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尽心上第十三

尽心上第十三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篇名“尽心”取于《孟子》第十三篇第一章“孟子曰”首句“尽其心者”。该篇是尽心上,是《孟子》的第十三篇,共46章,所选用的26章,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一、求仁最近的道路就是诚实、努力地去践行仁德;人要有羞耻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亲亲敬长;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追求的坚决不追求。以孔子、孟子的本意,民由自然而行,君子学道爱人则可。

题 解:

篇名“尽心”取于《孟子》第十三篇第一章“孟子曰”首句“尽其心者”。原《孟子》“尽心”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后来则明确分为上、下两篇,即“尽心上”、“尽心下”。该篇是尽心上,是《孟子》的第十三篇,共46章,所选用的26章,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一、求仁最近的道路就是诚实、努力地去践行仁德;人要有羞耻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亲亲敬长;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追求的坚决不追求。二、修仁德不能降低标准,君子学道、弘道不完整就不通达,学道要坚持到底,“掘井九仭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提高经济生活有利于仁德的形成,生活好了、社会安定,人民才能归之如流水。三、仁爱的实施要有步骤,当务之急是亲亲,是“急亲贤之为务”。对亲人要亲爱,对贤人要尊重,对人民要关爱,对万物要爱护。四、“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方法有五种,要因人而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五、宽缓待民,要公正客观看问题,不能因饥渴而影响事物的本真,舜父犯法也要依法论处,不然就别做天子。

13.1原 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原13.4)

译 文:

孟子说:“我具备了一切行善事的条件。只要反身求诚,就是最大的乐事。努力去行恕道,所求仁德离我就最近了。”

评 论:

此章所论观点,一、每个人都具备行善事的所有条件;二、要用好自身行善的条件,就必须诚,就必须恕。诚就是纯正的展现与生俱来的善性,使善性不带任何杂质;恕,就是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同情心,就是去践行关爱别人的情感。真诚的待人处事,“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是非常快乐的;由衷的爱别人,努力实现种种善良愿望,这当然是追求仁德最佳的途径。所以行善修仁完全在自己,不在外人。即上文所谓“求在我者也”。

13.2原 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原13.5)

译 文:

孟子说:“践行仁德而不彰显,反复去做而不究察,一辈子自然地行道而不知它是道的人,就是民众。”

评 论:

由,用。

众人皆具善性,行事做人,一般来讲都能依靠常道常则自然而行,其本人并未意识到所作所为正是为人之大道。许多人一辈子朴实厚道,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但他并未觉得这是什么道德修养,而觉得很自然很随便。其实,众人是天生的善性促使他们自然的守规守礼,孝亲敬长。他们未能受到理论的教育,也不去探讨自己所为合乎哪一条理论。孟子于此章所论说的更大意义在于有力的说明了一般人都是不自觉的天生具有善良本性,而受到教育之后,方能上升到理论认识。其实也正应了《论语·泰伯》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论。以孔子、孟子的本意,民由自然而行,君子学道爱人则可。

13.3原 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原13.6)

译 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羞耻之心。无羞耻之心的无耻,才是真正的无耻。”

评 论:

人要明辨是非善恶,要依人的本来善性行事;人要遵循社会主流的规范行事,要遵循人的伦常、习俗行事;孝父母爱兄弟,节私欲爱众人,违背了这些,尤其是昧良心总做坏事,明知是错,却偷着去干,就是无耻,是丧失羞耻之心的无耻。如有人偶违习俗伦常,也是无耻,但他痛心疾首,感到很羞愧,决心不贰过。这是有羞耻之心的无耻,还可以救药。而毫无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只是不择手段的牟利,放肆私欲,那是最大的无耻。

13.4原 文: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音消xiāo)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原13.9)

译 文:

孟子对宋句践说:“你愿意出游求官吗?我告诉你求官的常态。人家理解你,你自得自乐,人家不理解你,你也自得自乐。”

宋句践说:“怎么能这样自得自乐呢?”

