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惠王上第一

梁惠王上第一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孟子》就被认定为十四篇了。篇名“梁惠王”取于《孟子》第一篇第一章首句“孟子见梁惠王”后三字。“梁惠王上”则为第一篇。不然,上下都会争利成风,剑拔弩张,甚至抛弃人伦秩序,国而不国,家而不家,所以必须倡导仁义。所以孟子重义轻利之论不但是拯救当时之论,也是拯救人类之论。所以君臣上下均需节欲,讲求仁义礼让,形成一种讲仁修义的社会风气,各正其名、各敬其事。所以孟子认为治国之道当以仁义为旗号。

题 解:

古人视《孟子》为七篇,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后来把每篇的两部分视为各自独立的两篇,而两者都用原来的篇名,只是以上、下标明先、后而已。于是《孟子》就被认定为十四篇了。

篇名“梁惠王”取于《孟子》第一篇第一章首句“孟子见梁惠王”后三字。“梁惠王上”则为第一篇。该篇共7章,所选用的4章又3节,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论述了国家的旗帜必须是导民从善的“仁义”。不然,上下都会争利成风,剑拔弩张,甚至抛弃人伦秩序,国而不国,家而不家,所以必须倡导仁义。二、论述了只有保持生态平衡,人民才能享用自然,统治者才能长治久安。三、论述了理想社会蓝图,“仁者无敌”。四、论述了推恩于民,永保四海。概而观之,该篇集中地论证了仁政治国的必要性、重要性。

1.1原 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音sǒu)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音试shì)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原1.1)

译 文: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来到魏国,可能有利于我国的策略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王说:‘怎么有利于我国?’大夫说:‘怎么有利于我家?’士人和百姓说:‘怎么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利,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万辆兵车的国家有千辆兵车,在千辆兵车的国家有百辆兵车,不是不多啊!如果重利轻义,不把全部都夺去,就不会满足。没有讲‘仁’的人抛弃父母的,没有讲“义”的人不重视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评 论:

叟,老年男子,老先生。苟,假如。以下杀上为弑。如臣弑君,子弑父。

人生与货利是离不开的。《孟子》一书中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没有经济,只有政治是不可以的;没有货利,只有理论的仁义,也是不可以的。那为何要坚持讲“仁义”,而反对追逐货利呢?一个国家的旗号必须是导民从善的“仁义”,如果旗号就是追逐货利,那么上上下下每个人都会争得剑拔弩张,甚至抛弃了人伦秩序,那才叫国将不国,家将不家。所以无论何时,国家也好,人民也好,追求的目标应是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境界,即“仁义”。这样才能始终以人类美好、善良的社会性鼓励人、约束人,避免为追逐货利而兽性相残。当然,孟子提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也是非常切中时弊要害的。《崔东壁遗书·孟子事实录》讲:“孟子先义后利之旨深切战国时人之病,要亦古今之通患也。三代以上,人皆尚义,逮春秋时,人渐重利;然尚有好义者,亦颇有假义者。至于战国,非惟人不好义,即假义者亦不可得。何者?人皆惟利是图,无所用于假义者也。人心一专于利,则但知有利而不知有义,且但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甚至但知有目前之利而不知有日后之害。”所以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大夫为聚敛财富,“杀人盈野”,“流血飘鹵”,其臣下亦伺机谋权夺位。孔子反对的“子弑其父,臣弑其君”者屡有发生,这一切都是好利驱利夺利酿成的悲剧。所以孟子重义轻利之论不但是拯救当时之论,也是拯救人类之论。诚能实行仁义,一利民、二利君。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讲仁义,要尊重人性,不能只是赤裸裸地倡导追逐货利。《荀子·礼论》讲得好:“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圣先贤制作礼义的宗旨就是节制人们追求货利的欲望。如不节制欲望,物资财富再丰富,也不会满足无限膨胀的欲望。欲壑难填,必然导致罪恶的争斗。天下就会混乱,就会使所有人都没有好日子过。所以君臣上下均需节欲,讲求仁义礼让,形成一种讲仁修义的社会风气,各正其名、各敬其事。当然,有利于君,但也有利于民。孟子整个思想体系核心是重义轻利、惠民利君、相对均衡,每个人都应提高思想境界,所以开篇便倡导仁义,而着重指出讲利争利的严重恶果。当然儒家并非一味地反对利,而要的是合乎道义之利,君民共利之利,长远之利,决不夺取不合乎道义之利,只顾少数人之利。《论语·述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孟子认为治国之道当以仁义为旗号。《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子义利之辩使太史公感叹不已,其结论是“利诚乱之始也!”从天子到百姓好利忘义的害处都是同样严重的。以此警示后人,尤其警示各级官员,一定要秉公执法,万勿趋利忘义。

