还是残害了柜柳的本性而后使它成为杯子呢?如果是残害了柜柳的本性才能使它成为杯子的,难道是要残害人的本性而后才能使它成为仁义吗?带领天下人去践踏仁义的,一定是你这种话啊!”

评 论:

杞柳,赵岐与朱熹皆注释为柜(jǔ)柳,落叶乔木,木质坚硬有花纹,新时易变形。杯棬,弯曲木材制成的杯子。戕贼,伤害,损害。

告子此处的人性与仁义关系之论,实为荀子性恶论之前驱。其认为人的本性需要改造加工才能成为仁义,犹如把木材加工成为杯棬。而其加工、弯曲、改造都是去恶从善的过程。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四个善端,“仁、义、礼、知”,经过自身修养与外部教育,使原有的善端进一步地弘扬发展,以形成完善的善性;而不是改造了人的本性,才形成的善性。可见,孟子学说,认为人的仁义道德的形成,是人性的完整体现,并不是改造了、扭曲了人性后才具有的善性、仁义。所以孟子认为“教育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不能扭曲人性,教育不能违背人性,教育要杜绝、避免人的善性的丢失。于此章孟子批评告子讲得很重。孟子认为告子的扭曲人性而为仁义论,会影响天下人去祸害仁义的。所以孟子力主人性本善论。

11.2原 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音嗓sǎng);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原11.2)

译 文:

告子说:“人性犹如旋转流动的水流,在东边开个口子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就往西流。人性不分善与不善,犹如水不分东西。”

孟子说:“水是不分东西,但它不分上下吗?人性趋善,犹如水性往下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往下流的。假如水,拍打它,它会跳跃过人们的额头;阻遏它,可逼它上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逼迫的形势使它这样的啊!人是可能变成坏人的,他的性质也如同水迫于形势而往上行一样。”

评 论:

湍水,旋转流动的水流。决,开口子。搏,拍打。跃,跳。颡,额头。激,推,逼。

告子进一步强调了人性无所谓善恶,物无定性,人亦无定性。然而,告子是说水不分东西,却忽略了水的根本性质在于往下流。孟子善辩,马上抓住了告子的漏洞,“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随之跟上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这样就把人性的普遍为善同水往下流一样自然存在。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往下流的。强词夺理地猛击了告子以水为例的漏洞,后发制人。硬是讲人性皆善,犹水之就下也。其实水皆走下,怎么就证明人性皆善呢?可能孟子潜意识是水皆走下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善也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如此,说人性皆善证据也不充分,但孔子、孟子等儒家学派首先把人看做是善良的,肯定人本质都是善良的,这对于团结大多数人,调动大家一道为善是大有积极价值的。孟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水性就下,不能上山,水能上山乃势之所逼。而人一旦为恶,也是周围环境促成的,与水被迫上山是同样道理啊!

11.3原 文: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原11.3)

译文:

告子说:“自然产生的就是性。”

孟子说:“自然产生的就是性,那么一切白色的东西都叫白吗?”

告子说:“是。”

孟子说:“白羽毛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吗?”

告子说:“是。”

孟子说:“那么狗的性如牛的性,牛的性如同人的性吗?”

评 论:

告子说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叫性,一般讲,并不错。但告子潜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各异,无所谓善恶。也就是说,人生而有恶的。这就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孟子把告子逐步引入自相矛盾处,以此攻击告子的性无所谓善恶论。实在说,孟子确有强辩之辞。天生本质称为性,怎么就如同把白色物质称为白?可是告子居然给予肯定的答复。于是孟子进一步追问,白羽、白雪、白玉之白相同吗?告子完全被引入了被动地位,顺势答曰:是相同。随之,孟子做了有力反攻:狗性如牛性,牛性与人相同吗?使告子毫无招架之力。

11.4原 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原11.4)

译 文:

告子说:“喜欢美食美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孟子说:“为什么说仁内义外呢?”