孟子说:“只要尊重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穷乏不丢掉义,腾达不离开道。穷乏不丢掉义,所以士人得到本然的自己;腾达不离开道,民众就有希望。古代士人志愿得以施展,便给民众带来恩泽;志愿不得施展,就自我加强修养而为表率。穷乏就独自修养身心,腾达就给天下民众带来恩泽。

评论:

宋,姓;勾践,名。游,出游,求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才足依也。”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倦游,“厌游宦也。”《史记·高祖本纪》:“游子归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孟子是反对以权谋手段游说各国求显达者,所以此章之游绝不是游说,而是游宦,求官。嚣,悠闲自得貌。《尔雅·释言》:“嚣,闲也。”郭璞注“嚣然,闲适貌。”赵岐注此,“自得无欲之貌。”

尊德乐义,尊崇仁德而以行义为乐,不以做官求禄为唯一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如此则可进退皆悠然自乐。所以士人穷乏不失道义,畅达不失仁德。道义仁德不离身,即所作所为利民利国,不求个人非分之利,心里坦荡光明。无论何时,处何境遇,都会自得其乐。穷时修身,达时亦修身;达时不取非分之利,穷时亦不食嗟来之食。进亦乐,退亦乐,乐得仁义也。范仲淹《岳阳楼记》:“进亦忧,退亦忧”,忧万民未得其乐也。

13.5原 文:

孟子曰:“以佚(音逸yì)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原13.12)

译文:

孟子说:“用宽缓的治民之道使役人民,即使累一些,人民也不抱怨。用活民之道治国过程中,伤害了一些人,即使死了,也不怨恨伤害他们的统治者。”

评 论:

佚道,闲逸,宽松之道,即仁道。生道,即活民之道。此章一是讲,仁道、活民之道的优胜;二是讲,人民是衡量统治者及其统治政策的尺子。古代社会虽然强调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和权力,但也很重视民的作用,《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左传·僖公十九年》:“民,神之主也。”《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实,《孟子》从正反面也道出了民的感受以至由感受而采取的行动决定了是否维护统治者。由人民的态度可知统治者的所行政策曲直斜正,以此教育统治者以仁政、利民之政治民理天下。

13.16原 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音欢huān)虞如也。王者之民,皞(音浩hào)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原13.13)

译 文:

孟子说:“霸者的人民,盲目地欢跃。王者的人民,泰然自如。杀了他也不怨恨,有利于他也不感戴,人民一天比一天善良而不知道是谁推动的。王者经过的地方都会化愚顽为明诚,留给人民的是化民的神力,君民上下与天地同向运转,这哪里是小修小补呢?”

评 论:

驩,《说文》:“马名,从马,雚声。”《正字通·马部》:“驩,《备攷》:‘马和乐貌。’”此处驩虞,同欢娱。皞皞,浑如天然,内心无波澜,外表无狂热。霸者,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等一时逞能于天下的一方君主。其能多显于武,其民多受其鼓动而盲目雀跃,犹如:《诗经·秦风·无衣》所描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地民风乐战,闻战则喜,弹冠相庆。没有战袍,两人合穿一件也可以,王要举兵打仗了,马上跑回家修理刀枪,乡民们同仇敌忾,跟着王英勇杀敌,“虽蹈白刃,死不旋踵”。欢迎打仗,勇不辞死。不知为什么去打仗,死伤那么严重,毫不顾忌。这就是“霸者之民,驩虞如也”。怎么形成这种民风呢?霸者一般用奖励耕战的手段,激民奋斗。而孟子认为霸者是王政的罪人,逞能杀戮,扰民不安,其乐战之民至死不悟。可悲啊!而王道则大道广泽,使天下人人被恩,待民“若保赤子”,“明德慎罚”,使民相亲相爱,礼让谦和,社会均衡、安定、和平;使人民不为生计而欺诈侵凌,心境和平,浑如自然。犯法伏诛,非分之利不爱,人民和谐向善,而看不出王如何调整的。这就是王者以正风、正气化民,与天地自然养民、教民,天下万众在不知不觉中普沾雨露,自然而然,化除贪鄙之性,恢复本善之性。这是从根本上活民、化民,使民真正过上和平小康生活,这就是王者。《老子·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老子的无为、无事、无欲,是统治者不扰民、不盘剥民,只是以道去化民,与孟子此章有相似之化育思想。此章亦可谓之是儒道相通之契合点。