1.2原 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音及jí),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音优yōu)鹿攸伏,麀鹿濯(zhuó)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音仞rèn)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译文:

孟子会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沼之上,回头看看天鹅、麋鹿,说:“贤达之士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达到贤明的人才能享此乐趣。不贤明的人即使有这个环境,也不会快乐。《诗经·大雅·灵台》说:‘开始设计建灵台,设计呀,管理呀;老百姓努力去修建,提前建成。管理者没想到那么快,而老百姓像儿子一样齐心来效力。文王到苑囿见到母鹿趴着休息,长得胖胖的,干干净净的。白鸟如鹤,清幽闲适。文王走到池沼旁,鱼儿欢欣又跳跃’。文王以民力修台修池,而百姓还为此高兴,称台为灵台,称池为灵池,高兴有那么多麋鹿鱼鳖。因古代统治者与民同乐,所以他能得到快乐。《尚书·汤誓》说:‘这个太阳何时熄灭,我与你一起死亡。’百姓恨不得与夏桀一起死亡,即使有亭台美池、珍禽异兽,他自己能乐得起来吗?”

评 论:

亟,疾,快。麀,母鹿。牣,满,水充盈满池。《湯誓》,是《尚书》的一篇。时日,是日,这个太阳,实指夏桀。害,何。丧,灭亡,死亡。

孟子总结了夏、商、周三代治国、亡国的经验教训,说明了与民同乐的必要性。《史记·夏本纪》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史记·殷本纪》载,纣“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这是两个不顾人民疾苦的暴君遭到灭顶之灾的极端事例。事实上,多数统治者均有忽略百姓利益,而只注重自己享乐的通病。正由于此,孟子以“仁民爱物”的周文王为典范,倡导天下的君王都能仿之而行。如此而行表面上只是为了利民,而实质必然带来君臣互利的结果,以至天下太平。孟子重民思想鲜明突出。此章揭示了“与民同乐”既是治国兴邦的根本,又是治国的目标。指出了统治者只有依靠民众才能有所成就,只有民众拥护才能有真正的快乐。深刻地道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和谐是国家稳定安乐的前提。

1.3原 文: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音朔shuò)罟(音古ɡǔ)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原1.3)

译 文:

孟子说:“不误农时,粮食就会用不尽;禁用细网入江湖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完;按节令伐树,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鱼鳖吃不了,木材用不尽,这就会使人民生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人民生活、死葬都很满意,就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房基地,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的畜养,不失时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田地,不侵夺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不能挨饿了。认真地办学校教育,反复讲明孝弟的义理,老年人就不负重而奔波于途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穿丝绵衣服且能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能做到这样,而做不好王的,根本就不会有。”

评 论:

数罟,密网。憾,恨,无憾,满意。帛,于此通绵。

孟子本着《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劝说梁惠王自律惠民,实质是在倡导、推行“民本”思想。他清楚民安则国安、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的永恒道理。为了真正解决人民的疾苦,并能持续保证人民的温饱生活,他为梁惠王画出了一幅小康的蓝图。其中提出了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必须有一定土地,五亩的房基地,百亩的种粮田,这也是孔子“均、和、安”思想的第一项“均”,相对均衡思想的反映。要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须保证基本的土地所有权。其次,不要侵扰人民耕作的时间,别影响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时机。不要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要节制,要计划,使大自然持续地养民利民。再次,要在有饭吃、有衣穿的基础上办好教育,而教育内容则是孔子的孝悌思想。因为有了“孝悌”,“忠信、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就会随之而生。所以孟子认为这样就可以尊重老人,免除其劳役之苦,而且还可以衣绵食肉。人民不饥不寒,又有教养,国家自然易于治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自然是持续巩固的。难能可贵的是2300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社会改革的系统而有效的方案,且于今日仍有其可借鉴之价值。