告子说:“他是老人,我才尊重他。那位老人的年龄不是由我决定的,犹如它本身白我才认为它白。从它外在的白而认为它白,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如果说白马的白,相当于白人的白,不知把老马看作老马,相当于把老人尊重起来吗?义在长者一边呢?还是在尊敬长者的人一边呢?”

告子说:“我弟弟就爱,秦人的弟弟就不爱。这是因我内心喜悦的不同,所以说是仁为内。尊楚人的长者,也尊我的长者。这是因为喜悦长者的缘故,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相当于吃本国的烤肉。诸事诸物也有这样相类似的情形。那么,喜欢吃烤肉也是外在的缘故吗?”

评 论:

孟子对“食色,性也。”的观点并未否定,即是同意的。此章关键是孟子批判告子的义外说。即孟子认为仁义都是人的内在本质。告子说那人年长我才尊敬他,他的年长不是由我内心而定的,岂不是义外吗?如同它白,我才认为它白,是根据它外在的白而定,所以义是外在的。孟子有力的驳斥告子说:“你所谓的义外,是长者的义,还是尊敬长者的人义?”显然是尊敬长者的人是义,既然尊敬长者的人义,他不由衷产生尊敬之感,怎么去尊敬长者呢?显然,义也是内在的。告子又强说:“吾弟则爱之”是内,“长吾之长”是外,显然是矛盾的。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致的,都是仁义之心,即都是内在的情怀。就是喜欢吃烤肉也不是什么外在的,何况乐于行仁施义呢?告子辩性,至此共四章,告子最终虽理屈词穷,然持论与护论过程,并非一点道理没有,但是有漏洞。况且孟子词锋犀利,穷追猛击,有时甚至强词夺理。由此,孟子确立了他的“性善论”,人性本善,仁义由内的理论。

11.5原 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原11.5)

译 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凭什么说义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义举源于我内心的敬,所以说义是内在的。”

孟季子说:“乡间有一位比我大哥大一岁的人,与大哥相比尊敬谁?”

公都子说:“尊敬大哥。”

孟季子说:“先给谁斟酒?”

公都子说:“先给乡间长者斟酒。”

孟季子说:“恭敬的是这个,尊重的是那个,义真的在外部,不是发自内心啊。”

公都子回答不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恭敬叔叔啊?还是恭敬弟弟?有人会说:‘恭敬叔叔。’又有人说:‘假如弟弟做了祭祀时的牌位,那恭敬谁呢?’有人会说:‘恭敬弟弟啊!’你说:‘为什么你说恭敬叔叔呢?’那人会说:‘因其所处地位决定的啊!’你也会说:‘弟弟也是因其所处地位决定的啊!’平常恭敬在哥哥,临时恭敬在乡人。”

孟季子听了孟子的论说,说:“对叔叔就恭敬,对做了牌位的弟弟就恭敬,这种敬意真的是外在的,不是由内在自然产生的。”

公都子说:“冬天就喝热水,夏天就喝凉水,那么,喝水吃饭也是外在的吗?

评 论:

庸,平常。斯须,须臾,临时。

公都子于此进一步阐释孟子义内的观点,一切正义之举皆源于内心的敬。此释说服力极强,使对手毋庸置疑。孟季子提出敬兄还是敬乡人之长者的论题。公都子对孟子思想有些理解:“敬兄”,“先酌乡人”。这个结论是对的,但公都子未能掌握所以然。而孟子于此仍以中庸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这是个案。比如弟弟偶居祭祀的牌位,相遇长于兄长的乡人,就要表敬。而这类的敬也是由衷的,也不是外在的,但这是所遇场面的短时间之敬。对待兄长则是一生一世的尊敬。孟子所论,得不出孟季子的结论,孟季子于此强词夺理,仍坚持义外说罢了。公都子最后的回答:“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前两句进一步的肯定了孟子的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具体对待,不能拘泥于旧事旧法。公都子的意思是既然冬天就要喝热水,夏天就要喝凉水是合理的,是内在需要如此,即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具体对待是由内而生的。该敬乡人时就敬乡人,该敬弟弟时就敬弟弟,而敬兄长是一贯的,这又有什么不是由内而生的情感呢?难道吃饭喝水也是外在的需要吗?当然不是,那么孟季子的强词夺理就是错误的了。