13.7原 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原13.14)

译 文:

孟子说:“仁德的语言不如仁德的音乐影响人深入。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更能争取人民。好的政治使人民有所敬畏,好的教育使人民由衷爱戴。好的政治得到的是人民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的是人民的爱心。”

评 论: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流传到今的《诗经》只是诗篇总集,而古代《诗经》的诗是歌词,风雅颂各有其乐谱,都是能歌唱的,歌唱的诗章感染力极大。《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正如《毛法序》与《礼记·乐记》所述,所以孟子说仁德话语不如仁德歌声影响育人之深。好的行政施治不如好的教育更得民心。此章孟子强调教育的巨大作用,“善教得民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音乐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教育的功能。孟子于此极力倡导,统治者更应重视教育。正如《礼记·学记》所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3.8原 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原13.15)

译 文:

孟子说:“人们不通过学就具有的能力,是善良本质的能力;不通过思考就具有的智力,是善良本质的智力。幼儿时期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母的;等他长大了,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哥哥的。亲爱父母是仁德苗头,尊敬哥哥是义的苗头。没有特殊的人,普天下人都这样。”

评 论:

人与生俱来具有仁义礼智四大善端与良知、良能,任何人都不例外。达之天下,通之天下。通天下之人都具有善性之端与良知良能。那就是说天下任何人都有成为善人仁人的天然基础和善性基础。人皆可成为尧舜,就要看自己是否努力养心寡欲了。

13.9原 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原13.17)

译 文:

孟子说:“不做他不应做的事,不追求他不应追求的事,如此罢了。”

评 论:

凡事依礼而行,依名分而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的事不要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不要做。一个人能如此处事,就不会有什么缺失。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懂规矩,给工作造成秩序混乱,使自己也不顺利。有必要借鉴古代礼仪、名分等人伦规范,更好地解决今天的人伦秩序与和谐问题。

13.10原 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音衬chèn)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原13.18)

译文:

孟子说:“有道德、颖慧、有方略、有知识的人,往往遭受过灾难。没有势族关系的臣子、侧室所生的儿子,他们精心防止危难,苦苦思虑避免陷入深渊,所以他们就恭谨明达。”

评 论:

疢,灾患。朱熹注:“疢疾,犹灾患也。”孤臣,非君主亲族与大家豪族出身之臣,亦可谓与君主关系较远之臣。孽子,庶子。

人的聪明才智,道德风范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而逐渐形成的。和平安逸的环境培养不出大德大智的人才。灾患可以压倒一批人,也可以锻炼一批人。历史上每次灾难都造就了大仁大勇的英雄、模范人物。即大仁大勇的圣贤们无不是经过艰苦环境的陶冶和折磨。受折磨的时间越长,抵制困难的能力越强,智慧增长的越多,体恤他人的情感愈浓。所以长期受压抑的臣子、不受重视的庶子,潜滋暗长地提高着道德情操,处理问题的能力自然随之提高,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深远,通情达理。今日选拔干部,要考虑有无基层工作经历,在艰苦地方工作过没有?这都是很有道理的。

13.11原 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原13.20)

译 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乐事,而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差错,这是第一乐事。仰望高天没有做过丧天害理之事;俯察厚土,没有做过夺利害人之事,这是第二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尽心地培养他成为国家栋梁,这是第三乐事。君子有这三大乐事,而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其中。”

评 论:

人生天地间均有所乐之事,平民有平民所乐之事,诸如:“乐岁终身跑,凶年免于死亡”;儿孙孝敬,无战乱,不抓夫。天子有天子的乐事。诸如:天下一统,四方来贡,自我独尊,教化有文臣,守边有猛士,举国咸富,礼乐畅行。而此章孟子专讲君子有三乐,并着重指出天下之王之乐不在此列。那是另外一种乐,不是一般君子所能理解和享用的乐;那是一种独尊之乐,无上权威之乐。而君子三乐不包括这独尊权威之乐。这三乐道出了孟子的人性论是其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的根基。可以深入的挖掘庶民之乐与天子之乐,都不会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放在人生第一大乐上。而君子由于能养心寡欲,善性丰盈,与生俱来的本质善性无所损亏,孝敬父母之心永世常怀,尊兄爱弟之情绝不泯灭。所以君子不以官运亨通,前呼后拥,良田肥马,美妻娇妾为乐,而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人生一大乐事。只有君子敢讲自己俯仰无愧,也只有君子常以俯仰无愧督察自己。君子以孝悌为根本,扩展孝悌之情,移孝为忠,移悌为敬,广泛施爱敬于天下人,丝毫无诈无虞,内心诚明如天,博大清纯,是君子第二大乐事。这也是君子自我高尚修养的追求与结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的第三大乐事,更体现了君子胸怀天下,爱人才胜过爱自己的高尚情操。君子合群,利群,为天下人的共同利益而孜孜以求利群之才、利群之道、利群之方。孟子于此章道出了为利天下而得英才是天下大事,是为国负责任的君子的大乐事。同时也道出了孟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愿意把平生所能倾注到才士身上的高风亮节。仅就此一点,孟子就是当今教师的楷模。由君子三大乐事,可见,君子人的真善美,高尚情操,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怀。

13.12原 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原13.22)

译 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商纣王,隐居在北海边,听到周文王兴起,说:‘为什么不回去呀?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奉养老人的人。’姜太公躲避商纣王,隐居在东海边,听到周文王兴起,说:‘为什么不回去呀?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奉养老人的人。’天下有善于养老的地方,那么仁人君子就认为那里是自己的归宿。五亩的房宅地,周围墙下栽种桑树,妇女在上养蚕,那么,老人满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按时繁殖,老人满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土地,男人耕种,八口之家满可以避免饥饿了。所说的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就在于他规定每家每户有田宅,教育人们植桑养蚕、畜养禽畜,指导妻子、儿女,使他们奉养老人。五十岁的人没有绵衣不暖和,七十岁的人没有肉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做冻饿。周文王的人民,没有冻饿的老人,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评 论:

伯夷避纣、太公避纣,代表着天下人多愿躲避逃脱暴君暴政。而伯夷、太公乐周文王,亦代表天下人多愿意归附周文王。愿归周文王的理由,是其善养老。“善养老”是善待天下人,使人各得其所的表征。这样的社会可以行仁施义,于是仁人君子以为是自己的归宿,天下杰出人才自然云集其周围。《史记·周本纪》载:“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然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待周武王伐纣时,“诸侯不期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说明文王的基础显现为武王的实力。周文王为什么能如此招引人才呢?为什么得到广泛拥戴?孟子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他的社会制度好。其实,这又是孟子借历史而倡导自己的社会改革思想。再一次引出社会改革的蓝图,比为滕文公划策更为具体,实为孟子理想的社会变革方案。即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必须使人民有恒定的产业,才能有稳定的思想,每家五亩房宅地,房屋占地外,种菜种瓜,院墙下栽种桑树,妇女养蚕吐丝织帛,老人冬天有丝绵衣穿;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按时繁殖,老人能够吃上肉。每家有田地一百亩,主力男子努力耕种,八口之家可以吃饱饭。孟子讲得很具体,照此办理,不失为理想农耕社会的美好蓝图。但需要说明的是孟子也认识到了统治者必须做到时时节制欲望,要控制税收比例,始终保证十分之一的税率,才能使人民荒年免于死亡,丰年能吃饱饭。孟子于此大论“西伯善养老者”不过是在理想制度基础上更具体,强调重视孝悌之义罢了。指出要教育孩子,孝敬老人。文王善养老,不过如此。周朝所以统一天下,就在于此,各国诸侯为什么不采用这个治国安民的蓝图?孟子呼吁各方诸侯效仿而已。

13.13原 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原13.23)

译文:

孟子说:“赐给人民土地,少收他们的税,人民就可以富起来。按时进餐,按礼使用,钱财就用不完。人民没有水火不能生活。晚上敲人家门窗讨要水火,没有不给的,因为很足。圣人治理天下,使粮食多如水火。粮食多如水火,那么,人民哪还能有不仁德的呢?”