该章突出的一点是,孟子提出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主张,捕鱼的网,网眼不能过小,不能一网打尽,要给鱼鳖再生殖、持续发展留有余地。砍伐树木要有个季节限制,不能任意乱砍滥伐,以使树木持续为人类所用。孟子能在2300年前提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使自然界持续为人类服务的观点真是相当了不起的。近日的政府官员尤其应带头维护生态平衡。

1.4原 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音挺tǐng)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原1.4)

译 文:

梁惠王说:“我甘愿接受先生的教诲。”

孟子回答说:“用棒子和刀子杀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用刀子杀人与用行政害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有肥肉,马厩有肥马,百姓露出饥色,原野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带领野兽而吞食人民啊!野兽互相吞食,人尚且憎恶那样,为民父母之官,推行政令,却不免如同率兽去吃人,他们为民父母官的作用又在哪里呢?孔子说:‘第一个制做殉葬俑的人,他一定无后代吧!’就因为俑像人而用其殉葬。怎么应该使自己的百姓饥饿而死亡呢?”

评 论:

梃,棒子。俑,偶人。

此章孟子推论出,管理国家不利,使民饥饿受冻,“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样的统治者就是率兽食人。揭示了统治者不以人为本,缺乏民的观念,或玩忽职守,或缺乏管理能力,造成人民苦难的严重性。忠告统治者处处要以民为念,管理者要视民如子,避免以政杀人。《礼记·表记》:“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做好一位父母官,不是轻而易举即可做到的。为官者需不断地多方面修养,在治民实践中努力克制私欲、关切民之艰辛,真正做到孔子所谓的“恭、宽、信、敏、惠”,爱民、保民。而民自然投桃报李,爱之保之,国家随之而安定和谐。

1.5原 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音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原1.5)

译 文:

梁惠王说:“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老先生是知道的。到了我为君之时,被东面的齐打败,长子死于此役;被西面的秦侵割去七百里的土地;又被南面的楚所侮辱。我感到很羞耻,希望替死难者全面报仇雪恨,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有百里地方就可以称王。大王如对人民施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而使人民深耕细作,及时锄草。壮年人在空闲时学习孝悌忠信,在家以此来奉父兄,在外以此来奉尊长,这样就可使拿着木棒的人民打败秦楚的披坚执锐的军队。”

“敌国侵夺农时,使人不能按季节耕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他们使民陷于水火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那谁能与王匹敌?所以说:‘仁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疑虑。”

评 论:

晋国,梁(魏)、赵、韩之前身,梁惠王回顾梁的前身晋国是强的。比,比邻;比死,冒死;一洒之,一吐胸中的耻辱愤怒。易耨,细耨,仔细地锄草。

此章提出了“仁者无敌”的光辉命题,仁爱的统治者以爱人亲民为本。梁惠王本为求孟子为其设计如何报复敌国,而孟子却引导梁惠王为真正强大而需行仁政于民,实质是孟子借为梁惠王设计国策而传播了仁道。周公在《尚书·康诰》中讲:“明德慎罚”、“用康保民”、“若保赤子”。在《尚书·无逸》中讲:“先知稼穑之艰难”,“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都是深刻地论述“保民”、亲民的重要性。周祖先起源于豳地,土地狭小而瘠薄,正是因为其爱民如子,同心同德,才逐渐战胜了离心离德的商纣王。所以孟子“仁者无敌”的命题是有其历史依据的。第一,孟子肯定了只要行仁政,就能战胜强敌;第二,只要人民内心拥护统治者,条件差一些,战斗力也会无敌的。无形中孟子强调了调动人民自身的能动性,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正如本书《公孙丑下》所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只有仁者是最强大的,真正是天下无敌者。由此可见,孟子所论于今日处理国内国际问题确有借鉴的价值。

1.6原 文:

(孟子)曰:“挟(音斜xié)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原1.7)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原1.7)

译 文:

孟子说:“夹着泰山而跳过北海,告诉人说:‘我办不到。’是真的办不到啊。为老年人折一树枝,告诉人说:‘我办不到。’是不去办,不是办不到。所以王不能称王天下,不是夹着泰山跳过北海一类的事啊;王不能称王天下,是折一树枝而不为一类的事啊!”

