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为基本向度的逻辑事实及其绝对化的负面效应

作为基本向度的逻辑事实及其绝对化的负面效应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虚假意识论”被视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清晰界定。国内最早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开展学理研究的一批学者,以俞吾金为代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持否定意义说。批判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向度,这一论断基于以下逻辑事实:1.否定性是马克思早期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定向。突出时代特征及思想渊源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定向的客观制约,直接针对学界梳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方面存在的非历史的主导方法。

在批判的向度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否定性的含义。这种否定性在马克思那里表现为“颠倒”“歪曲”的意识,经由恩格斯给予清晰界定,呈现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传统经典定义即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意识形态的“虚假意识论”)[4]。“虚假意识论”被视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清晰界定。约四分之三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德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巴尔特曼海姆认为马克思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国内最早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开展学理研究的一批学者,以俞吾金为代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持否定意义说。

(一)批判向度作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向度的逻辑事实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否定性含义的存在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批判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向度,这一论断基于以下逻辑事实:

1.否定性是马克思早期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定向。1796年,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制意识形态法语词“Idéologie”,指称“观念的科学”。特拉西认为,革命的年代应该有相应的科学体系作为理论支撑,“观念的科学”便是这一科学体系赖以成立的基础。然而,承载启蒙运动理性精神的意识形态概念在遭拿破仑之劫后由褒义转为贬义。拿破仑将特拉西等观念学家作为政权失败的替罪羊,意识形态转而成为抽象的、幻想的、脱离现实的思想观念的代名词。这种对意识形态的贬义用法在19世纪上半叶得到德国社会普遍认同。事实上,虽然Ideologie这一德语词最早出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但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早在数年前已经使用了“意识形态”法语词Idéologie。1837年3月2日,亨利希·马克思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要是哪一个研究过拿破仑的历史和他对‘意识形态’这一荒谬之辞的理解,那他就会心安理得地为拿破仑的垮台和普鲁士的胜利而欢呼。”[5]父亲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实践活动深刻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接过了拿破仑使用这个词的负面和对抗的意义,但通过把它结合进深深得益于启蒙运动精神的理论框架和政治纲领而改变了这个概念”[6]。不同于拿破仑的是,马克思并不是在表面上谴责意识形态的空想性,而是批判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学即观念的科学在客观上依然是对真实社会关系的歪曲与神秘化。源于追求理性冲动创制的意识形态概念,转而成为理性的对立面、成为批判的对象。

2.批判是贯穿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思想渊源的基本精神。意识形态概念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理性的世纪,“‘理性’是18世纪的聚焦点和中心”[7],封建专制、宗教神学、传统观念等“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8]。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意识哲学作为18世纪两大思潮,是马克思创立意识形态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这两大思潮秉承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拥有共同的批判态度,其中法国唯物主义者孔狄亚克、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基于彻底感觉主义立场对偏见与谬误的批判,以及康德开启的整个德国意识哲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定下了批判基调。突出时代特征及思想渊源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定向的客观制约,直接针对学界梳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方面存在的非历史的主导方法。在拉瑞恩看来,这可能导致两个问题,一是作为批判性范畴的意识形态概念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间的关系被大大低估,二是意识形态概念被以不变的方式运用于所有历史时期。[9]批判是马克思创立意识形态理论之际时代的基本精神,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意识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共同拥有的批判态度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历程中自身利益和倾向的思想表现。

3.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最初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触及“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以哲学意识形态批判为核心内容。这种批判在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和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中已初露端倪。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代表性著述中,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呈现为对意识形态唯心主义本质的认识论探讨。类同拿破仑将特拉西等人的学说斥责为“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马克思嘲笑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撰写的目的就在于批判这种妄想诉诸改变观念来改变现实的哲学斗争的虚幻性,“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揭穿这种如此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国人民口味的哲学斗争,使这种斗争得不到任何信任”[10]。“意识形态”在这里呈现为颠倒的意识,著名的“照相机隐喻”被用来形容这种对颠倒现实的颠倒的观念反映:“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1]这一时期,基于论战以及为自身理论奠定方法论原则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频繁地在批判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批判向度由此成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显性向度。此后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视域的转换,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从早期的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到中期的政治意识形态批判、晚期的经济意识形态批判,视域不断转换,批判立场始终存在,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始终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批判向度绝对化的理论误区及其负面效应

批判向度是不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唯一向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论争不断。值得注意的趋向是,虽然“虚假意识论”依然是学界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理论参照,但不断遭遇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包括乔治·马尔库什、约翰·B.汤普森等坚持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具有多重向度。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是,国内的相关论争绕不过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德文词的使用问题,最终落实为对“马克思是否使用过肯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国内学者周民锋经词源学考证指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两个来源、两重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的是Ideologie,原意为“观念论”,经转译为“思想体系”,指的是以思想体系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那段关于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经典论述中,马克思分别使用了Bewuβtseinsformen和Ideologischen Formen,前者译为“意识形式”,后者译为“意识形态的形式”。Bewuβtseinsformen源于黑格尔的用语,是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概念的正式表达,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Ideologischen Formen指以思想体系为表现形式的那种意识形态,从属于总体性的Bewuβtseinsformen。简言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两重含义:一个意谓“意识形态之全体”(Bewuβtseinsformen),一个意谓“意识形态之部分”即“思想体系”(Ideologischen Formen,或Ideologie)。[12]学界诸多分歧的关键浮出水面: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否就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之部分”即“思想体系”(Ideologischen Formen,或Ideologie)的理论?显见的是,仅仅在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限定为“意识形态之部分”即“思想体系”的时候,“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批判学说”[13]才是符合逻辑的论断。批判向度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向度,但不能因此否认其他向度的存在,否则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内涵将被大大窄化,重要价值将被严重低估。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限定为思想体系(Ideologie),将其内涵限定为否定意义,进而将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局限于批判向度,所造成的持续负面影响是,人们极易将意识形态等同于虚假的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