评 论:

《汉语大字典》第二册1494页,易,郭沫若《文史论集》:“(甲文、金文)可以看出易字是益字的简化,”“益乃溢之初文,像杯中盛水满出之形”,“益既引伸为增益,故再引伸为锡予。”易,通赐,赐给。《商君书·错法》:“夫离朱见秋毫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高亨《商君书注释》:“孙说:易,赐之借字,易人犹言赐予人也。”

由此章再证,儒家绝不忽视物质基础对人民道德情操形成的重要作用。《梁惠王上》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两处所论都展示了儒家重视经济基础对道德形成的重大作用。但二者都指出,这是就一般人而论的,不是对高风亮节之士而论的。此章也是对“文王善养老”章的深入论述。在具有养老条件基础上,再适当增赐土地,减少税收,增加人民的财富。同时教育人民省吃俭用,以礼消费,人民的生活就会恒久充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宽和友爱,而后逐渐形成全社会的利人爱人之仁风善俗。

孟夫子也有未料到的,今日社会现状说明了物质再丰富,个人再饱食暖衣,仍有不仁德者。但孟子说了,解决了温饱生活之后,要“申之以孝悌之义”要使教育马上跟上。“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教育如跟不上,就会伤风败俗,就会危及社会安定和谐。

13.14原 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音兰lán)。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原13.24)

译 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看鲁国就小了,登上泰山看天下就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难为他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难为他言所迷惑。观察水有方法,一定要观察它的波澜。日月光明,小隙也一定照到。流水的性质,不流满沟坎就不往前流。君子的志向在于学道、弘道、行道,践行不完整就不会通达。”

评 论:

澜,大波浪。《尔雅·释水》:“河水清且澜漪,大波为澜。”容光,小缝隙。科,此指坎。章,音十,乐章完备,为完整之意。

学者治学需攀登向上,只有站到学术的高峰,再来审视周围的一切,才能纵览大观,彻察纤微。任何伪说骗术皆难以行诈欺蒙。治学方法就是要抓大纲大略,大纲可带众目皆张,大略可统摄万端。水的壮观在波澜,日月的光辉在普照。水所以有波澜在于积水深而流湍。日月所以光辉普照在于居高而无私。《荀子·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水必积,方能形成浩荡之势。君子治学修道不完整、不丰厚,就不会成为融汇通达之士。

13.15原 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音直zhí)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原13.25)

译文:

孟子说:“早晨公鸡打鸣就起床,孜孜不倦做善事的人,这是舜的徒众。公鸡打鸣就起床,孜孜不倦追求货利的人,这是跖那伙的。想知道舜和跖的区别,不在别处,就在利和善之间。”

评 论:

跖(zhí),盗跖,春秋鲁国人。史以其为强盗、恶人的代表者。孳孳,即孜孜,勤勉不辍之意。

孟子说:圣人与恶人的界限就在于善与利之间,即义利之分。这是《孟子·梁惠王上》开篇即展明了他的治国教人的凭依;以善以义去导人从善去恶,去治理国家,就是贤臣、明君。坚决反对以利导民。其要义,大概是民趋利是自然的,不必倡导,自然就会的。问题在于防止欲望无度。所以倡导以德教民是永恒的治国之纲。此章要义在讲大圣人与大坏人之间的区别就在求善或求利。要人们每遇义、利之辨时,要考虑到小事也是重大的,谁选择了义,谁就是善人义士,且可与圣贤为伍;谁选择了利,谁就是恶人歹徒,且陷于强盗帮凶。

13.16原 文: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原13.26)

译 文:

孟子说:“杨朱采用为我的处世之道,拔己一根毛发去使天下有利,也不去做。墨翟选择兼爱的处世之道,累秃了头顶,走破了鞋子,还努力去做。子莫择取了中间的做法,中间的做法接近了中庸之道。但是择取中庸的做法,若无权变,还是偏执一端。反对偏执一端的原因,因为那种做法伤害中庸之道,重视一项而废弃了一百项。”

评 论:

杨子,杨朱。为我,为自己。墨子,墨翟。摩顶放踵,累秃了头顶,磨破了鞋子,忘我传道弘道,以利于天下。子莫,赵岐、朱熹均称其为鲁之贤人。

孔子、孟子处世为人之道是中庸,无过无不及,且要时中、事中、域中。孟子认为,杨朱为我,竟到了拔一毛为天下也不为的程度,太极端了;墨子为利天下,忘记了自己,也是极端了。子莫避免二者的各执一端,采用执中的做法。孟子先是肯定了子莫执中接近中庸之道。但随之提出,行中庸之道必知权变,如果不能具体事物,具体斟酌处理,以一个事物的中当做所有事物的中,那也如同杨朱、墨翟各执一端。孔子、孟子多次论及思想方法、处世为人之道的原因,就因为处理问题的方法、做人的方法太重要了,其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正确思想之道能否得到推广,能否使天下得到治理。思想方法的极端化,是最破坏正确思想之道的。其破坏力巨大,商鞅变法、秦始皇焚书坑儒、部分农民起义,均属极端化处理社会问题的典型例证。后世儒家就一直本着中庸之道处理自我修养与社会问题,不但注重把握中,而且要权变,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保证中。所以朱熹说:“此章言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权。”

13.17原 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原13.27)

译 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香,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就有碍了解饮食的真正味道,饥、渴使它这样的啊。哪里只是口味、肚子有饥渴的影响,人心也都有被影响的问题。人不能因为缺乏货利的饥渴影响而使心受到影响,那么,地位、财富不如人也就泰然处之了。”

评论:

孟子于此章深刻地阐述了“饥者甘食,渴者甘饮”的危害性。由于饥渴吃什么都香甜,由于穷困什么钱都好用,什么官都可以作,这就容易使人丧失正义,而其实质就站到跖的队伍中去了。更严重的是有人不知自己丧失了正义,还以为正确,甚至于强烈地去攻击原本无错的一些人。这就是饥渴者、穷困者易于被他人误导,后果是可想的。而仁人志士学道笃诚,不被自己所需扰乱思绪,心清气爽,自然不以自己不被世用而忧虑了。

13.18原 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13.29)

译 文:

孟子说:“做事好像挖井,挖到七丈多深还没见到地下水,还是一口没用的井。”

评 论:

轫,仞,八尺。

做什么事或作学问,必须做到底,得出个结果来,如浅尝辄止,屡屡未果而退,一生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13.19原 文: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音高gāo)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音喜xǐ)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原13.35)

译 文:

孟子弟子桃应问孟子说:“舜做天子,皋陶做狱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呢?”

孟子说:“抓起来罢了。”

桃应说:“那么舜不阻拦吗?”

孟子说:“舜怎么阻拦呢?只有接受这种做法。”

桃应说:“那么舜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天下扔掉如同扔掉一只破鞋子;偷着背上瞽瞍逃跑,沿着海边去隐居,一辈子都很高兴,高兴得忘了天子的势位。”

评论:

桃应,孟子弟子。皋陶,舜时贤臣。士,狱官,主持处理罪人事宜。蹝,草鞋。

此章阐明了孟子观点:当法官者当执法如山,天子之父犯法也不能通融。这是法官的本分。但作为儿子,即使是天子也要设法庇护他的父亲,宁可不做天下之主。舜不以天子之位为念,但看重孝道,庇护着父亲在天涯海角度过快乐的一生。其实这等于说,要保护有罪的父亲,就别做人民拥戴的圣贤了。但孟子讲的很委婉,很轻松地解决了桃应假设的难题。这个难题是一般法官最为难以处理的问题,即明君贤臣遇上了高官亲属犯法的问题。孟子的见解是,司法官一定要刚直不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级官员如要护佑犯罪亲属,他只有下台。以舜把天子位视如敝蹝,在海边陪顽父快乐过一生,轻松地道出了铁的法律,谁违犯也不可以,谁违犯谁下台的治国原则。

13.20原 文: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原13.37)

译文:

孟子说:“供养却没有情感,是对待猪的做法;喜欢却不尊重,是养兽养禽的做法。如真恭敬,没呈送钱币、绢帛之前就有恭敬之心了。只是有恭敬的外表,却没有恭敬的诚意,君子人不应该虚伪地拘于这种礼的形式。”

评 论:

对士人养着但不喜爱他们的仁义学说,其实只是为了博取爱士爱才之名,这种养士如同养猪而已。对士人的学识喜欢而不尊敬,把士人当成玩物一样,佩饰一样,这样爱士如同喜欢狗、马而已。李白胸怀大志到了唐玄宗宫中,后来李白发现,不用他的治国思想、安民思想,而是用他的华美诗章粉饰太平,是皇帝与杨贵妃的高级装饰品,于是胸中怒火燃烧,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孟子当时虽无李白的狂放,但充当统治阶级的玩物、佩饰他是坚决不为的。所以屡不得仕的原因中,也有此类因素。周礼也好、孔孟改革了的礼也好,都重视表示礼的礼物。但这个礼物不代表礼的内容时,尤其失去了恭敬之意时,君子人就不应再实行这个形式了。这种假作为非君子所为。而正确的做法是在以礼物表恭敬之前,就已具备了恭敬之心,然后以礼物去表内心之敬。如内心无敬意,仅仅以物去作样子表敬意,就是造假地走形式。如以这类假形式去笼络士人,那是达不到目的的。

13.21原 文: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原13.40)

译 文:

孟子说:“君子人用来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的如同及时雨滋润万物,有的鼓励修德进性,有的各因其材使其长进,有的就他所问而回答,有的间接影响学生学道。这五种教育方法,是君子人用来施教的。”

评 论:

时雨,及时雨。成德,成就高尚品德。达财,财与材通,达财即通达之材。答问,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如《礼记·学记》所言:“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私淑艾,私下学习老师的优长。淑,《尔雅·释诂上》:“淑,善也。”艾,此指年老者,师傅。《方言》卷六:“艾,老也。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或谓之艾。”《史记·周本纪》:“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裴骃集解引韦昭曰:“耆艾,师傅也。”此章为老师意。所以“有私淑艾者”,是有私下受老师善道善风影响的人。

优秀的师长施教方法概括起来有五种:此五种是举其要者。“时雨化之”即《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心求知而未解,口欲言而未能之时,就是学生内心积极思考,想以口表述明白,可就是说不明白,这时急需师长的点拨、启发。稍一启发,学生即刻大悟,师长的点拨犹如及时雨。“有时雨化之者”,就是恰如其分地点拨启发教学法。第二是使学生成就高尚道德的方法。孟子主张“养心寡欲”,取义让利,仁民爱物,孝亲敬长与师长的表率风范作用,这都是培养高尚道德的途径与方法。第三是培养通达之材,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长,而后加以仁义忠信的教育,即可成就通达之士。第四是学生问什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回答。学生没问到的,就是他暂时还未想到,内因未起变化时,不要勉强的去教。等学生悟了,一连串地提出问题,老师就一连串地予以答复。第五是有些人没有机会当面求教,那孟子之道通过后世诸多教师的传播,会影响诸多学者的。这一点只有大师才能有这种影响和教育的方法途径。这五点是优秀教师用作教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这也为今天教师素质、教师能力提出一个学习标杆。

13.22原 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原13.42)

译文:

孟子说:“天下昌明,道随身显;天下昏暗,身随道微。未听说怀道之士屈道而从人的。”

评 论:

殉,殉葬之殉,以死从彼之意。此章殉字,是以此从彼,或以彼从此。

《论语·泰伯》: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古代所谓天下有道、无道,都是以一国之君主为转移的。君主贤明,凭依仁民爱物之道去治理国家,天下到处兴仁布义,这就是“天下有道”。“天下有道”,有理想、有作为的士人就积极出来做官做事,以所学之道作为自己的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而所学之道也就随之被弘扬、被发展。“天下无道”,怀道之士,绝不苟从,宁可因卫道而穷困,也不食亏道之禄;宁可藏道于陋巷、草莽,也不去助无道的统治者胡作非为。一言以蔽之,“天下无道”之时,要从道,不从恶,宁可牺牲自己。此时去做官求禄,就是不义,就是可耻。日本侵华历史时期,在中国建立伪政权,当时就是“天下无道”,谁失去了中华民族的做人之道,做了伪政权的官,为虎作伥,祸害自己的同胞,就是最大之无耻。失去了中国人良心,失去了道义的汉奸、卖国贼就是“以道殉乎人者也。”

13.23原 文: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原13.43)

译 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夫子门下,在以礼相待的范围,为什么不回答?”