“敬养我的老人,以至敬养别人的老人;护养我的孩子,以至护养别人的孩子,治理天下之事就可以运作于手掌之中了。《诗经·大雅·思齐》说:‘做妻子的楷模,以至于兄弟,而用此管理好整个国家。’说的就是把治家的仁心广泛地用到国家人民那里罢了。所以推恩惠于百姓就能保护好天下,不广泛地行仁义连自己的妻子也保护不了。古圣先贤所以大大超过普通人,没有别的,就是善于推广他们的恩惠罢了。现在王的恩惠足以推及禽兽,而功效却到不了百姓那里,特有的原因是什么呢?”“称一称,然后知轻重;量一量,然后知长短。事物都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而有稳定的思想,只有士人才能做得到。一般百姓,就是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没有稳定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的思想,就易于放肆邪恶,胡作非为。以至犯了罪,然后惩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啊!哪有仁人在位还做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明君规定百姓必有一定的产业。一定使百姓上可以奉养父母,下可以养活妻儿,丰年能吃上饱饭,荒年不至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向善,百姓就很容易服从。”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产业,上养活不了父母,下养活不了妻儿。丰年尚且挨饿,荒年就逃脱不了死亡。这种情况,救命都怕做不到,还哪里有空闲时间学习礼义呢?”

评 论:

挟,夹,用胳膊夹住。超,跳过。

此章齐宣王问政于孟子,孟子系统地阐述了自己治理国家、安定百姓的全套思想。孟子主张实施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史记·孔子世家》:“灵公问兵阵。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飞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孔子、孟子反对以武力征服天下,所以不宣扬军旅之事、争霸之事。而孔、孟面对的时代不同、君主不同,卫灵公则听不进“俎豆之事”,所以孔子毫无办法,只好离开。他的治国思想只能与学生谈一谈,《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而孟子却有展示自己思想主张的环境了,孟子以自己的论辩才华逐步引导齐宣王先笑,既而愉悦,然后承认自己昏,愿意承教,于是孟子把自己的治国兴邦之策和盘托出。但齐宣王只是听听而已,也并未真的实施孟子的主张。当然齐王不得不承认王道保民、仁政爱民的思想是治国的根本、是正确的,这就是社会的进步。逐渐使仁政思想的影响扩大了范围。此章孟子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论出了治国行仁政的必要性、正确性,令齐宣王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他的主张。在此基础上,孟子为齐宣王,即为统治者制定了一个治国理民的方案。《崔东壁遗书·孟子事实录》说:“战国之时,民困已极,孟子急欲救之,故以歆动齐王之心,使勉为保民之事耳,何以有‘恒产、恒心’之论也?圣人之治天下,非但养之也,亦将以教之。故舜命弃播谷,即命契敷五教,所以‘无饥’之后必继之以‘庠序之教’也。申之以孝弟之义,何以言颁白者之不负戴也?古之所谓弟者,非惟事兄也,亦将以事老也。”崔东壁着重指出,人们吃饱了饭后,必须加紧教育。这是孟子极高明之处。康有为对此说:“此孟子告滕文公、齐宣王、梁惠王无他経纶,不出井田之一策。诚以平世之义,不忍之政,无以过此者也。”康有为认为在当时无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井田制都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改革方案。其原因:是使民有了相对均衡的恒产,以十分之一的税率为准,八家共养百亩的公田。使民生活基本有保障,“乐岁终身饱,荒年免于死亡”。在房宅地周边种上桑树养蚕织帛,养猪养鸡,老人可以穿上绵衣吃上肉。然后引导人民孝悌忠信,就易于实现理想社会。社会安定,人民听调遣,外地人都乐于到这里来。这样的国家还不是最好的国家吗?惠民的结果是惠君。君民的利益实为一体。“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失去了任何一方的积极性也改革不成。孟子“井田制”的主张,实际上代表了他的惠民利君的改革主张。“井田制”也是正定名分思想在经济制度上的落实。防止贪官“漫其经界”,要避免“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防止由不公不平导致的贫富过于悬殊,防止社会动乱。所以“井田制”是一良好的改革设想。尽管在当时未能实行,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其改革理想,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礼记·礼运》中载孔子的大同思想,是儒家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必须经过孟子主张的仁政阶段。而且孟子所规划的社会蓝图是非常具体的,有很大的可行性。所以孟子这一改革社会的思想主张,影响极大。它是万民求得温饱、和平的理想社会图景,也是统治阶级确保政权稳固的最有保障的方案。万民与统治者在此社会改革规划蓝图面前是可以达成一致的。二者利益终于有了共同点。即统治者与万民的利益均出于人民生活有基本的保障,共同维护和平、安定,然后通过教育提高双方的修养境界,这个社会就会良性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