11.6原 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原11.6)

译 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恶。’有人说:‘人性可以是善的,可以是恶的。所以周文王、周武王治国时,人民就好善;周幽王、周厉王治国时,人民就好恶。’有人说:‘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所以,尧为君时还有象那样的恶人,恶父瞽瞍还有那样圣贤的儿子舜。哥哥的儿子是残暴君主纣王,还有贤明的叔叔微子启、王子比干。’假如说人性皆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

孟子说:“就以人的性情看,都是可以行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如果人变坏了,那不是本性的问题。怜悯同情之心,人们都有;羞耻爱憎之心,人们都有;恭敬尊重之心,人们都有;分辨正确、错误之心,人们都有。怜悯同情之心就是仁;羞耻爱憎之心就是义;恭敬尊重之心就是礼;分辨正确、错误之心就是智。仁、义、礼、智不是由外影响我的,是我自身原有的,只是没想到罢了。所以说:只要追求它就会得到,放弃它就会失掉。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其原因就是发挥自身善性的程度不同。《诗经·小雅·烝民》说:‘天生众民,万物皆有规则。民众都循常理,爱好这美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他一定懂得治世之道啊!所以他才说万事万物都有规则,民众都循常理,所以才好此美德。’”

评 论:

此章告子与他人有关人性的观点有三:一、“性无善无不善也”,即性无所谓善恶;二、“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即性受到善的影响就成为善,受到恶的影响就成为恶;三、“有性善,有性不善。”即性有善恶。张岱说:此三说,“一傍着‘性相近’立说,一傍着‘习相远’立说,一傍着‘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立说。这三方面各持一隅,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孟子并未对以上三种观点直截批评,但孟子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因其把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变了涵义。孟子只好以重申自己观点的方式确立自己的观点:就人类的基本性情看,是都可以成为善人的。这就是人性本善。而有的会成为恶人,不是他的本性决定的,是后天受到顽劣影响的结果。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不是外部进入人的内部的。只不过有些人不去思考怎么做人,怎么去弘扬仁义礼智四种本性罢了。在此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相差一倍、五倍,甚至多倍。那就很自然的形成了差别很大的不同人群。孟子论到此处,又引《诗经·大雅·丞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用来说明人生下来就循守做人的规范,每个人都喜欢真善美,就都是喜欢仁义礼智。这就进一步的说明了人性与生俱来皆善。对上述告子与他人有关人性所论的三个观点予以不动声色的驳斥。尤其又以孔子语做结语,搬出圣人的有关论述,以资助自己的观点,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这就是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人性本善成了不可动摇的定论。

11.7原 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音牟móu)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音敲qiāo),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音溃kuì)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音除chú)豢(音换huàn)之悦我口。”(原11.7)

译 文:

孟子说:“丰年孩子们多有依赖,荒年孩子们多有凶暴。不是天生下的人资质不同,而是因为周围环境影响心境而使他们那样的。比如种大麦,下种、锄草都一样,土地、下种时间又相同,很快就长起来了;到了成熟的日子,都熟了。即使有不相同,那是地有肥沃、贫瘠的不同,雨露多少的不同,农夫尽心力程度不同罢了。所以大凡同类事物,全都相似,为什么独独对人怀疑呢?圣人与我们也是同类的。所以古贤人龙子说:‘不知道脚的大小而编草鞋,那我也相信他不会变成草筐。’鞋子是相像的,天下人的脚是相同的。口对于美味,有共同的耆好。齐国易牙,先调出了人们都耆好的美味。假如口对于美味,各人都不同,如同狗马与人类的口味不同,那天下人对于味的耆好为什么都追随易牙的调味呢?对于味,天下人都希望有易牙的手艺,这就是天下人的口味是相像的。耳朵也是这样,对于音乐,天下人都希望听到师旷弹琴,这说明天下人的辨音能力相像。就是眼睛也是这样,对待美男子子都,天下人没有不认为他长得美丽的。如有不知道子都是美男子的,那他就是盲人。所以说:众人对待口味,有共同的耆好;对待音乐,有共同的喜好;对待美色,有共同的标准。而对人心,单单认为没有相同之处吗?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理,就是义。圣人先掌握了人心相同的理义罢了。所以理、义使人心喜悦,如同牛羊猪狗肉使人的口觉爽美。”

