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决定》第十一部分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标题系统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和路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我们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四是文化的融资体制改革有突破。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有两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讲得很明确,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第十一部分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标题系统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和路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我们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认识到计划性文化体制的弊端,断断续续进行一些改革探索。如,人民日报等新闻机构允许自收自支;80年代末,一些地市级以下演出院团,允许投资方来办;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文化单位利用自己的设备和条件举办一些收费的演出,走向市场来弥补经费的不足等等。但这样一些探索是零碎的,没有触及到体制的根本。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比以前更深入,开始有了方向。比如说,开始在文化传媒领域组建企业集团。但这些集团都是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既享受事业的好处,又享受企业的好处,两头沾光,却不用承担风险,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的改革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开始的,到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有突破。开始认识文化产品的属性,不光有社会属性,而且还有商品属性。把文化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如出版社、非时政类的报刊,演出还有发行机构等;另一类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党报党刊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要坚持两手抓。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以增加投入、转化机制、增强活力和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

二是在文化市场开放准入方面有突破。逐步开放文化市场,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一些文化领域,包括节目的制作、报刊的发行、电影院线、演出、新闻媒体、文化旅游等新的文化领域。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决定》,全面规范了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边境和界限。据文化部的统计,现在社会资本在文化领域占的总额已经达到80%左右。另据国家电影局的统计, 目前民营企业在我们一年500多部电影拍摄中,占的比重是80%。

三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有突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大批文化单位初步完成了转企改制,从两个方面塑造了市场主体,一个是国有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了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再一个是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市场主体,使我们这几年文化市场主体数量大增。

四是文化的融资体制改革有突破。2010年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9个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第一次提出来金融怎样对待文化产业。随后各个省市自治区都开了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会议。这一方面解决了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给银行开辟了业务发展的新空间。

五是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有突破。表现在全国在省、市以下的文化部门(广电、新闻出版)差不多都合署办公了。有的合二为一。像深圳走的最远,把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旅游局、体育局五局合到一起,有效地解决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

总的来看这几年文化体制改革是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放开市场准入,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但当前文化体制仍然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文化市场开放度小,与我们的承受能力、认识水平已不相适应。比方说,国家政策尚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新闻出版等领域,导致有些国有出版社靠卖书号过日子,成了寄生虫。

第二个问题是条块分割的体制弊端依然严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很大,往往需要跨地区跨行业。但现在的体制下文化企业要想跨地区发展,区域行政壁垒挡住了;想跨行业发展,行业行政壁垒挡住了,无法实现这种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组合,无法依靠市场机制去配置资源。

第三个问题是文化管理方式不适应新的文化发展形势。现在的互联网催生了许多文化业态,靠传统的“管控”式的文化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文化发展形势。

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中心环节和最终目标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展文化事业也好,文化产业也好,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人民的需要是文化发展也是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出发点。这就要求,首先,从创作主体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讲,要深入生活、接地气,鼓励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其次要鼓励人民群众创作文化作品。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给群众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这种创造力量充分展现出来。第三,评判一个作品不能只以专家标准为标准,要看老百姓反应。第四,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要为人民真正共享。创作本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不是为了只给少数人看,不是为了评奖,而是要真正愉悦老百姓、教育老百姓、引导老百姓。

二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在两种属性中,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商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普遍性。意识形态特殊性,是指文化产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不仅仅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一样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而且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产品有使用周期,精神产品没有使用周期。好的文化产品,即使作为物质形态已经消失,但其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等精神价值会永远留存下去,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因此,要充分认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决不能把文化产品等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具有的这两种属性,要求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两种效益的关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讲得很明确,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如何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首先,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其次,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要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推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鼓励文化工作者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再次,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于社会主义加文化强国,怎样是才算文化强国?我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有被国民自觉尊奉并得到世界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没有自己核心价值体系,不能主动创造并输出价值观,只是被动接受别人的价值观的国家不是文化强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形成了自由民主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套东西目前还是普世价值的代名词,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我们是世界文明古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60多年了,改革开放30多年了,理当在价值观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所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甚至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等重要的高度,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目前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处在提出和探索阶段,要得到国民自觉尊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尚需时日。

第二,出现一些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和文艺作品,涌现大批杰出的文化人。一个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对文化的影响超过成千上万的复制品,一个杰出的文化人对文化的贡献超过成千上万个平庸的文化人。大家想一想,一部《红楼梦》、一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文学的影响有多大;一个孔子,一个柏拉图,对历史的影响有多久。

第三,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大幅提高,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

第四,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版权贸易长期以来逆差严重的尴尬局面,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转变为国际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现在的文化贸易已经是世界大国了,居世界前5位。但是版权贸易呢?在2001年左右我们的版权贸易逆差是15∶1。在2003—2004年有所改善,大概是10∶1左右。到了2010年缩小到了3∶1。也就是说我们出口一件文化版权贸易产品,同样会进口三件西方发达国家的版权贸易产品。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这二十几年,一直是顺差,而且是巨大的顺差。我们版权贸易的逆差与此显得格外不协调。

