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主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主题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信仰作为核心的一维承载着理论的生成与展开的内在导向功能,并丰富着其思想的整体性创生。同时,目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集中体现信仰主题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早已成熟,无论是对其核心人物马尔库塞、施密特、弗洛姆等,还是整体性的全面探求都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和认识水准。

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认同与现实的批判性基本立场,使其理论诉求更多地表现为对于现实的无情抨击与切实解构,这一点不仅展现于以异化和物化理论为核心的自由主题层面,而且在信仰的维度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信仰作为核心的一维承载着理论的生成与展开的内在导向功能,并丰富着其思想的整体性创生。总体而言,“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无论理论观点有多大差异,无论其理论结论是否正确,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试图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或人类解放运动制定新的策略”[42]。这些策略中充禼着对人类未来和未来人类的诸多建设性的畅想与崇高圣洁的追求。其中既有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执着信念和神圣信仰的直接承继,更有立足于现实的切实关注与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

本书之所以以布洛赫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信仰主题的代表,最为根本的缘由莫过于布洛赫思想在这一领域内的独树一帜,他通过对乌托邦精神的深度挖掘,实现了信仰维度上对于马克思哲学自由王国思想的有机整合,努力开掘出一条实现人类自我救赎与解放的希望之路。对于布洛赫这样一位一生充满着争议的哲学家,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一直贯穿着偏见和轻视的基调[43],这一现实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思想的真正内涵与现实真谛。同时,目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集中体现信仰主题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早已成熟,无论是对其核心人物马尔库塞、施密特、弗洛姆等,还是整体性的全面探求都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和认识水准。因此,本书与其再次作些循规蹈矩式的思想内容拷贝,不如从对布洛赫这一略显陌生的哲人那里找寻意义世界的世界意义来得更有价值。[44]

相比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从对于现实的批判、抨击入手最终达于对未来社会的构建的共通之路,布洛赫则更注重人的超越维度缺失的现实,故而从其思想的发端处就直奔信仰世界的主题,从而使其哲学的信仰世界更加充盈和丰满。对于布洛赫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诠释离不开乌托邦和希望这两个关键词。其中乌托邦是一个贯穿布洛赫思想始终的核心范畴。从其成名作《乌托邦精神》到其人生核心著作《希望的原理》,乌托邦成为其思想得以有机生成的关键理念。相比一直以来偏重于虚幻内容的传统认识,乌托邦在布洛赫这里获得了全新的诠释和意义。在布洛赫看来,乌托邦除了具有通常的否定意义,更拥有对世界发展历程的关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对乌托邦的核心特质进行了界定。他说:“乌托邦是描述未来追求的想象和思想。它不是一个仅仅用来界定何为恶劣的词汇所具有狭隘的含义(冲动草率的描绘,一种抽象的开玩笑的形式),而是事实上具有勇往直前的梦想和人所共有的期望的言之有据的意蕴。”[45]在布洛赫的理论视域中,乌托邦已然消解了纯然空想的思想特质,自觉地呈现出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与生俱来的生存向度,即理想维度的存有与完善。

布洛赫强调,正是乌托邦和乌托邦精神的绵延不绝才造就了和预示着人类文明的辉煌的过去与光明的未来。具体而言,一方面乌托邦承载着人类对社会发展完满性的期待,为人类社会发展确立起终极性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表现为整体性的超越旨趣;另一方面,乌托邦也成为社会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发展目标与理想的重要体现,布洛赫确立起音乐、绘画、医药、技术、建筑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乌托邦内容和特质。“所有的乌托邦都反映了人对绝对的善的希望和向往,因为人在本质上是以乌托邦为精神的,他相信完善的世界,并以永恒的希望来预期未来,人类文化的任何方面都是弥漫着这种不可抗拒的乌托邦的精力的。”[46]

在布洛赫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对于乌托邦的种种片面性解读就在于以往人们对乌托邦所进行的笼统的、不加区分的阐述。他认为存在着“抽象的乌托邦”和“具体的乌托邦”的差别。“抽象的乌托邦”就其本质而言,主要表现为缺少客观可能性的空想。布洛赫指出:“社会乌托邦尤其容易走向抽象,因为它们的构想没有受到现存社会发展趋势和可能性的影响;事实上,它们不得不走向抽象,因为(准确地说,相比现存发展趋向和阶段)它们来得太早了。”[47]也就是说,就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乌托邦的抽象空想性质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乌托邦又是构建新世界的伟大蓝图,故而布洛赫对欧文、傅立叶和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所彰显出的乌托邦人道主义精神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所谓“具体的乌托邦”主要体现为人的主体精神的全然彰显和本真生活的自然获得。“在布洛赫那里,‘具体的乌托邦’是指这样一种未来的状况:人在那里达到现在还在躲着他的本质。它指人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在那里,人不再是‘单纯的现象’,而是由于认识到他自己的人性而成为某种本质的、活生生的东西。”[48]布洛赫认同于马克思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积极构建与努力,认同于马克思对人的超越维度的有效铺陈,故而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正是“具体的乌托邦”的现实体现。布洛赫对于乌托邦的全新诠释和其内在精神的深度挖掘,就在于他看到当时欧洲社会的精神颓废与萧条。他说:“我们已经沦为最可怜的脊椎动物;我们当中的任何人不是尊崇我们的肚子就是崇拜我们的政府;除此以外的其他事物已然陷入到笑话和娱乐的水准。”[49]人的精神本性的丧失使其失却了自身的尊严与高贵,在现实层面上沦为了动物式的生存样态。布洛赫把对于社会危机与问题的反思直接奠基于对人的超越性的深度面对上,进而他着手建立唤醒人类固有的乌托邦精神的新的哲学,即希望哲学。