评 论:

赖,依靠,仗恃。《尔雅·释诂》:“赖,恃也。”《左传·襄公十四年》:“王室之不坏,伯舅是赖。”《汉书·项籍传》:“范增欲害沛公,赖张良、樊哙得免。”凶岁,荒年。麰麦,大麦。硗,坚硬不肥沃的土地,亦称硗薄。龙子,古贤人。蒉,草筐,草篮子。易牙,齐桓公的厨师,以知味著称。师旷,晋悼公时的乐师,以识音律著称。子都,古代美男子名。《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刍,用草喂养牲畜,此指用草喂养的牲畜肉,即牛羊肉。豢,用粮食喂养牲畜,此指用粮食喂养的牲畜肉,即猪狗肉。

孟子于此章进一步的论证人性本同善。旁征博引,用以说明天下人都相信人性皆善。天下人足皆同;天下人口味皆同;天下人耳力皆同;天下人目力皆同。那么天下人心皆必然相同。相同的根本是理、是义。只不过圣人先知先觉,先启发了自己的心扉,早明理、义,然后再去使天下人都揭明本心所有的理、义。大家一旦都明了理、义,心中的喜悦犹如吃到牛羊鲜肉一样爽口心怡。人们悟明理、义,如真的具有了尝到美味佳肴的感觉。那才是真正的明理、明义,才能使理、义的涵义发挥到充分的程度。

11.8原 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音聂niè)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音卓卓zhuózhuó)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音库kù)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惟心之谓与?”(原11.8)

译 文:

孟子说:“牛山的草木曾经很繁茂。因为它临近大国,斧子、锛子不断砍伐,还能茂盛吗?固然草木日夜生息,雨露不断滋润,不是没有再萌发、侧生。但又随之而来放牧牛羊,所以那牛山几乎被洗光了。人们看到牛山像洗的一样光,以为牛山从未有过草木,这哪里是山的本来面目呢?在人身上,怎能没有仁义之心呢?他丢掉了良心的原因,也如同斧子、锛子对待林木啊,天天砍伐它,还能茂盛吗?人日夜都在生长善心善念,早晨的清气,使好恶与别人相近了一些,而其白天的所作所为,又使其善性受到摧残。反复摧残,那他夜间涵养的善性就不能够存在了。夜间涵养的善性不能存在,那他离禽兽就不远了。人们看他是禽兽,而认为他从未有过善性,这难道是人本来的性情吗?所以如果得到相应的修养,没有哪种事物不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失去相应的修养,没有哪种事物不逐渐消亡。孔子说:‘保持就存在,放弃就丢失,出出进进没一定的时间,也不知它的趋向。’是说的善心吧!

评 论:

牛山,齐国东南一座山。萌蘖,萌芽和发杈。濯濯,像水洗一样光秃秃。梏,束缚人的木械,此指摧残。

此章孟子以牛山不得保护,最后光秃秃,比喻人性不得养护就会成为禽兽。再说明人性本善,由于有些人不很好的养护本来的善性,做些丧天害理之事,还自以为聪明,无人知晓,这就使自己的良心逐渐丧失了。良心失去了又不去找寻,还继续做坏事,如同对山上林木不断砍伐,连同新长出的树杈也砍掉,那么山就像水洗一样光秃秃了。被砍伐的山原本不是光秃秃,近于禽兽的人原本不是没有善性,而是对自己的善性没有护养,胡乱作为,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任,把善性丢掉了。丢掉善性的人就成了禽兽类的人。此章所论,重在一个养字,养心,养善性,人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善性,就会成为善良的人。万物均得其养,就会均得其长其茂,万物不得其养,就会枯萎消亡。最后孟子引用孔子的话做结。善良的本性要时时维护,它才永远存在;抛弃它就会消失。良心的存在与消失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方向,但是,如持续涵养善心善念与善的行为,善性就会永远存在。