第五,具有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不利地位。

三、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路经

《决定》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

一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这里最重要的是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革管办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积极探索由“政企不分”、“管办合一”向“政事分开”、“政企分开”转换的新办法,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直接管向间接管、由单一行政方式向多种方式管理转变,由主要面对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要把文化主管部门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定政策、作规划、抓监管上来,建立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体制。二是要明确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责,探索有效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解决长期存在的“越位”、“缺位”问题。要逐步采取下放、取消、合并、转移等措施,努力克服多头重复管理的弊病。同时,要实行政务公开,改进审批方式,完善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强调依法管理,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要改进政府对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投资结构与扶持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和领导人考核办法,研究制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完善文化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从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来看,文化系统的行政管理权分散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电部门、信息产业部门、旅游管理部门等多个行政职能部门,在下一步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文化宏观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方式,逐步统一文化管理部门,探索“大文化”管理体制,建立统领文化发展的“大部制”,在“大部制”下,破除现行的条块分割、部门利益的藩篱,整合归并同质行业管理体制,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制定监管、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管理等工作内容设置专业化的司局,发挥行政宏观管理职能,实现文化管理部门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顺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更大程度地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从而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文化经济形态。实践证明,哪里民营资本多,哪里文化经济就活跃。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确立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经济形态,可以直接参与经济价值的创造,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要加快文化企业现代公司制度建设,推动体制内企业的改制和证券化、资本化发展,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使文化企业能够充分释放社会活力。同时,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联动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力军。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建立统一开放的文化大市场,实现文化贸易新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内市场开放的力度,实现政府引导、扶持和政策有效性三者的有效结合,以改变和完善扶持文化产业的方式,实现对文化内容创作和民营文化企业更有效的激励。另一方面,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对外的市场开放度,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举,“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整合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国内与国外各方文化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新格局,建立健全外向型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首先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我们在国土辽阔而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挖掘不够、文化生产力大幅增长而仍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个文化国情下,探索解放和发展中国文化生产力的有力抓手,贯穿于涵盖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建设服务设施网络等内容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之中。

其次,要“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聚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物质载体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文化服务体系中,这一物质载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层文化服务站来承担。基层文化服务站在推动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惠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基层文化服务站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打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集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于一体,是形势使然。唯有如此,才能“使手指头变成拳头”,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造就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态势。不仅如此,还能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广大群众亲密接触先进文化的广场、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途径、培育文化软实力因子的苗圃,成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的舞台,成为基层社会彰显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有效平台。

再次,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也要引入竞争机制,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强劲的发展活力,既避免政府失灵,也避免市场失灵,使好钢用在刀刃上。据此而言,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文化的局面不复存在,而呈现出政府、市场主体和非营利组织多元共存的局面。其中,政府与企业之间通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一定意义上是卖方与买方的关系。而市场主体与非营利组织则是合作以及互补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做法包括四种,比如市场主体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捐赠资金支持公用文化事业、主办公共文化项目、经营管理公共文化事务等。与之相对应,需要通过金融制度创新为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来培育文化非营利性组织。

四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凝聚国家民族意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源泉。在世界范围内文化思想激荡碰撞的新形势下,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对外开放。同样,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也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的对外开放已取得很大成绩,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逐渐扩大,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这还不够,因为它与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比,与我国在国际政治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相比,与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相比,是不相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一方面,要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把优秀的文化成果持续地、有效地介绍给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维护好人类文明进步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借鉴和利用世界上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文化的形式、内容、技术、手段、业态等多种模式,创新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促进国际文化交融、丰富国际文化内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主导国际规则,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也在谋求更大的战略利益。世界文化的发展更趋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投资贸易遍布全球,为中华文化传播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华文化在全球展现独有风采和魅力的时机已然成熟。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链接资料11:

传媒业内人士评说《新闻晚报》停刊

上海《新闻晚报》创刊于1999年,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份新锐都市类晚报,2011年时日均发行量达70万份。十余年来,《新闻晚报》历经数次改版, 以“主流力量、进步中国”为宗旨,全面构筑“上海人的新闻主干道”,追求厚重的新闻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因亏损衰势不可逆转,该报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停刊。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其实有400年历史的报纸适应互联网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一场大变革。上海的做法是明智的。报纸总体衰势不可阻挡, 问题是有几个地方能像上海那样识时务而建立退出机制?

朱学东(现任《中国周刊》总编):媒体的各种死法,即将上演,但若诿过于技术冲击,或过多诿过于体制(目前只是背景,长远看是),都是逃避责任。听闻新闻晚报之事,一点都没有兔死狐悲之痛,哪怕我们也可能会死。有生有死才正常,不幸的是,这其他行业正常的事,在传媒这个封建土圩子里来得太晚了,整个土圩子里没有品尝到高潮却面临崩塌, 当然各自命运会有不同。不过,千万别怪技术,现在还轮不到技术搞死我们,我们自己先自杀了。

宋守山(传媒人):《新闻晚报》休刊,微博上哭天喊地,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个屋檐下,避免同质竞争,避免资源浪费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若没有前期合并,大家都还想在大上海的媒体市场争夺一番,分一杯羹。但现在,就无此必要。1999年出三刊与现在休刊,都是顺势而为。安排好人员就是了。新闻晚报休刊,又开始叨叨纸媒不行了,而不去想想,任何行业,只要做得好,都会过的很好。为什么同样做出版,有些出版社只能靠卖书号过日子,最后混到卖书号人家都不愿意买你家的书号,嫌丢人,而有些出版社即使出版小众的人文书,也活的很滋润?多找找自身原因,少谈外部条件。

沙元森(《齐鲁晚报》资深评论员):这更像是一次资源整合,或者说是结构调整。上海的都市类报纸确实太多了。很难说《新闻晚报》的停刊是纸媒消亡的征兆。广州太阳神俱乐部早就没了,但是广州恒大已经打进世俱杯。

(人民网,2013年12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