布洛赫认为,希望开启了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开放性空间。希望的开放性来自于人和世界的“尚未”(Not-Yet)的存在模式。布洛赫的哲学思想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更注重于从其过程确立其生成性的本质。“布洛赫的全部哲学思想都以弘扬乌托邦精神这一人之生存的超越性维度为宗旨,在这种意义上,深刻体现乌托邦精神的‘尚未’范畴成为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50]在布洛赫这里,“尚未”是包含丰富内容和可能性的本源性核心范畴,它是未来的重要维度,未来正是通过“尚未”获得了生机与活力。“事实上,一个时代越是怀疑地放弃或武断地远离‘尚未’,它就会越要恳求于‘尚未’。不管怎样,缺少我们可以想象的充分的未来的维度,则任何经验的存在都不会持续长久。”[51]布洛赫强调了“尚未”对于经验现实的积极扬弃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此而言,对于“尚未”的真切领悟是确立人类社会乌托邦精神与完善人的超越维度的关键所在。

希望是人的本根性生存范式,只有达到对希望的真正拥有和践行,主体才能实践和完善其完整性。布洛赫说:“希望优于恐惧,它既不是如后者那样是被动的,也没有被锁藏于虚无。希望的情感来自于自身,它能够使人们广博而非固步自封……这一情感的展现要求人们积极地投身于即将成就的事务当中,投身于他们所属的那个整体。”[52]他明确指出,希望不是单纯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露,其更为根本的特质在于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充分彰显。人们通过自觉的意识和行为,生成着自我的本质。人是希望的最为真切和现实的载体

布洛赫强调,一方面,人与世界的本质是在过程中生成的,现存只昭示着过去的印迹;另一方面,意义世界的全部意义都来自于人本身,故而人必须承担起自我的超越使命,必须寻找那充满人类本真色彩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家园。据此,布洛赫以对世界的生成性本质与人的超越本性的深度关切和积极探求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全新解读。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阐述显然与所谓正统派一贯所强调的经济决定论是迥然不同的,他对于该决定论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布洛赫天才地把握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批判。经济对人的压迫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形态,而不是历史的必然性”[53]。并着力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超越维度。他说:“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首先带来了一个本质上世界不再涉及既成,而是更关注于所即将发生的趋势;因而马克思主义首次以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把握呈现出未来。”[54]布洛赫这里所表达的正是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这一彰显马克思哲学精神核心理念的希望哲学视域内的诠释。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布洛赫尤其关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他在《希望的原理》一书第二部分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和深度的解读。最终得出结论:“整个‘十一条提纲’证实:与经过人的中介了的自然相结合的社会化的人,把世界重建为家园(homeland)。”[56]他在该书结尾处对此进行了更具有马克思哲学味道和乌托邦意境的畅想,“没有剥夺和异化,在真正的民主中,一旦人理解了自身并建立起他的拥有,那么在世界上就会出现照耀所有人童年时期,并且到目前还未有人生活于其中的东西:家园”[57]。“家园”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本主义精神的最终归宿,是布洛赫哲学思想终极关怀效用的直接载体,他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强调与找寻正是其乌托邦精神诉求的最为本真的体现。关于“家园”的现实实现方案,布洛赫则强调要建立一个“自由的联合体”(the commonwealth of freedom),“他的希望哲学的宗旨就是要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没有贫困、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希望’作为宇宙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把一切都组织为一个整体或‘总体’,使之奔向理想的目的地”[58]

从本书对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尤其是信仰维度的把握来看,布洛赫对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马克思对超越性的终极关怀的理解的,凸显了人与世界的生成性本质,强化了人类意义世界的绝对意义,从而使人们获得了憧憬与实践所需要的信心与动力,就此而言,布洛赫对马克思的解读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的是,他思想来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别是其浓重的神秘主义和末世论的宗教情怀使其无法构建起真正现实的超越维度,就此而言,他的“具体的乌托邦”仍然无法掩盖其“抽象”的本质。

【注释】

[1]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3][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7页。

[4][德]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王南、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5][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63页。

[6]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126页。

[7]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447页。

[8][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60页。

[9][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10]同上,第83页。

[11][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93页。

[12]同上,第80页。

[13][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

[15][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40页。

[16]同上,第34页。

[17]同上,第140页。

[18][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45页。

[19][英]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第2页。

[20]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2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6页。

[2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8~89页。

[23]同上,第90页。

[2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13页。

[25]同上,第87页。

[26]同上,第100页。

[27]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28][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导言第3页。

[29]同上,导言第5页。

[30][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31][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32]同上,第28页。

[33]同上,第127页。

[34][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68页。

[35]同上,序言第14页。

[36]同上,第143页。

[37]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

[38][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39][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序言第15页。

[40][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9页。

[42]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页。

[43]参见金寿铁《恩斯特·布洛赫:一位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载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315页。

[44]布洛赫的专著目前国内译作仅有梦海所译《希望的原理》(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因笔者受语言能力所限,本书所引布洛赫文献皆为英译本。

[45]Bloch E.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Cambridge:MIT Press,1995,p.12.

[46]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7页。

[47]Bloch E.A Philosophy of the Future.Translated by John Cumming.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1970,p.90.

[48]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4页。

[49]Bloch E.The Spirit of Utopi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2.

[50]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1页。

[51]Bloch E.A Philosophy of the Future.Translated by John Cumming.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1970,p.92.

[52]Bloch E.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Cambridge:MIT Press,1995,p.3.

[53]张一兵:《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0页。

[54]Bloch E.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Cambridge:MIT Press,p.141.

[5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

[56]Bloch E.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Cambridge:MIT Press,1995,p.286.

[57]Bloch E.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Cambridge:MIT Press,1995,p.1376.

[58]金寿铁:《真理与现实——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