11.8原 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音浊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原11.9)

译 文:

孟子说:“齐王的不明智没什么奇怪的。即使天下有最容易生长的作物,一天酷晒,十天冰冻,也不能活下去。我见齐王的时间很少,我离开后,与我相反的说教就来了,就是我的说教使齐王的仁心善念有所萌生,那又有什么用呢?比如下棋的技艺,是小技艺;不专一心志就学不会。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如使弈秋教二人下棋,一个人专一心志,专听弈秋的教诲;一个人表面也在听教诲,而心想着鸿雁要飞到了,怎么拉弓而射下它呢?虽然二人一同学习,不如前一位啊。难道是智慧不如前一位吗?可以说:不是啊!”

评 论:

王,齐王。或,惑的假借。暴,很热。弈,下围棋。弈秋,善于下围棋的人。数,技能。缴,箭上拴系的丝绳,箭落下来,以便拽回来。

此章孟子主要论述齐王的昏庸无能,就在于接触贤人少,时间短,而接触小人多而时间长。国君欲明智,需要经常以贤人为师,疏远势力小人。诸葛亮《出师表》所谓:“亲贤臣,远小人”是也。而小人往往积极主动的亲近权势者,而贤人往往矜持,恪守礼仪。尤其素质低劣的当权者,内心空虚,唯恐能人贤人瞧不起他,于是硬撑着空壳的脸面,装明白,装懂一切。于是把向贤人能人请教视为耻辱,并逐渐把贤能之士视为敌对势力;把吹捧他的小人看做真正的拥护者。这样的统治者大都素质低下,狂妄自大而野心勃勃。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德国的希特勒等等。如果他们能听听君子仁人的建议,广泛的接触对人民负责任的人,排除小人急功近利的影响,他们都不会成为千古罪人。就是下围棋不专心致志,也不会下得好的,何况治国为君呢?凡成事者,均需集中精力,恪尽职守,而持久的恒定的向贤能之士请教,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治国兴邦的保证。

11.10原 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音单dān)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音促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原11.10)

译 文:

孟子说:“鱼,我希望得到;熊掌,我也想得到。两样不可以同时得到,那就会放弃鱼而求取熊掌。活着,是我希望的;正义,也是我希望的。两方面不可以同时得到,那就会舍弃生命而追求正义。活着是我希望的,所希望的有比活着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得生的事。死是我厌恶的,而有比死更令人厌恶的,所以有些祸患是不能躲避的。如果人所希望的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了,那么,凡是可以保护生命的手段哪个不可以用呢?如果人所厌恶的没有比死更严重的了,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哪个不可以用呢?通过一些手段就能活下来,却有人不采用,通过一些手段就可以躲避祸患,却有人不去做。所以,人所希望的有比活着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不只是圣贤有这样的思想,人们原本都有,只是圣贤能保持而不丢掉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来,得不到它就得死亡,大呼小叫地给人家,路上饥民也不接受;抬脚指着给人家的食物,讨饭的人都不屑一顾。丰厚的俸禄就不管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它,那么,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补益呢?难道为的是房屋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穷朋友对我的感恩戴德吗?过去即使不接受就得死,也不接受,现在竟然为华丽的房屋就接受了;过去不接受就得死,也不接受,现在因为要得到妻妾的侍奉就接受了;过去不接受就得死,也不接受,现在因为穷朋友感谢我就接受了。这样的做法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丢失了原本的善心良知。”

评 论:

箪,盛饭的小竹筐,形似碗。豆,碗,高脚碗。呼尔而与之,不礼貌的呼叫施舍对象,与其饭食。《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蹴,踢,抬脚指示。钟,谷物量器。万钟,喻官俸之高。