孟子说:“恃势而求教,恃贤能而求教,恃年长而求教,恃有功劳而求教,恃故旧关系而求教,都不予回答。滕更占了两条。”

评 论:

滕更,滕国君主之弟,乐求学于孟子之门。挟,恃,仰仗。

有恃则有傲气,对师长不谦虚、不尊重,自然拒受师长之教诲。表面求学,实质藐视真学问。学者如不远离所恃之气,绝不会学有所成。古人就此问题也有探讨,《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就是通过授权教师可以使用“夏楚二物”,惩罚有恃不学的学生。在当时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惩罚对象是指年少的学生。而孟子的教育对象是青年人,所以他对有所恃者采取不屑教诲的做法,使其自悟。《告子下》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所以孟子对滕更不答,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诲。从另一角度看,求学者必须自己熄灭所恃气焰,虚心向学,由衷“敬业乐群”、“博习亲师”,方能成就小成、大成之士。

13.24原 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原13.44)

译 文:

孟子说:“对不应抛弃的人却抛弃了,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抛弃了。对应厚待的却薄待,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以薄待了。非正常快速提拔的人,垮台也快。”

评 论:

已,抛弃。

对不应抛弃的人都抛弃了,对不应薄待的人却薄待了。这就会使周围的人胆寒心惊,认为随时随刻都有可能被抛弃了,被降职降薪了。这样必然失去上下凝聚力,人心涣散,影响整体巩固发展。而不按层级快速提拔的人,很快就会败露。办事、理政、治事,均当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均需循序渐进,不可躐等。(此说参考了赵岐说)

13.25原 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原13.45)

译 文:

孟子说:“君子对待万物,爱惜而不关爱;对待人民关爱而不亲爱。亲爱亲人而关爱人民,关爱人民而爱惜万物。”

评 论:

此章所论君子对待万物、人民、亲人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怎么来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决定的。人的本性善,但最亲爱的是自己的亲人,以亲爱亲人之心去爱周围的人以至天下的人,以爱人之心去对待万物,都是仁心善念使之然。另一方面,爱物不如爱人,爱别人不如爱亲人。这是保有人的本性的人自然所为。

13.26原 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音思sī)、小功之察;放饭流歠(音辍chuò),而问无(音勿wù)齿决。是之谓不知务。”(原13.46)

译 文:

孟子说:“智慧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急事一定要首先解决;仁德的人没有不爱的,但亲人、贤人一定要首先关心。尧舜的智慧而不能遍及万物,而是首先办好那些急事;尧舜的仁德不能遍及所有人,而是首先关心亲人、贤人。自己不能坚持服三年丧,而去追察别人三个月、五个月的服丧期;自己大口吞饭、大口喝汤,却去追究别人吃肉的方法。这就是不懂要务。”

评 论:

三年之丧,儿子为双亲所服之丧。缌,细麻布,此指穿细麻布孝服的服三月丧期的人;小功,此指服五月丧期的人。放饭,放肆大吃;流歠,随便喝汤。无,不要。齿决,啃骨头肉。不知务,不知要务。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孟子认为尧舜大圣贤,也不能遍爱人,也不能遍爱物。只不过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罢了。由根本而扩展到天下,延及后世各代,使人民普受其惠。人们应看到圣贤或周围的带头人的根本利民之方,而不要苛求他们。圣人也是人,不是神,不能万事都能那么绝对平等、平均,先亲贤后人民是正常的。不能自己最应该做到的事都不做,而去苛求与此事关系远的人必须做。孟子极生动地比喻说:儿子不给亡亲带孝,却去责备他人不给带孝;自己放肆无礼的吞饭灌汤,却指责别人不要用门牙去啃肉。此章所论是孟子把儒家圣贤放在地面上,他们是圣贤,但也是人。他们有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但他们也不是万事万能的;为人民谋福利也得一步一步来,由近及远,由上及下,渐及天下人民。圣贤之心、之情与普通人性质是一样的,而圣贤之心更宽广、圣人之情更深远。如自己不修养却去指责圣贤,这就是不懂事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