孟子真是雄辩高手!此章论得天衣无缝,第一步结论是舍生取义;第二步结论是本来人人可以做到舍生取义,但愚者丧失了这一良知善性。只有贤者保留了下来。第三步结论是,过去死了都不接受的非正义利禄,今天绝不要因美室、美女、穷朋友感激就接受。如果接受了,就丧失了与生俱来的善性。《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成仁”,孟子“取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正义思想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贤达、正义之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外集·三良论》:“今周、汉迄于巨唐,杀身成仁,代有髦杰。”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载张巡、许远于安史之乱时“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守睢阳,捍天下。”终因无援无助,寡难敌众,城破被杀害。临刑前大呼:“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宋文天祥,《宋史·文天祥传》载,至死不屈于元,“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皆矣’南向拜而死……其衣袋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传的末尾论曰:“观其从容伏质,视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抗日战争时期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无不体现中华民族不断弘扬仁义思想与精神,为了民族独立进步,多少英雄豪杰都不惜抛头颅撒鲜血。这都是固守我们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神的典范。“成仁”、“取义”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男子汉伟丈夫精神是相得益彰的。可见,孟子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今人应怀着十分尊敬、感谢的情怀去追思孔子、孟子的伟大贡献,以更好的建设今天的新文明。

11.11原 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原11.11)

译 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撇开正路而不走,跑掉了善心而不知往回找,悲哀呀!人家鸡狗跑丢了,都知道往回找;丢了善心而不知道往回找。教育的目的没有别的,寻找回跑掉的善心罢了。”

评 论:

孟子此章十分形象生动的说明人的修养善心善念非常重要,不知修养者是多么愚蠢!有无仁心,就看其是否有良心,有良心者就有仁心;走不走正道儿,就看其是否有正义之举;做正义之事者,就是走正道儿。孟子此论使人们非常明了,要做个好人、善良的人、正义的人,概括起来就是要做个有良心、走正道儿的人。做学问为了什么?进学校读书为了什么?都是要解决一个良心的问题,走正路的问题。如果说读了许多书,却从中研究了骗人、害人的方法,这就完全违背了先圣先贤诲人的初衷。

11.12原 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原11.18)

译 文:

孟子说:“仁能胜过不仁,如同水一定胜过火。现在有的修仁的人,如同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柴燃的火;火不熄灭,就说水不能胜过火。这种说法是大力赞助了不仁的人。原有的一点点仁也一定会丢掉的。”

评 论:

孟子认为仁德胜过不仁德,如同水胜过火一样的必然。这是不需要论争的。今天修养仁德的人,其自身功力不够,一曝十寒,仁德匮乏,周围名利的诱惑力又很强,这就犹如杯水车薪。怎能说明仁德不能胜过不仁德呢?假如自身加强修养,持之以恒,使仁德宏大丰沛,卑污利禄等不仁之事则退避三舍。《尚书·大禹谟》载舜诫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社会上人心不规范,放肆无度,善性很微弱,一时克服不了横流的淫欲。但不是永远克服不了。只有精心致力于养护善性,专意于弘扬仁义忠信,才能以仁义胜过邪恶。修仁不专、不精,虚张声势,与不仁之事一较量,就败下阵去。显然,不是仁德本身的力量不够,而是人们修养不够,或假意修养者,未具备仁德而已。

11.13原 文: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音够gòu);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原11.20)

译 文:

孟子说:“羿教人学射箭,一定要张弓向目标瞄准;做学问的人也一定要向目标瞄准。大工匠教诲人一定以圆规、矩尺为标准;做学问的人也一定以君子规范为标准。”

评 论:

羿,古善射者。志,心志,心里目标。彀,箭射的目标。规矩,圆规,矩尺。

学者修养身心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必须明确。明确了为什么做学问,时时警告自己,为养护、弘掦仁义忠信而学习。没达到这个目标,就要百般努力去克服自己的非分之欲,一切循礼而行,照孔子教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以此规矩匡正自己,努力践行仁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